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明清的工艺、建筑和雕塑

(2015-12-08 14:20:15) 下一个


Section one  Architecture, Sculpture and Crafts of Ming-Qing Dynasty

一  明清工艺
  明清工艺总的发展趋势是华丽、繁缛、小气。制作技术大有提高,但其艺术性已无法同元代以前相比。当然,这样说并非要否定明清工艺所取得的成就。在有些领域的工艺品中,产生了新的品种和制作技术。如陶瓷、雕漆、玻璃、珐琅、民间工艺得到较大的发展。

1. 瓷器 
  明清瓷器向多样化、普及化发展。在品种、制作手法、彩饰等方面,都有新的进步。明青花从成化年间起,器胎变薄,呈青灰色。嘉靖、万历时产量大增,图案 花纹丰富多彩,饰以人物、山水、花卉、禽兽及寓意吉祥与谐音的纹样。但纹饰略觉零乱。清康熙时代的青花,色呈宝蓝,莹澈透亮,渲染分明;晚清青花淡雅明 快。
  釉里红瓷在明及清初仍较流行。成化、宣德时的“西红宝石末”烧成的瓷器呈现暗红、鲜红等不同色泽,价值昂贵。
  斗彩的装饰由釉下的青花和釉上的彩色共同组成,“斗”可理解为釉下、釉上争芳斗妍。“斗彩”一词出现较晚,始见于十八世纪前期成书的《南窑笔记》,明 人对这类器物的称呼还是“五彩”或“五色花”。《南窑笔记》的发明被今人继承,按当代通行的说法,明代彩绘瓷中有斗彩和五彩之分,如成化斗彩、嘉靖、万历 五彩等。“斗彩”盛行于嘉靖、万历年间,以红、绿、黄、紫、青花为主,尤以红为最突出。康熙时以黑、黄、绿、紫为基调,称为“素三彩”。
  珐琅彩瓷是清代名贵的宫廷御用器。珐琅彩为釉上彩,它是受到法国传入的画珐琅技艺的影响而产生的,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移植于瓷器,因此也被之为“瓷胎 画珐琅”。珐琅彩瓷始烧于康熙年间,是瓷器中的新品种,雍正时得到迅速发展,最初采用西洋进口珐琅彩料,雍正六年宫廷已能自制,色彩较进口料更为多样。珐 琅彩多为碗、盘、壶、瓶、盒等小件器皿,瓷胎在景德镇烧成,运至北京,由宫廷画师彩绘,在内务府造办处的“珐琅作”烘烧而成。
  粉彩是受珐琅彩影响产生的釉上彩品种,长于渲染,能描绘物体阴阳凹凸的立体感,改变了绘制五彩所用的单线平涂方法。由于彩料中掺入了含铅、砷、硅的化 合物,俗称“玻璃白”,对彩料进行“粉化”,使画面呈现深浅、浓淡色调。并增加了以黄金为着色剂的胭脂红,(又称洋红,为进口料),代替了以铁为着色剂的 红矾彩。“洋红”艳若桃花,较之传统红彩润泽明丽。因此粉彩与五彩相比,较为淡雅柔润,有“软彩”之称(五彩被称为“硬彩”)。
  单色釉瓷出现多种鲜艳原色和灰淡中间色调的单色瓷,令人目不暇接;明末兴起的宜兴紫砂壶,造型别致,色泽朴素淡雅,深得士大夫的赏识。
  明清与欧洲亦有较多来往,瓷器输出为一大宗,使不少国家上层人物以使用中国瓷器为荣,甚至死后用做随葬品。与此同时,中国陶瓷,也受到不少外来影响,特别是在清代早期,康、雍、乾三朝,其中以乾隆时期为最盛。 


青花花卉纹碗  明成化  高6.8,口径15.4,足径5.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碗是成化青花瓷的代表作品。成化青花瓷器造型不及宣德时丰富多样,而以小型器物见长,轻巧玲珑。 所用青料为江西乐平所产的“平等青”,基本不用进口钴料,青花色调趋于淡雅,蓝中泛灰青。画风细腻,采用分水(即渲染)手法,表现出物象不同色阶的层次变 化,增强了装饰的绘画效果。


青花阿拉伯文罐  明正德   高36,口径13.5,足径17.8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以阿拉伯文(亦称回文)作瓷器装饰,永乐、宣德时已出现,至正德时较为流行。阿拉伯文有的作主题纹饰,有的作辅助纹饰,穿插于花草图案之中,优美的书 法与纹饰和谐统一。这些阿拉伯文的内容多为箴言或古兰经文,与当时回教的兴盛有关,带有这灯装饰的瓷器多是为穆斯林制作的,用作外销瓷。


青花团花纹提梁壶  明隆庆   高30.5,口径10.5,足径15.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釉面光润,青花呈色浓重艳丽,蓝中泛紫,系采用“回青”料描绘。壶底有“大明隆庆年造”楷书款。此壶为隆庆青花瓷的代表作品。


青花白梅纹瓶 清康熙 高37.9,口径11.8,底径12.7厘米 

  日本永青文库俗称“观音尊”,是清代康熙时的典型器物。瓶体饰白梅纹,花纹外以青料渲染一周,衬托梅花的洁白多姿。构图疏朗,青花色调纯净明艳。


青花八吉祥纹扁瓶  清雍正 高50,腹径37.3厘米  日本出光美术馆藏
    此瓶是雍正、乾隆时富有特色的器物,造型、纹饰均具有代表性。这种扁瓶曾作为外销瓷,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十八世纪荷兰、法国皆有仿制品。


青花缠枝莲纹觚式瓶 清乾隆 高63.5,口径26.5,底径29.1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此瓶为乾隆六年制作的献给北京东霸天仙圣母庙的供器,是乾隆前期青花瓷中的杰作。唐英 (1682-1756年)是雍正、乾隆时期宫廷派往景德镇御窑厂的督陶官,前后历二十余年。他曾与工匠同食息者三年,深谙制瓷技艺,督窑成就卓著,仿古、 创新兼长,著有《陶成纪事》、《陶冶图说》及《陶人心语》。他所督造的官窑瓷器被称为“唐窑”,标志着清代瓷器发展达到鼎盛阶段。


釉里红岁寒三友图梅瓶  明初  通高42,口径6.2,足径13厘米
1957年江苏省江宁县宋琥墓(1430年)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此瓶为明初景德镇窑作品,造型较元代梅瓶丰满,装饰仍具有元代层次多、画面满的特点。纹饰采用两种 不同的表现手法,盖为红地白花,器身为白地红花。盖以缠枝牡丹纹为装饰主体,上辅以锦纹,盖面绘重叠莲瓣纹,钮饰火焰纹。瓶身分布七层纹饰,颈饰蕉叶纹, 肩部由上至下为如意纹、卷草纹和缠枝菊纹。腹部主题纹饰为松、竹、梅,并点缀湖石、山茶花、芭蕉等。相互穿插,错落有致。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 象征坚贞、高尚的品格,是宋元以来绘画表现的重要题材,这一装饰即吸收了绘画的表现技法。其下部饰海水纹和变形莲瓣纹。通体纹饰层次清晰,主题突出,描绘 细致。
   


青花釉里红桃树纹瓶 清雍正 高31.5,口径9.3厘米  日本梅泽纪念馆


斗彩满池娇纹碗 明  高8厘米   西藏自治区萨迦县萨迦寺藏

   主题图案在碗腹内外,为元中期以来习见的莲池鸳鸯,它时称“满池娇”(元人对这个语词的解说是“池塘小景”)。外腹主题图案以上绘一周云龙,龙为高贵的双 角五爪,碗口书藏文一周,意为“昼吉祥,夜吉祥,正午吉祥,昼夜吉祥,三宝吉祥。”圈足外壁饰海水一周,圈足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款。
  图中的器形和图案都不特殊,但作品却极其重要,因为它是已知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斗彩瓷器。此碗藏在萨迦派的主寺萨迦寺,萨迦寺保存的图书、壁画等文物 极丰富,居西藏各寺院之首,因而有“第二敦煌”之称。明政府对西藏采取怀柔政策,各教派朝贡不断,中央赏赐频频。图示的碗是御器厂产品,口沿书写藏文经 句,口下饰帝王专用的双角五爪龙,就是明政府怀柔政策的体现。


斗彩花蝶纹罐 明  高9.2,口径7.5,腹径13.2厘米 英国伦敦达维德中国美术馆藏

  底有“大明成化年制”款。原配盖已失,是成化斗彩的佳作。


五彩莲池鸳鸯纹瓶明万历高53.8,口径8.8,足径17.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瓶是万历五彩瓷的代表作品,是明代彩瓷达到空前繁荣时期的产物。


五彩莲池纹尊 清康熙 高45.5,口径22.9,足径1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五彩是以青花五彩为主,至清代康熙时五彩得到进一步发展,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使色彩更为丰富,画意生动。此尊为康熙五彩的代表作品,表现出康熙五彩明朗、绚丽的风格。


五彩八吉祥纹盘 清乾隆 高6,口径50.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盘通体满布五彩纹饰,内底心饰对称的飞凤纹,外绘一周缠枝牡丹纹,内壁主体装饰八吉祥纹,图案层次繁密,描绘精细,具有乾隆时期彩瓷装饰的典型作风。

珐琅彩罂粟花纹碗 清康熙 高6,口径11.1,底径4.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珐琅彩多在器外壁未上釉的胎上以彩色作地,彩绘花卉纹饰,彩料较厚,有凸起之感,铜胎画珐琅风韵犹存。此碗为康熙珐琅彩瓷的典型器物。


珐琅彩西洋人物图双联瓶 清乾隆 通高21.2厘米 日本永青文库藏

  此器是御用陈设品,造型、装饰别具特色,颇为珍贵。清代乾隆皇帝对西方艺术颇为欣赏,曾让欧洲传教士任宫廷画师。此瓶即为迎合帝王的趣味,依照西洋画稿描绘而成的。


粉彩团花蝴蝶纹碗 清雍正 高6.6,口径13.4,足径4.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时期的粉彩取代了康熙五彩的地位,成为釉上彩的主流,所绘纹饰常采用工笔画中的没骨画法,精细之至,达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


粉彩百花纹罐  清乾隆  高48,腹径36,底径25.8厘米 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藏

  此罐所采用的花卉装饰题材,俗称“万花堆”,因其宛若万花堆聚而得名,寓意百花呈瑞,又称“百花图”。是清乾隆、嘉庆时期粉彩瓷器独具特色的纹样。


粉彩镂孔转心转颈瓶  清乾隆 高41.5,口径19.5,足径21.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瓶体由内、外两部分套合而成,瓶颈、内瓶、瓶腹、器底等为分段烧成,瓶颈与内瓶粘接在一起,套于腹 内,器底与器腹粘合封闭。腹部有圆形开光镂孔四季花卉,颈部转动,可透视旋转的内瓶上的婴戏图案,颈部上层写有“天干(甲乙丙丁……)下书”地支(子丑寅 卯……),皆篆书,旋动可对“干支”(这是古代用来表示时序的方法,周而复始,循环使用)。通体粉彩纹饰描绘细腻,口沿外绘紫地如意纹,颈、足为紫地蓝色 缠枝花纹,腹部为黄地蓝色缠枝花纹,色彩鲜明,双耳、口沿、足边饰金彩,使纹饰更显得富丽堂皇。此瓶是景德镇官窑制作的御用观赏品,充分体现了乾隆时期制 瓷工艺的精湛绝伦。

 
紫砂三足圆壶 明 通高11.3,口径8.4,  腹径10.7厘米
1984年江苏省无锡市崇祯二年(1129年)墓出土 江苏省无锡市博物馆

  此壶造型端正,古朴浑厚,盖面浅浮雕四瓣柿蒂纹。胎体质地温润,于深栗色中闪金黄色斑点,是用深栗色粗紫砂泥,掺入黄色砂缸土制成的,色泽古色古香,肌理特殊,别有韵味。壶柄下有阴刻“大彬”二字楷书款。此壶为明代万历时宜兴制壶名家时大彬所制,是紫砂茗壶中的佳作。

2. 织绣工艺
  明清手工纺织、印染、刺绣工艺在宋元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机织工艺显著进步。明清纺织业最发达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南方,北方主要是北京,全国出现了苏、杭、宁、粤、湘、蜀、京等闻名海内外的织绣产地。
  明弘治年间林洪把传统的织机由五层改为四层。明政府设立了专门管理织绣生产的机构。明历代皇帝对织绣都严加控制,如禁绣蟒衣,但因朝政腐败,屡禁不止。
  缂丝为织绣的一种,以彩色线织成各种图案,可以与绘画相比美。缂丝兴起于宋代,明代缂丝工匠又创造了新的缂丝法,如凤尾戗、木梳戗、长短戗、披梭戗 等。缂丝内容,除采用名人字画外,又广泛用于织作生活用品。清代缂丝的重要特点有:清初创造出双面“透缂”技术,以增加作品的牢固程度,并使它两面花纹清 楚,纹样清晰,色彩柔和;扩大了合色线的应用,以表现物象的明暗变化;常采用缂丝加绣的手法。乾隆时代多用缂丝织造朝服,乾隆以后,出现了缂织花纹轮廓, 主景、配景用全彩绘的作品;清中期,创造出“三色金”缂丝,即在深色地上以赤圆金、淡圆金、银线缂织花纹,光彩夺目;晚期,出现了运用同类色的明暗变化配 色的“三蓝缂丝”和“水墨缂丝,”前者以深蓝、品蓝、月白三色退晕、后者以墨、深灰、浅灰三色退晕,色彩淡雅;中期的宫廷插屏、挂屏常以丝线缂地纹,毛线 缂花纹,花纹突出表面,有刺绣效果。晚清时,缂丝工艺大衰退,一个重要的标志是缂绘结合的作品出现了大批粗制滥造的现象。
  明代缂丝匠人,当以吴圻和朱良栋最著名。吴圻,字尚中,苏州人。清乾清宫藏有以沈周《蟠桃仙》为粉本的作品一件;朱良栋,长洲人,乾清宫藏朱良栋缂丝《瑶池献寿图》一轴,明本。
  刺绣  中国自古有男耕女织的传统。聪慧的女红以刺绣显示才能,后来发展成为家庭手工业,如顾(沪)绣、苏绣、北京的洒线绣、山东、河北的衣线绣等,均闻名全国。 少数民族的织绣工艺独具特色,富有古朴新奇的风韵。如壮族的“僮锦”、维吾尔族的“回回锦”、“和阗绸”、藏族的“氆氇”、苗族的“蜡染”、彝族的刺绣 等。为海内外各界人士所喜爱。明清著名的刺绣能手有薛素素、袁九淑、俞颖,善绣大士像;董小宛、曼殊,善绣图案、花卉;杨卯君、沈关关、余韫珠,善绣佛、 道像;钱佩瑜、陈花想,程景凤、杨继棠善绣花鸟;徐贞女、金星月、俞韫玉善绣罗汉像。另外,元以来还兴起发绣。夏永(字明远)是有名的界画家,还是有名的 刺绣专家。她用头发绣滕王阁、黄鹤楼图,细如蚊睫,侔于鬼工。明清有继承此技者,邹涛妻赵氏,绘白描人物极工,又能以头发为观音像;王琼,高邮进士李炳旦 妻,通经史,工书画,尤精发绣。以素绢绣璎珞大士像,拆一发为四,精细入神,宛如绘画,不见针迹,观者称绝;还有钱薏、徐湘频等。


金地凤凰花卉纹缂丝 明 直径30-31厘米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

  地组织以捻金线织出,图案用五彩丝线缂成。一凤一凰,雄飞雌从,自由飞翔,背景有飘动的祥云、盛开的花朵、起伏的山峦、汹涌的波涛。色线逐层退晕,浓淡相间,图案喜气洋洋,富丽华贵。


缂丝山水图轴 清 高108,宽68.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用色以蓝绿为主,以平缂加画手法表现山峰奇崛、水面生波、万木苍翠、宅舍清幽的景象。作于乾隆时,原系清室藏品,幅面钤有朱色玺印九方。   


剌绣罗汉图 明  长27.8,宽27.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刺绣十六应真册的第十七页,全册共十八页,表现的都是罗汉修行的情景。册页以白绫为地,用细绒线绣出轮廓,用墨及淡彩略略渲染,简洁优雅,颇有白描风范。这种画绣结合的方法,是顾绣的一大特点。

 
刺绣芙蓉鸳鸯图轴  明  高140,宽5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衣线绣是北方民间的传统刺绣品种,它多以暗花绫做绣底,用加捻的双股丝线绣花。明代山东地区的鲁绣即以衣线绣驰名,它以淡黄色的折枝花鸟纹暗花缎为绣底,绣线配色浓重,可掩盖绣底上的暗花,隙地则露出暗花,使图案和色彩层次丰富。绣花温柔和美,是明代鲁绣中的杰作。

3. 漆器工艺
  明清漆器工艺有较大发展,出现了一批名手。明代有张德刚、包亮、王松、玉铭、杨坝、方信川、黄平沙、杨明、蒋回回,清代有秦景贤、孙盛宇、郑子玉、戴 有德、李贤、吴云章、杨天成、夏漆工、江千里等。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由黄成编著、杨明作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论述漆器工艺的专著《髹饰录》,于明末问 世。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髹漆的历史、原料、工具、工艺技法、品种及漆工禁忌、过失等各个方面,是对中国漆器工艺几千年历史的总结。。
  明统治者比较重视漆器工艺,永乐年间,明成祖诏召张德刚进京,任营缮所副,恢复漆器生产。到宣德时期,包亮任营缮所副,此间为“西塘派剔红”兴旺时 期。明中期后,剔红风格发生变化,漆层减少,图案疏朗,同时出现修长身材的人物形象;以王松为首的云南“滇派”雕漆也发展起来,直到明末。清代漆器工艺没 多大进展,以摹古为主,雕法进一步琐细。
  明清漆器工艺中较特别的是“莳绘漆”,源于日本,中国称之为“描金”或“泥金画漆”。宋代传入中国,明宣德年间,明政府曾遣漆工杨某去日本学此法,回国仿制。其子杨埙从父法;蒋回回亦善莳绘。清人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洒金”漆器,华丽耀目。

 
剔彩林檎双鹂图捧盒明宣德通高20,直径4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剔彩是在器胎上髹多层不同色漆再加雕刻,以显露各色花纹。此盒刻工精细、藏锋,局部采用研磨呈彩,因而花纹出现近似晕染的效果,是剔彩器中罕见的珍品。


剔彩龙凤纹碗  清乾隆  高7.2,口径1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4. 珐琅工艺
  珐琅是以硅、铅丹、砷、氧化锑、硼砂等原料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彩料,再填绘于金、银、铜、陶、瓷等器胎之上,经烘烧而成、按照加工的不同,分为掐 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四大类。珐琅工艺来自外国,逐步与民族工艺相结合。珐琅彩料有的来自欧洲,也有自产于广州和北京两地的。
  掐丝珐琅始于元代,是由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故又称为“大食窑”或“鬼国嵌”,但实物未见流传。今天所能见到的是明清时期的。所谓掐丝珐琅,就是将铜丝 掐短,组成图案,贴于铜胎器形上,再填以各色珐琅料,经烘烧、磨光、镀金而成,显得华丽、高贵。明掐丝珐琅工艺以永乐、宣德年间者为优。清乾隆时期,由于 皇帝提倡,掐丝珐琅大发展,工艺更加精致,产量大增,用途广泛。产地主要有北京、广州、扬州、九江等地。
  錾胎珐琅是在金属胎上錾出花纹,填充珐琅料,而后焙烧、镀金的器物。胎由铸造、锤焊而成,除减地起钱外,其余工序及用珐琅料均与掐丝相同。这种工艺起 源很早,自元代始由欧洲传入中国,称为“佛郎嵌”,乾隆时最盛。由于錾胎起钱粗壮,有着庄重醇厚的艺术效果。主要产地在广州。
  画珐琅以铜等金属为胎,先在胎上涂一层层珐琅色料,焙烧后,再以珐琅料绘制图案,而后,再经焙烧。这种器物源起于欧洲,康熙时传入广州,此后,在广州 和养心殿造办处分别试制成功。乾隆时极盛,而后渐趋衰落。广州的画珐琅风格受西欧影响较深,而宫廷的制作则有较浓郁的中国风貌。图示的作品采用色地、开光 的手法,当时的珐琅彩、粉彩瓷器都与此相似,雍正以后,它们才各自形成独特的风貌。
  透明珐琅,是在经过艺术加工的金、银胎上涂以透明珐琅料。烘烧而成,俗称“烧蓝”。既能见出珐琅彩的绚丽,又不掩盖胎器本身的纹饰之美。


掐丝珐琅杯托 明宣德  高1.3,口径19.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器做工精湛、格调高雅,为御用监制造的明代珐琅器中的精品。


錾胎珐琅牺尊  清乾隆  高19,长21.2,宽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为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的产品。器物铜胎镀金,造型为牛,模仿三代铜器中的牺尊。


画珐琅开光花卉纹小瓶  清康熙  高13.5,口径4,足径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瓶为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的产品。


錾胎透明珐琅面盆  清  高12.7,外口径47,底径16.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二、明清建筑

  明清建筑时期的建筑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一方面是皇家建筑的定形化,另一方面是民间建筑的多样化。就建筑的用途而言,主要有象征 性建筑、实用性建筑、观赏性建筑三大类。实际上三种用途很难绝然分开。象征性建筑包括宫殿、祠庙、陵墓;实用性建筑主要有民居、储存货物的库房、公共交通 设施、防御工事等;观赏性建筑主要指园林。皇家园林兼有象征和观赏的双重品格。就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而论,象征性建筑和观赏性建筑内涵丰富,形式手法多 样,有许多艺术规律值得总结和借鉴。

  中国的皇家宫廷建筑,始终按照“壮丽重威”的美学思想进行设计。体积庞大,色彩华丽,装饰繁缛,用料高贵。主体建筑均在中轴线 上,左右严格对称,主次分明,布局严密,封闭式等等,是中国皇家宫廷建筑的突出特点。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北京故宫,比元代以前的皇宫规模要小,但它是 现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皇宫,充分体现了中国历代皇家宫廷建筑的特点,代表着东方建筑的精华。明清园林、祠庙、陵墓建筑,也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

1. 宫苑建筑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行使权利的集中地。它充分地体现出皇权至高无上的主体思想,是几千年皇家宫廷建筑的继续与发展。其设计之严密,整体气势之宏伟,主次配合之巧妙,施工之精到,感染力之强等等,较之秦阿房、汉未央、唐大明,并不逊色。
  北京曾作为金中都、元大都,曾经辉煌过一时,可惜均毁于兵火。明成祖得帝位后,于永乐元年着手建北京,永乐十九年初将首都由南京迁至北京,北京城的营 建仍遵南京形制而规模过之。明初的北京城,南以正阳、宣武、崇文三门为一线,东以东直门、朝阳门为一线,北以安定门、德胜门为一线,西以西直门、阜城门为 一线,围起来的城池,近似方形。嘉靖二十三年(1553年),为了加强对京城的防卫和保卫城南的手工业和商业区,又在城的南面加筑一个外城,即今由正阳 门、西便门、东便门一线往南一带,西至广宁门、东至广渠门、南至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一线,与内城合成凸形。此后,明清两代虽对部分建筑重建或改建,但 全城的规划及整体布局并未变动。
  北京外城,东西7950米,南北3100米,东西各一门(即广渠门、广宁门)。北面除了通往内城的三座门(正阳、宣武、崇文)外,东西两角还有通往城外的东便门和西便门。外城内主要是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及规模巨大的天坛和先农坛。
  内城,东西6650米,南北5350米,南面三门即外城北面三门(正阳、宣武、崇文),东西二门即东直门、朝阳门;西面二门即西直门、阜城门;北面二 门即安定门、德胜门。城外南北东西四方有天、地、日、月四坛相对。寓意皇城座落在天地四方的中心。皇城位于内城中心偏南,南代表天,取其近天之意。这些城 门都有瓮城,建有城楼和箭楼。
  北京故宫的规模,是清朝确定下来的,比明代的规模要小,更不要说比汉唐了。
  北京城的布局,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封建社会都城以宫室为主体的规划思想,而宫室的建造又以能体现皇权至高无上为主旨。经过建筑家的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1)空间与布局
  故宫建筑设计对空间的利用和对建筑物的布局,十分讲究。空间是虚的,建筑物是实的,安排得当,可以产生以虚代实,虚实相生的效果。由不同形式的建筑组群形成的的中外游客,无不为它的雄伟气势所征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故宫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北京故宫角楼


北京故宫太和殿 

(2)象征与实用
  明成祖修建北京故宫,主要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显示皇帝的权威,象征皇权至高无上,江山永固。美、大、圣、神四个字用来概括故宫的品格是很恰当的。
  按照历史常规,故宫的修建,从择地到设计、施工,都有很多讲究。因为从宋代以后,上层的风水观念甚重。对于房屋间数、组合方式、室内外陈设、颜色等 等,皆赋予一定象征意义。可借有关明朝修建故宫的档案材料,我们难以见到。只能就建筑本身,参照文献材料(包括明代的),加以推测分析。其它如石狮、铜 象、鹤、麒麟、獬豸等等,无不象征某种寓意。
  故宫建筑的象征性,除去前面所列条件外,皇帝以题写匾额和相应楹联的形式得以强化。如: “建极绥献”、 “允执厥中”、 “皇建有极”,等。以其精练含意深广的语言,使建筑物充实起来,使人们体会出在这里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意义,给无机的土木建筑以生命。

(3)局部与整体
  故宫是由许多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的,是一个不可拆散,不可移位的紧密的整体。单体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当然要尽力使之完美,但施工的着重点在于它们的组 合,它们之间的关系。故宫建筑之美,就存在于众多单体建筑的关系谐和之中。故宫单体的构成方式,一般采取上部华丽下部简单的处理手法。
  故宫建筑形体结构方式,以完全与外界隔开的房屋为基础,均采取封闭式。
  各建筑组群之间也是封闭的,每组建筑形成一个院落,以门为联结各景点的纽带,不出门是见不到另一个景点的。吸引游人不停地向前,希望永远在前面。单体 建筑也是封闭式的,不进殿内,你是不会知道殿内结构的。这种处理在功能上保证了建筑的严密性,在心理上又造成神秘性。
  故宫建筑的构件大而重,城墙厚而宽,形体庞大、稳定。在这个世界里,人失去了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而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征服。
  故宫房屋近九千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但就其顶部形状而言,不外歇山顶、庑殿顶、攒尖顶等几种形式,以庑殿顶者为主。故宫建筑物严格按照等级划分为若干小群落,极有规律。

(4)色彩的魅力
  在形成明清故宫建筑统一的风格中,使用大面积相同的色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除少数个别建筑外,单体建筑都按高度规格化了的官式法则进行建造,因而形体比较简单。
  大片黄色屋顶、红色墙壁、红漆柱子及规范化了的彩画,给全部建筑披上了金碧辉煌的盛装而获得了丰富统一的艺术效果。蓝天、黄屋顶、红墙、白色栏槛和以冷色调为主的斗拱,组成热烈和谐的色彩交响乐。
  北京故宫的象征手法,几乎排除了一切自然因素,更多地是诉诸主观构想,随意安排。北京故宫的色彩是经过高度抽象化了的主观色彩。明清两代以黄色为贵, 这与中国自古重农有关。中国地广,土壤复杂,土色多样,有青黄赤白黑五色土之说,以黄为正,故黄色最尊贵。严格的等级制度,在政治上保障了皇帝的绝对权 威,在建筑上突出了皇宫的主尊地位。

2. 坛庙建筑

  封建时代皇家特重郊祀之礼,“国之大事,在祀与 戎。”明初定天下,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命中书省暨翰林院,太常司,定拟典祀;清代小有差异。明清两代在京城和各地方修盖了许多坛庙建筑。仅以明朝为例,从建 国直至亡国,几乎无日不在大兴土木,二百余年民力消耗殆尽。在京城就先后修建了社稷坛、太庙、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先蚕坛、高媒台、神祗坛、 星辰坛、城隍庙等。在这些建筑中,以社稷坛、太庙、天、地、日、月四坛下功夫最大。清基本沿明制,没有大规模的扩建。
  此外,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先农坛、山川坛等也是这个时候建成的。清代虽对部分建筑进行了改建或扩建,但大体布局和基本 形式并没有改变。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一整套的宗法礼制,以神化皇权,来约束臣民的思想和行动。在这个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要人们相信 “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他的一切行动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去做的,因此是不可抗拒的。建筑要体现这种思想,天坛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天坛位于北京外城南部永定门内大街的东侧,与先农坛东西对峙。天坛在体现天的崇高、神圣和象征皇帝与天的密切关系等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如圜丘、皇穹 宇、祈年殿平面都是圆形,内外围墙和祈年殿、圜丘间的围墙作弧形,附会了古代“天圆”的宇宙观。圜丘甃砖合1971阳数(九的倍数)栏板、望柱也都是九的 倍数。并附会“周天”360度的天相数字。


天坛

3. 明清陵墓建筑

  明清陵墓建筑是在宋代陵墓建筑的基础上形成的。宋代以后,丧葬规模比以前小了,而讲究阴阳禁忌之风则空前兴盛,明朝尤甚。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做皇帝以后,他率领大臣亲自到昌平北山去选择墓地,并命名为“天寿山”。
  明帝王陵与以前有所不同的是,各陵使用一个统一的神道,更重视山对陵墓的烘托作用(寿陵因山为体,自秦汉以来已成定制)。明十三陵在北京城北约45公 里的昌平天寿山北麓,埋葬着明朝十三个皇帝。整个陵区的东、北、西三面由山岭环抱,十三陵墓组群,各依一个山峦,分布在山谷中。结合着自然地形,组成一个 巨大的陵区。
  明十三陵建筑,基本上是遵循晋郭璞《葬书》的形制,把寿陵地点的选择与皇帝基业的兴衰、人间祸福联系起来,“得吉壤家必兴隆,得恶地家必衰替。”因此,择地甚严。陵地要依山傍水,地势有开有合。
  帝王陵墓建筑是仿照宫廷建筑进行构思和设计的。陵墓地面建筑仿宫廷外朝建筑布局,而地宫建筑则要仿照宫廷内朝建筑布局,寓意皇帝在阴间仍继续他的皇帝生活。
  清朝的皇帝陵基本上承袭明陵的布局和形式,所不同的是,清后妃死后要在帝陵旁另建陵墓,明则帝后合葬。明初至英宗前实行后妃殉葬制。清朝皇帝死后,分 别隔代埋葬在河北遵化和易县,称东陵和西陵。清崇尚简朴,帝陵丧葬规模较小,有的已于民国年间遭到盗掘。


明十三陵之长陵

4. 园林建筑

  明清园林建筑有很大发展,北方的皇家园林与江南的私人园林。形成两种不同风格的园林体系,各有千秋,皇家园林以豪华气派取胜,江南园林以轻盈小巧诱人。

(1)皇家园林
  明朝的禁苑,主要是紫禁城西面的西苑,它是利用元代离宫旧址扩建的,后经清朝改造或扩建,面貌已经改观。西苑主要包括今北海、中海、南海一带,以横跨 在北海与中海间的七孔白石桥为纽带,将三海联结起来。桥东西有华表对峙,东曰玉蝀,西曰金鳌。金鳌玉蝀桥以南为中海,再南为南海,现合称中南海。中海主要 建筑有水云榭,为水中凉亭。此外还有“春耦斋”、“紫光阁”、“蕉园”等。南海主体建筑为瀛台。有翔鸾阁、涵元殿、蓬莱阁(香扆殿)、迎风亭等建筑,为清 避暑之处。水边堆叠奇石,种植花树,层岩小壑,委曲曼回,寥渚芦湾,参差掩映,亭台楼阁,拥水而居,秀美怡人。
  金鳌玉蝀桥头东北侧为著名的北海团城。上有承光殿、玉瓮、玉佛、古树、镜澜亭、朵云亭等文物古迹,结构紧凑而古朴。人们登上团城,可以俯瞰南、中、北三海的风光。
  北海,明清称西海子,现为北海公园。北海以白塔为中心,塔下为永安寺,亭阁殿堂分布四周,造成无数景区,或环流水,或堆假山,或植花栽树,曲径通幽, 引人入胜。北海南部的琼华岛、岛上的白塔、白塔东面的琼岛春阴,北面的漪澜堂,白塔山西坡上的悦心殿、阅古堂,北海东岸的画舫斋、濠濮间,北海北岸的静心 斋、五花亭、九龙壁等景点,各有不同的用场。因用场不同,艺术处理也不一样。


北京北海琼华岛

  北京西郊的“圆明园”,乃是集中了中西建筑艺术之大成的皇家苑囿,被视为“万园之园”,内藏四库全书及其它各种珍宝,可惜 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之手,非抢即烧,几天之内变成了一片瓦砾,是对中国文化的一场空前浩劫。雨果痛斥为强盗行径。此外如长春园、万春园、静明园、静宜 园、清漪园、绮春园、南苑等,也未能完整地保存下来。清末在清漪园的基础上修成的颐和园,完整地保存至今,成为我们今天了解清代皇家苑囿的主要实物。京城 以外的最大的行宫承德避暑山庄,也是很有特色的皇家苑囿。 

  颐和园在北京城西10公里的西山脚下,全园面积约3.4平方公里,其中北部山地占三分之一。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遭 到英法联军的破坏。光绪中叶,慈禧太后挪用军费二千万两修复此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1903年再行修复,但万寿山北部的建筑 一直未恢复原状。

  颐和园景区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万寿山东部的东宫门、仁寿殿所组成的朝廷和居住供应部分。这些建筑布局严整,具有宫廷气概,是慈禧的行宫;第二部分是万寿山的前山部分。这 里以体形高大的排云段和佛香阁为重心,周围布置十几组小建筑群。佛香阁八角四面,三层四重檐,是全园的中心建筑,为颐和园的标志。它与下面的排云殿共同构 成万寿山的轴线,把前山大小建筑统一起来。排云殿原是慈禧接受贺拜,举行庆典的地方,所以建筑特别豪华气派;第三部分是后山和后湖。后山以一组藏式庙宇为 中心,配以塔、亭、台等小型建筑。后湖是一条曲折的溪流,中段仿苏州临水街道,两岸栽花植柳,郁郁葱葱,一片江南风光;第四部分是以大片水面为主的南湖和 西湖。水中点缀岛屿,岛上有不同形式的建筑。其中龙王庙岛屿呈团状,上有房屋、树木,远望如一座绿洲。
  十七孔桥,为园内最大的石桥,由17孔券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石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
  湖西有一长堤,堤上建有六座形式不同的桥亭,湖堤垂柳袅袅,一派西湖苏堤气象。西堤是乾隆时令人仿西湖苏堤建造的。


颐和园佛香阁 

  北方皇家园林,规模最大的要属承德的避暑山庄。肇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乾隆五十五年竣工(1790年),历时八十七年,耗资巨万。避暑山庄的建筑也具有宫廷和园林的双重品格。
  山庄总面积为564万平方米,宫墙周长10公里,设宫门十座。行宫凡12处,堆拨140处。山庄建筑因山借水,巧妙布置。
  整个山庄景致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宫殿区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勤政殿(今多已不存)等组成;苑景区包括湖沼、平原、山峦三部分自然风 景与建筑。建筑、景致布局“大体顺其自然,行无所事,因地之势,度土之宜,而以人事区画于其间。”通过择址、借景、巧妙布局、植花栽木、叠堆假山、蓄水引 路等一系列艺术处理,使山庄成为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观赏价值的皇家园林。


承德的避暑山庄 

(2)民间园林

  江南园林素以小巧精致著称。其用途纯为消闲、怡情养性,可以任情布置,充分发挥文人和园艺工匠的艺术才能。江南园林,自南宋以 来首推湖、杭、苏、扬四州,杭州为尤。明以来又有金陵、太仓。就留存遗迹看,无论数量与质量,当以苏州为最。明清园林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人、画家直 接参与园林设计与施工。如文征明直接参与拙政园的造园活动,清初著名画家石涛曾亲手堆造假山,

苏州园林主要有:
  拙政园。明嘉靖初,御史王敬止因寺基改建别业,自云为政有拙于潘岳,故名为“拙政园”。园中除栽花植木,引水为沼池外,凡为堂一、楼一,为亭六,轩、 槛、池、台、坞、洞之属二十有三,总三十有一。拙政园较苏州其它园林更为苍古,建筑布置更注意顺应自然,全园呈不规则的多边形。将供人宴饮、会宾朋、赋 诗、作画的主要建筑厅堂――远香堂、三十六鸳鸯馆,置于全园风景最美之处。空间布局,注意起承转合的变化,层次分明,引人入胜,人的视线被假山挡住,诱你 往前走。每一个景点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半封闭的空间,停在这个景点可以看到下一个景点的某个局部,引诱你逐个看下去。

苏州拙政园之小飞虹

  狮子林和留园。以湖石叠假山最富特色。狮子林在苏州城东北隅,去拙政园不远。清初沦为民居,荒废已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南 巡,始得修复并一直保留着叠石为假山的主体风格。湖石奇绝,盘踞蜿蜒,占全园之半。游人四面观之,奇形怪状,似兽非兽,似人非人,令人遐想无尽,形同绝妙 的“抽象雕塑”。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明嘉靖间为徐泰时乐园故址,清嘉庆时为刘恕所居,名寒碧庄。寒碧庄规模至今犹存。道光三年才真正经营成园林,人呼之为“刘园”。 光绪二年,盛旭人买下这个园子,改名“留园”,沿用至今。因刘恕性爱石,园中聚奇石为十二峰,奇形怪状,颇富意趣。另外,留园还打破了围绕山池构筑厅堂亭 阁的惯用布局方式,在山地区东侧别开生面地安排了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作为客厅和书斋区。丛篁古木穿插其间,透过陋窗、圆门、回廊等造成不同的景观,使不 太复杂的景色变得丰富多彩。
  除此,苏州园林还有网师园、沧浪亭、怡园、羡园等。扬州有何园、徐园、平山堂、瘦西湖等。无锡有寄畅园、太湖蠡园等。南京有瞻园、颐园、煦园等。上海有豫园、目涉园、吾园等。
  这些园林大都是绘画、雕刻、书法、工艺、诗词等多种艺术品的综合,能给人以充分的审美享受。于不经意中显出匠心,又于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时不留人工造作的痕迹。这与西方古典园林大异其趣,而形成中国独有的园林特色。 

(3) 中外园林艺术交流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传入欧洲以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欧洲一些造园家惊叹。十八世纪中叶,英国著名建筑家、造园家威廉.钱伯斯就曾发出赞叹:“中国人 的园林布局是杰出的,他们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正是英国长期追求而未能达到的。”德国威廉一世所建造的行宫――无愁宫,是在接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后 仿效法国的芳藤伯罗宫而建造的,而法国的芳藤伯罗宫也受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在十七世纪,中国古典园林在日本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明末朱舜水避居日本,他曾在江户的小石川,模仿中国的西湖和庐山风景,为德川光国设计了“后乐 园”,这是日本的著名园林之一。朱舜水还著有园林艺术方面的著作《学宫图说》,并按照图说监造了东京汤岛的“圣堂”,这个圣堂包括殿堂、园庑等建筑群,十 分精巧。
  明清之际,中西建筑开始小规模交流,欧洲园林有接受中国园林影响者;同样,中国园林建筑也有接受西洋影响者。最著名者如圆明园中有仿西洋式建筑。

5. 园林建筑专著《园冶》
  明末计成所著《园冶》一书,是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全面的经验总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园冶》共分三卷,一卷分兴造论、园说及相地、立基、屋宇、装折四篇。二卷全志栏杆。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条分缕析,征古论今,文字生动,且详附图式。
  “兴造论”及“园说”,叙述造园意义及一般造园原理。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说。造园并不是简单的挥刀动斧,而是要体现人的某种精神。“巧于因借,精在体直”,成为造园不可逾越的法则。
  卷二栏杆,崇尚简便。栏杆式样,画百图以示后人,直观具体。
  卷三为全书的重点,也是全书精华所在。门窗图式列31种。透过不同的门窗,可透视出不同的景观,因为每一个门窗都是一个取景框;墙垣共列16种图式; 砖地列62种图式。卷三最重要的是“掇山”和“借景”两篇。掇山主要指假山所安放的环境,兼及地水,以及峰、峦、岩、洞、涧、曲水、瀑水(水在假山的位 置)的处理。借景,是将艺术创作中的对比、照应等手法,运用于造园。借景可以使有限的园林景致扩展开来,给游人以更多的联想,“顿开尘外想,拟入画中 行。”

  计成既是造园家,又是画家,还是一位有全面文化修养的文人。

三、明清雕塑

  明清雕塑,除少数例外,总的倾向是走向衰落,已无法同唐宋相比。随着宗教的衰落(主要是汉地),大型的造像活动已比较少见。人 们的艺术活动重点已经转移,文人画、民间工艺蓬勃发展。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藏传佛教及其艺术,不但没有衰落,反而空前兴旺。其艺术作品,无论雕塑或壁 画、唐卡,都很有特色。

1. 汉地佛教雕塑

  汉地佛教雕刻,当以山西平遥双林寺为最出色。另外,四川新律观音寺,北京法海寺、云南筇竹寺的明清雕塑,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同样值得重视。

  平遥古城西南六公里的桥头村与冀壁村间,耸立着一座古庙,即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北宋以后改为双林寺。该寺建在三米高的台基 上,前后三进院落,占地7400多平方米。双林寺初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北宋时经过大规模的修建和塑绘活动。今存寺内雕塑作品大多为明代塑造, 但保留有较多的宋元风格,如人物形体修长,面型圆润,表情细腻,个性鲜明,世俗意味颇浓。全寺十座殿堂内布满两千余尊彩塑,大的高数米,小的只几十厘米, 神态各异,美不胜收。

  跨进寺门,首先迎面的是天王殿。殿门上高悬“天竺胜境”匾额。门外两旁是四大天王像。身着战袍,手执法器,横眉立目,孔武有力。千佛殿中的韦陀像,塑造得十分成功。

  双林寺的韦陀像高1.6米,除左手所持金刚杵残缺外,保存完好。他身著甲胄,右手握拳,重心放在右脚,丁字步站立,挺胸扭头, 气宇轩昂,目光炯炯有神。千佛殿中之千手眼观音像,也塑造得十分成功,面目清秀,神态严肃,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千手作扇面式张开,各执法器,秩序井然。 另一座倚坐观音,面目清秀,头戴宝冠,赤足,上身袒裸,臂钏胸饰华丽。直鼻小口,妩媚动人。观音形象已完全女性化。罗汉殿中之十八罗汉,个性鲜明,是最富 有人间气息的群像。雕塑家赋予罗汉以鲜明的生活色彩。其中别出心裁地塑造了一位病罗汉,面带病容,身体清癯,手拄拐杖,由一童僧相伴。但罗汉的表情自然, 毫无愁苦之色,而是满脸笑容,似与童僧话语。此外,如菩萨殿中之老供养人、南海观音,千佛殿中之悬塑,也不失为成功之作。

2. 藏传佛教雕塑

  藏传佛教寺庙集中在西藏,雕塑、绘画兼而有之。江孜班根寺内的十六罗汉,形象特点已完全象藏族人。无垢菩萨则塑成俊俏少女模 样,直鼻,小口微启,目光斜视,似与人交谈,妩媚动人。拉萨色拉寺之铜制圆雕文殊菩萨,也是一副女相,戴宝冠,颈饰、耳坠都极华丽,面目清秀。另一件铜制 圆雕文殊转法轮像,梵相特点明显,薄衣贴体,结跏趺坐,上身半裸,头戴宝冠,颈饰、臂钏极华丽,手作转法轮印。头略低,目下视双手,面含微笑,俊俏多情, 神秘气氛一扫而光。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铜制圆雕宗喀巴像,头戴僧帽,身披袈裟,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面庞方正丰满,表情严肃,施说法印。该寺雕塑中的喇嘛像和活佛像,则明显地表现出个性特征,具有肖像的特色。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铜制圆雕宗喀巴像

  青海塔尔寺、瞿昙寺也有精彩的壁画和雕塑。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是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六大寺院之一。这里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信徒们为了纪念他, 于十六世纪中叶建寺,以后陆续扩建,历时近四百年,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整个寺院依山势起伏,高低错落,组成了汉藏结合的建筑群。气魄宏大、壮观,为 今存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寺内保存了明清以来大量的雕塑、绘画、唐卡及其它佛教遗物。壁画辉煌灿烂,形象怪异。内容有佛、菩萨、天王、救渡母、护法神、罗 汉、佛传放事,藏传佛教大师像等。雕塑内容也十分丰富,有释迦、二弟子(迦叶、阿难)、八大菩萨、宗喀巴三师徒等红铜鎏金像,又有红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三 世如来像、十一面大悲观音像、二大天王、八大药叉、七方护法神、妙音天女等。这些形象有的严肃慈祥,有的狰狞可怖,有的温柔亲切。释迦和宗喀巴像,皆方面 大耳,鼻高口阔,眉如初月,双目有神,面含慈祥之气。护法神牛头马面,多狰狞可怖。诸天女形象则妩媚动人,完全是娇艳的少女形象。

  在青海乐都县湟水南岸,距县城约25公里的碾伯镇南山脚下的寺庙――瞿昙寺,为汉式建筑。初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 年),次年明太祖朱元障赐名“瞿昙寺”。此后历经明永乐、成化、宣德、崇祯及清代,屡有扩建和重修。整个寺院依山而建,占地约42亩,座西向东,座落在呈 正方形的城堡内,是一座完整的建筑群体。保存基本完好,现有山门、碑亭、金刚殿、翟昙寺殿、宝光殿、隆国殿、护法殿、三世殿及两厢廊、塔、钟鼓楼等建筑, 另有五颗印鉴、十块匾额、五通碑刻等文物和大量的雕刻、壁画等文物,保存至今。

其中壁画较突出的有:

  佛传故事――礼佛。位于两厢廊东壁,清代所绘。青绿设色,表现当时人们礼佛的情景。巍峨的殿堂,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之中,显得壮 丽而繁盛。礼佛的人们或骑马,或牵牛,手提供品,络绎不绝,涌向佛教圣地。画面构图饱满,景物繁复,刻画认真,一丝不苟。近景描写山石、树木及人物活动。 山涧飞瀑倒挂,云烟缭绕,山下还有小鹿在活动,突出表现了佛教圣地的繁荣和幽静。远景,围绕佛殿,祥光四射,数团白云飘浮空中,远望犹如朵朵白云点缀着佛 宫,烘托佛教圣地的崇高。

  两厢廊西壁所绘天王像,为明代所绘。高约70厘米。天王身穿战袍,手执武器,昂首挺立,面目威严,须发飘动,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态势。用笔用线转折顿挫有力,设色明快,风格与北京法海寺近似。

  隆国殿内北壁(正壁)明代所绘大日如来和二菩萨,设色。三像均头戴五智冠,主尊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面目慈祥清秀,凝视前下 方,手结智拳印,身披袈裟,偏袒右肩,形体高大。二菩萨(疑为日、月)一红一绿,均作童子面,表情天真善良,体形苗条,著宝衣,装饰华丽。在比例上明显的 小于主尊,头与主尊肩齐,形成三角形构图,突出了主尊的高大和稳定。三尊画像线条遒劲有力,数尺长的线条一笔到底,连绵不断,一气呵成。用色华丽而和谐, 造型严谨,一丝不苟。

  隆国殿东壁的护法金刚像,亦为明人所绘。此殿为翟昙寺三大殿中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座。竣工于宣德二年(1427年),规模宏伟,富丽堂皇。殿中壁画形 象高数米,气魄宏大,线条遒劲有力,设色浓艳,比例结构准确。护法金刚像作阴阳合体式(红绿双身合抱),头戴宝冠,多臂手执弓、箭、插、胪器及其它法器, 面目狰狞,孔武有力。

  翟昙寺的雕塑,兼有汉藏雕塑的双重特点,形象吸收了显密教的艺术形式、如四大护法神像,一样的立势、一样的宝冠、一样的手印、一样的面相,无法区分个性。其象征意味较汉地佛教更为浓厚。

  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亦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位于夏河县西一公里处,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寺院占地1300余 亩,内设六大学院、十八佛寺、辨经坛、藏经楼、印经院、金塔以及宗教上层人物的府邸等约50座大型古建筑,附设僧房一千余间。转经廊“麻尼古拉”长达三 里,最盛时僧众达三千多人.寺内保存大量佛像、壁画,另有金银玉石、丝织品等各类宗教文物、艺术品、法具、证件一万余件。还有藏文古籍几万部。寺内的这些 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研究藏传佛教及其艺术的宝贵材料。1966-197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古建筑只剩23座。 1985年发生火灾,主殿建筑及其内文物几乎全部化为灰烬,现已按原图纸重新修复,外形依旧,但寺内文物已无法重现了。幸好主殿以外的建筑及文物完好无 损。

  内地藏传佛寺当以北京雍和宫最著名。雍和宫原为雍正皇帝登基前的王府,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雍正三年(1725 年)改为雍和宫。雍和藏文为“甘丹金恰灵”,义为“吉祥威严宫”。据《旧都文物略》载,雍正继位后,即将此宫赐予章嘉呼图克图为静修之灵场。此宫建筑豪 华,气魄雄伟,是典型的宫殿式建筑。改为佛寺后,建筑完全仿西藏正规寺院。万福阁是其中最大的建筑。阁内有一尊高达20米的白檀木像,雕完于乾隆四十四 年。寺前有乾隆皇帝所撰写的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合刻的《喇嘛说》碑一通。殿内供有宗喀巴像、密宗塑像、唐卡绣像、壁画等,均为藏式风格,形象怪异。


北京雍和宫万福阁


北京雍和宫万福阁内弥勒佛像 


北京雍和宫法轮殿内景

  云南筇竹寺彩塑是现存清代雕塑的精品。筇竹寺在云南昆明市西北10余公里的玉案山上。有大雄宝殿、天台来阁、梵音阁等,依山势 而建。大雄宝殿正中为元塑三世佛,殿壁间嵌有一块元延祐三年(1316年)所立圣旨碑,并赐存《大藏经》。大殿内两侧和梵音阁、天台来阁内有五百罗汉彩 塑,是清光绪九年(1883年)至十六年,四川民间雕塑家黎广修及其五位门徒共同制作的。像高约1米,形象朴实生动,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诸多形象似佛非 佛,似僧非僧,多似生活中的五行八作人等。严肃的佛教题材,被作了世俗化的处理。
  布达拉宫是西藏拉萨山顶上的宫殿。布达拉系梵文音译,意为“圣山上的宫殿”。原指印度南海岸的一座名山,佛教传说此山为观世音菩萨往来游舍之地。唐玄 奘《大唐西域记》译为“布怛洛迦山”。布达拉宫初建于公元七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公元611年)不久所建。但最初的布达拉宫 早已毁于兵火。今天的布达拉宫是十七世纪下半叶,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错在康熙皇帝的资助下修建的。参加施工的除藏族工匠外,还有汉、满及尼泊尔工匠参加。 先后经过半个世纪的修建、扩建,才有今日的规模。
  布达拉宫不仅建筑独具特色,其内部还保留了大量的古代绘画、雕塑作品、工艺品及珍贵的经书,包括贝叶经、大藏经和甘珠尔经等。其中的绘画与雕塑艺术 品,从唐代至清代一直相沿不断。题材广泛,显密教形象皆有之。它融合了汉族、印度和尼泊尔等佛教艺术技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lianliu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