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梅

这是老年人的回忆,往事历历在目,让人了解过去也充满信心走向未来。
个人资料
bobby4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历史事实,看汪伪政府

(2014-09-07 20:54:06) 下一个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会让人们想到与蒋介石对抗的汪精卫。
我们从以下二个内容,也了解一下汪伪历史

汪精衛政權,亦称汪兆銘政權、南京政权、汪偽政府、南京汪偽國民政府等,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由汪精衛(本名汪兆銘)等投靠日本的中國國民黨黨員為首所建立的政權,其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名,當時因戰爭而遷都重慶的國民政府,不承認汪兆銘的國民政府及行政院長之職,为和以蒋中正为首的重庆国民政府分庭抗礼,汪精卫政权认为是合法的国民政府。,并沿用了中华民国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青天白日标志和中华民国国歌作为国旗、国徽和国歌,1943年2月5日之前在原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基础上附加有“和平反共建国”六字的黄底黑字三角旗,对抗蒋介石的联合共产党抗日的政策。1943年2月5日开始则完全采用未经修改的青天白日红旗作为旗帜。除《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缔约国外,汪精卫政权的合法性不受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抗战时期,汪伪政府组建了“首都警卫军”。这是伪军的精锐,下辖三个师,装备水平和训练水平比较高,并且在对长三角国共两党游击队(新四军与“忠义救国军”等)的围剿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有“清乡专家”和“支那第一军”之称。
他们在日本投降后没有被缴械,而是直接受国民党“陆总”的指挥。1945年10月10日签定“双十协定”以前,国共在重庆进行和谈。就在那段时间里,南京四郊的枪声依然没有中断。国民党军和新四军二师(罗炳辉部)在苏南地区多次发生武装摩擦。刚开始,新六军和七十四军都不知道如何对付游击队,几次冲突都吃了亏,汤恩伯(京沪卫戍区司令)顿时火大,紧急起用汪伪政府的“首都警卫军”,并且以这帮“清乡专家”为主力、实施突击扫荡,这才把溧水和句容地区的共产党武装打跑了。
后来,伪警一师被编入74军51师(即整74师51旅),警二师则被编入74军57师(整74师57旅)——所以,被消灭在孟良崮的整编74师的官兵并不全都是“抗日英雄”。
当然,共产党这边也有类似的情况——“警三师”师长钟健魂(解放后曾任上海铁路局副局长)对国民党的改编方案不满,于是率领一个团投奔了新四军二师,后来,这七个连被编入华野7纵55团(该团的1营有红军底),从而使55团一举成为7纵的头号主力。而这个7纵55团,就是后来的11纵31旅91团、解放军29军85师253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