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经历

享受别人的存在而带来的快乐
正文

陈老师和姥姥

(2016-01-17 21:49:33) 下一个

昨天给陈老师打电话, 她声音还是很甜美, 说话逻辑也都很清晰, 只是她会重复问一些问题, 提醒我她尚在老年记忆衰退的阴影中。她提醒我, 要趁记忆力还好的时候, 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下来。 不然象她那样, 工作的时候总想退休后再写, 退休后又松弛下来不动笔, 现在想写也写不了了, 因为过去的经历只能想起大概的轮廓, 没办法写了。姥姥, 陈老师的妈妈, 已经九十六岁, 这些年一直在协和医院高干病房住着, 也已经完全痴呆, 认不出人了。

所以我勉为其难地, 把过去的生活记下来吧。就先记下陈老师和她介绍给我的那些灿若星汉的名字。。。。

姥姥,原名陈元, 出生于1920年第一天。据她和我讲, 她高中时上的是教会学校, 和段祺瑞的孙女是同班同学。陈老师告诉我, 姥姥的一个老师叫孙启孟, 给她革命的启蒙, 因此在参加地下革命工作时, 她给自己一个名字: 孟启予。这个名字伴随了她一生。

在姥姥自己写的回忆录中, 她革命生涯中影响最大的人就是周恩来总理。 她当然和那些年的热血青年一样, 追随革命的热潮, 投奔延安。 她是延安的第一代女播音员。 由此, 她的名字就和新中国的广播电视史联系在一起了。

也是在延安, 由贺绿汀做媒,她 和周总理邀请来到延安的小提琴家结婚。但是她写的回忆录看, 婚姻生活并不很幸福。 陈老师就出生在延安, 小名叫九九。 小孩子在延安挨着饿, 总说“肉肉, 肉肉”。 据姥姥说, 这是陈老师最早说的话。 父亲早逝, 陈老师对他没有深刻的印象, 姓也跟着姥姥, 叫陈莲。 这个名字, 虽然不象孟启予那样显赫, 但是在中国的广播文艺史上, 也是值得一提的一个名字,我会写下来。

在我认识陈老师, 即而认识她的家人的时候, 陈老师49岁, 姥姥71岁。 我在电话里和陈老师说-- 那年我们认识的时候,  一天早上在办公室里您打开报纸, 很惊讶地说,“ 三毛去世了?” 您说三毛和您一个年纪。您还记得吗?-- 当然她已经不记得了。 我又想起王洛宾, 当年陈老师知道王洛宾到北京, 她特地告诉我他下榻的地方, 让我得以在张自忠路的一个宅子里, 能和王洛宾做一个小时一对一的访问。 这位民歌歌王告诉我他的信仰支撑着他苦难的一生--我不知道有多少记者能亲自听到他这么讲, 因为我在所有的报道中, 都没有见到这方面的痕迹。

还有蔡志忠, 凌峰, 赵无极, 王安,邓林, 钱学森, 蒋英, 朱晓玫, 刘迅。。。。这些名字陆陆续续进入我的耳朵, 都由着陈老师个人的渠道而来, 并早在媒体的披露之前。 她, 实际上为我打开了极大的精神的视野。 我感激她, 感激我们的缘分。 因为, 陈老师是我大学毕业实习时的老师, 有多少人有幸能在大学之后还有一位能从各方面指点自己, 帮助自己提升的老师呢?随着我年岁的增大, 我们更象朋友一样聊天谈话了。有师如此, 我何其幸也! ( 为我的老师们致敬, 我从小到大都碰到好老师, 慢慢地也要写下他们-- 为了自己不忘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