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别总是怪江湖

(2008-07-19 08:10:30) 下一个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朽烂的老生常谈。 

本来世上没有这个道理,因为说的人太多了,就成了道理。

说不定江湖也在抱怨,哪里来的这许多乌合之众,硬是把它的清水源搅和为烂泥潭。 

但江湖比人厚道,一般它不会说出来,那也太让人没面子了。 

人在江湖混,哪能不挨刀? 

这话说得通,江湖是杀阵,皆因人们都以为自己可以炼就小李飞刀。 

“刀下留人!” 

好啊,请出示你的尚方宝剑。 

据说杀戮是可以上瘾的,杀到最后自己都恶心要吐了,还是忍不住杀。 

古龙的小说里,很多杀手都会在杀人之后呕吐,他们深谙这个瘾是戒不掉的,区别只是杀好人,还是杀坏人。 

江湖也比较阴险,它明知与人对抗没有出头之日,人之生生不绝,人性之绵绵遗传,即使是万能的上帝都要告诫他的独子,“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还是不要去地球了吧,我这可是为你好啊。” 

所以它总是冷眼旁观积极混迹江湖的人,等再也折腾不动的时候,让其自生自灭。说穿了,就是让他们自己混,自己还。

公平否?当然!难道你有更好的词来形容吗?

不信邪的人,只有两个出路。
 

一个是称霸,胜者王,至不济也能做个网络诸侯。让江湖儿女都匍匐在自己的脚下,然后告诉自己已然号令江湖。 

可是慢着,别高兴得太早。 

“号令江湖”是一个很虚伪的词,你所能号令的只是江湖人而已,他们并没有资格代表江湖。 

 “人就是江湖”?

不错,人是这么说的,江湖自己可没有承认过。 

另一个出路就是归隐了。 

“退隐江湖”,听上去很有意境不是? 

那些大隐小隐的话,不必说了,隐都隐了,还唠叨什么,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隐啊。 

隐得最彻底的,是死亡,或者活得跟死了差不多。 

有人厌倦江湖会到这个程度的。

《红楼梦》中黛玉是死了,跳河也好,吐血而亡也罢,反正她是不想活了。 

虽然活在大观园这样的小桃源里,她也深知落花只能深埋于泥土,若随流水,到了外面,还不是一样被污垢。 

后世人的诸多续红楼,最让我深恶痛绝的,就是把黛玉写活,而且还写成另一个宝钗。黛玉有知,会被气死第二遍的。 

不过现在我已经原谅了这些作者,他们至少明白一点,在这样一个江湖里,宝钗才是容易存活的,而且最容易飞扬腾达。他们不把黛玉写成第二个宝钗的话,那是死活都写不下去的。 

宝玉也归隐了,他重新做回了石头。 

尽管过了一些年被当作美玉的日子,他明白自己不过就是一块石头,换句话说,他从来不是别人所以为的那个样子。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只有他们真的做到了。

他们自知搞不定江湖,他们自知还能守住自己。 

单凭这一点,他们都足以做我的偶像啦。 

至于其他的归隐,说说好了,别当真。 

不服气的话,请参照山口百惠,看娱记的纠缠和无可奈何,就知道她已经成功了一半。 

你跟江湖说:“我不跟你玩了!” 

江湖说:“爱玩不玩,缺了你我照样春花秋月!” 

于是你又回去玩了,你舍不得那么多的繁华。

从此,江湖又多了一分热闹。 

江湖最热情,但也最不怕萧条。 

它怕的,是有人跟它老死不相往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憨豆的评论:

豆子好呀!

貌似“相濡以沫”还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生活远景,哈哈:))
憨豆 回复 悄悄话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thunder_bird的评论:

嗨,江湖估计就在林子里,雷鸟还是高飞吧:))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简宁宁的评论:

嘿嘿,有些老生常谈的确越说越没劲了。

不过不可否认,环境对人的影响力和侵害力,有些人顶得住,更多的人随波逐流,为了生存。
thunder_bird 回复 悄悄话 那什么,江湖在哪啊?

咱只识林子,不知江湖:)
简宁宁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说的挺好的。我就一直觉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句屁话。谁也没拿枪逼着你,自己作不了自己的主,怪不着别人。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思瓜的评论:

哈哈,江湖里不是马仔就是大佬。

纯粹感慨,一定是辣鱼吃多了。
思瓜 回复 悄悄话 这是哪位大佬要退出江湖了?你发了这么一通感慨,哈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