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内容涵盖:传统经学为主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为主的古文字学研究、宗教史和制度史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学和校勘学为主的古典文献研究、京都学派为主的海外汉学研究、古代神话和诗论为主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个人资料
正文

刘正教授论文《春秋战國〈蔡侯戈〉銘考釋》

(2016-09-01 13:46:16) 下一个

《蔡侯戈》

 

【拓片】

【模寫】

 

【器名】《蔡侯戈》。

【斷代】蔡器。

【著錄】《考古學報》1956年第2期、陳直《讀金日劄》卷3•20、《安徽出土金文訂補》T16。

【釋文】蔡侯[1]  [2]之行[3]戈。

【注釋】

[1]此銘文字細小,不易識別。而且磨損嚴重。蔡侯,《通志•氏族略》:“蔡氏,文王第五子蔡叔度之國也,或言第十四子。同母兄弟十人,唯發、旦賢,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周公輔之。武王平天下,封功臣兄弟,乃封叔鮮於管,叔度於蔡,二人相紂子武庚祿父,治商餘民。武王崩,成王少,管、蔡疑周公不利於成王,乃挾武庚以作亂。周公以王命伐之,殺管叔而放蔡叔,與車十乘,徒七十人從,而分商餘民為二,其一封微子啟於宋,以續商祀,其二封康叔為衛君。蔡君叔度既遷而死,其子曰胡,改德率行,周公聞之,舉以為魯卿士,魯國治。於是言於成王,復封於蔡,以奉蔡叔之祝,是為蔡仲。其地今蔡州上蔡縣西南十里故蔡城是也。”蔡侯申,《史記•管蔡世家》:“悼侯三年卒,弟昭侯申立。”則蔡侯申即蔡昭侯。吳鎮鋒《金文人名彙編》以為:“蔡昭侯申,隱太子友之子,悼侯東國之弟,西元前五一九年即位,在位二十九年。”但是此人身份,唐蘭以為是蔡成侯,馬承源以為是蔡平侯,而郭沫若以為是蔡聲侯。案:于說為佳,詳細考證見下。

[2] ,原拓字形十分复杂,即“申”字。商周金文中的“申”字作:等形。于省吾《壽縣蔡侯墓銅器銘文考釋》:“蔡侯名,即‘’的繁體字。《說文》‘讀若亂’。番生簋的‘朱’,毛公鼎作‘朱’,因此可知,‘’字初孳化為,他的規律,宛然可尋。‘’既為的初文,則從‘’聲,了無可疑。至於‘’字作,中間從‘’與否是一樣的。例如金文中,‘’、‘’二字所從之‘’,作也作,是其證。”

[3]行,旅也。行戈,等同於旅戈。指外出攜帶之戈。商周金文中經常出現“旅某”、“旅車某”、“行某”的說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