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开心USA

尤其开心USA 名博

美国,留下还是撤离(续,爆火5年后)

尤其开心USA (2022-07-10 11:01:53) 评论 (5)

 

动几下鼠标转载都十几万的点击率,梳理毕生经历整理共享,助大家安居乐业,要求注明出处和署名权不过分吧。COVID痊愈,满血复活有力气恶作剧了,耶!

《美国,留下还是撤离》(5年前,原文)

https://m.wenxuecity.com/bbs/currentevent/1168557.html

 

很多人都记得这篇,留言说也许可以出续篇。6、7月是美国青少年各种赛事的国家级比赛的决赛季,我们家还没到达这个水准和年龄段,加上有伤病休息一阵子。出发去决赛之前,老美和日裔队友家长短信问候互动,很受感动,也很感恩。在这样一个早上,也许确实应该写点什么。

美国,停留还是撤离?比对5年前一模一样的命题。第一段:

五年前:暑假将至,身边许多人大采购准备回国度暑假。好像放飞的燕子回巢一样,难掩的兴奋和期待,放假了!回国了!

五年后:暑假已至,身边许多人准备回各自的母国度假。好像放飞的燕子回巢一样,难言的兴奋和期待,放假了!回国了!台湾的回台湾,韩国的回韩国,日本的回日本,土耳其的回土耳其... ... 中国?盼望,待定。

本文的前提是,这5年间作者回过中国大陆,定居在美国西部,有前往东部采集素材,有在美国本土丰富的探索经历,有长期跟进陆陆续续来美国定居的各时期、各地区、各种工作、各种背景、来自各个国家新移民的一手素材。整理起来挺丰富,定居下来就会了解这些对于喜欢自驾的育儿期家长们是共同经历,并非特殊经历。因为美国社会对移民全开放,不了解不是社会不开放,而是自己没学会享用这些自由。换句话说,同样一片天,每个人对自由的界定和理解,享受自由的幅度和维度不一样。(钻牛角尖儿特殊领域的除外)

既然回不去,就不是去留的问题,而是如何留下来的问题。所以,本篇更准确的定义是“美国,如何停留”。(转载请注明原创作者:wenxuecity.com博主尤其开心USA)

从同一个角度来写

1、从年龄层面讲,高中开始来美,如今大学毕业二十几岁的学子,回国还是留在美国?=> 这问题要兑换成:高中来美的孩子,要如何适应美国生活?

作者与所有古往今来的移民不同的移民生活入门儿方式是组织青少年及其家庭一起做义工,体验生活。即在二次人生开始的30多岁,刚刚开启移民生活时与高中生同步。高中阶段来美,绝大部分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绝大部分都可以进入不错的大学,但绝大部分成为专业顶尖学子的概率不大,极少意外。

高中生活非常紧张有序,美国孩子的对未来选择从高中开始。高中之前就是各种体验和练习(俗称玩儿),为适应高中生活做准备。也就是说,本土孩子已经做了大量演练,中产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高中前已经具备基本的社会生存技能,对社会的运作和各种系统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建立了基本的衔接。高中之前机会均等开放,选择高中时会有足够的信息支持,高中阶段的能力逐步划分社会阶层。

这个阶段,在完全不同系统里长大的孩子想成为这样一群孩子的一部分,怎么破?成为领袖完全不可能,尽量靠近和同步,放大优势,慢慢淡化劣势,逐步融入。融入绝对不是可以速成的功课,是几代人的功课。但凡准备速成,都好像给自己架设空中阁楼,危险且异常艰难,唯有通过反复训练,想办法在标准化领域占优:也就是数、理、化领域先占据优势。这个比较快,也相对容易。所以中国出来的留学生高级码农和高级金融分析师占很大一部分。

人文的融入和生活需要通过大量阅读和大量实践,即实务操练。这是绝对弱项。怎么破?高中生要参加社团活动,自己组织社团,服务社区,大量义工。每周6小时以上体育运动。最好参赛,在竞技中强壮体魄,锻炼心智,并且参与赛事的组织与服务。美国的高中生在繁忙的学习与各种运作之余,每周运动10小时以上的孩子非常普遍,职场人士也不少见。

健康和身体带动意识变化和作息。见识和经历决定决策,毋容置疑。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和大量体育运动熟悉系统,共同成长逐渐融入,建立紧密连接,最终成为强壮独立的个体。(独立个体之间的互助与依赖结构稳固。否则顶多是寄生关系,早晚有一方会被压垮。)

2、30几岁有孩子的年轻父母留下还是撤离?

为了孩子,留下!!! (最好生三个,第一代移民三个孩子的家庭结构稳固,更加独立)

小孩从图书馆开始;父母从成人学校=>社区大学开始;一家人从社区公园=>County 公园=>州立公园=>国家公园开始,把孩子放出去,把自己放出去。

孩子绝对会为移民定居加分。这个阶段作者本人有足够话语权,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分享。30几岁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生育,没有之一。这决定了男女关系,婚姻质量,职场、创业与未来,甚至决定生命质量,决定一切与一切。这期间在一起的男女伴侣,无论婚否都一定要慎重考虑这件事。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可以取代陪伴新生命的成长与传承带来的生命价值。

如果不是生理性等特殊原因,孕育生命是自然界的规律,是人的基本权利与最大的生命祝福。正常的男欢女爱,决定留下彼此的孩子,是对彼此价值的肯定与尊重,是动物界繁衍的正常模式。文明再进阶,科技再发达,生命的延续,人的存在也是大前提,没有之一。之后才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和生活的问题。

如果结婚生子个人成长繁衍是被认可的正常顺序,那么“我想和你要孩子”,“想要你做我孩子的爸爸/妈妈”,这类表白是比“想要和你结婚”还要直白的生命诉求。在AI成为关键词的当下,要孩子更是基因繁衍的基本行为和对彼此的肯定,相比之下结婚是社会性需求,爱情是灵魂的契合。

美国社会对这一点的理解非常充分,所以对孩子的保护非常全面。当然,美国也不完美,但在成人学校接触过所有保护儿童与弱势群体,虐待等一系列侵犯与自我保护的界定与求助系统相关法律法规,就会学习到这是一个庞大细致的保护和保障系统。会看到整个社会从无到有一路的改变和持续不断的努力,以及社会资源的分配。所以,选择在美国育儿育己,恭喜你,早点踏实下来,你会越来越感恩。(转载请注明原创作者:wenxuecity.com博主尤其开心USA)

这个阶段怎样做到最全面的体会?这从找什么样的人做自己孩子的父母开始:找对彼此关系和孩子负责的伴侣,尽量找懂得爱护自己(爱自己和自私是两个概念),有独立生活能力和相对成熟的思想观,生活自律,有一定的经历支持,在健全的生活环境长大的伴侣共同孕育孩子。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普遍在30岁以上。因为,即便在不健全的环境长大,在独立的过程中,这个年龄段也具备自我修复,具备逐步调整童年原生家庭各种隐患的能力。

=>之后进入婴幼儿期与婴幼儿期父母阶段:美国最好最普遍的资源全部对公众开放。首先是社区图书馆,全美任何一家社区图书馆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无论年龄,无论什么身份。也许外表其貌不扬,但图书可以跨区域借和还,内设无痕迹区域划分,孩子的活动范围不设限,但有明显对孩子有保护的区域。Event, 从出生开始对不同年龄阶段开设不同活动,只要和生命有关的衔接这里全部找得到信息支持,婴幼儿从出生开始坐在提篮里就可以在图书管理长大。5岁开始接受公立免费教育,那之前如果不送幼儿园,专注在社区图书馆的系统和信息已经可以满足基本的育儿需求。

我永远都无法忘记,在我家老大出生的城市有一座崭新的5A级图书馆,馆长是退伍军人,那里不允许婴儿进入,5岁之后才可以在父母的账户下办理图书副卡,每次限3 or 5本(记不清了)。我成长的环境自己家里和学校就有小型图书馆,而我的孩子出生在物质条件丰富的鱼米之乡3岁还不能自如进出那样的环境。来到美国后,3岁多进入的第一家图书馆虽然并不崭新漂亮,但被告知可以为孩子直接办图书卡,而且每次可以借50本书。十年过去了,那时的震撼与感激记忆犹新。我家孩子初升高,刚刚够资格在图书馆工作就递交了申请。所以这个暑假为社区图书馆做义工。并且面试成功,将成为下个学年社区图书馆的学生委员,对图书馆青少年部事务的预算和活动安排等事项具有投票权。

30几岁的父母:从成人学校开始,而非社区大学(另见科普文)建议至少读一个学期的成人学校。成人学校免学费,不记出勤,对于生活适应期是非常好的过度。重要的是,从这里开始了解教育系统和基本的职场入门儿分类,接触各种族基础人群,分辨发音,与社会建立基本衔接。美国的成人学校有大量预算支持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融入美国文化。

在这里完成基本的自我保护类法律,交通规则,城市规划,三权分立,政府职能,公民教育,未来职业方向选择都是最基本的入口,是最佳美国初识和通识教育基地。

如果有能力,可以同时读社区大学(CC), 之后过渡到社区大学=>4年制大学=>研究生院。期间考取各种执业执照,持照经营。

同时每周工作生活之余,拿出时间预算从事社区服务的义工,建立与社会的衔接,了解社会运作。

放心,不要怕语言不好,不要怕,所有人都非常Nice。成年人,尤其育儿期的年轻父母,走出去是融入的第一步。

参考:决定定居的第一年,本文作者的义工时间是1,000小时,第二年500小时,之后每一年在100~200小时之间。一开始周末睁眼睛就带俩孩子去图书馆,去附近公园探索,去海边,去义工。练车,熟悉地理,体验生活,感受自然变化,又可以让初期先去上学的孩子爸爸不被打扰充分休息,一举多得。美国社会大部分机构,各种法人都有义工机会,这也多少弥补了初期横跨两地,能力不足导致的职业落差。

3、四十几岁的父母,送孩子出来读书,在身边陪伴孩子,孩子进入大学之后定居还是撤离。

当我逐步步入40岁,会发现人确实有体能极限,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功课。

30岁~40+是育儿黄金期,也是创业的黄金期,事业的黄金期。这个时期开始的移民在美国从头开启职场生涯,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设。在育儿过程中会有大量具体的信息带来新的启示,也会有来自全方位的支持,感受到来自社区和社会的友好。走出去用心体验,为孩子和家庭考虑周全, 也给自己机会开启全新的人生。

在任何国家,除非是使命般的追求,40岁末50岁初的精力和体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先期铺垫,从头开始创业已不大现实。就算有足够的先期铺垫与资金支持,如果尚未财务自由也不适合创业。想办法资产增值,或者在原有领域深耕更加务实。这个阶段除非迫不得已,无论去留一定求稳,对新移民更加如此。如果选择放手,让孩子成为第一代移民独创新世界,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心里支持。这孩子是那个家族里单枪匹马开创新世界的人啊!生活第一,健康第一,不要给家人添麻烦,不要给孩子添麻烦,做力所能及的事,尽量享受生活,不要成为社会和家庭的寄生虫。

补充:经常会看到有一种直达真理似的表达:孩子小时候和老美孩子玩儿的挺好,长大后还是和自己的族裔,和亚洲孩子玩儿的好。怎么破:这个问题的症结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的社交圈决定孩子的社交圈和见识面。家长和老美家长之间没有衔接,没有建立家庭之间的互动,没有与社会系统的良好互动与衔接,没有与社会建立共生关系,孩子的生活中这部分就是缺失的。孩子在生活中与老美的生活没有衔接点,怎么交朋友?

生活永远第一位,学校教育的初衷是家庭和社会教育的补充。家长的生活没有的部分,孩子就是第一代从头开始。如果孩子没做到,孩子的孩子就是第一代,从头开始。移民生活是长期融入的过程,定居20年以上一代人的成长,也不过是判断融入与否的起点。

4、语言学到什么程度才算不辜负留学生活,算有优势?

有了前面三点,已经选择停留,这个问题已经不是问题。如果一定要回答:学无止境,可以慢,但不要停。大概率地讲,一代移民的语言不可能超过孩子,文化理解和自如不可能超过孩子。陪伴孩子,感恩孩子,孩子是一代移民最好的家庭教师。孩子是一代,还是1.5代,完全由父母的融入程度决定。

美国是移民国家,开放而包容。包容到即便自己不爱惜自己,搞到倾家荡产,把好好的家人搞到生不如死,只要展现求生欲,展现对生命积极的一面,全社会都会给予鼓励与支持,仿佛上辈子拯救银河系的宇宙超级英雄一样,一定给予大大的赞许与鼓励。美国学校寄予孩子们的夸赞更是毫不吝惜,同样,每个孩子都好像奉天承运,都有机会成为超级英雄。给予绝望中的人寄予:任何时候,不要放弃自己。

美国是移民国家,开放而包容。包容到即便自己不爱惜自己,搞到倾家荡产,把好好的家人搞到生不如死,只要展现求生欲,展现对生命积极的一面,全社会都会给予支持,仿佛上辈子拯救银河系的宇宙超级英雄一样,一定给予大大的赞许与鼓励。

上一篇到续篇,这五年来,没有看到一例定居美国20、30年日子过不好的移民家庭。在这样的社会,如果停留5年仍未决定去留,是自己把自己被动编外化,不是美国社会的问题;如果停留10年仍然觉得边缘化,那要问问自己是否为这个社会,这个社区做过什么,付出过什么;如果停留20年,30年... ... 还没能把心定下来,尚未有安定感,那就要问问自己和自己相处的怎么样。自己与自己不和谐的人,到任何国家生活都不会成为建设者,那更不是美国的问题了。美国社会,任何社会需要的都是建设者,是解决问题的共生的同行者。

选择留下,就一起建设它,一起享受它赋予的所有自由与权利。选择撤离,无论在哪里,享受生命,祝君安好!

7/10/2022 尤其开心USA 原创于COVID痊愈后

评论 (5)

尤其开心USA

回复 '简单一点好' 的评论 : 放松点~ 父母活的自在,孩子有安全感,自然会很好的

简单一点好

喜欢你的文章。但是各家境况不同,各自努力吧。主要还是不知道怎样教养孩子,还有就是负担重责任大。要懂得怎样爱他们和教导他们,才能享受这一过程。

尤其开心USA

本篇已授权公众号皮皮蝦,方便国内读者阅读。详情请复制粘贴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_zpOV9FUrOW1op_NmtnQw

欢迎探讨。并已授权公众号后台任何非探讨性攻击性言论统一回复:作者让你一口气跑完半马再回来留言。

尤其开心USA

回复 '大号蚂蚁' 的评论 : 大叔,生养众多是祝福,不是负担。尤其相爱的人之间,给予生命的延续是最美好的世景之一。健康会带来意识的改变,欢迎您到运动健身群玩儿,每天保证运动时间,肌肉增长了,想法会变的。

不能正视生命,懦弱才尴尬

大号蚂蚁

投错了胎就是这样尴尬。那么还要制造更多的投错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