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璞集

先连载陈殿兴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两部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罪与罚》,然后再介绍他写的俄国作家的爱情故事。
个人资料
正文

漫说皇帝情结

(2016-09-03 16:13:02) 下一个

 

                                                                     漫说皇帝情结

                                                                                              陈殿兴                                                                                                                                              

现代中国跟其他国家比,在文化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美化皇帝。

先说电视。电视里皇帝戏很多。《雍正皇帝》《戏说乾隆》《唐明皇》《朱元璋》《秦始皇》《康熙大帝》《武则天》《汉武大帝》《大明王朝》《秦王李世民》《康熙微服私访记》《戏说乾隆》等等,迭出不穷,令人目不暇给。里面的皇帝个个都那么和蔼可亲,体恤民情,一个比一个好!

不仅电视不断美化皇帝,连一些学者也在各种讲坛(如百家讲坛)大讲历代皇帝的丰功伟绩,连一些跟皇帝沾边的景点每逢节假日也有人扮演皇宫生活场景。现在连高考状元也公然请大兴文字狱的康熙来敕封(2015年7月25日山西晋城,见手机新浪网)。

中国皇帝真是那么值得美化值得怀恋吗?

旧书和旧戏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一句永远也不会忘的话:“伴君如伴虎。”这就是说在皇帝身边很危险,随时都有被杀的可能。不用有什么过错,单是功劳太大就可能被杀。范蠡深明此理,越王勾践获胜之后,他就悄然远遁,幸免于死。文仲不听他的劝告,结果被杀。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说了几句好话,惹怒汉武帝,招来杀身之祸,最后遭受宫刑。为了一个字可疑或犯忌,而大加杀戮、满门抄斩、活灭九族的事,就曾经常发生在被人们称赞的康乾盛世。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皇帝像中国皇帝这么残暴。

再看看皇帝的生活。故宫,景山,北海,中南海,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 一个人住那么多的地方,而且还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和无数宫女( 白居易说是三千佳丽)陪着——这些女人都是从全国挑选来的,有的人一辈子也见不着皇帝的面儿。读者如想了解中国皇宫生活,不妨看看向斯、王敬伦著的《中国历朝生活全书》(华文出版社版)。

中国皇帝不仅生前横征暴敛,恣意挥霍民脂民膏,死后也不肯罢手。这也用不着多说,只要看看秦始皇墓的出土文物,看看十三陵就足够了。

中国皇帝的穷奢极欲大概是举世无双的,我搜索枯肠想不出来哪国皇帝在这方面可以跟中国皇帝相比。

 元代张养浩纵观中国历史,看到老百姓在皇帝统治下饱受折磨,在《山坡羊(潼关怀古)》里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老百姓被皇帝折磨得实在活不下去了,就想跟他同归于尽!我国古书上就记载着:“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欧洲皇帝也有皇宫,但是比起中国皇宫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他们也有女人,但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有个把情妇也是偷偷摸摸的。古代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后宫佳丽很多,据说有四百——这也没有中国皇帝的后宫佳丽多。外国皇帝死后也有埋葬的地方,也有个把皇陵遗留下来,但不仅没有中国多,也没有中国的奢侈。

中国的花木兰故事被改编成美国动画片。最后结尾是花木兰听完皇帝表彰以后,没有像中国那样三拜九叩谢主龙恩,而是跑上前去抱着皇帝吻了吻。这大概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皇帝吧。

看起来外国皇帝更俭朴,更接近人民,更和蔼可亲!

世界上有过皇帝(国王)的国家很多,现在有皇帝(国王)的国家也不少,为什么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怀恋皇帝(国王)?因为世界各国人民都受过启蒙运动的洗礼,思想已现代化,他们明白,是他们奋斗了几千年才好不容易把皇帝“关进笼子里”(林楚方代拟小布什总统讲话:“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他们不怀恋皇帝(国王)。美化皇帝(国王)的戏没有需要,没有市场。

中国人为什么能够接受并欣赏美化皇帝的种种表现?因为有很深的皇帝情结。 这跟中国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辛亥革命前,中国历史上只有皇帝统治,没有其他统治方式。中国古代圣人、学者都没有跳出皇帝统治这个圈子,有的叫人敬畏皇帝,有的帮助皇帝出主意统治老百姓,最好的是主张要好皇帝,反对坏皇帝,如孟子和黄遵羲。因此,中国老百姓不知道除了皇帝以外还有别的更好的统治形式,因此就只盼出个好皇帝。

辛亥革命后,披龙袍的皇帝臭了,但人们千百年形成的皇帝情结并没有彻底清除,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政客一旦得势仍想当皇帝的原因。袁世凯便是一例。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来的政客汲取袁世凯的教训,不敢披龙袍了,便披上现代的外衣,实际上骨子里仍然是想当皇帝——不受人民监督,不愿意像现代民主国家的领导人那样被宪法和法律所制约,总想独断专行,为所欲为,搜刮民脂民膏,肆意挥霍。披着现代外衣的皇帝绝对不比披龙袍的皇帝好,反而更坏,更贪婪,更残忍——我想用不着举证,人们的记忆犹新。

美化古代皇帝,就是为现代皇帝张目。

皇帝情结是接受美化皇帝的思想基础,是培育各种皇帝的温床。因此,皇帝情结是一种危险的情结。只有彻底清除皇帝情结, 才能使历史上发生过的惨剧不再重演,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民主道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獻璞集 回复 悄悄话 陈殿兴
谢谢大家跟我分享对拙作《漫说皇帝情结》的读后感。为了答谢,我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简短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我认为皇帝情结的根源是封建思想。中国1949年以后所有大的人祸,深究其根源,可以看出也都是封建思想造成的。产生反右运动的根源是封建思想。我以前写过一篇《亡羊补牢,根除封建思想余毒 — 一个右派看反右运动与小说创作》(网上可以找到,适当时候我想在这里再发布一次)曾谈过这个问题。产生文革的根源归根结底也是封建思想。文革结束后许多人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著名历史学家黎澍发表在报上的临终遗言就曾呼吁反封建;李维汉也曾向邓小平提议反封建,邓小平也接受了,可是后来却没有下文了。封建思想必须肃清,否则后患无穷。因此我就写了《用民主与科学筑成我们心的长城》,主张思想现代化,用民主与科学思想代替封建思想(这篇文章在天益网发布后曾得到多家网站转载,最后由《民主与科学》杂志刊发)。一得之愚,希望大家多多指正。再一次谢谢大家!
weibao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好评
bigsea 回复 悄悄话 有人把人类社会的进化分为三个阶段,最初的是:一,权力社会:权力就是一切,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二,资本社会,大资本家财团主宰社会游戏规则,宪法法律规则制度都是为了资本的公平有序竞争,总统首相只是国家临时雇来的管理员。三,智力社会,靠个人才智就能改变世界,比尔盖茨,乔布斯,等等。中国大陆到现在还处在最低级的权力社会阶段,权力可以超越宪法法律和一切规章制度,在这样权力至上的社会里人们的逻辑思维当然是权力崇拜,皇帝不过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权力社会很难造就有人格能独立思考的有尊严的公民,只能造就要么主子要么奴隶的人格。在这个社会一个人角色是主子同时又是奴才,凡是比自己高的就是主子,凡是比自己低的就是奴才,这个社会的秩序是从上往下扇耳光,从下往上屈膝跪拜。从这个意义上刘晓波说中国人需要被殖民三百年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需要被彻底改变。
floatingforever 回复 悄悄话 国人一直就指望皇上英明.
古龙 回复 悄悄话 坐着高铁,开着汽车,盼望着明君
lio 回复 悄悄话 说的好! 中国人还没有进化。没有文明开化的人你对他说什么也没有用,他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历史悠久有它的生命力,哈哈。

回复 悄悄话 诚哉斯言,信哉斯言!
十全老人 回复 悄悄话 中国在精神上还是个中世纪国家,根本不是个现代国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