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狼的嗥叫

土狼游走四方,现今在美国乡村自我放逐。喜欢边走边写边拍。 爱美人爱山爱水爱人间情愁最爱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最可靠的数据存储媒介是什么?

(2023-09-23 18:44:40) 下一个

两天前,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在朋友的身上。经过是这样的,朋友是微软应用Teams channel的管理员,这个channel有差不多100个成员。一天,朋友突然发现,这个channel下的所有的文件夹都在,包括一层套一层的文件夹也在,但每个文件夹中的文件都不存在了。

因为这是一个很多人使用的channel,而且其中存放了很多的文件。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文件不翼而飞,让多位使用者陷入了恐慌。朋友花了一天一夜时间,给位于印度的公司的IT技术支持打了好几个电话,还立了IT支持ticket。最终算是有惊无险,文件被恢复了。朋友询问IT,想知道文件是如何失踪的,最好是知道是谁为此负责。而IT三缄其口,只是说文件恢复了就好。

这个故事让作为听众的我吃惊。本来微软应用Teams的目的就是让团队在一起分享文件,一起工作,提高效率。但竟然除了无厘头的案例。据说,IT可以恢复30天之内的文件,假如没有人在30天之内发现,或是部分文件被修改被删除,那样就很难再挽回损失。

接着联想,假如重要的个人信息,比如出生记录,银行账户也类似出幺蛾子,那又该怎么办呢?

现在各大软件公司不时就公布新的补丁或是新的版本,很多是有关安全漏洞的。本豹坚信,再完美的系统都不会坚不可摧,就像二战时期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一样。只要黑客得到的回报足够高,被黑客攻击的目标迟早就会失守。

我给朋友出了一个主意,让他自己在公司电脑硬盘上做一个备份。

随后,我开始琢磨备份的方法。但越想越糊涂。从前电脑备份靠磁带,后来靠磁盘,再后来靠光盘(CD或者DVD)。现在个人基本上都会有USB的移动硬盘。小的也得1个TB,大的可能是4个TB或者更大。 但无论那种介质都有寿命,据说10年吧,CD或DVD长一些,但现在有几个人有CD和DVD的读取器呢?即使是CD/DVD,有了划痕也一样丢失数据。

于是,我们陷入了一个怪圈。再买新的备份硬盘去作为移动硬盘的备份,以后又有备份的备份。原本给我们带来方便的科技渐渐成为负担: 更多的金钱投入,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空间投入,恶性循环。

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的数据吗?恐怕不需要。比如我们存了几万张的照片,对这些照片感兴趣的,大概只有我们本人。所以,绝大多数的数据并没有那么重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存好一小部分重要的信息,诸如重要的个人记录,身份信息,金融信息,医疗信息。这样的数据量不会很大。

豹子土狼 2023-09-2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土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uren_1970' 的评论 : 谢谢建议指导。
土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兵团农工' 的评论 : 是个难题。谢谢评论。
土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谢谢评论/问题/鼓励。
luren_1970 回复 悄悄话 重要文件,如果不大,备份在云里。如果有大量数据,建议自己做一个RAID NAS。 性价比比较高的是RAID5. 总容量是硬盘数减1乘以硬盘容量。比如说有5块8TB的硬盘,那么RAID5的总容量就是(5-1)x8=32TB。
兵团农工 回复 悄悄话 “ 从前电脑备份靠磁带,后来靠磁盘,再后来靠光盘(CD或者DVD)。现在个人基本上都会有USB的移动硬盘。小的也得1个TB,大的可能是4个TB或者更大。 但无论那种介质都有寿命,据说10年吧,CD或DVD长一些,但现在有几个人有CD和DVD的读取器呢?即使是CD/DVD,有了划痕也一样丢失数据。

于是,我们陷入了一个怪圈。再买新的备份硬盘去作为移动硬盘的备份,以后又有备份的备份。”

——— 我也为个人资料存档寻找办法。结论是只能用苹果的 iCloud 或者 微软 的 cloud。但是谁会比

我长命一些?呵呵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下面行家来了。 我的问题是外置硬盘会不会有不能读的那一天? 你看曾经的磁带, 我家专门转成电子数据, 存进了CD。 但是现在很少有设备可以读CD了。 CD 又都存到了云里。 还有一些存进硬盘。 但是我最新的laptop, 是不能读硬盘的! 所以我觉得狼博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
土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横流沧海' 的评论 : 谢谢横流沧海的评论和建议。我需要做好备份。
土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谢谢京妞评论。我不懂IT,属于外行。
横流沧海 回复 悄悄话 目前外置硬盘10TB大约200美元。

10TB 可存放五千视频(一小时高清),五十万照片(一千万像素),一百万本圣经。作为参考,Gmail的免费云储存为15GB = 0.015TB.

我这二年下载收集优质视频,约几千集用了3TB,写了二十年日记,每天平均二千字,用了30MB = 0.03GB = 0.000003TB。

去年做了个数据库,分门别类收录三千高质文献,用了50GB = 0.05 TB。

如博主所言,所有存储体都会失效,时间不定。

我的办法是二个10TB外置硬盘,每天自动同步一次(Unix cron,Windows at)

如果一个硬盘出问题(5-10年一次),可以换一个。二个硬盘同时出故障几率很小。基本高枕无忧。抛砖引玉供参考。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统一的文件系统, 应该是数据库啊。 这种情况数据库很常见。 D BA自己有备份, 只可能丢失那一段时间的。 数据库的备份是有不同时间段的, 我工作过的公司分长短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