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云起云满天

坐看云起云满天,走笔四海皆家园
正文

哈佛的书店,南京的书店

(2023-09-08 20:05:47) 下一个

哈佛的书店,南京的书店

 

      美国去了42个州,可能孤陋寡闻,印象中没有几个大的书店。

      那天转到了哈佛大学书店,虽然书店店面不算太大,书的数量还是够多的了。甚至看到了当下的时髦玩法——拆盲盒:书是包好的,可以买回去拆拆看里面有什么书,也是蛮有意思的。在这个书店还找到了哈佛大学的明信片,倒也不贵,好像是一美元一张。

     

      书店出来,不由得想起了关于书的种种。

      书是有温度的。

      记得年少的时候,每天夜幕四合,天一点一点地暗下来,路灯缓缓亮起来,小巷里自行车铃儿响叮当。这样的辰光就盼着母亲下班回来。看着母亲疲惫的身躯,接过她的提包 ,迫不及待地从还有体温的包里拿出刚到的新书和杂志,一边吃饭一边看书,感觉那一天的星星都很亮;

      先父喜欢郑板桥的诗文,那年出差,在京城琉璃街书店买了一套板桥文集。60年代末被迫下乡,乡下土屋潮湿闷热环境欠佳,到回城的时候线装书已虫蛀霉烂,不能卒读,后来父亲退休在家每每倍感惋惜。80年代初我在大学读书,遂在学校图书馆借得一套板桥文集,父亲大喜。用老工程师的工匠精神,仿照线装书样式,裁纸描格,工整的宋体字书写,花费几个月时间,竟将原书残缺不全部分恢复如初,令我倍感欣佩。至今这套书还置于我的书架显要位置;

      还要感谢小学同学张君,他的母亲当时在大学图书馆工作,为新采购的图书编目。每次上架之前,他总是在第一时间把那些簇新的、散发出油墨香味的新书带给我看。至今还记得那些盖着大学图书馆蓝色印章的书籍;

      又总忘不了家乡地处QS路口的古旧书店。那一年突然听说有一批“禁书”即将面世,那个凌晨竟然有那么多的人拥在那条逼仄的深深小巷里排队。

      后来我还在那个书店里买到了十大本一套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记得书价是200多块,是俺好几个月的工资我敢说,私人书架上放着这一套书的,那个城市不会超过个位数;

 

      书也是有情愫的。

      想起今年3月中旬在南京时去过的先锋书店 

好久没有逛书店了。每每到上海总会去福州路的书店看看,上海南京西路的书店北京西单及王府井书店也是常常光顾的地方。这三年由于口罩的原因,书店的经营状况自是惨不忍睹。能够坚持下来,应当是不错的。

      3月在南京,杨同学为我们把酒店订在了老市区广州路上。晚上接风时说附近有一个先锋书店,是南京文化的地标建筑。很值得去看看。次日欣欣然前往,果然如其所言。书店之大图书量之多,令我吃惊。

用汗牛充栋卷帙浩繁酱紫的词来形容绝对一点也不为过。这座20049月开张的书店据说是地下车库改造的,经营面积近3680平方米,经营品种7万多种,据不完全统计,开张当天的客流高达上万人,实际销售图书码洋近10万元。

因了地理优势,周边的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师学生自然是这里的常客。先锋书店五台山旗舰店的另一特色就是它的留言区。一张张明信片留下了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看着这些充满情愫的卡纸,心中便有万千思绪在涌动。

      这是其中的一张,试着照录一下:

上善若水,顺立内心,热爱生话,珍惜眼前,大胆活看

imgiusgoualt    

南京这座城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和温暖了。看见墙上挂着的数不清的留言明信片,触景生情,热气从心底涌上眼眶。没想到来南京的第四年才第一次踏足这座殿堂级的书店,它比图片上显得更加令人“震憾”(撼)。——规模之庞大,书籍之众多,设计之优雅,留言之真诚。这里让我看到的不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连结。明信片上大家对南京的赞誉和不舍唤醒了我这四年在南京经历的美好画面,南京的四季,南京的沉郁,南京的人文,古都的气质和底蕴在日常的环境里展现的淋漓尽致!而这些记忆从我去来开始摄时变得更加深刻。不再是走马观花。我去过莫愁湖看荷花,玄武湖看鸽子,紫金山看落日,清凉山赏绣球,牛首山拜大佛,鸡鸣寺嗅樱花。愿所有爱这座古都的人这里仅一草木,而是通过另一个镜头的心感知这里的一切 

愿所有爱这座古都的朋友们都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真试勇敢地活着,感受生命。

Aobrn th-2013.3.15uWed

 

世界最美书店的美誉,南京先锋书店值得拥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Kay201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贾平凸' 的评论 : 呵呵,买了。谢谢关注。
Kay2016 回复 悄悄话 南京,因为它的夏天溽热冬天的阴冷,的确不为很多人喜欢。
但是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却是不容置疑的。
Kay201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恬宁' 的评论 : 是的,谢谢关注
贾平凸 回复 悄悄话 买书了吗?
恬宁 回复 悄悄话 书店的外文名是法语的:)
neowangkkk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elfie' 的评论 : I was there in the 90s too. Love the dumplings at Hankou Rd.
Kay201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紫若蓝' 的评论 :
谢谢 紫若蓝。
喜欢书店的人,喜欢书的人,都是好人。
好人一生平安。
elfie 回复 悄悄话 It was a pretty grim city in the 1990s when I was there. I don't like it but I landed at NJU for four years. It was a bittersweet and sad period for me.
紫若蓝 回复 悄悄话 赞,同喜书店,感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