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真理只有一个,为什么有那么多宗教?

(2015-05-01 07:13:05) 下一个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祂的名称为奇妙的策士、全能的神、永远的父、和平的君。(赛9:6)

世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宗教?宗教既然都是劝人为善,信什么宗教不都是一样的吗?


宗教不外乎是两大类。一类是神本宗教,一类是人本宗教。神本宗教就是要敬拜神、要事奉神。人本宗教就是以改良为本,它不敬拜神,它只是一种修炼、规则、哲学,为要改良人性。第一类神本宗教,乃是人寻求神、寻找神、敬拜神的一种结果。人堕落、远离神之后,在人的深处还有一个灵。这灵有一个倾向,要寻找神、敬拜神。但是人在黑暗中摸索时,找不到真神,自己就发明出一些敬拜神的方式、方法、礼仪、规则;这就产生了宗教。


神本宗教

神本宗教在人类的第二代就已经产生了。亚当和夏娃的儿子该隐要敬拜神。但是他敬拜神是用自己的方法敬拜神,他用自己地上耕种所产生的土产,来献祭给神,试图讨神的喜悦。这是他自己发明的办法,不能讨神喜悦。


因为人堕落犯罪之后,神命定的救法乃是要借着牺牲、借着救赎,才能得着神的悦纳。真正敬拜神的方式乃是借着动物的牺牲,也就是要杀羊羔,用牺牲来代替,人才能够来到神的面前。那个牺牲、那个代替,事实上乃是预表要来的主耶稣基督,祂作了神的羔羊,作了人的代替。唯有祂自己才能满足神,人唯独借着祂才能到神面前。这是第一类的宗教,也就是神本的宗教,是人在黑暗中摸索如何寻求神、敬拜神的结果。这是人的发明。
人本宗教

人本宗教是人在自己的经验中,发现自己是堕落、有罪的,人生是虚空的,所以就发明出一些宗教来改良人性,要借着修炼、行善、道德,借着各种人为的办法,试图改良人性、试图拯救自己脱离罪恶。事实上,这些宗教并不能帮助人脱离罪恶,人仍然是在罪中苦待己身。有的人用禁欲、修炼的方式来苦待自己,遵守规条、行善修德。


人们用这些方式试图叫自己脱离罪恶,改良自己的人性,也就产生另一类的宗教。这种宗教并不能有什么好的结果,并不能真正改良人性,并不能叫人脱离自己的罪恶。现存于世的众多宗教的确有一个共同性,就是劝人为善。因为如果一个宗教是劝人为恶,那它就不能存在,反倒成为一个邪教,就会被政府取缔,为人民所唾弃。好的宗教总是劝人为善,企盼改良人性,叫人遵纪守法,多行善事。只有这些劝人为善的宗教,才能存留到今天。宗教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好的,都是劝人为善的。

宗教的目的

既然宗教都是劝人为善的,信什么教不都一样吗?是的,如果仅仅是想要行善事,接受一个宗教以便得着更多的教训,得着更多的劝导,这样的话也许什么宗教都差不多。但是现在的问题不是你愿不愿意行善、要不要行善,而是你有没有行善的能力的问题。不是有没有人劝你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行出善事的问题。


中国唐朝有一个诗人叫白居易,他有一次问一位佛教禅师,他说,“什么才是佛法的大义?”这个禅师就答道,“诸罪莫作,众善行。”白居易就说,“这两句话,三岁的孩童也知道。”禅师就回答说,“三岁孩童虽知道,八十老翁行不来。”这个禅师说的倒是实话。三岁的孩童都知道“诸罪莫作,众善奉行”,都知道不要作恶,而且小孩子从小就接受教育要行善。小的时候,在家里,父母教导小孩要诚实,不要撒谎,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到了学校,老师也是这样教导要作好事。各种的宗教也是劝人作好事。从小是父母,长大以后是师长,各种的宗教、各种的哲学都是劝人为善,但是人为什么往往行不出来?为什么八十老翁行不来、行不得呢?这不是教训的问题,不是劝不劝的问题,乃是“人”有问题。“人”是堕落、败坏、有罪的。有罪、堕落、败坏的人虽然想要行善,但是行不来。


圣经中的保罗在他信主得救之前,就是一个立志为善的人,他立志行律法、作好事。他有一段话说: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若我去作所不愿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 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7:18~24)


保罗说他是个苦恼的人,其实每个要立志为善的人都是苦恼的人。因为心思中有一个为善的律,愿意行善;但是在我们的肉体中另有一个律,圣经称之为罪的律,又称为死的律,就是犯罪的律,也就是叫我们发死的律。那个律是规律的律,有一种自动自发的能力,在我们里面拉着我们去作恶、叫我们行不出善来,叫我们愿意的善作不来,不愿意的恶反倒去作。


这是不是每一个愿意为善的人亲身的经历?如果不愿意为善,那倒还好,就与大家同流合污。但是如果想要圣洁、想要为善,就发现犯罪的律强有力地拉住我们,去作不愿意作的事情。就拿发脾气来说,有谁愿意发脾气呢?一个人脾气上来的时候,会作出一些事、说出一些话,是很不合宜的。人发了脾气之后常会后悔;后悔之后,就立志说再也不要发脾气了。但是立志以后有没有用呢?我们都有经验,不立志好象还好,立了之后脾气发得更快。所以不是有没有教训的问题,也不是立志不立志的问题,乃是里面生命的问题。原初神所造的人是光明、洁净的,后来人的生命败坏了、被罪污染了,成了一个败坏、堕落、有罪的生命。人的生命是一个没有办法控制的、会自动自发犯罪的生命。这样的生命,怎么能期望借着教训而行善呢?


什么样的生命就结什么样的果子,圣经上说,“人岂能从荆棘收取葡萄?或从棘藜收取无花果?”(太7:16)棘藜的生命就是结棘藜的、扎人的、刺人的,只有葡萄树的生命才是结葡萄的。所以人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生命,不是一个更好的教训。教训固然好,但是没有那个生命,就行不来。再举一个小鸡和小鸭的例子。若是在一只孵育的母鸡下面放一个鸡蛋和一个鸭蛋,她就同时孵出小鸡和小鸭来。但是小鸡跟小鸭渐长,就显出不同来。小鸭长大,就喜欢到水里去游水,但小鸡看见水就离开了。因为小鸭有一个游水的生命,小鸡却没有。鱼为什么在海里游?因为有一个游水的生命。鸟为什么在天空飞?因为有一个飞的生命。人为什么会堕落犯罪?因为有一个堕落犯罪的生命。人怎样才能行善?人需要有一个行善的生命。也就是说,需要一个神圣永远的生命。永远的生命、神的律


我们所传的福音,不是要给你基督教,使你得到更多的教训,也不是给你行善的教义,那只不过使你再增加一个枷锁。福音乃是要赐给你一个新的生命,一个神圣永远的生命。所以在约翰福音十章十节耶稣基督说,“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祂那里所说的生命,不是指人的生命,乃是指人所要得着的神生命。所以,信主的人有永远的生命,也就是有神圣的生命。人真正的需要乃是要得着神所赐的神圣、永远的生命。


在约翰福音三章讲到一个故事:有一个犹太人的官尼哥底母,他是法利赛人,也是教师,更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他在夜里来到主耶稣那里讨教。他先称主耶稣为拉比,也就是师傅、老师的意思。他认为主耶稣比他有更好的教训,所以就称祂作师傅,作老师,好从祂那里讨得教训。但是主耶稣给他的回答不是给他教训,却是正好合他所需。主耶稣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人若不是从水和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3:3-5)主耶稣一句话就道破他的需要。尼哥底母身为教师,真正的需要不是更好的教训、不是更高的教训,乃是重生,就是得着另外一个神圣永远的生命。只有得着一个新的生命,才能活出新的生活。


人真实的需要并不是另外一个宗教,并不是另外一套的教训,教我们如何作人、如何作好人。人真实的需要、真正的需要,乃是得着新的生命,神的生命;唯有从神的灵得着重生,我们才能得着新的生命。当一个人得着新的生命,并让这个新的生命、神的生命在他里面长大、发展、扩长,使这个生命逐渐强大,他就会自动自发地胜过罪,自动自发地活出行善的生活,自动自发地作出善事。这个新生命所活出、所作出的善,不是人标准中的善,乃是合乎神标准的善,超越的善。这个善达到神的标准,达到神的要求,这个善就是神自己活出来。这也就是神原初造人的目的:让人彰显神,让人活出神,让人活出一种生活,就是神自己那样的生活,也就是主耶稣二千年前在地上所活过的那种生活。祂愿意我们借着重生、得着神的生命,活出一种与祂一模一样的生活。


基督徒就是基督的延续、基督的扩展、基督的繁增,也就是基督的复制。神要复制祂自己,主耶稣要复制祂自己,祂要把祂的生命分赐给所有相信接受祂的人。愿神祝福你,愿你得着神的生命,成为神的儿女,真正活出一个善的生命,活出一个善的生活,不但是在人的眼中是善的,更在神的眼中满足神的要求,达到神的标准。


神奇宇宙间,阿爸父独爱地球村,祂愿我们能够得生命?


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且爱耶和华你的神,听从他的话,专靠他。因为他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长久也在乎他。这样,你就可以在耶和华向你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所赐的地上居住。”(申命30:19-20)

因为凡有智慧的,必在这些事上留心,也必思想神的话,而神的话,藉着基督传给我们。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约1:1-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