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崑谈九一三事件——两架飞机两场谋杀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九一三事件中的两架飞机是两场谋杀!而且林彪、叶群并不在大漠中那九具尸体之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九一三事件中的另一架飞机--3685直升飞机 (上)5 ——达崑

(2015-10-03 12:57:44) 下一个

      周宇驰会北叛吗?

        周宇驰从容地安排完了家人,怎么就会直接、准确地找到陈士印。这很容易使人想到:陈士印在给周宇驰打北上电话的同时,告诉了周宇驰,去北戴河的直升飞机,由他负责。

        目的地是“北上”,陈士印在西郊机场招待所待命。所以周宇驰才会沉着地安排好家人,再派于新野到西郊机场门口接陈士印。然后周宇驰给陈士印打电话让他出来。

       另外,电话里所谓的“北上”,我想当时电话里周宇驰为什么几次重复“北上”“北上”,就是不太明白“北上”的意思。电话里的人肯定做了解释。

       根据周宇驰接了这个所谓的“北上”电话后所采取的行动可以看出:“北上”电话里的“北上”绝对不是北逃,更不是北叛!

        因为前几天,周宇驰要随林彪南下广州,把妈妈一人放在北京的家里不放心,所以打电报给弟弟,说妈妈病重,让弟弟速来北京。其目的就是让弟弟把妈妈带走,去西安。如果“北上”电话说的“北上”是北叛、北逃。周宇驰一定让弟弟把妈妈带走。

       当周宇驰在913凌晨0点35分左右接到的这个“北上”电话后,反而把妈妈留下了,不让弟弟把妈妈带走了。所以我认为:所谓的“北上”电话中的“北上”是指北戴河的上峰,是指去北戴河林彪那里汇报的意思,绝对不是北叛、北逃。再考虑到胡萍写来的纸条:吴法宪到机场了,飞机走不了了,暴露了,任务取消。(是指南下任务取消)

      可以得出结论:周宇驰不会北叛

      周宇驰不会北叛的一个证据是:把妈妈留在北京
   
      周宇驰不会北叛的另一个证据是:周宇驰一行到沙河机场,交通工具是--3685(直-5)直升飞机。按常理一架直升飞机是不可能从北京叛逃到蒙古或苏联的。不仅仅是直升飞机的飞行距离、油量和速度不可能做到,而且直升飞机的飞行高度,怎么能躲避6、7百公里的国内防空系统? 
 
       周宇驰不会北叛的再一个证据是:汽车连连长给3685直升飞机加油量,也仅仅是从沙河机场到北戴河的油量--只加了3685直升飞机的主油箱,只能飞350公里左右。(康庭梓语)

      相关证据:当3685直升飞机飞到怀柔渤海所时已经没有油了。飞行总距离大约350公里。时间:2:20.

      汽车连长没有给3685直升飞机的两个副油箱加油!还有一个证据:

      主油箱的最大加油量是1050升,两个副油箱分别是50升。而且当时在场的周宇驰、陈士印对只加主油箱而没有给副油箱加油并没有异议。一个主油箱的油,加满充其量只能飞500公里,北戴河距离沙河机场有300多公里,应该没问题。周宇驰和陈士印在此时并没有额外的要求。没有表示油量不够或要给副油箱加油。
   
     如果周宇驰要北叛,或者北逃,他必须命令汽车连连长将3685直升飞机的主油箱加满,两个副油箱也要加满。可此时周宇驰并没有表示异议。难道周宇驰不知道飞到半路没油会掉下来的。周宇驰连北逃的航图都准备好了,难道他没算一下,要飞到蒙古,需要多少油?

  

        由上面分析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北上”电话里的“北上”就是去北戴河!

        ·汽车连长并没有给3685直升飞机的副油箱加油;

        ·3685直升飞机当晚没足够油量叛逃苏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