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倒

人倒下的是躯体,灵魂是永生的
正文

开启心灵能量的七大根本法则(强烈推荐)

(2014-09-04 18:40:19) 下一个

 

开启心灵能量的七大根本法则(强烈推荐)

2014-07-16 心源能量 QTChina

【心源能量】为大家提供前沿、专业的能量疗愈个案、技术和资讯。QQ群:24632165

欢迎关注心源能量的微店

http://wd.koudai.com/s/770418

8月、9月【量子触疗初阶工作坊】详情请微信平台发送 2 见活动介绍。


(强烈推荐仔细阅读。小编节选了部分文字,但是足以说明了本质)


开启心灵能量的七大根本法则


法则1: 纯能量

 

该法则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处于最本质的状态时是纯意识。纯意识即纯能量,这是一个具有无穷可能性和无限创造性的场。纯意识是我们的精神实质。由于它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所以又是纯粹的愉悦。意识的其他属性为纯粹的知识,无限的寂静,完美的平衡,坚不可摧,朴实无华以及至快至福。这些都是我们本质的特性,我们的本质是一种纯能量。


一旦你发现了你的本质特性,明白了真正的你是什么,有了自知之明,你就能实现任何梦想,因为你就是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切的无穷可能性和无限潜能。纯能量法则也可称作宇宙法则,它构成人生五彩斑谰的基础。它是单一的无处不在的精神。你与能量场是密不可分的。纯能量场就是你的真正“自我”。你对自已的真正本性体悟得越多,你离纯能量场就越近。

 

法则2:给予和接收
 

第二条心灵法则为给予和收受法则,因为宇宙是通过动态交换来运转的。没有东西是静态的。你的身体随时随刻都在不停地与宇宙的身体进行动态交换;你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与宇宙的大脑相互交流沟通;你的能量是宇宙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生命流动是构成存在场的所有元素和力量之间的和谐的相互作用而已。你生命中各种元素和力量之间的和谐相互作用是按照给予法则运转的。因为你的身体和大脑始终都在与宇宙进行动态交换,终止能量的流通无异于终止血液的循环。


收受和给予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为给予和收受是宇宙间能量流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如果你堵住这条源流的任何一头,你就与大自然的智慧产生了冲突。

 

法则3:因果

 

第 三条心灵法则是因果法则。“因果”既产生一种具有能量的力,这种力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到我们身上。因果法则中所讲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我们不熟悉的。我们大家都 有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显然,如果我们希望在生活中创造幸福,我们就必须学会播下幸福的种子。因此,因果也指有意识的选择行为。

 

从本质意义上讲,你我都是无限选择的抉择者。在我们生存的每时每刻,我们都处于那个无限可能场里。在那里我们可以接触无限多的选择。其中有些选择是有意识地做出的,另外一些则是无意识地做出的。但是,理解因果法则和最大限度地使用它的最好办法,是对我们每时每刻所做的决定都要有清醒的意识。

 

法则4:最省劲

该法则基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自然的智慧工作起来轻松自如,无忧无虑。这就是“无为”和不对抗原则,因而,也就是和谐与爱心原则。等我们学会了大自然的这一课,我们就能轻而易举地实现自已的愿望。

如 果你观察大自然的工作,你会发现它很省力。草并没有刻意地去生长,它只是生长而已;鱼儿并没有刻意地去游,它们只是游而已;花儿并没有刻意要开,它们开 了;鸟儿并没有刻意要飞,它们飞了。这是它们的固有天性。地球并没有刻意要绕着自已的轴心转,却以令人头晕目眩的速度自转并且在天空中飞也似地公转,这也 是其本性使然。孩子整天乐呵呵的,那是他们的天性。太阳熠熠生辉是太阳的本性,星星闪闪发光是星星的本性。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把我们的梦想变成活生 生的现实,这是人类的禀性。

大自然的智慧是在不做任何努力,没有任何磨擦的情况下自发做功的。它是非线性的,凭本能的,全面而富于营养的。当你与大自然和谐和默契,确实了解了你真正的“本我”时,你就能利用最省劲法则了。

 

出于爱而去做的事情最省劲,因为大自然是靠爱的能量聚集起来的。最省劲法则包含三个成分:第一是顺受。第二是责任。第三是不做辩护

 

精神法则5:意图和愿望

第五条精神法则是意图和愿望法则。是基于大自然中到处都存在着能量和信息这样一个事实,实际上。在量子场这个层面上。宇宙中除了能量和信息别无其他。量子场只不过是纯意识或曰纯能量场的另一个标签,仅此而已,这个量子场是受意图和愿望影响的。

一朵鲜花,一道彩虹,一棵大树,一叶小草,一个人体,如果分解到它们最基本的成分,都是能量和信息。整个宇宙,从本质属性上说,是能量和信息的运动。你和一棵树之间惟一的区别,是你们各自的信息和能量含量不一样。尽管组成机体的基本元素种类差不多。


在 大自然的体系里。你我属于特权物种。我们都有一套神经系统,这套系统能够意识到那个产生我们身体的集中场的能量和信息的含量。这个集中场,被我们主观感受 为自己的思想,感觉,情感,愿望,记忆,本能,动机和信仰,客观上则被我们感受为身体---通过身体,我们又把这个场感受为世界。但是它们都是同样材料 的。难怪古代的先知要宣称“我就是它,你就它。所有这一切都是它,它便是所有的一切”。(佛家讲:以金作器,器器皆金)

你的身体与宇宙的身体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在量子力学的层面上,不存在严格界定的界线。你的存在就像大量子场的一次摆动,一次摇曳,一次回旋,一个波浪,一个漩涡或一次局部的骚乱。宇宙这个大量子场就是你身体的外延。

 

精神法则6:超然

第六条法则为超然法则。为了获得物质世界中的东西,你就得摈弃老惦记着它的心态。这并不是说要让人放弃实现愿望的意图。你不要放弃意图,你也不要放弃愿望。你要放弃的是对结果的惦记。

这是要做的一件作用很大的事情。一旦你摈弃了对结果的惦记,同时将“一条道走到黑”的意图和超然的态度结合起来,你就会拥有你想得到的东西。你想得到的任何东西都可以通过超然而获得,因为它是建立在你对真实自我力量的坚信不疑这一基础上的。

 

精神法则7:达摩(人生目的)

第七条精神法则为达摩,即人生的目的。这一法则认为,我们化身为肉体是为了实现一个目的。纯能量场从本质上说是神性的,而这个神以人的形式出现以便实现一个目的。

根 据这一法则,你有一种独特的天赋及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有某件事情你能够做得比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都好——而对于每一种独特的天赋及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也存 在着独特的需求。当这些需求与你才能的创造性表现方式相匹配时,就撞击出了创造富有的火花。表现你的才华来满足需求,就可以创造出无限的财富和富裕。

这一法则有三个组成部分。第一个部分说每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就是要发现我们真正的自我,就是要自已发现我们真正的自我是精神性的东西,从本质上说我们是以人的形式呈现的精神存在,我们不是偶尔有精神体验的人类——反过来说才对:我们是有人类体验的精神存在。

第二个组成部分是要表现我们独特的天赋。每 一个人都有一种独特的天赋,你有一种有其独特表现方式的天赋,非常独特,这个星球上除了你之外,没有第二个人有这种天赋及其再现方式。这就意味着,有一个 方法能够让你把一件事情做得比整个这个星球上的其他任何人都出色。当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你会忘了时间的。当你再现你所拥有的这一独特天赋——或者多半是 不止一种独特的天赋时,这一天赋的表现会让你意识不到时间的存在。

  

这一法则第三个部分是为人类服务——为你的人类同伴服务并问你自己这么一个问题:“我如何才能帮上忙?我如何才能帮助我所接触到的人?”当你把表现你独特天赋的能力与为人类服务结合到一起时,你就充分利用了这一法则。加上有了对你的精神性,即那个纯能量场的体验,你就不会不富有,因为这是获得财富的真正途径。

 

~~~~~~~~~~~~~~~~~~~~~~~~~~~~~~~~~~~~

一、纯能量法则
1. 每天至少静坐冥想两次,早晚三十分钟。
2. 每天拨出时间与大自然交谈。
3. 我会演练不评断。

 

二、施舍法则
1. 不管去哪里、遇到谁,我都会给他们一份礼物。〈一个赞美或微笑〉
2. 心怀感激,接受生命所赐与的礼物。

 

三、因果法则
1. 审视每一刻所做的选择。
2. 每当我下定决心时,要自问:「我现在做的选择会有什么后果?」和「这个选择会带给我和身旁的人满足和快乐吗?」。
3. 我会以内心作为指引,并借着舒适与否的讯息来判断所做的选择。

 

四、无为法则
1. 我全盘接受现状而不与其抗争,因为宇宙理当如此运转而非我希望的样子。〈可以期盼将来事情会有所不同,但此刻你得接受现状〉
2. 我会为眼前的处境负起责任,并不责怪任何人〈包括自己在内〉
3. 我明白每个问题都含着机会,了解这一点,可以让我掌握此刻,进而改造更大的利基。
4. 我对今天的认知不预设立场,不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和死守一种看法,不勉强他人相信自己的观点。

 

五、意念和欲望法则
1. 列出全部的欲望,静坐、冥想、睡前、睡醒时看一下。
2. 不要在意结果,让宇宙去处理细节。
3. 珍视现在、接受现状,不让任何障碍消耗此刻的注意力。

 

六、超然法则
1. 以超然的态度面对每一件事,让自己与身旁的人有表现自我的自由。
2. 视无常为人生必经之路,接受无常,对策自然会从问题中出现。
3. 步入无限可能境地,开放于无穷无尽的选择中,期待可能的喜悦。

 

七、达玛法则〈人生真谛〉
1. 超脱自我,寻求更深层的本我,满怀爱心滋养灵魂深处的神胚。心存超越时空、永生的认知。
2. 发觉自己独特的才能,以自己最适合的方式造福人群,付诸行

 

在量子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花甲老翁 回复 悄悄话 無所住 生其心
遠烦惱 得自在(說昜行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