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北京的小吃(图集)

(2016-05-21 19:46:35) 下一个

著名摄影家海达·莫理循女士于1933年至1946年在北京居住;此间,她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这些作品系统地呈现出北京的建筑和市民生活。

 

这才是“老北京味儿”……那会儿也没什么食品安全,我看也挺安全的。主要是人心安全。 吊炉烧饼。。片子拍得很够水准……”原生态的”的“北京人”……北京的小吃,就是有那么一种让人着迷的味道~不是土生土长北京人可能不明白,那股味道很特别,但很亲切~

 

 
神回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VS2012 回复 悄悄话 老北京太穷了啊!看着都没有食欲了
mcintyre 回复 悄悄话 芝麻好多!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看这些照片突然感觉很心酸。
楼下的关于伊拉克蜜枣的故事我好象也听说过。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看这些照片突然感觉很心酸。
楼下的关于伊拉克蜜枣的故事我好象也听说过。
颐和园 回复 悄悄话 看着脏兮兮的。不过我相信吃这些小摊绝不会传染肝炎。我老爸跟我说过,那会儿中国的传染病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等,就是没有肝炎。肝炎成传染病是1960年代的事,中国食物短缺,从伊拉克进了一批没有检疫好的蜜枣,从此肝炎成中国首屈一指的传染病了。
傻大目 回复 悄悄话 和现在的印度一个样哈。
Susan71 回复 悄悄话 雖然我不是北京人,但我喜欢看这些照片。就有如看"馬路天使"电影一般。注意到没有,以前的人很节俭,几只碗都由专门的?碗匠補过了呢!手艺不错,破碗照样可以用。谢谢分享。
人心不平 回复 悄悄话 在两个小兄妹前面摆着的大油饼真诱人。北京从来就是油饼,油条很少。油条主要是从南方传来。现在北京都见不到油饼了。以前有的油饼中心部分加了一层甜的面,叫甜油饼,很好吃。是加贴了一层甜面,而不是撒了糖。
精神饱满 回复 悄悄话 难得一见的老照片谢谢分享 。
区分大小写已经存在 回复 悄悄话 照片好看。过去人的生活真是不容易。厨师身体都还不错,看着比食客要好。
区分大小写已经存在 回复 悄悄话 照片好看。过去人的生活真是不容易。厨师身体都还不错,看着比食客要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