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记忆(九)——吴国盛

橡溪 (2023-06-02 07:04:04) 评论 (11)

  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晚,天安门广场人潮汹涌。十点左右,主要由我们社科院学者组成的首都知识界联合会,还主持了“天安门民主大学”的成立仪式,政治学所所长严家其、文学所所长刘再复,举着话筒喊口号,人声鼎沸。午夜时分,坦克、装甲车领着戒严部队,一条血路,从长安街杀到了天安门广场,集结人员装备,紧张忙碌地准备在目的地做最后的铁血出击。在一遍遍“立即离开广场,否则生命安全自负”的高音喇叭威胁下,广场人群顿时散到千把人,基本都是年轻的学生和教师,皆退守到人民英雄纪念碑下,面朝天安门静坐,连纪念碑基座下的台阶都难遮住。有人在唱国际歌、国歌,大部分人沉静着,等待致命暴风雨来临的最后时刻。   

  凌晨三、四点时,社科院静坐的人群,忽然欢声一片——“国盛回来了!”俊朗潇洒的吴国盛,北京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哲学所,多才多艺,社科院的游行队伍打前锋,小号一曲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赢得围观群众掌声如雷。凌晨一点后,广场已弹光血影,肃杀一片。大家感觉广场已成了被铁甲合围的孤岛,就商议把女同胞尽量疏散出广场,让男生设法带着女生突围。国盛自告奋勇,说好像南面前门方向,军队还没有完全封口,就由他带了几个社科院的女生离开广场。面对生命被压迫得急剧狭窄的局面,谁也没有料想到国盛又返回已宛如战场、刑场的广场。问他,他腼腆苦涩地笑笑,“我放心不下大家,就回来了。怎么也得跟哥们儿最后时刻在一起!”

  六月四日上午,天安门广场清场后出来的人,开始在绝望中联络失散的同学,确认伤亡。比起惨遭师生罹难的北大、清华、人大,社科院研究生院很幸运,有伤无亡,唯有国盛杳无音信。大家心急如焚,想尽各种办法去找,北京各家大医院的太平间,都有同学去过。失踪三天了,大家以为他遇难。正在悲痛之际,有同学报喜,说国盛找到了,活着!急问在哪儿找到的?说他从宣武门的新华社宿舍打电话报平安。大家听后直嚷嚷:下次见到这混蛋,非得狠揍一顿!

  后来成了他妻子的社科院工业经济所柳红说,国盛坚持要把她送到宣武门新华社的家里,从天安门广场南面前门大街沿二环步行路途,流血伤亡场面已随处可见。忐忑不安的父母迎回女儿,怎么也不放陪她回家的国盛离开。国盛硬甩脱他们拉着他的手,说:“如果他们都死在广场,我怎么能独自活下去呢!”义无反顾地走了。几个小时后,他又回来了,蓬头垢面,脸色惨白,眼神都散了,整个换了一个人儿。

  十个月后,他们的儿子出生,取名“无自由”——就是那位后来台湾文豪李敖专程探访,曾说过“20世纪出生的天才作家里,女的只有一个,张爱玲;男的就是我”的天妒英才吴子尤。

  2005年9月21日,李敖(右三)在北京大学进行完演讲后,前往北京大学医院看望吴子尤(右二),右一为柳红。一年后年仅16岁的吴子尤因癌症去世。

 

  度尽劫波兄弟在,2005年夏,时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的吴国盛(左)与程炼副教授(右)专程来访,重聚芝加哥。

 

    2015年6月2日作于芝加哥西郊

    (图片来自网络、友人摄影)

 

待续:

六四记忆(十)——肖阳

六四记忆(十一)——袁波

六四记忆(十二)——徐孩子和程孩子

评论 (11)

ylyq_007

您博客里的文章我全部看过一边, 谢谢您的分享!

neowangkkk

最近听吴国盛老师的音频节目讲中国科技史,非常受益。学问精深,讲解入微。赞。

ILoveMaine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无法弄

祖宗早就说过,天时地利人和。这件事天时可以,地利也行,就是人和不行。

颤音

大号蚂蚁说的太对了,在美国看到很多反共产党反文革的,却支持当今的民主党,我猜测是您说的这种心态

CT91709

看来老吴是条汉子,儿子太可惜了。

dong140

謝謝您珍貴的歷史回憶

大号蚂蚁

秀才造反三百年也不成。缺乏决心和行动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东亚士大夫读书人从根本上是大一统体制的受益者和维护着。他们只是想推翻某一位皇帝,为了迎来一个他们心目中的好皇帝。并不是为了推翻皇帝制度。因为没有了强权皇帝,读书人就真是百无一用了。他们的出路就在于大一统的庞大官僚体系的众多吸血位置。这就是为什么皇帝总认为中国人哪怕漂洋过海也还归他管,而很多中国人到了民主国家依然心向祖国(皇帝)的原因。这种粉红华人的内心定位,是被朝中奸臣贬到天涯海角的反对党,或者拥立另外一个皇帝的前朝余孽。总而言之,重回朝廷才是这种人的人生理想。所谓中国就是士大夫的理想国。和种族文化甚至语言都关系不大。

BeThereDoIt

向当年在广场坚持到最后关头的战友们致敬!我清华大三的,当时在广场及周边做纠察工作,曾在装甲车前横躺拦阻军队,风餐露宿坚持到五月底,因患肺炎持续发烧终于晕倒,由同学陪同返回广州治病疗养,躲过一劫。多年来一直愧疚在那弹雨纷飞的时刻没能和同学们一起….. 自费留学到美国后,我和我的下一代(两儿一女)都不必再为暴政做顺民了!幸甚幸甚!

林向田

吴国盛的文章,原载《北大学生报》1985年第2期,“方励之—共和国需要这样的学者”。

橡溪

右一为柳红。笔误,上了《文学城》头版暂不能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