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兰,随手捻几片草叶与朋友共赏
正文

2015走在冬天一,圆顶山步道 DOME FOREST WALK

(2015-06-11 03:32:25) 下一个
 
1.山不在高,有神秘感则行
    2015.6.7.晴天。入冬后的第一个周日。
    早晨8:00我家门前热闹起来。ELAINE一家和CICI妈妈来了,FRIDA一家和KATHLEEN
来了,阿香姐、茜、二哥和DANIES也来了。我舒了口气,今天可以安心走路了,只要有二哥的默契配合,走什么样的路都会前后无忧。
    今天要去的地方是57公里外的圆顶山峡谷,这是KATHLEEN力荐的一个去处,蹲移民监的几年时间,她把1号国道两边,以橘色路标指示的风景点几乎走遍。哪里有特色小吃,哪里有步道,哪家小店的老板有八卦,她都弄了个门儿清。今天要去的地方,除了有一条单程7小时的步道,还有一间私房菜餐厅。
圆顶山森林步道(DOME FOREST WALK),位于奥克兰以北74公里的圆顶山峡谷(DOME VALLEY),峡谷里生长着401公顷原始森林,最高峰海拔352米,若穿越峡谷到达东海岸,可以看到我们曾去过的BREAM BAY漂亮的圆弧海岸线,从这个位置,可以清楚地分辨母鸡和小鸡群岛(HEN AND CHICKENS ISLANDS)的岛间距。
无数次沿1号国道北行,在一片片原始森林中穿过。每每向往着沐浴森林、呼吸森林,但都匆匆而过,只留下神秘的憧憬。我喜欢新西兰的本土草木,有计划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今天机会难得,近距离地切身感触,积累些经验。一般地说,奥克兰以北没有崇山峻岭,但丘陵密林中有数不清的步道,我们需用长久的时间慢慢梳理。
我仍然以教练身份坐在副驾驶位。FRIDA神态自然、弯道稳健、变速流畅,能随行假日远行的车流,但等红灯时,她竟忘乎所以地张开双手和后座的姐妹打哈哈,被我严厉制止并扣掉5分(内定分值)。车子过沃克沃兹小镇后,遇到“骑马乐”、“羊世界”等景点,KATHLEEN不停地把她参观的体会、偶遇的奇闻,不由分说地灌输给全车人。
过了“羊世界”,车子开始沿着Z型路爬坡,到达公路制高点(海拔约100多米)右拐弯,就是,圆顶山峡谷“私房菜”餐厅停车场。
 
2.幽深密林,陡路泥泞
    8:50到达目的地。虽然进入冬季,但灿烂的艳阳照得人暖融融的,处在林间空地,被一层层深浅的绿裹着,被草香、叶香、咖啡香熏着,被清新、湿润的空气浸着,经历着一场名副其实的身心沐浴。
所谓的“私房菜”餐厅,实际上是一间家庭咖啡厅,由于经营得道,远近驰名,一大早就有许多食客光顾。停车场在国道旁一个小山坡缓台,圆顶山步道入口就在这里。
伙伴们做出发前的准备,我拿着相机扫描一圈,记录下峡谷积云及隐在树丛中的店家小院,院子里昂首迎客的漂亮大公鸡。
9:00出发。事先知道这里的至高海拔,加上车子又爬上来一段,想必剩下来没有多高,7小时山路只计划走一半,估计今天的行程将会很轻松,重头戏应是最后的餐食。但名不见经传的小步道一开始就给了我们一点颜色,上路就是一座陡陡的木楼梯,紧接着就是木台阶垒就的沙石路。这种宽宽的台阶,一步一阶步幅太大,两步一迈紧着捯饬,就像一个匆匆赶路的老奶奶。路是沿着山梁修的,虽有起伏但基本保持上升的走势,而且升的很快。
又是个雨季难得的大晴天,斑驳的阳光透过银蕨、黑厥撑起的巨伞,把丝丝柔柔的光雨洒在林子里,山毛榉叶显出钝圆的重齿,不知名的灌木,现出脆脆的、肉津津的嫩绿,要不是阴森森的原始林子透着刺骨的凉,真不知我们已经随着时间走入冬季。
路两旁立着诸多名牌,写着各种树的名字,除了芮木(RIMU PINE)、贝壳杉(KAURI)、曼努考MANUKA)茶树、圣诞树(METROSIDEROS EXCELSA 外,所识不多,名目繁多的蕨类植物只能辨出一二,亚麻、蒲苇及各种灌木更是报不出家门。早就想对照实物研究一番,但总是被各种缘由阻断,今天也是如此,虽然拍下照片,但没逼到时候照样停不下脚步。
9:20到达瞭望台,一路暗无天日,到这里豁然开朗,无垠的墨绿色森林,规整的黄绿色牧场,层层叠叠由近山推至峡谷,由平川推至海岸。一号公路像一条莽帯,在森林牧场间逶迤穿行,把远方的沃可沃斯小镇引入视野,若不是牧场边几排落叶杨树,牧场上散布的黑白牛羊群,真不知“今夕是何年”。伙伴们要拍照,但这里仅仅是森林里打开的一扇窗,远景尚可,照人像光线不佳。冰冷的山风从窗口吹来,刚出了一身汗,此地不宜久留。
离开瞭望台,砂石路被泥泞的小路取代,上坡下坡也没了木台阶,加上裸露的树根让脚底打滑,厚厚的泥浆粘你的鞋底,行进的速度明显慢了,困难指数、危险指数明显上升。我带着FRANK走在队伍前,二哥自然地就落在队尾,一路上和KATHLEEN、FRIDA、茜嘻嘻哈哈,冬天的林子被他们搅得暖意融融,通身乌黑的大鸟“咔、咔”叫着掠过头顶,扇尾鸟忽左忽右围着我们打旋。我不时停下来拍照,但林子里不易拍动态,试着用自动档,效果很不理想。
9:45路遇一块巨岩,小路绕着石基下去,又沿着巨石裂开的缺口上来。这块石岩名不见经传,但所有介绍圆顶山步道的资料都要提及它,看着援石壁上行的小径,我把训练有素的 FRANK交给阿香姐,站在石壁前,等着可能有问题的LANNY过来。
沿路不时出现高大的贝壳杉,它是我最喜欢的本土树种,挺拔的树干(除树冠外,很少枝杈)可长到50多米高,寿命可达2000多年。贝壳杉主要分布在北岛地区,1000多年前,第一批人类登陆这片土地的时候,KAURI林有120万公顷。经过几百年的疯狂砍伐,新西兰人终于在上个世纪后期意识到,这种珍贵的、生长缓慢的树种有多么珍贵,从那时起,新西兰政府将其列入保护树种,不再开发。由于贝壳杉单株覆盖面积颇大,所以保护了一棵KAURI,就等于维持了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目前新西兰境内最大的贝壳杉名曰:TANE MAHUTA,生长在北岛WAIPOUA森林,有1500年的树龄。
9:55来到海拔352米的圆顶山峰顶,这里矗立着一个三角木桩,标志着它是这一带的制高点。一面格子上镶满水珠的蜘蛛网,堂而皇之地挂在木架上,伙伴们争相取景,我恰好把FRANK放在网前。转过镜头,透过枝叶间的空档,可以看到浮在峡谷森林上方的一缕流云。
路都是沿着山梁走的,但有一段却把我们引到山坡下,绕一个大弯重新回到山梁,不明缘由,或许是前方有危险,或许是前方的森林有病害,或许是与私人领地有纠纷。山坡上的林子显得有些空旷,树间距很大,灌木很少,地面散落着许多棕榈树落叶,KATHLEEN推断有人修整过,但仔细观察,没发现人工痕迹。
11:00走到一制高点,根据时间估算,应该回程,看伙伴们的疲态,必需回程了。
12:50回到泊车场,全程10.3公里。很奇怪的是,这支走南闯北的队伍,今天有些疲惫不堪。“浑身腰疼者”有之,脚酸腿涨者有之,更有甚者,FRIDA宣布开不了车了,因为她的双腿发抖。我好生奇怪,走马拉松也不没见她如此狼狈,我自己也有腰酸腿痛之感。
鞋子、裤腿沾满了泥,伙伴们把泥脚拍下留念。和餐厅老板打过招呼,引出水管把鞋子冲干净,进餐厅吃饭。
 
3.圆顶山餐厅
餐厅不大,我们占据了半壁江山。传统的炸鱼薯条,海鲜汤味道不错,价格也算合理。炸鱼薯条号称是“英国国菜”,有几百年历史,做法非常简单,但做好却十分不易。我不喜欢是因为过于油腻,一般的炸鱼面皮都能渗出油滴,但这家餐厅选用的肯定是植物油,炸鱼表面金黄但没有油浸浸的光泽,吃起来外皮酥而不腻,鱼肉松软、韧性且有一丝甜甜的余味,薯条外酥里嫩,即使凉透了,口感也没减多少,特制蘸料十分考究,不是用简单的超市西红柿酱对付。
说它是英国国菜有点过分,但这道小吃确实有史可究。罗马天主教有小斋日之说,星期五不吃肉,以吃鱼代之。这一传统慢慢影响到世俗的社会,周五晚上光顾炸鱼薯条店,成为英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由于我们的光临,小店的这道名菜竟然被我们吃没了,后续的客人没得点了。
席间,FRANK拿来餐厅给小朋友准备的拼木块游戏板,餐前怕脏了手不玩,餐后拼了半天也没把10几块不同形状的木块摆到盒子里,事实说明,生活中不可小觑“简单”。
2:10吃完饭,FRIDA宣布腿肚子转过来了可以开车回家。突然开过来一辆皮卡,车厢里载着一只被猎杀的野鹿,血淋淋的画面,令人心里一阵发紧。
 
 
2015.6.10.於奥克兰
瞭望台远眺
小心翼翼
裸露的树根
绕过巨石
峡谷流云
幽幽密林
公路穿越峡谷泥脚子们
胜利完饭
奇妙图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