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芝麻烂谷子

记些陈年往事,也有旅游看到的.一乐也.
正文

阿拉斯加观鲸记

(2013-08-17 14:14:35) 下一个

在游轮上寻觅鲸鱼,海豚和海鸟是必不可少的科目。大海茫茫,远方的几万吨巨轮只是天边一叶。除了海鸥,要想从十几层高的甲板看那在百米外和海水颜色差不多的什么鱼呀绝非易事。每每听到人们欢快地大喊“鲸鱼”, 再用自己那双昏目顺着人们指的方向看,哪里还有什么庞大的鲸。坚持看看,运气好时或许鲸会再喷水和冒出海面,但也只是远方黑水上一闪而过的一蓬白气或水面一个暗影。一点点小,连餐桌上最小的鱼也比它大多了。这时要问看到了没有-看到啦--(有点骄傲)。再问看到了什么-鲸鱼呗(事儿妈,来看的就是鲸鱼,不是鲸鱼是什么)。再问鲸鱼什么样-嗯,没看清(沮丧,花了银子大老远跑来就看这么远这么小的鬼影一闪,真是吃饱了撑的)。可想而知要在游轮上清楚地看到鲸鱼之类何尝容易。

二零一二年八月六日船到小镇朱诺市。说是依山傍海,可对岸也是山,岛上的山。海在这儿被两边的山挤得的像条小河,居民也挤在山水之间不宽的岸边。朱诺是阿拉斯加的首府,区区三万居民,可它是号称美国第二大的城市,占地第二。

这是乘小船看鲸的景点,那天游轮停了四艘。天不做美,太阳躲在阴云后面。除了白的小船和游人的花花绿绿的衣衫,天是灰灰的,海是黑黑的,两岸的树也脱去绿色的外衣,变成黑不溜鳅的了,不是观景照相的天气。但这是阿拉斯加,当地人讲在这个季节,这天气就算不错了。老远地来了,也没法。

这次乘阿拉斯加游轮为了看鲸,出游前做了点功课。网友说游轮上就卖看鲸的小船票,但价钱比岸上要贵20%以上。船上卖看鲸的小船票要139刀(美元),看鲸带看冰川要169刀。听了网友的话,没买。后来又有点担心-岸上真买得到票吗?

上岸到了不远的镇上,立刻看到了一字排开的卖票摊档。提着的心立马落回去了。最先到的一家要129刀,比船上便宜10块。人是种奇怪的生物,买东西想买得便宜点,卖东西想卖得贵点。脑子一转,想起要货比三家是古训。这最便宜吗?摊主拉着但不言降价。走,我们跳过两个摊,这摊看鲸连看冰川100刀,保证能看到鲸。比船上同类的便宜了69块。头脑一热忘了古训,货只比了两家就买下了。现在看,没准下一家砍到70块也能成交。唉,晚矣。

通车来了,拉着我们去乘船。车往朱诺西北开了十来分钟到了一个海湾。海湾端头是游艇码头,停着各色游船。踏上摇摇晃晃的浮桥上了一条两层的小船。底层舱内可坐二三十人,外有前甲板。二层是有护栏的看台。

小船开出了。海湾扇形地展开。两侧是不高的山,前方有小岛,更远似乎还有山挡着。海湾上没有无风三尺的大浪但也不是昆明湖中的涟漪。眼前的海浪比不上太湖鼋头渚的浪。

为了安全,平台上只能上七八个人。提上我那带18-200mm的变焦相机登上二层平台,把焦距拉到200mm,随时准备 “猎获” 远方的鲸。因为是在海湾中,即使小船高速行驶,在二层的平台上晃动也不太大。

前方左侧的岸边有几只小船在扎堆儿,似乎有鲸,我们的船在雪白的尾浪地簇拥下飞速地去凑热闹。到了附近,是有那么几只鲸在那儿浮沉,只是沉多浮少。也偶见喷水和T形的尾鰭闪出。毕竟还远,虽比在大船看得清楚些,但也不那么真切。当然“猎“还是要打的,”咔嚓“开枪声不断,猎物袋也有点分量了。在平台上看了会,被轮换到底层。抽空查了一下战果,有不近不远的喷水,T型的鲸和驼着的鱼背。只是猎物质量不高。

长看到这里没大戏,把船往前开了开。还是几只在扎堆寻觅鲸,也是小猫两三只。

不知是船长和鲸间有心灵感应还是和其他船长有交流,又是一阵水上飞。只见有鲸在前方出现,还不少。还有船风驰电掣地赶过来,和狼群一样围上来。一场围猎开始了。这次运气不错,鲸多了近了。我马上提着“猎枪“从底舱钻到前甲板准备战斗。只见一群鲸一会从这艘船附近露一下头,马上消失在黑黑的海面下不见踪影。正当无数双在不同的小艇上的眼睛到处张望搜寻时,这群鲸又从百十米外不知哪儿冒一下头。简直是像逗傻子一样逗我们这群人老大。

有人说要发现鲸得先往天上看,哪儿有鸟群哪儿就可能有鲸冒头。有人说鲸不能原地掉头,要往上次鲸头的前方找。还有人说鲸冒头前会喷水。照着这些原则找,在上次出现的鲸左前方百十米外有鸟群的在海面上飞翔,果然不久那儿就有鲸浮出但没先喷水

鲸又沉下去了,而且很长时间没有浮出海面。正当焦燥不安的傻子们怀疑鲸是不是突围而去时,就在我们的船舷下,只几米远,海面上出现了气泡。气泡越来越多越大。也就几秒钟,就在我们的眼前,一群侧张着大嘴的鲸就翻滚着,推搡着,没有喷水地冒出海面。就在眼前,触手可及。来不及惊呼,来不及取景,来不及把长焦拉回到近焦了,只有不断按快门。瞬间鲸群沉下去了,消失了。来去匆匆。如不是我们亲眼所见,如不是相机的记忆卡上留下鲸的影像,这群来去匆匆的鲸就好像从来就没出现过。

几分钟后鲸鱼群又在稍远处出现,这次鲸鱼一字排开,探头探脑。又是一阵咔嚓。

鲸群消失了。人们开始惊喜,开始感叹,开始后怕。这么多这么大的一群鲸在离我们这小船这么近的水下冒出来多悬。万一那群鲸浮出时正顶到我们的船底,我们岂不要为和它们平等地在海水中目目相对了吗?

鲸群消失了,想想到底看到了什么?一群鲸,一大群鲸。

还有什么?一切来得太快,消失得也太快。我们的眼球我们的记忆只有壮观,十分壮观,没有细节。

看到这么壮观的鲸群,我们带着未尽兴的满意上岸了。

回放抓拍的相片,看到了细节。鲸离船太近了,镜头又在长焦的位置。没有一张鲸的全景,只见一个个特写,特大的特写。有的特写大到不知究竟拍到了鲸的什么。真是缘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读自己的相片是每个拍照的人要做的事,不然怎么向别人显摆儿。想知道到底拍到的鲸哪儿了,上网查过。查到一些,不全。只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了。反正拍了不少而且远景也能用计算机放大,让这些相片来互相印证。不能合理解释,否定。修正再求证。反反复复,和玩拼图一样。现在的解读和开始时的可谓面目全非,不过比较合理。

那张带着清晰须毛的无疑是鲸的大嘴,半个侧张着的大嘴膛。棕夹灰白的鲸须,浓浓密密,纤细修长,还滴着水珠。黑色的唇边,前端两个小小凹陷和两块白斑,一切以中间粉红条形物为轴对称。开始以为这是鲸张开的上嘴,想那这粉红的物件就是鲸的上腭。后发现一张半张着嘴的鱼头远景照,它表明这是鲸鱼半张开的下嘴,一条在玩站立的鲸鱼的下嘴。那上嘴此时应正在海面之下。如此,那粉红物件就是鲸舌了。按中医的方法看了看它的舌苔。色泽正常,此鲸胃口应不错。这侧张着的大嘴可能在说“跳下来吧,我在这儿接等着呢。我饿着呢!”。也可能在说 “你好吗,朋友”。

 

鲸嘴

那一大扇镶着黑边的白色大物是胸鰭,秘不示人的雪白的鰭腹。右后那黑色的三角和左边的鰭对称,应是同一条鲸右侧胸鰭。多么像蝶泳运动员双臂前压露头后又双臂后翻把身体再次压人水中的情景。前一张相片不就是鲸探头的瞬间吗。这张只见上飞的两鰭,不见鲸背,不正是双鰭把那庞大的鲸身压人水中胸鰭又不由自主地飞出水面的写照。多么强大有力的双鰭。不,和我们同为哺乳动物的鲸的双臂,有如奥运金主菲利普斯的双臂。

 

鲸胸鰭

开始说不清那黑呼呼的带着贝壳的半拉子三角的是什么。这块东西表面有沟壑分明的沟槽,边缘有着点点凸起,还和一个小长条凸起。原以为是背鰭的一角,反复推敲后发现不合理,因为右下角出现了不应在那儿的胸鰭。如是鲸鱼刚探出水面头的鲸鼻,从鲸背上方照的鲸头的最端,有如我们嘴唇上面的人中和鼻子的部分,那胸鰭的出现就合理了。放大了的远方鲸群后仔细搜寻,居然发现一个微张着嘴的鲸头上的贝壳排列和数量与这个黑三角上的一模一样,这一定是同一条鲸。这证实了拍到的是鲸鼻的特大特写。再看,小长条凸起第延长线不就是鲸背脊线,两边的条纹好像也对称了。看不见下半张嘴的踪迹,这嘴应是大张着的,下半张嘴还在水下。这样右后的胸鰭应是并列的另一条鲸鱼的右鰭。细看,在这黑家伙和水面之间还飞着一条小鱼,被鲸翻腾带起的落网之鱼。

鲸头

再查拍照的时间,从海面冒泡到鲸浮出到消失,所有的都发生在同一分钟内。神速呀,这些庞然大物。拍鲸的近景真要像打仗一样眼急手快,毫不留情地扣扳机,不要想着节省“弹药”。

稍远的一些相片中,一队鲸,鱼头探起,鱼鰭翻飞。有的紧闭双唇,有的侧张着嘴。层层叠叠,和我们在鱼市场中看到的差不多。也让我想起小时候你推我挤探头探脑等着进电影院的情景。数数,鲸有十几条,但还是没一条完整的。

 

鲸尾

猎物袋中还有鲸的半身照和那经典的滴着水的鲸尾特写。看,那正在破浪前进的鲸鱼半身照。那冒着气的头和背鰭像不像正要离开地面起飞的波音客机?只是那气冒的方向不对头,不是飞机顶部漏气了吧?鱼尾照中那上翻的鲸尾不正是游泳健将蹬水下潜瞬间露出水面的双腿吗?

巡航中的鲸

鲸群

为了知道是什么鲸,回家在网上查了查。阿拉斯加杀手鲸(killer whale):有着有着独特的黑背白腹,大而园润的胸鳍和可达2米高的三角形背鰭。吓了一跳。太像了,在我们小船边出现的有着三角形背鰭的家伙好像就是大名鼎鼎的阿拉斯加杀手鲸。

资料说这种鲸鱼公的一般是6-8米长6吨重,最大的可到9.810吨重。母的一般也有5-7米长3-4吨重,最大的也有8.5米长7.5吨重。刚生下的小宝贝也比姚明高大-24180公斤。它是游泳高手-游起来时速可达56公里-是游得最快的海洋生物。这群大家伙要掀翻我们的小船可是小菜一碟。

杀手鲸有三种:以鱼和软体动物为生的居家(resident)杀手鲸,以海洋哺乳动物为生的过渡(transient

杀手鲸和在远洋活动的大洋(offshore)杀手鲸。人有居家的宅男,那这居家杀手鲸鲸就应是宅鲸吧,

在那大张的嘴中我看见了长长密密的鲸须但没见那有着可以啮食海洋哺乳动物应有的强大牙齿。可能我们看到的猎手鲸只是那种以鱼和软体动物为生的宅鲸而不是那种以海洋哺乳动物为生的过渡杀手鲸。这让我放心一点。 这些杀手鲸是来和我们交朋友的,不是冲着我们这些肉来的。

查看鱼头时一直在想那表面的沟槽为何般?悟道,鲸鱼游动时这沟槽中的水是驻水-相对鱼头不太流动的水。当鲸潜航时,当弹头的鲸头和水的动态接触面将因沟槽内的驻水而减少了,从而减少水的阻力。这样鲸鱼花同样的力气就能游得更快。突发奇想,今天游泳健将要穿“鲨鱼皮”,明天为什么不能套个披盔戴甲的“鲸鱼皮”?还有潜水艇为何不能也顶个“鲸鱼甲”?

这里要告诉朋友们如有机会买票乘小船出海看鲸,第一要砍价,大胆的砍。第二要眼观六路方耳听八方,海面天上,近处远处,前后左右都要顾到,别人的眼神惊呼也不能落。如突然看到船边海水冒气泡了,可要及时把镜头焦距拉成近焦。不然就要和我一样只照到大嘴的一角,胸鰭的一角或和一个大大的说不清的东西,回家后再“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打住,这是祥林嫂说的。“哦,我真笨,真的,我只知道鲸在大海里,不知道竟敢游到小船边。要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