正文

行医随笔⑦------为失眠者支一招

(2013-07-10 21:35:34) 下一个
6月30号,周日,奥克兰天气晴好。
 
针灸协会组织会员参加国务院侨办组织的中医宣讲团讲座,二位主讲人:杨金生硏究员与程凯博士。听讲座的人中,我与夫人应该是最开心的,因为杨金生是我们曾经的同事,我们出国前他与我夫人在同一研究室工作,程凯博士二十几年前我们就见过面,那时他还是学生。
 
俩人课讲的怎样,受欢迎程度你从那无数次掌声中便可略知一二,我的手掌是拍的红红的。自己的熟人,曾经的同事,经年之后已经成为针灸大家,高兴欣慰之余愿多着几笔,分享给孩子们看看。
 
杨金生自参加工作起便属于积极向上,对事业追求不懈的人,为何要说明这一点,因为他今天成绩的取得与他身上的这股劲头儿分不开。
 
1990 年来自台湾的从事和推崇刮痧疗法的吕教授找到中医科学院,欲在大陆宏扬刮痧疗法,当时领导安排杨金生王静二人协助推广,搞义诊,办讲座,写教材,只几年时 间他们把刮痧搞的风声水起,在全国得到响应和推广,使祖国医学这一瑰宝得到进一步发扬。在刮痧领域,杨金生成为中国刮痧标准制定者,完成大量相关署名文章 书籍出版。
 
在 成功传承刮痧理论及实践后,杨金生考取了程凯的爷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针灸界泰斗程莘农的博士,而且是关门弟子。他参与编写了今年94岁高龄的程老先生 的一系列医案文献,使自己的理论水平与临床实践经验得到极大提高,而今年稍晚他将担当世界针灸联合会的负责人。我今天这段话杨金生是看不到的,是发自内心 地赞扬他,也是激励我自己,更想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成功其实并不复杂,做好一两件事就足够,但要天时地利人和,加上自己的努力。
 
程凯博士,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叫年轻有为。他的名气在民间已经超过他爷爷,但要强调的是,他今天成绩的得来与他的努力分不开的,他也是先继承后发扬的典范。
 
现在,我们就一道儿来分享程凯博士的医案:患者,中年女姓,曾在程大夫的讲座中向他提问,长期以来入睡困难,睡着后易醒,醒来再难入睡;程大夫处方:用一小块胶布粘一粒绿豆在双眉之间的印堂穴,旨在给印堂穴一点压迫感。该女患回家睡觉入睡困难,想起程大夫的方法,可一时找不到胶布,无奈之间,抓起一个空的火柴盒放在印堂处,片刻便睡去。他日,该女患找程大夫诊治其他病症时报告了这一情况,也便有了我今天的话题,有需要的你,不妨一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