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细账博克

兵不在多,而在调遣。诗不在技,而在韵。人情不在冷暖,而在己身。
个人资料
正文

媒体和某些网友们在潜艇事件问题上的三个误区

(2006-06-19 08:03:25) 下一个

媒体和某些网友们在潜艇事件问题上的三个误区

媒体和某些网友们在潜艇事件问题上,通病是过于抽象地谈论该事件,而不能从具象的角度来谈。这就注定了媒体和某些网友们只能是泛泛而谈,因而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是错误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也即三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不能从日本的首相是小泉纯一郎,这个现实上来谈潜艇事件。

第二个误区,不能从日本右翼主导日本政坛,并且日本右翼内部,激进程度不同,这个现实上来谈潜艇事件。

第三个误区,不能将中日对抗属于中美对抗的一部分,这个现实上来谈潜艇事件。

我在前面发有关该事件的帖子时,有网友回复时提到,前一个时期的鲍威尔的谈话是打压台湾。这是极端错误的。我已经写了文章《鲍威尔的好听话为什么是个阴谋》。这里不再多谈。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我与某些网友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

那么,媒体不能从具象的角度还分析潜艇事件,是水平不够么?不是的!

我来美国之后,很大的一个感触就是美国的媒体。从法律上来讲,美国媒体没有负责社会舆论导向的责任。但是我们看到,在美国的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其社会责任感比我们想象的要强。

尤其在对外政策上,特别是像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美国媒体表现出惊人的社会责任感。当然,这个社会责任感是建立在美国利益基础之上的。在美国国内对伊拉克战争,比较强烈地持不同意见的背景下,美国媒体特别注重的是保持美国社会的稳定,表现出了极高的职业道德感和爱国感。当然这是指大媒体,街头小报不能算数。

那么在这次潜艇事件过程中,大家应该能够注意到,华文主流媒体的态度是,不煽动,不渲染。这是主流媒体所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

既然如此,我们的华文媒体抛开具象,谈论抽象,就是很自然的了。有些问题朦胧一点,对华人世界是有利的。当然,台湾绿营媒体,表现得自降身价,比日本还要日本。好像日本人是日本的侄子,台湾人才是日本的亲儿子。这就和瘪三没什么区别了。

那么我们网友们呢?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有许多渠道获得外界的信息,那么为什么我们还上文学城网站呢?或者说,文学城网站为什么受欢迎呢?

就是因为,在这里我们的行为是个人行为。就算是我们的某些帖子,太过出格了,搅乱了大家的交流,那版主删掉即可么!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谈论各种问题。这就是文学城的优势。

所以,从具象的角度分析潜艇事件,华文主流媒体不便过于深入地谈,我们在文学城为什么不可以从具象角度来谈呢!这就是我的那篇《我这么看潜艇事件》的出发点。

今天我再补充些内容。

先从小泉纯一郎是日本首相,这个特定的角度来谈谈。

小泉纯一郎作为日本右翼势力很具代表性的首相,是很具特色的。他将日本外交行为,特别是在美国对外动武和与中国对抗问题上,小泉的表现是与美国保持高度一致。这一点很像英国的布莱尔。面对特点如此鲜明的日本首相,抽象地、泛泛地分析,当然会是错误的。正像在英国,布莱尔紧跟小布什的做法,很多英国人是不理解的。伊拉克战争前,很多英国人也是上街游行的。

同样在日本也是一样,很多日本人对小泉纯一郎紧跟小布什的做法,也是不赞同的。这其中就包括日本右翼。别看我们中国人认为小泉是太右了,但是在日本还有人认为小泉是太左了。因为有些极激进的日本右翼认为,现在日本完全可以摆脱美国的束缚,修改和平宪法,堂堂正正地建立军队,并拥有核武器。公开支持中国的台湾、新疆、西藏等地区独立,并且给与军事的支持和援助。他们批小泉是卖国贼。

所以,你要是不能具象到小泉纯一郎是日本首相,这个层面上,你就没法看懂日本政治了。

小泉纯一郎紧跟小布什的做法,是将自己的政治生命与小布什绑定。这就决定了,中日对抗已经彻底地纳入了中美对抗的步调。中日对抗已经完全属于中美对抗的一部分。

事实上,这对中国有效地把握中日对抗的强度,是有利的。小泉纯一郎能够平衡日本各政治派别的意见,不走激进的公开的军国化路线,从某种角度来说,缓解了中国的压力。

再从日本右翼势力来看。日本右翼势力控制着日本政坛。但是其内部激进程度则有着天壤之别。这一点很象台湾绿营内部。日本政坛曾出现的首相频繁更迭的现象,就是日本右翼内部斗争不稳定的表现。小泉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和右翼各派别的意见,但其内部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而且随时都有激化的可能。

多少年来,日本都没有出现过像当年田中角荣、大平正方那样,能够控制住日本右翼势力的人物了。现在的日本右翼是内部极不稳定,随时都有失控的危险。一旦其失控,对中国就极为不利。

就是因为小泉的特点和日本右翼的特点,当年江泽民和朱镕基才进了很大的力量,去拉住小泉。因为小泉的行为是绝对受小布什的控制的。换了个别人可能就不是。中日对抗就有可能失控。所以有些人也不要在小泉的问题上,批江泽民、朱镕基买过了。这是斗争的需要。

有了这两点,那么第三点,在中美对抗的大棋内看中日对抗,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才有了我的那篇《我这么看潜艇事件》。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没法多谈了。以后我会陆续发帖子,和大家继续交流的。

算细账

Nov 15, 2004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