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曹先生

5年前在新浪开博(同样的博客名字:北美曹先生),主要撰写北美教育、投资、文化、管理等方面的文章,借文会友,并希望能助人助己。现同时在文学城开博,希望能得到这里新朋友的关爱和支持!谢谢!欢迎来温哥华!
个人资料
正文

自驾游中的美好交流

(2021-08-19 10:24:22) 下一个

这次“环BC自驾游主题行”得到很多朋友的关注和支持,其中一位Eileen女士帮联系了两位当地西人朋友见面交流,为本次游学团增辉添色,也使团友们从中倍感受益。

行程中第二天晚抵达Williams Lake,我们约好当晚和该市市长Walt先生见面。Williams Lake市位于BC省内陆中部,是Cariboo地区的一个较大的城市,但人口也仅超过1万人(2016年数字),不过当地的牛仔节还是挺有知名度的,仅次于卡尔加里的牛仔节。

晚7点,Walt先生携夫人(准确说是推着坐轮椅的夫人)准时来到我们约定的地方,我们团队的五位先生代表大家去见面交流。落座后,他首先表达欢迎之情,然后就和我们拉起了家常。他说他今年77岁了,最大的孙子已经31了。看来他们夫妻算是我们的父母辈啦。

他曾在2017年随加拿大市长代表团前去中国考察,去过广东、安徽等地,说起中国,他一点也不陌生,这一下子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晚餐期间,大家边吃边聊,话题自由广泛,聊到当地经济发展、移民问题、牛仔节、政治竞选等等。Walt市长说,这里的华人很少(我后来查过2016年的统计数字,华人有20人,南亚裔有405人,菲律宾裔、韩国裔、日本裔、黑人都比华人略多),希望能有更多的华人移民过来,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Walt先生早年做过商人,后来就一直从政,曾经做过10年的市议员和4年的省议员,后来就被选为市长,已经做过3届了。明年有BC省的市选,问他有什么考虑,他说将继续参选市长,我们大家就都祝愿他能心想事成、再次当选,并在相互美好的祝福中结束当晚愉快的聚会。

次日第三天,我们就从Williams Lake一路驱车向北,经过同属于Cariboo地区的Quesnel和Barkerville(巴克维尔,知名淘金小镇,有一个小小的Chinatown,下篇旅行游记会专文介绍),直达当天目的地——Prince George。

在Prince George,我们一行有个非常重要的活动,要参加当晚当地一个人家为我们举办的欢迎Party。男主人Don之前给我们发过多封邮件,询问我们的人数、有什么交流想法,以及他会准备的一些特别饮食等等。

那天的Party是放在他家的后院,但前一天预报当天会有雷雨,他还来邮件告知,不用担心,他家有很大的trailer等活动设施。刚认识还没谋面的邮件交流,就已经能够感受到他的热情好客和精心准备,这也让我们所有人都对当晚的聚会充满了期待。

晚七点多,我们一行12人赶到Don和Barbara家。这时他俩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了。握手寒暄后,我们就被直接领到了他家的后院。除了第一眼看到为我们摆好的座椅外,满眼都是小院各种郁郁葱葱的作物,看得出这老两口有着很丰富的自给自主的生活。

Don 先给我们介绍后院摆放的一些设施,像钓鱼用具和小船、上山打猎的小山地车等,大家都禁不住兴奋地拍这拍那;而Barbara则领着几位女士在小院里品尝自家瓜果,大家很快就融入了这熟悉的农家乐小世界。

随后,他俩又给我们介绍今天的晚餐,包括他们自己钓的三文鱼(Kokanee)、打回来的moose肉、还有刚上山采摘的蘑菇(Chicken of the woods)等等,喝的也是本地酿制的各种果酒。大家一路奔波,多少有些疲惫,但吃上美味,品上美酒,顿觉神清气爽,轻松惬意。

在大家围着篝火继续品尝美食时,Don开始就我们感兴趣的几个话题聊了起来,包括新移民发展、原住民生活、Haida Gwaii旅游等等。Don是来自丹麦的第二代移民,在这里做过35年小学校长和18年的市议员(他今年77岁),对各方面都熟谙了解,讲起来有板有眼,大家听得兴致盎然,感叹不已。

有吃有喝,有问有答,很快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当我们起身向他俩告别的时候,Don突然想到还有一件事情没有讲到,那就是我们团里有位建筑师,所以Don又抓紧介绍一下当地有名的几个建筑,希望我们明天有时间过去看看,对Prince George能多有些了解和认识。

在我们离开的路上,大家都感慨Don这老两口太好了,不仅像父母那样真诚热情地欢迎我们这些他乡之客,还给我们上了一堂大开眼界的人生体验课。这样的聚会真是太难得了!

我们之后的行程中,也和当地人有过一些交流,但都没有这两次那么正式和交流得如此充分,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在Haida Gwaii(译成海达桂或海达瓜依)岛上与当地Watchmen的交流,以及碰巧与几位酒店Boss的简单沟通。

在海达桂群岛旅行的第二天,我们参加一个一日游的tour(去Louise Island游览)。这次tour和期间与一对守望者(称watchmen或watchwomen)的交流,可以称得上是本次环BC省旅行中最精彩、最巅峰的时刻。穿上雨衣、雨鞋,登上冲锋艇,颇似一群全副武装的抢滩小分队,就这阵势就够震撼的。

在Louise Island上,曾有一个居住上千年的Haida小部落,后来在1880年代被遗弃了(居民因麻风病等原因都迁移到了Graham大岛上),但这里还埋有祖先的遗骨、住宅的废墟、散落的图腾柱等,所以时常有他们的后人来这里守望,我们这次就很有幸遇到了一对守望者,并有了一次极为宝贵的交流。

这一对老夫妻不仅为我们做向导,仔细讲解了他们小部落的发展变迁,女主人还应我们一位团友的邀请,清唱了一曲他们原住民的歌曲,她说这是她第一次在游客面前开口唱歌的,还说她本族语言说的不好,告诉我们她女儿能说本族语言,如果我们回到大岛上,有时间可以去找她女儿聊天的。

最后,她还带我们去参观他们在这里居住的小房子,送给我们她平常收集的海边小石子等,并开心地和我们拍照留念。和她在一起,我们都有一种很自然的亲近感,相信她也有这种感觉的。

这次旅行中,不少时候是住的motel和lodge类的小旅馆,有时碰巧就和这些酒店的boss们聊聊天。令我们惊讶和极为凑巧的是,我们竟然遇到了三位韩国裔第一代移民做这种酒店生意的。

第一个是在Dawson Creek的一家Motel,老板是来自大温地区的,他在十年前买下这栋物业,生意非常好,一直都是雇人来帮打理的;但是去年疫情以来受到一些影响,所以他和夫人亲自过来管理服务,以节省成本,早日度过这段非常时期。

第二个是在New Hazelton的一家Motel,韩国裔女主人说起她从事这行还蛮有意思的。她说本来她们家是在卡尔加里,多年前她和老公旅游时住过这间旅馆,和当时的经营者一对老夫妻有过很好的互动,三年前他们想请她过来做管理者,看她不大情愿就提出可以卖给她,而她正在考虑退休后的计划,就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既能做点事又不会失去自己的退休生活,就买了下来,至今经营得很好很轻松。

第三个是在Port Hardy的一家Lodge。这位老板在Nanaimo做牙科医生,但很有投资眼光和做生意头脑,几年前买下这栋物业,据他说现在物业价值已经翻倍了。他还和我们分享一些他对在这里做生意的经验和感受,说的头头是道,要了一张他的名片,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和他再聊聊。

两年前我们自驾横穿加拿大、美国时住过一些二星、三星级酒店,发现有不少是印度裔经营的,当时还感慨印度人正在进入这个行当,这次突然发现有这么多韩国裔也在经营这类旅馆,还是很出乎我们的预料,看来这些少数族裔都在扎根和深耕本地了。

与我而言,每次旅行或旅游,能有机会与当地人多聊聊,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和收获。谢谢朋友的引荐安排,也谢谢这些愿意分享的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