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细账博克

兵不在多,而在调遣。诗不在技,而在韵。人情不在冷暖,而在己身。
个人资料
正文

从以色列空袭联合国维和人员想到的

(2006-07-27 06:43:06) 下一个

从以色列空袭联合国维和人员想到的
我们先来看新闻报道。
联合国主管维和事务的助理秘书长吕特26日在安理会会议上介绍情况时说,从当地时间25日下午13时20分开始的连续6个小时里,位于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辖区的希亚姆哨所附近就不断受到以军炮火袭击。据统计,有21发炮弹落在距离哨所仅300米的地方,其中4发直接击中哨所,而哨所附近并没有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活动。
吕特说,希亚姆哨所附近每落下一枚炮弹,维和部队就直接向以色列国防军发出警告和抗议,联合国副秘书长布朗和她本人也多次打电话给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处,提出抗议并要求停止炮击。联合国驻黎维和部队总部在当地时间19时17分与哨所失去了联系。前往营救的维和部队官兵在大约2个小时后抵达出事地点,发现哨所顶部坍塌,其余部分也遭到严重破坏。直到目前,仅有3名观察员的遗体被找到,另外一名观察员很可能也已经遇难。而就在营救行动期间,尽管联合国方面一再向以军发出警告,哨所周围地区仍不断遭受袭击。
据统计,联合国维和部队各个阵地附近共遭受了145次袭击,其中有16发炮弹直接命中,对建筑、设备和车辆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联合国、美国、欧盟和一些阿拉伯国家26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就结束黎巴嫩危机举行会谈。各国代表同意,有必要建立一支由联合国委任的国际部队,保证黎巴嫩和以色列边界的安全。
按照以色列与美国的设想,介入黎以冲突的国际部队以北约部队为主体,但这起炮轰联合国观察哨事件给国际部队的部署计划蒙上一层阴影,北约秘书长和法、德等主要北约成员国都对此持消极态度。

很显然,炮击联合国人员的目的有三个。
一是联合国为停火所作的努力,使有些人很不高兴!二是某些人要介入,即以北约部队为主体的国际部队要进入有人想进入的地区!有些人消极对待不要紧,有些人会积极对待就可以了!三是除国际部队之外的联合国人员应该离开这一地区。也就是说,这一地区的事物,应该交给美国人为主来办理!
那么,美国人在这里会得到什么?我个人认为这对美国不利!
如果美国得手,借以色列消灭部分真主党组织,保证伊拉克局势稳定,进而尽快实现对伊朗开战。这一目的是注定不会达到的!
一是决定美国可以对伊朗动武的条件很多,伊拉克及其周边地区局势基本稳定,仅仅是对伊朗开战的条件之一。尽管这个条件很重要!
二是在伊拉克及其附近的反美武装组织很多。真主党仅仅是最大的一个。虽然你可以使真主党受到损失,但你要想完全瘫痪或是基本瘫痪真主党的武装力量,是不可能的!
三是美国稳定伊拉克局势的先决条件之一是美国得到阿拉伯世界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对联合国人员的袭击行动,是继续走一意孤行的战略方针。而这一方针已经被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了!
四是就算退一步说,可以从两面夹击叙利亚和约旦,尽最大可能控制中东的石油。这一战略是有其高明的地方的。但却是太一厢情愿了!
石油牵动着各方的神经!美国要是自认为有能力趟此浑水,也就有能力不打真主党,独自就能够稳定伊拉克局势了!
五是如果行动进展不利,美国在国际上的声望先不谈,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事物,美国还有多大精力去管?!
而要想进展大获成功,不把大批军队开进黎巴嫩是不行的!再翻过来对付伊朗!
如果美国人认为此路可行,又何必在伊拉克战争之后,将联合国引进伊拉克呢?!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说到底,还是没这个能力么!
“将无谋,兵徒劳”。这个道理不用解释吧!
既然有人触动石油这根神经,那么,如果俄罗斯、法国、德国和中国联起手来。“上合”组织的事,朝鲜半岛的事,台海的事,美国人管还是不管?联合国里岂不是闹翻了天!美国自己就会打乱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世界已有的秩序!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请问,身为世界霸主的美国,是在革世界的命,还是革自己的命啊!
说穿了,伊朗是战略家的试金石!
一个好的战略家,不仅可以打下伊朗,还可以得到中东的石油。换个“草莽英雄”来,不但什么都得不到,还会把本钱赔进去!
算细账
2006年7月27日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