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京1910-1919年街拍视频学习笔记(一)

(2016-03-20 13:59:02) 下一个

薛城兄发布了一个北京1910-1919年的街拍视频

 


油管的链子在这里,仔细看了看有些心得。

 

一、(0:0-0:17)开始队列在水岸行走,房屋稀疏疑似郊外。婚嫁、丧葬、或皇家出行?

  • 画面右侧明显有电线杆子,其他地方也能看到。相对于人的大小非常高,看起来有三四人以上高的样子。

 

  • 水面平静,倒影清晰,水质应该不错。

 

  • 看树冠和水面没有结冰,应该不是晚冬就是初春。

 

  • 相对于人,仪仗也很高。

 

二、(0:18-0:27)俩人逗狗。

  • 看两人穿的大衣没有辫子,疑似西洋人。

 

  • 上面有覆盖,旁边无墙壁,路边逗狗的地方看不清楚是什么建筑。

 

  • 看着道路还挺宽阔的。

 

  • 路对面有路灯。看不清楚灯的形式。

 

三、(0:28-1:42)城门

  • 有辫子,应该还是清朝。按题目时在1910-1911。

 

  • 各种车里驴车多。有有蓬的,有没蓬的,有些疑似透空或有玻璃窗。外无遮盖而透空可能性小,从反光看更可能是玻璃窗。

 

  • 还是能看到电线杆子。

 

  • 画面右侧城门边有两个告示栏。

 

  • 告示栏边上有小木头房子,疑似警亭。

 

  • 镜头近处有一个携刀或警棍的警察,远处有一个长枪的警察走过,城门下中间站有一个穿大衣的警察。面对城门时的右侧有一小木头房子,疑似警亭。按北京警察博物馆说:

光绪皇帝设置巡警部的谕旨 

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联军分区占领北京后,导致清政府的京师治安机构瘫痪。当时经联军许可,由各占领区内的绅商出面组织了一个临时治安机关,叫做“安民公所”,在东、西两城各设一处。其职责是招募巡捕、缉拿巡守、维持界内治安。光绪27年(1901年)夏,联军先后交还占地,退出北京。于是清政府在步军统领衙门内设置警务处,左右两翼分设警务公所,与各安民公所共同维护京城治安。同年8月,经光绪黄帝批准设立善后协巡总局,下属十个协巡分局。光绪28年(1902年)4月,又将善后协巡总局改为工巡总局,行使维持京师地方治安的职责,这是中国建立警察制度的开端。 同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经奏准后在天津试办巡警局。光绪31年(1905年)9月,清廷为在全国建立起一个集中和统一的警政体系,特于中央设立巡警部,下设五司。随后将京师工巡总局改组为京师内、外城巡警总厅,直隶于巡警部。

这个巡警部的尚书就是袁世凯的结拜兄弟徐世昌,也就是说徐是中国的第一任公安部长。袁与徐有知遇之恩,曾经资助徐北上应试高中进士。徐为清末重臣,不但做过巡警部尚书,还做过邮传部、军机大臣、协理大臣。徐曾当选民国大总统,任内派人收复外蒙,为蒋公所不能为。日占北京时没有出来做官,是一位爱国者。

 

 

四、(1:43-2:02)日本人在街上打板羽球。

  • 拍子亮了,像是打板球用的拍子。

 

  • 看路边房子住的地方很逼仄。这些旅居北京的日本人肯定也不很富裕。

 

  • 不过穿的还是他们的传统服装。算礼服吗?

 

  • 一个小男孩穿的是一种制服,或是校服。

 

  • 所有小孩都穿着木屐,包括穿校服的小男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元亨利 回复 悄悄话 最后那段,院子里出来一人,与小孩及其他两人有交流,可以看北京人的礼节,而且与两人行礼各不同,可能是满人与汉人区别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