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曲终个不见,月转花梢

误人犹是说聪明。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正文

新古典雅韵8:《蝶恋花· 答李淑一》 (近期2000流量单曲拥有者:海豚音+吴语轻盈组合)

(2016-10-12 14:43:58) 下一个

没有加精但是近期最高流量的单曲拥有者就是俺。基于俺是新人,碍于情面,听众们不怎么敢点赞、跟帖。但是流量代表了实力和艺术魅力---这是我的天赋加努力结果,再渣的录音技术也掩盖不住真正的好声音、好唱功,就这么简单。还有一条就是,如果你跟别人水平接近,你又是新人,人家欺生也是自然的。但是如果你努力跟他们拉开的距离以数量级计算,慢慢地,冷嘲热讽就会自然消失。所以只要专注于技术与艺术即可。从来不习惯自带粉丝,也不搞圈与群,就凭硬道理,真本事!

就是这首曲子超过2500的流量,高兴ing!

且歌且行6:高天上流云(致敬彭丽媛、张也的共同代表作)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5537.html

蝶恋花 答李淑一 (苏州评弹民歌)

作词:毛泽东

作曲:赵开生

原唱:余红仙、程桂兰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俺家领导是个不苟言笑的景观建筑师。经常打发我说,好好呆着去,别影响俺构思、绘图。

不过他倒是很愿意跟俺唱和诗词(明明是我带他玩,隔壁诗词坛的行家一看就知道谁阅历深、水平高,俺也就胜在灵气上而已)。某日,他跟我说他一点也不喜欢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他不喜欢无情之词。但是他非常喜欢毛泽东在晚年、青年时代分别写给发妻杨开慧的《蝶恋花 答李淑一》、《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因为是有情之词。

听他这么说,俺心中窃喜。古往今来,重功名霸业的男人肯定比重夫妻之情的男人多。

我跟他说晚年的《蝶恋花 答李淑一》应该是表达对亡妻的痛惜之外的悔恨之意。于是,他跟我讲了个不成文的词坛规定---男子不要轻易填《蝶恋花》词牌。因为从苏轼起到纳兰性德、毛泽东,词史上脍炙人口的《蝶恋花》有一多半是写给亡妻的。

我说俺命硬,脸皮厚,没有那个忌讳。

不过,我觉得中共历史上有两位烈士会令我感慨万千。

第一个是瞿秋白。鲁迅先生都非常钦佩的中西合璧大才子,出生江南常州名门的一介翩翩佳公子,莫斯科大学和上海大学的教授,精通英、俄、法语的大作家,又娶得杨之华这样貌若天仙的江南美人才女,一对璧人,合用一方印章(瞿秋白也是民国时期的篆刻名家)“秋之白华”,那种旖旎的浪漫主义风尚,丝毫不输徐志摩陆小曼、梁思成林徽因。却因为党内复杂的斗争,被自己的同志遗弃在险境,又被国民党捕获,蒋介石对他以区区弱质的“新文学领袖”身份,却赤化、武装了万千青年,恨之入骨。令曾经不同时期做过瞿、蒋二人学生的宋希濂将军就地解决。宋希濂后来做了共产党的俘虏。他的回忆录《鹰犬将军》很值得一看。里面就回忆了他的老师瞿秋白就义前,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穿上西式新衣、写诗、高歌、点一支烟在山坡草地前对行刑者说“就是这里了,此地甚好”那种大丈夫的从容形态。

不过我更喜欢他的深刻、真诚的遗书《多余的话》----他在其中提倡同志之间不要搞残酷斗争,同志之间都要讲“弱者的道德”。而且,整篇充满了圣徒般的宽恕之道。可惜这样的人只活了36岁。

第二个就是杨开慧了。在湖南,她同时代的人称她为“板仓先生的女公子”。她的父亲是北京大学的名教授,尊号“板仓先生”的杨昌济---留学日本和英国的教育家、哲学家。他对爱女杨开慧的培养与厚爱,不输于林长民之于林徽因。他生前虽然极其赏识英俊高才的毛泽东,这是他作为老师的慧眼。但是多次教育爱女说,以毛泽东的志向、性格,非闺中良托,一直不赞成爱女对年长8岁的毛泽东暗生情愫,这是父亲的苦心。只可惜,杨教授英年早逝,否则,杨开慧的人生或许是另一番样子。

湖南军阀何键非常痛恨毛泽东等在湖南搞农运。他捕获了杨开慧后,不顾整个湖南学界的求情上书,不仅下令杀害了毛泽东的这位发妻,“板仓先生”的这位极富才情与古典美的爱女,而且是虐杀---收尸的人说彼时见杨开慧的指甲里全是泥土与血迹。据行刑的回忆,特意不一击而亡,而是多发子弹的身体贯穿伤,令年仅二十九岁的闺中弱质在地上翻滚挣扎了两个多小时。真可嘘可叹可惋!

不过,何键自己的爱女是个虔诚的基督徒。而且是左翼。她和家人没有跟随蒋介石到台湾去,而是留在新中国搞建设。她的丈夫就是上海医学界的先贤,取得了诺贝尔奖水准成果的著名微生物学家---沙眼衣原体的发现者汤飞凡院士。

为毛泽东的这首《蝶恋花 答李淑一》谱曲的苏州评弹艺术家、音乐家赵开生先生当年也是二十九岁,与杨开慧牺牲时年龄一样,因为这是别开生面的名作名满天下。

这首歌曲的首唱者是沪上的评弹艺术家余红仙女士。

这首歌曲最好的演绎者,除了余红仙外,就属原总政治部歌剧团一级演员---苏州籍的程桂兰大校。

程桂兰后来一直搞幕后和教学工作。但是听身为江南姑苏人士的她演绎各种江南民歌,真是享受。网上有些她的录音。

本坛演绎这首歌最佳的是渔舟女士。还是别处的秦韵女士介绍我知道的。珠玉在前,俺这个母语为吴侬软语的后辈努力再歌。

《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泪眼也无由。

真诚地对当值女版主说两句。首先是感谢,感谢您,从善如流,善莫大矣---看见您把俺翻唱的《英雄赞歌》加精了,也感谢您包容俺这种“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更兼“毛遂自荐”的古风做派。

善哉,唱坛!

不过俺还是希望您能够尽善尽美,因为这树立的是您和您现在署理的坛子的美名。

我特别想说一句话----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BBS论坛的今日如何,全在于前面的人添什么福或造什么孽,是一种总和;而未来之如何,又全在于今天的人添什么福或造什么孽。

唱坛的百花齐放,是前面唱友尤其是前面的版主贤达们努力而成今日之局面。俺上次提了下石头版主且不吝赞美,绝没有看轻您的意思。 恰恰相反,俺是希望您“萧规曹随”。加油您看,我都把您比作汉朝初年的贤相曹参了,岂有不敬道理?鬼脸

典故出处如下: 司马迁著《孙子兵法·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扬雄著《法言》·〈渊骞第十一〉:“萧也规,曹也随。”

----------------------

我呢,还是希望您以您对您自己帖子加精的标准,酌情斟酌如下歌帖的加精。

玉姊妹(诗友、才女玉珊珊)的:

叶塞尼娅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5486.html

又见炊烟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5580.html

 

俺(鹿野薇念)的:),不急,慢慢来:鬼脸

且歌且行2:悲欢双调《凤凰于飞》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4920.html

且歌且行6:高天上流云(致敬彭丽媛、张也的共同代表作)http://9k.9941.yi.org/0/?url=bG10aC43MzU1OTQxL3Z0ay9tb2MueXRpY2V1eG5ldy5zYmIvL0EzJXB0dGg=

乘着歌声的翅膀(独唱,德语,钢琴伴奏)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5670.html

且歌且行3:《许巍-悠远的天空》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4996.html

三晋大地歌飞2:人说山西好风光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4436.html

新古典雅韵3:永远的微笑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4224.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