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华民国》还要想万岁万万岁

(2024-03-18 10:38:56) 下一个
《中华民国》还要想万岁万万岁
 
 
 
 
 
 
《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是孙文(即孙中山)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2月13日。共43天。
 
《中华民国》最后一任代总统是李宗仁。任期:1949年1月21日-1950年3月1日。共一年多。
 
中华民国《次任临时大总统》是袁世凯(任期:1912年3月10日——1913年10月6日)。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不过这时的《中华民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北洋政府》。
 
《中华民国》大总统是公元1912年—1928年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国家元首的称呼。
 
初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也是首任临时大总统为孙中山。
 
民国元年(1912),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次年(1913年)10月10日后,袁世凯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民国5年(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猝逝后,《中华民国约法》被废止,恢复责任内阁制,大总统为不负实际行政责任的国家元首,此制
一直延续到民国13年(1924年)11月24日段祺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时为止。
 
中国国民党政府北伐后中华民国大总统一职被国民政府主席取代。
 
完整的《中华民国》最后一任代总统是李宗仁。
 
1949年1月1日,蒋介石发布元旦文告。1月4日,蒋介石到傅厚岗拜访李宗仁,询问对时局之处置意见,要求李出面主持与中共谈判,表示自己五年内不干预政治。1月11日,张群同白崇禧在汉口继续会谈,张群称:“总裁强调这样一种见解,就是今日之事,可和而不可降,能战而后能和。”1月19日,蒋约见李商谈时局,表示引退。
 
1949年1月21日,李宣布就代总统职,声明愿就毛泽东所提八项条件即行开始商谈;旋即下令撤销总动员令,停止戒严法之实施,改各剿匪总司令部为长官公署,并释放政治犯。
 
1月24日,李表示:“决促进和平实现。”李又飭令行政院长孙科办理“七大和平措施”:一,将各地“剿匪总司令部”一律改为“军政长官公署”。二,取消全国戒严令,接近前线者,俟双方下令停止军事行动后再行取消。三,裁撤“戡乱建国总队”。四,释放政治犯,五,启封一切在戡乱期间因抵触戡乱法令被封之报馆、杂志。六,撤销特种刑事法庭,废止刑事条例。七,通令停止特务活动,对人民非依法不能逮捕。
 
1月27日,李宗仁亲电毛泽东,“促其迅速指定和谈代表与谈判地点”。并谓南京“政府业已承认,以贵方所提的‘八项条件’作为和谈的基础。”
 
同日,李宗仁和白崇禧之私人代表刘仲华、黄启汉在北平颐和园向中共代表叶剑英转达李、白之秘密口信,表示愿以和平方式加快胜利进程;首先实现局部和平,及与中共并肩作战。切实在八项条件下里应外合,推动全面和平。
 
《中华民国》和《北洋政府》历任总统(元首)列表:
 
1912年1月1日-1912年2月13日, 孙文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第1任 中国同盟会。
 
1912年3月10日-1913年10月10日 袁世凯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临时大总统 第2任 北洋政府,共和党。
 
1913年10月10日-1916年1月1日 袁世凯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大总统 第1任 北洋政府,进步党。
 
1916年1月1日-1916年3月22日 袁世凯 皇帝 这里也不是《中华民国》,而是 《中华帝国》,进步党。
 
1916年3月22日-1916年6月6日 袁世凯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大总统 再任 北洋政府,进步党。
 
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 黎元洪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大总统 继任 北洋政府,进步党。
 
1917年7月6日-1918年10月10日 冯国璋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大总统 代理 北洋政府(直系)。
 
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 徐世昌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大总统 第2任 北洋政府(皖系)。
 
1922年6月2日-1922年6月11日 周自齐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署任大总统 署任 北洋政府,交通系。
 
1922年6月11日-1923年6月13日 黎元洪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大总统 复任 北洋政府,研究系。
 
1923年6月14日-1923年10月10日 高凌霨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代总理署任大总统 署任 北洋政府。
 
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0月30日 曹锟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大总统 第3任 北洋政府(直系),津保派。
 
1924年11月2日-1924年11月24日 黄郛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代总理署任大总统 署任 北洋政府。
 
1924年11月24日-1926年4月20日 段祺瑞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临时执政 第1任 北洋政府(皖系)。
 
1926年4月20日-1926年5月13日 胡惟德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代总理署任临时执政 署任 北洋政府。
 
1926年5月13日-1926年6月22日 颜惠庆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总理署任大总统 署任 北洋政府
 
1926年6月22日-1926年10月1日 杜钖圭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代总理署任大总统 署任 北洋政府(直系)
 
1926年10月1日-1927年6月16日 顾维钧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代总理署任大总统 署任 北洋政府
 
1927年6月18日-1928年6月3日 张作霖 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北洋政府》陆海军大元帅 第1任 北洋政府(奉系)
 
1928年2月7日-1928年10月10日 谭延闿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 第1任 南京政府,中国国民党
 
1928年10月10日-1931年12月15日 蒋中正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 第2任 南京政府,中国国民党
 
1931年12月15日-1932年1月1日 林森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 代理 南京政府,中国国民党
 
1932年1月1日-1943年8月1日 林森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 第3任 南京政府,中国国民党
 
1943年8月1日-1943年10月10日 蒋中正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 代理 南京政府,中国国民党
 
1943年10月10日-1948年5月20日 蒋中正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 第4任 南京政府,中国国民党
 
1948年5月20日-1949年1月21日 蒋中正 《中华民国》总统 第1任 南京政府,中国国民党
 
1949年1月21日-1950年3月1日 李宗仁 《中华民国》代理总统 代理 南京-台北,中国国民党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简称“民国”。
 
《中华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中国的国家名称和年号。《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即旧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在南京正式建立 。随后临时政府迁京,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 。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推动孙中山于1924年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义的三大政策,进行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全国性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逃亡重庆为陪都。1946年5月,国民政府从重庆还都南京,随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继1901年元旦孙中山向东京学界及国际社会宣布“中华民国”为革命成功之后的国号后,1906年同盟会开会追认,获一致通过。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不久宣布成立“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正式宣布使用“中华民国”之国号。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创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明确表示:中华民国
 
“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
 
表明中华民国政府之设立,完全是为了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管理国家,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应该属于全体国民。
 
孙中山在1916年作过全面阐述:中华民国
 
“何以不曰中华共和国,而必曰中华民国?此民字之意义,为仆研究十余年之结果而得之者。欧美之共和国,创建远在吾国之前,二十世纪之国民,当含有创制之精神,不当自谓能效法于十八九世纪成法而引为自足。……国民者,民国之天子也。”
 
“民国”与“共和国”的本质是一致的。孙中山心目中的共和国与欧美并不完全相同,他认为应该创造性地学习西方,要避免欧美诸国的弊端,而在国号之中以“民”字直接表示民权,比“共和”之意义更为积极和鲜明。
 
中华民国的建立不同于此前中国的君主王朝,它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共和国家。
 
19世纪末年,由于清朝腐败不堪和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深入,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纷纷探求救亡图存的办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和西方政治思想学说的传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以孙中山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首先选择革命救国的道路。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成兴中会,提出推翻清王朝,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兴中会的活动一开始便和传统的王朝更替模式区别开来,而具有新时代的特点。但孙中山的创举当时还不能为广大群众所理解,追随他的志士,只有百余人。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维新变法的失败和随之发生的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的入侵,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推翻清政府。于是,孙中山倡导的反清革命迅速地发展成为广泛的社会运动。
 
20世纪初年,一批公开或秘密反清的革命小团体在国内出现。湖南有黄兴组织的华兴会,江浙地区有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湖北有科学补习所,四川有公强会,安徽有岳王会,广东有群智社等。包括兴中会在内的这些小团体,在组织形式上大都受传统秘密结社的影响,彼此缺少联系。它们发动的反清起义或斗争相继失败,其领导人纷纷逃往国外。
 
革命的挫折并没有使领导人沮丧,相反却给了他们反思、改组和大联合的机会。
 
由于孙中山和黄兴的联合倡导,流亡到日本的革命党人于1905年8月20日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会员包括十余省的革命党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政党。孙中山当选为总理,黄兴负责执行部。仿照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建立起来的同盟会,以激进的民主主义纲领把小团体参差不齐的政治水平提到新的高度。这个纲领就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由此进一步阐发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内容的旧三民主义。
 
同盟会还宣布在未来的民国:“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个共和国的蓝图,对长期受封建君主专制压迫的中国人民有巨大的吸引力。
 
同盟会成立后,发行《民报》等多种书刊报纸,揭露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祸国殃民的罪行,抨击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宣扬的君主立宪主张,鼓动人民加入革命行列。经过与康、梁论战,反清革命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同盟会在南方一些省区不断组织会党和新军起义。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是同盟会推进革命运动的基本战略。
 
从1906年萍浏醴起义至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前仆后继,共发动十余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给清王朝一次次打击,显示出资产阶级革命派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由于起义有脱离广大群众的单纯军事冒险倾向,没能从根本上威胁清政府的统治。而起义的连续失败,却使一些革命党人产生消极情绪,成为此后同盟会上层涣散的重要原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中华民国》时代中的苦难中国







《中华民国》时代中的苦难中国,处在一个中央政府名不副实,国家实际四分五裂的战争状态。内部的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打碎了旧的封建王朝,但却没能凝聚成统一的主权国家,沦为军阀割据的局面。外部列强的干涉不仅非常严重,而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演变,致使中国大地成了世界强国的利益竞技场。

此时的世界仍然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调整期。企图为一战后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巴黎和平会议,“和平”效果却非常糟糕。德国被大大惩罚但没有被彻底削弱,反倒引起了德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为日后的战争报复埋下了种子。意大利虽为战胜国,但其诉求被忽视,间接催生了法西斯主义从该国萌发。苏俄不仅被排斥在巴黎和会之外,而且会议决定对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封锁。中国以战胜国之一的身份,却被会议裁定,战前德国侵占的山东胶州湾的领土,以及那里的铁路、矿产、海底电缆等,统统归日本所有,结果直接点燃了“五四运动”的怒火。

即使在该和会上获益最大的英国、美国、日本,也为下一场大战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海军军备竞赛。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任何国家,仰仗它急速膨胀的工业和金融实力,向世界头号海军强国英国发出了挑战。美国海军部长丹尼尔斯宣称,将在5年内建造 137艘军舰,“建设一支世界上最强大、最优秀的海军”。英国不甘示弱,首相劳合·乔治表示:“大不列颠宁愿花尽最后一分钱,也要保持海军对美国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优势。”日本为了与美英一争高下,雄心勃勃地制定了“八八舰队”计划,即拥有两支强大的舰队,每支舰队有主力舰8艘,每8年更新一次。紧接着,法国和意大利也兴冲冲地加入了这场不见硝烟的军备大战。

但随着一艘艘战舰的下水,军费开支陡然大增,各国财政纷纷捉襟见肘。列强们开始尝到了军备竞赛的苦头,各国人民要求裁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总统沃伦·加梅利尔·哈定倡议召开限制海军军备的会议,得到了各国的响应,这就是影响深远的“华盛顿会议”的由来。

由于巴黎和会的失败,世界格局中的重要议题不仅仅是海军军备问题,还有很多影响和平的问题,尤其是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于是,出席华盛顿会议的扩大为9个国家: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

中国北京政府即北洋政府派出施肇基、顾维钧、王宠惠为全权代表,余日章、蒋梦麟为国民代表,朱佛定为秘书,共130多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出席。原计划还有广州国民政府外交次长伍朝枢为代表,但是孙中山不承认北京政府,要求自派代表团,不被各国接受,伍朝枢遂未赴会。

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上述9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国际会议。议程主要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和远东问题。为此组成两个委员会:“限制军备委员会”由英、美、日、法、意5个海军大国参加;“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委员会”则由9国代表都参加。两个委员会分别进行讨论。

实际会议的过程中,各国的发言权是严重不平等的。美国、英国、日本处于第一等级,参与决定所有重大问题;法国其次,有时被前述3国置之不理;意大利还不如法国,在一些议题上被排除;比利时、荷兰、葡萄牙重在参与,满足于分得一小杯羹;中国则处于最下一级,完全为维护自己被侵犯的权益而来,对其他议题没有什么影响。

会议经过长时间激烈交锋,各与会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协定和决议案。其中对世界均势影响最大的是《五国海军条约》,它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条约还严格限制了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吨位和建造,对于其他舰船也有相应的规定。

中国为自己达成了两项成果:一是中日双方签署的《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二是《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常简称为《九国公约》。

《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在法律形式上结束了日本对山东的军事占领和政治控制,中国收回了部分丧失的主权。但中国也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不仅要偿付高额的铁路赎金等,更为重要的是日本通过安插日本人任车务长及会计长,仍然牢牢控制着胶济铁路。

《九国公约》表示,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的完整,确立各国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原则。有关条文规定,九国成立一个国际委员会,专门研究中国的关税政策。实际上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这次华盛顿会议,中国成功收回山东权益,是近代中国在没有武力后盾的情况下,外争国权的第一次重大成就。但是,由于中国政府在解决山东问题时仰赖美、英的帮助,因而作为妥协,未能在取消治外法权、撤退外国军警、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势力范围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

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在山东的利益受到抑制,遂转为重点扶持东北的奉系军阀。从地缘政治上,东北直接与日本统治下的朝鲜接壤,又是与宿敌苏俄利益交叉的地区,所以成了日本扩张势力的不二之选。奉系军阀头子张作霖为了争胜中原,也需要靠上一个帝国主义后台。因此日本与奉系一拍即合。在这种有利条件下,奉系通过战争的胜利,已经雄霸东北和华北,把持了北京政府,成为中国最强大的一支军阀。另外,盘踞在山西的阎锡山也跟日本往来密切。

英国主要凭借两次鸦片战争的胜利获得了在华最大的势力范围,以不平等条约开放的商埠(经济发达城市)来计算,甚至比第二和第三位的日本和俄国加起来都多。由于其大多数条约商埠都在长江流域以南,所以扶持南方的军阀更能保护它的利益。于是,英国联合美国,支持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前者掌握着湖南、湖北、河南以及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后者控制着富庶的东南五省。

美国是帝国主义列强中的后起之秀,因此早期在华势力范围还不及法国。美国意图限制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所以与英国联手支持直系军阀,包括吹捧吴佩孚,派遣顾问,派军舰掩护,等等。但是,美国人信奉实用主义,更重视商业实利,同时向直系和奉系两边都卖武器,大发战争之财。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蒋介石的《中华民国》就是亡了





从1946年7月到1949年1月,在仅仅两年半的时间里,蒋介石用以发动全面内战的国民党军队主力已基本被全部歼灭,蒋介石已走向穷途末路。在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发展的形势下,1949年元旦,蒋介石不得不假意求和,发表了向中国共产党求和的声明。

针对蒋介石的假和平攻势,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了达到真正和平的八项条件。这些条件是:(一)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政府及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这一声明获得了全国人民及各民主党派的一致赞同和拥护。

已经到达解放区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代表人物及其他民主人士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55人,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于1月22日联合发表声明《对时局的意见》,明确表示对于召开新政协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他们“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一致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关于时局的声明。

1949年1月14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指出: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南京反动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改编一切反动军队等八项条件基础之上进行和平谈判。

从1946年7月到1949年1月,在仅仅两年半的时间里,蒋介石用以发动全面内战的国民党军队主力已基本被全部歼灭,蒋介石已走向穷途末路。在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发展的形势下,1949年元旦,蒋介石不得不假意求和,发出了元旦文告,列举了向中国共产党“求和”的条件:保留伪宪法、保留伪法统、保留反动军队等五项条件。

针对蒋介石的假和平攻势,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月14日发表了著名的时局声明,声明中提出了达到真正和平的八项条件。

声明主要内容如下:

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下列条件的基础之上进行和平谈判。这些条件是:

(一)惩办战争罪犯;

(二)废除伪宪法;

(三)废除伪法统;

(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

(五)没收官僚资本;

(六)改革土地制度;

(七)废除卖国条约;

(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中国共产党认为,上述各项条件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公意,只有在上述各项条件之下所建立的和平,才是真正的民主的和平。

——毛泽东:《关于时局的声明》(1949年1月14日)

1949年1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毛泽东主席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

声明发布后,全国人民及各民主党派一致响应,表示赞同和拥护。1月22日,已经到达解放区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代表人物及其他民主人士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55人联合发表声明,表示坚决拥护毛泽东主席的八项和平条件,反对国民党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

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

从1946年7月到1949年1月,在仅仅两年半的时间里,蒋介石用以发动全面内战的国民党军队主力已基本被全部歼灭,蒋介石已走向穷途末路。在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发展的形势下,1949年元旦,蒋介石不得不假意求和,发表了向中国共产党求和的声明。针对蒋介石的假和平攻势,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了达到真正和平的八项条件。这些条件是:(一)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政府及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这一声明获得了全国人民及各民主党派的一致赞同和拥护。

已经到达解放区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代表人物及其他民主人士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55人,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于1月22日联合发表声明《对时局的意见》,明确表示对于召开新政协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他们“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一致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他们还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假和平攻势,指出国民党反动派快要土崩瓦解了,其“军事挣扎既已绝望,乃改变花样,企图以政治阴谋苟延残喘”,企图“争取时间,让反革命残余势力在大江以南或边远省份作最后挣扎”。

他们强调说“革命必须贯彻到底,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绝无妥协与调和之可能”,并表示完全支持中共领袖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

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支持和鼓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为人民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1月6日《中国致公党最近对时局之声明》发布。

1949年元旦,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1月6日,致公党发表《中国致公党最近对时局之声明》,表示:“中国当前正是民主势力与反民主势力决斗的阶段,也就是革命势力要彻底消灭反革命势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决没有中间路线和妥协的余地。”

1949年1月14日,针对国民党政府的“和平攻势”,毛泽东以中共中央主席名义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宣布八项和平条件,号召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真正的和平而奋斗。毛泽东主席的声明,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

1949年1月22日,已经到达解放区的致公党和各民主党派共55人联名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完全赞同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郑重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认为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绝无妥协与调和之可能,人民民主阵线之内,绝无反动派立足之地,亦绝不允许有所谓中间路线之存在。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新中国成立后的台湾该如何称谓






《涉台用语》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机构与新闻、媒体、出版、教育等非政府机构在涉及中华民国政府机构、人员身分、证件名称、法律法规等方面时所使用的系列术语 ,包括英文译名,以及其它禁止事项。 在宣传、新闻领域,或称为涉台宣传用语、涉台新闻用语。 此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某一领域所推动形成的产业术语。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基于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1949年10月1日之后《中华民国》的存在,并且《否认》现在位于台北的中华民国政府的合法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规定,中国大陆境内和国际活动时,使用涉及中华民国的用语时不承认中华民国为一个国家,不使中华民国政府相关机构、官员正式称呼以及特定名词,禁止出现中华民国纪年 和中华民国国家象征。

同时,不可以简单地用「台湾」、「台」取代中华民国,以避免符合台独势力去中国化的意图,以及赋予其主权国家(台湾国)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在1949年建国之前存在的中华民国,仍承认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但主张在1949年后,中华民国已经消灭,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 台湾时期的中华民国不是合法主权国家,只是地方政权。

涉台用语以「台湾地区领导人」或「台湾当局领导人」取代中华民国国家元首正式官衔-中华民国总统最为典型。 该称谓用「台湾地区」表示不承认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是「一个国家」,使用「台湾当局」表示不承认是政府,使用「领导人」表示不承认是总统或国家元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两岸就此产生事实分治的局面。 此前,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政权和中华民国(中国国民党)政府就互相贬称为「匪」 。 除了蒋匪、共匪的贬称外,中华民国方面以中共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则以国民党政府、台湾当局、蒋介石集团等称呼中华民国政府。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在厦门与中华民国国军对峙、从事台海心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地播音员,对国军称谓由「蒋匪军」过渡到「国民党军」、「蒋军」。

1979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政治态度转变。 基层对台广播时,对国军称呼从蒋军转为国民党军。

1980年代初,邓颖超在厦门视察时曾鼓励基层人员,以「台湾同胞」取代「敌人」一词称呼。 两岸关系缓和、敌意减轻后,双方亦未互相承认。

1987年时,《新闻出版署关于转发外交部《关于国内出版物出现台湾伪称问题》来函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将“中华民国”之类的正式称谓称为“伪称”, 中华民国国旗称为「伪旗」。 认为此类情况,不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因此「如果我出版物中确需刊登有『中华民国』称谓的内容,建议将伪称加引号。」新闻出版署在通知中明确支持外交部建议。 日后,该通知被视为涉台用语相关档案之一。

2002年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颁布了《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涉及对中华民国政府的各机构以及 中华民国总统所称呼的规范,在中国大陆的媒体普遍使用。 这被认为是涉台用语的指导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在2015年12月实施《两岸婚姻家庭服务术语》,以及《涉台婚姻登记机关服务规范》,试图设定两岸婚姻领域的产业术语。

2016年3月,中共中央台办、中国外交部、中共中央宣办对《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进行了修订。 该份意见实质为对媒体及出版物报导及提及涉台相关内容的规定,由于当年蔡英文当选中华民国总统,两岸关系更加紧张,因此该意见的执行比以往 更加严格。 根据此意见,中华民国总统被称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当局领导人」,且除了「陆委会」外,中国大陆媒体不直接使用中华民国以「国家」、「中央」、 「全国」名义设立的官方机构名称,对台湾的总统府、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及其下属机构,如内政部、文化部等变通处理。 如对总统府,可称其为“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机构”、“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对立法院可称其为“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对行政院可称其为“台湾地区行政 管理机构」;对行政院的各部会可称其为「台湾某某事务主管部门」、「台湾某某事务主管机关」,如文化部可称其为「台湾文化事务主管部门」,中央银行可 称为「台湾地区货币政策主管机关」,金管会可称其为「台湾地区金融监理机关」。

获准在中国大陆落地的境外电视台,如凤凰卫视,一般以「台湾领导人」的称谓来指称中华民国总统,而中国大陆媒体一般不称中华民国总统为「台湾省省长」,但是也有例外, 例如环球网曾将现任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称为「蔡省长」。 但若新闻中无法避免正式称谓,则需在其官衔或机构名称加上引号,如“中华民国总统”、“总统府”等,并且经常在引号前加上“所谓” 二字,或将出现 的中华民国国旗画面或总统字眼打上马赛克。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海峡两岸》节目中如出现在台湾相关人士相关论述中出现台湾当局以「国家」、「中央」、「全国」名义设立的机构或其他相关用语时 ,会对后制的字幕中的相关用语进行修改,如「立法委员」在字幕中会改为「民意代表」。 福建广播电视台、观察者网在使用台湾网路图片或影片素材的时候,除了在电视节目主持人口播中会在引号之前加上「所谓」二字,还会将台湾方面来源的原素材图片 影片文字中「总统」「行政院」等相关字眼在后制中人为加上引号。 有时候由于后制痕迹不明显以至于看不出来,部分网友并未察觉到引号是大陆方面后期加上去的,实际上台湾方面来源的原素材并无引号。

有作者根据《意见》概括出三种涉台用语问题处理方法,一是,「变通回避法」;二是,「加引号直接使用法」;三是,「不加引号直接使用法」。 「不加引号直接使用法」主要用于「出现在文献中或随文注释中的资料名称,还有就是行文中的引文」。 该作者认为《意见》没有对这种情况明确规定,「只要不引起负面误会和不良反应,而且语境确有需要」,应该可以直接使用。

《意见》第一项第1条即规定,不使用「中华民国」一词,也一律不使用中华民国纪年。 使用自称时,不涉及台湾的宣传报导不以「大陆」、「中国大陆」取代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不可取代「全国」。

台湾当局又称「台湾方面」、「台湾相关面向」,简称「台当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1949年10月1日之后管辖台澎金马的中华民国政府的称谓,而不使用「中华民国 政府”或“台湾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认为自1949年其政府成立以来,已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唯一的中国政府,不承认1949年迁至台湾以来的中华民国政府。 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作者,依「台湾当局」一词及马英九政府时期两岸官员「定期会晤、互称官衔」,认为两岸政府「在一定行政层级、在一定领域范围内『预设』对方公权力 的『合法性』」。

1949年后,海峡两岸互不承认。 中华民国方面以中共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则先后以国民党政府、蒋介石集团、台湾当局等称呼中华民国政府。

1987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在官方档案中将「中华民国」之类的正式称谓视为「伪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新华社相关规定,对1949年以后迁往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不得直接称呼其名称。

国台办在回应香港部分历史教材把以往的「中华民国政府迁台」改为「中国国民党迁台」时表示「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居台湾岛,从此丧失了代表全中国合法政府的地位 」。

台湾当局领导人或台湾地区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总统的正式称谓。 2002年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颁布《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规范涉台用语。 2016年3月,修订《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 第一项第一条,严禁用「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称呼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可称为「台湾当局领导人(副领导人)」、「台湾地区领导人(副 领导人)」。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孙中山四十三天蒋介石二十二年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共四十三天。孙中山的《中华民国》己亡。取而代之的是袁世凯已改国号为《北洋政府》。

代表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的即是《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的国旗为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之意。国歌为取自尚书大传虞舜篇的《卿云歌》,其中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北洋时代》《五色旗》从1912年到1928年。

蒋介石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是从1928年到1949年亡国。在中国大陆蒋介石国民党的《中华民国》共二十二年。

蒋介石国民党的《中华民国》的国旗是:青天白日满地红。至今。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国民党的《中华民国》的定南京为首都。


真正的《中华民国》的历史是: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以五色旗为国旗。

《中华民国》的国庆日:《双十节》是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成功武昌起义,并在随后的两个多月带动中国各地的革命响应。

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个行省中业已独立的17个省,派出代表,推选刚刚返国的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1912年1月至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临时宪法,南京为临时首都。

2月12日,在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等大臣的劝说下,宣统帝溥仪的兼祧母后(即溥仪的伯母)隆裕太后发布退位诏书,“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为一大中华民国”。

至此,《中华民国》正式取代与继承《大清帝国》。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被迫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首都迁至北京。孙中山的《中华民国》己亡。

此后至1928年间称为《北洋时期》,该时期的中华民国政府也称为《北洋政府》。孙中山的《中华民国》已改国号为《北洋政府》。

代表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的即是《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的国旗为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之意。国歌为取自尚书大传虞舜篇的《卿云歌》,其中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北洋时代》《五色旗》从1912年到1928年。

南京临时政府正式迁京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起来。袁世凯对内镇压孙中山的国民党,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史称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发生了。由于孙中山的国民党力量涣散,北洋军力量强大,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很快失败。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开始了复辟帝制的活动。孙中山再次组织武力讨袁,孙中山的护国运动爆发,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徐州军阀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进北京拥戴溥仪复辟,史称"张勋复辟"。但复辟丑剧只持续了短短的12天。段祺瑞再次执政后,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倡导了护法运动,但不久也失败了。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了。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从而使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一批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1920年,共产主义小组在各地相继建立,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孙中山的国民党和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联合进行北伐与统一中国。

1923年的“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为此,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即黄浦军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孙中山的国民党一大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广东革命政府还创办了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讲习所。两次东征陈炯明后,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统一。第一次东征后,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并将所属军队编为国民革命军。

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国民政府于1926开始了北伐。北伐军胜利进军,不到半年打到长江流域。北伐战争得到了工农运动的大力支援。北伐战争的胜利又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

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间,上海工人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了胜利。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加紧争夺革命领导权。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这期间,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国民革命失败。

蒋介石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屠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国民党在南京又重新建立的国民政府叫《中华民国》。

蒋介石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是从1928年到1949年亡国。蒋介石国民党的《中华民国》共二十二年。

蒋介石国民党的《中华民国》的国旗是:青天白日满地红。至今。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国民党的《中华民国》的定南京为首都。

1928年,蒋介石国民党的《中华民国》的国民政府举行“北伐”,占领北京,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到关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阴谋炸死。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蒋介石国民党的《中华民国》的国民政府占领北京后,将北京改为北平,置北平特别市。国民政府所用之“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取代北洋政府的五色国旗(其后东北易帜),并订于国府的《训政时期约法》中。“约法”相当于宪法。卿云歌亦停用,改以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训典礼所撰训辞“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为国歌。

根据1924年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军政”时期在1928年北伐成功、全国统一后结束,“训政”时期开始。

由于国共内战继续,以及日本侵华,直到1946年方订定中华民国宪法并于1947年颁行,训政时期始告结束。

1936年5月拟定“五五宪草”预备正式立宪。后因中日战争爆发,立宪遂向后拖延。

当时国民政府主席为林森(1932年-1943年),行政院长为汪精卫(1932年-1935年),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为蒋介石(1932年-1946年) 。

汪精卫因屡遭国民党内压力,后出亡河内,与日本接触,应允反共,停止抗日,于1940年在南京另组一个《汪伪国民政府》。该《汪伪国民政府》仅获教廷、意大利、纳粹德国、伪满洲国的承认。汪精卫于1944年病死东京。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从东北地区开始了局部侵华。

1937年7月7日,日军中国驻屯军一部制造“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全国抗日战争爆发。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制造“虹桥机场事变”,蓄意扩大侵华战争规模,国民政府被迫对日作战,“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9月下旬,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开始。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大规模战役,抗击日本侵略者,但实行的是一条片面抗战的路线,丧失了大片国土。

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面抗战的路线,执行持久抗战的方针,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与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抗击日军侵略,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4年,解放区军民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1945年8月初,美国在日本广岛与长崎先后投下核武器,日本天皇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帝国于9月2日向盟国签订投降书,接受《开罗宣言》及《波茨坦宣言》规定、归还占领之外国领土。遂即“伪满洲国”瓦解,汪精卫政府覆亡,台澎诸岛后由中华民国进行接收。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国民党虽然也宣布批准政协决议,但提出许多保留条件。接着,在3月间召开的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上则公然不承认政协会议的约束力,继续鼓吹一党专政。同时对全国人民要求遵守政协决议和反对内战的活动横加破坏镇压,制造了“较场口事件”、“李闻血案”及“下关惨案”等流血事件。

1946年5月,国民政府从重庆还都南京,国共谈判也转到南京举行。蒋介石借口共产党拒绝从苏北、皖北等地撤退,公然调集二十万军队,于6月大举围攻以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令。 百万雄师强渡长江, 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防线,于23日解放南京。

《中华民国》在大陆最后一届反动政府垮台,宣告国民党在大陆二十二年统治的结束。蒋介石的《中华民国》亡国。

接着,解放军攻占上海、 杭州、 南昌、武汉等城市,共歼灭国民党军四十三万余人,取得了渡江战役的胜利。残余的国民党军队纷纷退向两广、西南、西北及台湾等地。

蒋介石从幕后走到前台,在广州成立国民党非常委员会,直接掌握军政大权,后又退到四川,企图负隅顽抗。为了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人民解放军分路展开追歼战,席卷两广、福建、西南及西北地区。在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形势下,绥远、新疆、湖南、云南等省的国民党军政人员通电起义。蒋介石带领余部逃往台湾岛。

根据《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对1949年10月1日之后的台湾地区政权,应称之为“台湾当局”或“台湾有关方面”、“台湾方面”,不使用《中华民国》,也一律不使用《中华民国》纪年。

《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

1.对1949年10月1日之后的台湾地区政权,应称之为“台湾当局”或“台湾有关方面”“台湾方面”,不使用“中华民国”,也一律不使用“中华民国”纪年。

2.不使用“台湾政府”一词。不直接使用台湾当局以所谓“国家”“中央”“全国”名义设立的官方机构名称,即台所谓“一府”(“总统府”)、“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及其下属机构,如“内政部”“行政院新闻局”等,可用台湾“有关当局”、台湾当局“主管部门”“主管机关”代替。如对“台湾行政院”可称其为“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或“台湾行政当局”,对“台湾各部”可称其为“台湾某某主管部门”,如“行政院新闻局”可称其为“台湾新闻主管部门”。特殊情况报道中不得不直接称呼上述机构时,必须加引号,我广播电视媒体口播时则需加“所谓”一词。

3.不直接使用台湾当局以所谓“国家”“中央”“全国”名义设立的官方机构中官员的职务名称,可称其为“台湾知名人士”“台湾政界人士”或“××先生(女士)”。台湾市级及市级以下(包括台北市、高雄市)的机构名称及人员职务,如市长、县长、议长、议员、乡长、镇长,县民政局、市教育局等,在相关新闻报道中,原则上可以直接称呼。

........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莫言笔下的《八路》是胡耀邦吗






胡耀邦是有名的小八路。莫言笔下的《八路》是胡耀邦吗?胡耀邦的后人们都不《起诉莫言书中污篾八路军》,祖上没有八路的后人们《起诉莫言书中污篾八路军》,走资派特色政府法院一定不受理。

毛星火与《起诉莫言书中污篾八路军》的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所以走资派特色政府的法院不接案。这是意料之中的事。网民祖上没人当八路军的,属多管闲事。那么莫言笔下的《八路》是胡耀邦吗?是习近平的祖父辈吗?不管了。《八路》的亲人后代都不管,就任其自然吧。不过还在庙堂里的《八路》的亲人后代们心甘情愿就行。

近日出了一件大事《起诉莫言》,先是法院不受理,推到检察院,后者虽接受了材料,但并不能确认受理了案件……

但在网上支持毛星火和支持莫言的,却开始激烈厮杀,暗战涌动,烽火连天。这一切隐喻了罗刹国现实的某种诡异?法律表现了“缺位”,有关部门也不出来干预,在涉及重大社会问题的时候,社会陷入无政府状态。

首先,这件事就本质而言是个政治问题,而且是长久未根本解决的大问题,关系到国家的路线和未来,因为从起诉内容到双方辩论的内容无不涉及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重大历史。

这件事也绝不是简单的法律问题,而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暗中阶级较量。这件事的发生背景,是长期以来,一小撮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右派政客,贪官污吏,官僚,买办,资本家,富豪,房地产奸商以及雇佣的操纵意识形态的砖家叫兽反动文人,这些窃取立法,司法,行政,媒体社会公器,霸占大部分公权力的改格右派既得利益集团的封资修意识形态,与渐已觉醒的广大中国人民大众左派强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危机意识斗争精神之间的矛盾,尖锐碰撞的结果,这是迟早要来的事。

莫言,贵为中国作协副主席,论行政级别应属副部级高官之列,共产党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经常到大学讲课,其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戏曲,结交的都是达官显贵,社会名流,被捧成带领中国融入西方先进文化中国文化界的“旗手”,文学权威大师。莫言是右派权贵阶级一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了。毛星火的对手并不只是莫言,而是上图所示的“右派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与其说是在维护莫言,倒不如说是在维护他们自身所处的阶级利益。起诉莫言引起了整个右派的恐慌,也是很自然的了。

右派虽然嘴上讳言阶级斗争,但右派都是天生的阶级斗争动物,阶级觉悟都是与生俱来的,一切达官贵人富人都要结交,一切社畜都要敲骨吸髓地压榨,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分的很清。这比因为被分田单干企业私有化改制原子化为孤立的个体“乌合之众“”愚昧的一群“,丧失了工薪阶级的阶级意识,经常混沌与易受忽悠要敏感得多。

总结了一下,右派在这场意识形态的暗中阶级较量种表现出以下特色:

第一个特色:莫言抹黑侮辱英烈,丑化人民公社集体化经济是“扼杀自由”,谄媚洋人窥私心理,丑化中华民族的罪行,白纸黑字,证据确凿,铁证如山,不容抵赖。但右派并没有象个斯文人一样,“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就莫言的文学内容进行实质性地只言片语的辩论,说清是非。赞同莫言的人,一个都不敢贴莫言的原文。而是避实击虚,胡搅蛮缠:由胡锡进率一群小喽啰,大帽子,大棍子,铺天盖地,对毛星火展开批斗大会,人身攻击,除了一味地谩骂和抹黑,神马毛星火是“混混”,起诉莫言是中国文化界的“悲哀”,是一场“闹剧”,是“民粹的狂欢”,是中国文化界的“悲哀”,是“自我炒作”??

那气势飞沙走石,几乎遮天蔽日,大有炸平庐山,毁灭地球之势。非要把毛星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不可。一群搅屎棍子街头流氓混混寻衅滋事,一副不把水搅混誓不休架势。不由让人一下子就回忆起文哥中“保爹保娘保省委”的保皇派“联动红卫兵”。

毛星火这可是走法律程序啊!右派居然管这叫民粹?你们是真不懂民粹,还是不愿意接受“法治”?奇了怪了,骂别人是顺民不敢反抗权威的是你们右派,骂别人起诉权威的也是你们右派。

真是好笑。中国任何人都有起诉莫言的自由。这才刚刚要起诉,还没开始打官司呢,这就一片哀嚎,各种批斗帽子都扣上来了。我真的很惊讶,也很破防,原来你们“自由派”竟是如此地恐惧害怕自由啊!竟然是一只披着“自由派”外衣的封建官权资本专制的狼?

按常理来说,对于毛星火依法走程序起诉莫言这件普通的民事诉讼案件,一贯鼓吹“法治社会,秩序”的右派,应该感到欣慰才对,然后就搬个小凳子安静坐等 “青天大老爷”法官判决,法槌落下,然后欢呼“法治对民粹的胜利”激动人心时刻到来……

但右派们偏偏逆天,在 “青天大老爷”法官尚未受理之际,就对毛星火大家挞伐……这却恰恰暴露了右派一贯鬼吹的“法治”是假的 ,是骗人的鬼蜮伎俩糊弄人的魔法而已,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

第二个特色:这些为莫言辩护的言论有一个总的特点,就是在极力回避实质正义所在,回避正邪善恶黑白是非的界限,而是单纯从虚伪的“程序正义”法律层面为其诡辩。

右派拿出的第一个“程序正义”,就是说毛星火:当事人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不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公益诉讼通常由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提起,主要是检察院作为公诉人。个人并不具备直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资格。

首先,毛星火“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吗?右派对法律的曲解是非常荒谬肤浅的,其偏见比愚昧离真理更远。莫言利用小说丑化新中国,造成集体公有经济被走资派破坏殆尽,每一个新中国的主人,都沦为雇佣劳动者,沦为牛马社畜,深受其害至深。怎么能说“当事人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联想到“私有化官有化改制”中的下岗失业6000万工人阶级,起诉改制抢劫人民公有财富的诉讼,均遭法院 “改制案件不受理” 。而检察院作为法定公诉人,却对下岗失业6000万工人阶级这种明目张胆破坏社会主义宪法的社会性犯罪行为,竟然不发一语?尸位素餐,不提起公诉?

2015年暴雷的云南政府支持背书的泛亚金融诈骗大案,受害人涉及全国30万人,金额400亿。本来是受害人自诉案件,却被检察院剥夺了诉讼权,变成检察院公诉案件。银监局急匆匆炮制了一部恶法,把刑法的“合同诈骗受害人”诬为“非法集资参与人,损失责任自负”。把一桩惊天金融合同诈骗案性质,篡改成非法集资案,完全无视全国30万受害人遭受的430亿巨大损失利益主张,最后抓了几个人了事。包括银行,央视,云南政府,诈骗资金卖货人,一干同案罪犯,全部都变成了“善意所得的市场行为者”。这一系列颠倒黑白,戕害正义,庇护犯罪团伙的骚操作,不由人想起马克思关于“法律就是统治阶级任意玩弄的妓女”的历史宣判。

在右派鼓噪的“程序正义”指导下,复杂繁琐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的程序性规定迷宫和高额诉讼费用。法官专注于程序的严格执行而丧失了追求事实真相与实质公正的热情,而律师则抱着对雇佣他的当事人负责的态度,竭力从法律中寻找有利于其当事人的条款甚至利用其中的漏洞,同样不关心事实真相与实质公正。结果,法庭变成了诉讼技巧的竞技场,实际上成了维护犯罪的法律工具,而“程序正义”则成了罪恶渊薮,犯罪的遮羞布。

如果右派借此阻挠毛星火起诉行为,也证明所谓“程序正义”的反动性反人民性,因为江平法律党徒们制定的现行法律,基本不具有“集体约法”性质,是非法,不合法的,应该全部废除。

我很赞成美国的案例法系,以毛星火起诉案作为案例,秉持真理越辩越明的态度,通过全民辩论,起到全民教育,全民网络大讨论,大辩论,大鸣大放,确立涉及公益起诉的全体公民参与,代表民意的正确案例法援引法系,废除四十年来江平法律党徒贩卖的,一小撮法律党徒暗箱操纵的,起源于古罗马的落后僵化大陆法成文系。推进中国的法律建设新起点。把中国人民的思想,从江平法律党徒贩卖的源于古罗马的落后僵化大陆法成文系中解放出来。

但恐怕这又要被某些“左派”反美人士骂成“美狗”了。令人讶异的是,当走资派“搞一段资本主义”的时候,“与美国接轨搞私有化贫富悬殊”的时候,这些“左派”反美人士不反美;但一谈美国案例法或民主制度的时候,他们就立即嗷嗷叫“反美”了?这种选择性反美,其形左实右的维护封建官权的极右本质是掩盖不住的,一撅尾巴就露馅。

第三个特色:也是在极力回避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正邪善恶是非,而是从纯文学方面为其诡辩。

有的说莫言小说里的人物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虚构,法律无法针对具体对象判决。这就奇怪了,不是还在吹捧他写的是历史的真相吗?怎么又变成魔幻虚构文学创作了呢?

小说里的人名地名故事情节都可以是虚构,日军,国军,还乡团,地主,外国人,解放军,八路军,游击队,土改队,村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等等他们各自干了什么好事坏事也都是虚构的吗?政治如果也可以虚构,那虚构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要说明领悟到了那高深莫测的人性还是对毛主席时代新中国的咬牙切齿地憎恨?难道设立侮辱先烈法不涉及被侮辱地群体?还是以小说文字来侮辱先烈就不算侮辱?可是外国的颁奖词不明明是写着因为他侮辱了我党我军及带领的人民才给他这份荣誉的吗?

关于莫言小说,从没看过,只是在各网友截取的内容和评论上基本有个判断,再看替他辩护的各路大神的文章,着实感觉双方主要都不是蹭热点,而是一场争夺话语权的阶级斗争较量。有人一开始企图把毛星火起诉莫言一事,说成是一个不知名小网民,为搏取流量打着爱国旗帜煽动网民碰瓷知名作家的一场闹剧。可是,当我们看到莫言小说的诸多文字不断暴露出来时,我们才发现任何一个朴素的社会主义者都无法对其小说所要表达的极端反动思想邪恶价值观采取容忍和漠视,法院似乎冷处理诡异,又让莫言的支持者开始得意忘形。直到现在愈演愈烈地與情,连部队里都有人出来发文批判莫言,这就让支持莫言的一帮文化人坐卧不安,纷纷冒出来为其长篇大论辩护。

为莫言辩护的又说,“文学小说创作内容应该与作者分开,法律不能干涉创作的自由,否则文学就死了’。这话不等于就是说,用文学小说来造谣歪曲抹黑历史也是创作的自由,应该允许。如果真是这样,那是不是应该把所有历史文献都烧掉,反正历史真相没什么重要,考古也不要进行,影视剧想怎么拍都行,照着他们多年以来就给我们灌输的:“历史是任人打扮地小姑娘”去做就是了。

为莫言辩护的又说“莫言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的中国人,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是一个少有的有良心的中国人,甚至可以和古今中外无数伟大的文学家比肩"。这些吹捧简直是空洞无物,浮夸成风,批评莫言就被说成不懂文学,读不懂莫言,奇怪了!难道莫言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右派不是一直“反权威,反极权主义”吗?怎么变叶公好龙了?

莫言的辩护者又说:他们要维护的不仅仅是莫言,而且是要维护所有敢于讲真话的人,如果这次让起诉莫言得逞,那以后所有人都不敢讲真话了”,难道莫言的“丰乳肥臀,抛乳,滥交。八路军是流氓,对酷刑的窥阴心理”体现了文学的真实吗?

莫言的辩护者又说:莫言小说几十年前就发表了,国内还得过无数大奖,以及他的军龄党龄作协副主席身份,说明国家是认可他的"。是的,国家过去也是认可许家印的,给了许家印各种耀眼光环,难道他犯罪就可以“不捕不判”吗?人民有监督国家一切的权力,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莫言的辩护者又说:起诉莫言会影响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顺力进行,还会让外资企业望而却步,起诉莫言影响了中国营商环境。”这其中的逻辑着实怪异,起诉莫言竟吓坏了官商勾结的封建官权资本家?以至于影响了官商勾结的中国营商环境?这不等于不打自招地确认了“莫言是右派既得利益集团资本家的代言人乏走狗”,与他们是一伙的吗?

其实起诉莫言最终是什么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恰恰是民意的一次最真实的展示。这个民意的背景前面说过,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砖家叫兽挑战国人底线的事件发生,毫无底线的对策误导舆论,一切政策仿佛都有这一小撮人捣乱掣肘。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莫言是满脑嗜血和兽欲九流作家






在《万维读者网 》上,有位作者《 七使2022 》,发表了一篇文章是《公知群起力挺老五毛莫言,这是中文圈大笑话》中说:“就这么一个满脑子嗜血和兽欲的九流作家,居然成了公知们的保护对象。这不是笑话,什么才是笑话?“

文章开篇就说:如果老想着跟蠢人讲道理,他们不但绝不会听,反倒会拉低你的水平让你越变越蠢。

文章又说:譬如最近一个毛血旺要起诉莫言,一堆沙雕网红公知就含泪式蹦跶发文,“要为莫言鼓与呼”,然后大批蠢粉就在朋友圈批量转发,一副“我不为莫言喊冤,天地就此崩塌”的模样。这些网红,包括了押沙龙、六神磊磊读金庸、雷斯林、海边的西塞罗、何三畏、王五四、何思云、严锋、理记、余秀华、胡锡进……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为莫言站台就算了,他俩本就是一路货色,你们这些连作协大门往哪边开都不知道的网络公知们又跟着汪汪叫作甚?活脱脱的流浪狗冒充官宦看门犬。

文章中说:莫言早在2016年就当过作协副主席,这是副部级高干,所以人家是莫部。真蹭上了他,别说区区一碗饭,给你们个小官当当有钱吃日料鱼生寿司还是很容易的。想当年,莫言就是靠吃日料起家的。他的成名作《红高粱家族》,讲的就是八年抗日战争时期一帮土匪如何“英勇抗日”、“英勇就义”的故事。故事讲述者的奶奶九儿,有个很可能“上过奶奶的炕”的老相好刘罗汉,因为铲伤了日军运输牲畜,被日本人下令剥皮凌迟处死;讲述者的爷爷土匪头子余占鳌奋勇抗日,到处攻打伏击日伪;讲述者的二奶奶遭日军侮辱,死前咬掉了一名日兵的鼻子;讲述者的奶奶给抗日部队送饭,中了日军几枪,壮烈牺牲。

文章中说:我看过很多国军将领写的抗战资料,没听说日军侵华时期有过剥皮凌迟的行刑法,东京远东国际法庭宣判二十几个被告有罪,也没听说他们或他们部下犯了在大陆犯下了剥皮或凌迟的罪行。但还没当上副部长的莫言,却非要说“我查阅过县志,县志载:民国二十七年,日军捉高密、平度、胶县民夫累计四十万人次,修筑胶平公路,毁稼禾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骡马被劫掠一空。农民刘罗汉,乘夜潜入,用铁锹铲伤骡蹄马腿无数,被捉获。翌日,日军在拴马桩上将刘罗汉剥皮零割示众。”

文章中说:嗯,估计莫言版的高密县志还记载了他爹余占鳌是怎么在高粱地里与别人的老婆九儿野合,可歌可泣地勾搭成奸的。凭着改编电影《红高粱》一炮而红,莫言从此几乎在每部小说都要加插若干日料。我说的“日料”,是莫言挖空心思向壁虚构出来的“抗战史料”的缩写。实际上,莫言就是今天满网反日仇日自干五的祖师爷,在蔡洋举起u型锁之前二十多年,莫言的“爷爷”就在山东高密用鸟枪歼灭了无数日寇了。我所知道的众多伪公知里,只有一个李单眼是对莫言有微词的,但他东拉西扯一通郭沫若赵树理沈从文,引用完了莫言2013年“蚍蜉撼大树”的著名讲话,没两句马上兜回来说”事实上我对莫言尚存善意”。一看而知,虽然扯淡连篇,单眼锅对莫部挨骂也不如他的伪公知伙伴那样痛心疾首,但还是最终表示同情,总体立场与伙伴们保持一致。

文章中说:这一长串踊跃力挺莫部、不知真愚还是假愚的伪公知们,我怀疑他们从来没有完整看过莫部的任何一篇小说。我可以告诉他们,莫部虚构史料肆意攻击“洋鬼子”的,绝对不止三十年前的《红高粱》,更有名的是《檀香刑》。在这部臭名昭著的小说里,德国鬼子侵略山东强修胶济铁路,“庄稼地里修铁道、扒了俺祖先的老坟茔”,德国技师还调戏良家妇女,摸了“猫腔”戏子孙丙的老婆,孙丙用棍打死了德国技师,惹来德国洋鬼子兵“血洗村庄”,烧房子、杀女人、刺刀挑儿童,孙丙投奔义和拳,纠集千把人到处“扒铁路,烧窝棚,杀洋人”,最后被抓,袁世凯讨好德国人,下令孙丙的亲家赵甲行刑,用檀香木插进孙丙肛门里,让其坐桩而死,而且必须坐桩满五天,直到德国人举行铁路通车典礼才能死,而孙丙唱起“猫腔”戏曲,缓缓慷慨就义。

《檀香刑》的结构是多个人物角度叙事,基本全抄福克纳的名著《我弥留之际》。这个轮不到莫部不认,别以为穿插了什么“猫腔”曲词就能忽悠别人。而在思想方面,《檀香刑》宣扬的就是扶清灭洋,义和拳运动代表了人民福祉,孙丙成为义和拳高密首领后到处杀人放火是正义的,他被德国鬼子和二鬼子袁世凯合谋酷刑处死,简直就是苍天没眼,大清子民务必牢记此恨。

只要懂点历史就知道,义和拳是白莲教、八卦教等邪教变种,趁当时大旱导致民不聊生,暗戳戳崛起准备反清,但山东巡抚毓贤对其十分纵容,将黑帮义和拳提拔为官方的民团,允许他们到处设场授徒,招纳拳匪,于是义和团就摇身一变,成了“扶清灭洋”的公开组织,到处焚烧教堂和医院,杀害教士教民。如有地方知县保护教民、捉拿拳匪,毓贤就派兵镇压,反过来查办知县,继续纵容拳匪杀人放火。多国公使见状,要求满清撤换毓贤,于是清廷才将袁世凯调来当山东巡抚,镇压查禁义和拳,使其逐渐不能为祸。这就是当时的大背景。

具体到《檀香刑》所说的“高密遭德国鬼子血洗”,实际情况如下:山东历来教案高发,这是因为自从清廷被迫允许传教士入华后,由于教会免费提供食物,所以大批贫民纷纷入教,灾难之年尤其如此。而当地的官员士绅碍于治外法权管不着教民,所以怀恨在心,经常策划反对教会,造谣教会收养孤儿是要对他们挖眼取心抽脑髓配药,借此煽动无知群氓焚拆教堂、劫掠杀害教士教民。莫言的老家高密也不例外,在官员士绅煽动下,当地人深信胶济铁路的建设会带来洪涝、破坏风水,于是极力反对,阻挠施工,攻击德国技术人员和华人小工,围攻德国公司。德国总督决定派兵保护铁路并缉拿凶徒,但受到阻挠,于是开枪镇压,打死打伤十余人。过了几个月,1900年1月,高密县官亭村出现了一个叫“孙文”的义和拳小头目,到处发揭帖,招引来了一千几百个拳匪,与当地数千群氓结合成恐怖武装,带着抬炮、火枪、单刀、花枪,到处袭击德国铁路公司分局,烧毁工地房屋,“平路毁局”。到了5月,袁世凯的官兵终于抓住了“孙文”。但到了6月中旬 ,高密“ 西乡一带渐有蠢动 ”,大批义和拳匪来了,6月底“两日之间,濠里啸聚,千百成群,驱逐小工,搜杀洋奴。动则施放枪炮,更欲劫夺孙文”。袁世凯的武卫军“调行至柳沟河边,乃被横截”,“刚过半队,匪人枪炮齐施”,最终武卫军“当场格毙数十名”。次日,“奉谕斩孙文”。

义和拳在山东被镇压后,一边去了毓贤任巡抚的山西,协助毓贤在太原将传教士191人全部杀掉,另杀害教民及其家属子女1万多人,焚毁教堂、医院225所,烧拆房屋两万余间。另一边,慈禧本人公开支持义和拳,下旨让其合法化,还默许以端郡王载漪为首的近支王公和刚毅等亲信,将义和拳匪引入河北直隶,再引入北平,要倚靠这些“刀枪不入的神兵”将洋鬼子赶出满清。于是,数以十万计的拳匪头戴义和团红巾,扛着大刀、长矛从各城门进入北平,伙同慈禧卫队董福祥部当街杀害日本公使还开腹剖心马蹄踏尸,德国公使亦被射杀,随后在内城焚烧教堂,杀害教民。拳匪还随意屠戮百姓,连使用火柴的户主都称为“三毛子”,是通敌卖国,一家八口全杀掉。打洋伞、戴眼镜的也要被杀,卖洋货的商店统统烧掉,店主也得挨刀。最后,拳匪和清兵合力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区。慈禧发给义和团两万石米,还让庄亲王载勋悬赏杀洋人:“杀一男夷者,赏银五十两;杀一女夷者,赏银四十两;杀一稚子者,赏银二十两”。这就导致了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长驱直入,攻陷北平,解救使馆人员。义和拳匪一夕之间作鸟兽散。慈禧吓得仓皇跑到西安,下诏罪己,让李鸿章与联军议和,签下《辛丑条约》,才得以灰溜溜返回北平。这一长串踊跃力挺莫部、不知真愚还是假愚的伪公知们,我怀疑他们从来没有完整看过莫部的任何一篇小说。我可以告诉他们,莫部虚构史料肆意攻击“洋鬼子”的,绝对不止三十年前的《红高粱》,更有名的是《檀香刑》。

文章中说:当年的老公知们被莫言打油诗骂得狗血淋头,尚且知道反击,今天的小公知们却非要迎狗血而上,争着抢着“保卫莫言”,殊不知这种犯贱之举,在莫言眼中,只不过是集体“窜稀”罢了。

如今的小伪公知们,其实没几个真读过莫言的小说,只不过看到别人“窜稀”,自己也跟着“窜稀”。这种“窜稀”,与他们的流量相关,与他们的良心无关。如果他们真有良心,看到莫言挨毛星火揍,应该在旁边看笑话才对。莫言自八十年代出道以来,一直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五毛,仇外、为义和拳唱赞歌,是莫言贯彻始终的思想。小五毛读不懂老五毛的小说以为老五毛是反贼所以怒揍老五毛,这难道不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吗?

小伪公知们肯定要反击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恰恰证明了西方价值观对他思想性和文学性的肯定,你在这里瞎说八道,是在蓄意混淆视听,破坏莫言的高大全形象!我只能回一句,蠢蛋们之所以蠢,不仅仅在于他们没见识,更在于他们没记忆。十二年前莫言刚获奖,马上掀起了巨大的质疑潮,海内外的学者和公知都在质疑,写了无数文章。著名汉学家顾彬认为,莫言的英文本是译者葛浩文改写过的,整段整段重写,有些篇幅甚至直接删除,整本小说基本等于葛浩文重新创作,这才能忽悠到那些根本不懂中文的读者和评委。

细看《2012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就知道了,里面全是对莫言作品的误读。

莫言“最杰出的小说《丰乳肥臀》”,对跃进、饥荒和各种灾难只是一掠而过,它的重点在于对女性胸部和哺乳过程反复而细致的描写,主人公是个到几十岁还只会吃奶的弱智男,还坐过牢。这种角色设定直接来自福克纳名著《喧哗与骚动》里的白痴儿班吉。

授奖词提到的莫言另一部小说《酒国》,“讥讽的对象”既不是“独生子女政策”,也不是“吃人肉的风俗”。恰恰相反,莫言是用一个从开始就喝醉的侦查员的胡思乱想来解构了“食人俗”,到最后侦查员以为自己扑向一艘画舫喝酒吃人肉,结果却掉进粪坑死了。整个故事穿插着莫言本人和读者李一斗的书信来往,最后酒桌相见,字里行间明示着整个“吃人肉”的故事是两个醉汉瞎编的。

《酒国》一书充分凸显了创作者莫言的奸猾意图:既要用“吃人肉”这话题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借此提升销量,另一方面却从头到尾都用莫言自己的话来消解“吃人”故事的真实性。这叫赚了便宜又卖乖。

莫言从来没有如授奖词所说,“用讥讽和嘲弄的手法向历史及其谎言……发起攻击”。恰恰相反,他是用垃圾般的语言狂欢讥讽和嘲弄了真实的历史,而把虚构和谎言酿造而成的假酒硬灌给读者和评委们喝。《檀香刑》就是最最典型的勾兑粪水。

莫言的小说从来没有自己独创的结构,都是从各位世界级大师直接“拿来”的,如福克纳、乔伊斯、略萨,还有一些后现代作家。莫言小说的语言是他的硬伤,农民话本式的拖沓啰嗦,比民国的还珠楼主还差起码两个档次。莫言小说里的“苦难”是一种假象,实际上是用来包装肉欲和酷刑的细节描写的。有些人天生就心理变态,从小喜欢亲手弄死各种小动物,以满足其嗜血欲。莫言很明显就是这种人。他在《酒国》结尾就津津有味地描写如何主动要求店家当着自己的面宰杀活驴。顾彬指出,莫言没有思想,因为莫言自己曾公开宣称,作家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其实不对,莫言是有自己“思想”的。他的思想,从《红高粱》中期的《丰乳肥臀》到《檀香刑》,一以贯之,就是仇外和力捧义和拳。在《丰乳肥臀》中,他还不忘编排出义和拳祖宗们的“抗德英雄事迹”,说他们往几十个德军头上浇屎。

就这么一个义和拳基因深入骨髓溢于毛孔的老五毛,就这么一个满脑子嗜血和兽欲的九流作家,居然成了公知们的保护对象。这不是笑话,什么才是笑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