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马礼逊,北有莫理循。相隔一个世纪的两人,同姓「Morrison」,同为中国通,也都因为地名在中国留了踪迹。

陈玫:本刊编辑


 

说起香港的报业史,不得不提这里的第一份中文报纸《遐迩贯珍》。它创办于1853年,介绍时事新闻之余,也讲讲西方风土人情、歷史文化。比如创刊号里就报导了当时方兴未艾的太平天国运动,又收录「伊娑菩喻言」一则。当然,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伊索寓言」了。 

 

印製发行《遐迩贯珍》的香港英华书院办学至今,是本地名校。它诞生于1818年的马六甲,借著香港开埠东风北迁来港。迁校是十九世纪中期的事,那时距创办人马礼逊(Robert Morrison)逝世已有好些年头了。但如今,不仅英华书院有会社「马礼逊社」,这位十八世纪的英国传教士,还以其他方式存在于港人的记忆里。以他命名的本地建筑、道路,比有的港督还要多,包括香港大学马礼逊堂、上环摩理臣街,还有湾仔的摩理臣山等。 

 

这些都与马礼逊在中国基督教史上的崇高地位有关。马礼逊是第一个来华的新教牧师。作为「拓荒者」,在华二十多年,他将《圣经》译成中文出版,又独力编著《华英字典》,方便西人学中文。同样出自他手笔的英华书院,则成为推广西式教育的枢纽。 

 

歷史的蝴蝶效应,曾将马礼逊曾与中国近世的一场风暴冥冥相连。第一批由马礼逊等劝信新教的中国人里,有一人名叫梁发,格外虔诚。梁发也在马氏手下协助传教,写了本《劝世良言》宣传教义。广州府科举考时,此书在应考者间流传,花县来考试的一个年轻人也碰巧读到。他自恃才高,怎奈屡试不第,大病一场,病中出现种种幻觉。醒后一对照《劝世良言》,这姓洪的年轻人从此坚称自己是上帝之子、耶稣之弟。后来就是建拜上帝会、金田起义、自封天王、立太平天国的故事了。 如今看太平天国运动,会发现它有不少不伦不类、不中不洋的特质,像是一边拜上帝,一边搞中式农民起义的有田同耕,这显然就是马礼逊等带来的洋教冲击传统观念,两相杂糅成的混血孩儿了。至于混得是好是孬,后人自有评说。 

 

其实不止香港有摩理臣街(Morrison Street),千里之外的北京城也曾有过。不是别的,正是赫赫有名的王府井大街。不过此Morrison非彼Morrison,乃是1915年,大总统袁世凯以政治顾问莫理循(George Morrison)命的名。莫理循的住处在当时的王府井大街100号上,即如今王府井亨得利钟表店所在。而「Morrison Street」这个英文名号,早从1949年起就湮没在史海里。 

 

马莫二人虽同姓「Morrison」,倒不是一家人。马礼逊是正宗老英,莫理循长在半个地球之外的澳洲。但莫理循与中国渊源之深,实不下于相隔一世纪的马氏。时人乾脆赠他一个称号,叫「中国的莫理循」。 

 

莫理循是《泰晤士报》多年的驻北京记者,但他所扮演的角色,早已超越了冷眼旁观的记录者。1898年他率先报导沙俄图谋强租旅顺口,1915年又将秘密谈判中的《二十一条》披露于世,揭发日本阴谋,国际舆论譁然。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他是中国代表团的技术顾问,尝试为中国争取权益,无奈结果不如人意。而虽然担任袁世凯的政治顾问,莫理循始终都是袁氏称帝的坚决反对者。 

 

马、莫经歷有异有同,是性格也是时势所造。他俩还有一个共同点,是都有个继承父业的儿子。马礼逊之子马儒翰从事政治与外交,但亦努力传播新教,接棒父亲未竟的事业。莫理循之子伊恩长大后也成了《泰晤士报》记者,最终在报导韩战时罹难于地雷爆炸。这二位小Morrison的作为,都可说是无愧于乃父了。

标签: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