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国2014

(2017-05-08 16:25:35) 下一个

回国2014
         

(一)


回囯旅游,意味着亲友、美食、新环境,这次只身一人上路,潇洒利落,更是令人期待。这边厢,欢乐的歌就要飞出心窝窝;那边厢,还是要扁着嘴跟这三个人说:"Mum misses you guys already!" 幸而连小牛也不会不识趣到说" then don't go".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好事之前,九个小时的飞行是最大的难处。想入睡,姿势怎么都不对,只好看电影。为放松计,分类里毫不犹豫地选了华语。

<<扫毒>>,主演古天乐、张家辉、刘青云。故事情节,表现手法、推进节奏等都很平庸,也不吃惊,香港电影早过了创造力的巅峰,点进来就是看帅哥的。古天乐一如既往,除了一张帅得无懈可击的脸(照太阳灯算不算整容?)之外,并无其它贡献。再次感叹男人要从"帅"跃进到"迷人",还是应学点文化。对刘青云这种"老实巴交"的"小黑子"类型一直无感。开始很不理解为啥张家辉把小弟演得过于"屌丝"和纯朴,不是影帝吗?连个火候都掌握不好?看到后面才明白他是为了反衬摇身变大佬之后的世故和狠辣。这个心机太着痕迹,反倒不美。

<<四大名捕>>,看半天也入不了戏,各种假装深沉,故弄玄虚,最难将息要数主演邓超,长得怎么可以这么土气?浓眉大眼圆腮帮,仿佛金刚葫芦娃的真人版。实在不理解还有女粉丝飞扑:"我比孙俪更爱你,考虑一下我吧!"多亏烂片催眠,好歹还睡着了一会。

醒来,还有三个小时。这次给陈坤、刘嘉玲一个机会。<<过界男女>>讲的是小人物的故事:刘扮演的李太是一个被老公抛弃的香港前阔太,在人前死撑面子,假装老公未玩失踪,但手头已日渐拮据;她的司机阿辉(陈坤饰)千方百计想把在深圳的老婆搞到香港生二胎,十分缺銭。在向李太请求预支工资未果后,把驾驶的奔弛车的部件分几次换卖给了开修车场的朋友。导演的节奏感很好,情节推进得不疾不徐,两条线合并的时候恰巧是矛盾到高潮时:阿辉想趁送李太到深圳罗湖变卖古董返回香港时,把老婆塞在后备厢里夹带过关。说实话,看到这里,以为会是一个车毁人亡的结局,结果稍出人意料:换的伪劣刹车出了问题,车撞在路边护栏上,阿辉下车就去开尾箱盖,李太看到从里面坐起来的阿辉老婆自然大惊失色,不过还是帮着拦下出租车送他们上医院。山路漫漫,李太茫然前行的背影愈来愈小、、、、、、张力释放了,问题依然在,这个结局更贴近现实,更令人回味。

南航的食物保持着稳定的低质量,但为了消磨剩下的时间,还是仔细地把可以下咽的部分都吃掉了。

飞机落地时,正是广州的清晨5点,灰色的天空,热浪尚未升起。

(二)

往杭州的飞机还要等2个多小时。候机厅旁边一间很勤劳的服装店已经开门了。还在店门口,就为店内服装之五彩斑斓小小地讶异了一下,在土澳久呆,已经不大习惯用色如此大胆的衣服了。标签上的价格,即便创除机场溢价的因素,也远超海外赤佬的心理预期。罢了,还是享用些免费的精神食粮吧。

<<西厢记>>是几年前买的,因为去过山西运城的普救寺。一直只看了个开头,一直在张生感叹"日近长安远"处逡巡。"长安"指代功名,这句话是说读书人离致仕发达的距离比太阳还远,这也是包括了作者王实甫在内的汉族读书人的心声。由于元朝取消了科举制度,非根脚人("根脚人"指出身为统治阶级的蒙古贵族,类似今日之"红二代")不可能再走"知识改变命运"的路,所以元曲里抒发读书人这种郁闷、无奈、悲凉心情的占了绝大多数。

古文基础约等于零,再遇上大量用典,幸而元杂剧是半白半文,幸而每一折后面都有注释,所以翻来掉去地看下来,也很有乐趣。正看到张生普救寺佛堂惊艳于崔莺莺,当时的女性美标准可以参考:"杏脸桃腮"、"腰肢细软"、脚小、步履轻盈,最摄人心魄的还数神态,"临别秋波那一转",感觉比今时之"嘟嘴卖萌剪刀手"有层次。

平安无事到杭州,出闸之后先去确认了贵阳过来的航班没有延误,然后摸清了机场打的的出口和的士价格,看上去杭州的出租车管理得很好,价格也不贵,到绍兴乌镇也就三、四百块。

站在接机的人群中,深刻地体验着爱因期坦的"相对论",时间仿佛停滞,特别是大屏幕上的显示从"正点"变为"到达"以后。心里一边想象着呆会儿见了面会高兴成什么样,同时又在责怪这几人怎么这么拖沓。差不多时间到达的有三、四个航班,看着旅客陆续地走过,几次强忍住询问他们是否是从贵阳过来的冲动。终于,听到人群中有人用贵阳话喊了声"舅舅",登时精神一振,来了!

这3个人平日在视频对话里经常见面,但是可以搂住肩膀亲热的感觉断然不同。当然不会象老外那样拥抱亲脸,就连相互问候也是很普通的"一路都顺利嘛?"但亲人久别重逢的瞬间,四周的熙攘都突然消失和静黙。

在往酒店的出租车里,恢复常态的大家用家乡话互相打起趣来。随便一句话,四个人都会笑得很大,笑得很久。司机试探性地问:"你们贵州的水是不是有点问题?"自从离开家乡后,对地域性歧视,只要不是歪曲事实和夸张太过,基本都不会生气。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人生不就是在笑笑别人,再被别人笑笑中度过吗(大意)?不过此刻还是很本能地反问了一句:"什么问题?""那个、、、牙、、、"老妈和老姐一向以天生牙好而自豪,当下同时予以区分和撇清,"那个是毕节,氟斑牙。"

杭州的老同学很热情,帮忙订了人行的宾馆,晚餐又请了正宗的杭梆菜。十五年不见,这位正宗的诸暨(西施的故乡)美人风釆更胜当年,自信和灵秀依然,岁月帮忙増添了从容和淡定,身边的儿子高大英俊。幸福感满溢。女生之间即便多年不见,沟通起来也毫无隔阂,仿佛从来没有分别过。神奇的感觉。四年的交集之后隔着各自际遇的千山万水,兜兜转转,还能保持着对彼此生活的好奇心和关切,这,就是同窗情谊。

(三)
今年厄尔尼诺气候,才告别了澳洲冷湿的冬日,又在杭州迎面碰上绵绵阴雨。酒店大厅里"驻场"的旅行社销售, 一个小个子的东北中年男人,适时地凑了上来:"游西湖吧,雨天更好看。有专车来接。"

小胡导游扎着马尾巴,年龄介于24至28岁之间,矮小、黑痩,其"就职演说"却掷地有声,权威不容挑战:"我说话的时候,你们都要听!让你们问问题的时候,再问,不要七嘴八舌地,导游听谁的?!"
"花港观鱼"结束后,第一次点名。听着导游喊着一个个的组合名(散客临时拼团),心中竟然有一些紧张和期待,当导游叫到"贵州四人"时,我和老姐齐声答"到",继而双双笑不可抑,为这不约而同,也为洞悉了对方同样的紧张和期待。

撑着伞走在苏堤上,毛毛细雨使人在"毕竟西湖六月中",竟能怀想"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春意。记得在"三潭映月"的附近,有一座"我心相印"亭,这次不巧錯过。

游船上,小胡导游的解说很平民:"楼外楼名气很大,但如果是我家来了客人,绝对不会请在那里。在超市买个真空包装的东坡肘子,味道其实差不多。"

新建的雷峰塔,造价过亿,广为杭州人民垢病,正如小胡导游所说:"不知是谁的主意,竟然在里面安装了两部观光电梯!杭州人民不承认这是雷峰塔,因为真正的雷峰塔已经在1929年倒掉了!"旁边一个男游客哼起了"千年等一回"。

午饭前的最后一个景点"曲院风荷"。古色古香的建筑,以前是一所学堂,如今开了一家"星巴克"。没觉得很突兀,但也并不相得益彰。极目远眺,"连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外,现代的高楼大厦稳稳地占据着地平线,教人在发思古之幽情时,也不能忽略了现实的存在。

饭后安排梅坞品茶,毫无疑问,意在销售。皮肤白皙,据说是靠吃龙井保养有术的梅姑娘演示冲茶要诀:绿茶不用洗,茶水里毛乎乎的"灰尘"就是茶多酚,具抗氧化、降血脂、防癌的功效;茶水喝掉之后,茶叶还可以吃下去,因此杭州人都管喝茶叫吃茶。梅姑娘推销的利器一是量足,在超市买,罐子里茶叶用真空袋包装,份量最多有罐子容量的一半多一点,在这里买,销售小姐在装茶时,当着顾客的面把罐底在桌上蹾了又蹾,保证装满;二是以言语挤兑,"有条件的客人可以带点回去"。与老妈和老姐交换了会意的眼神后,心中充满了"我为鱼肉"的坦然:耳根最软的大妈组合、有这么多老妈所向往的功效的茶多酚,买!

虎跑 ,除了那眼据说是老虎刨出来的泉水外,以前还有定慧寺,弘一法师李叔同就是在此出家。如今,定慧寺三个字只出现在景区里济公祠堂的介绍图片上。这座寺庙何时何故湮灭尚未查到,只能大胆推测它同西湖边诸多的牌坊、碑刻一样,毁于文革。

丰子恺是李叔同在渐江一师时的学生,据他回忆,李叔同是音乐和西画教员,但他的国文好过国文教员、英文好过英文教员、数学好过数学教员。这样一个才气纵横的生命,在连日不食,挥毫写字中过了十几天后,毅然抛妻弃小,遁入空门。辗转江南各寺庙苦修25年后,于泉州温陵养老院圆寂。临终前写下"悲欣交集"四字。原以为大师已经"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不想他往之时,竟也有感念如斯。人生,是怎样的一个难题?

(四)

丽日。从酒店到西湖不过一公里多,清晨还不很热,正适合慢慢走去。

以游客的眼光,单凭街景很难把杭州与中国其他的大中城市区分开。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过街天桥,一样的品牌店,一样的各奔前路的行人。但一近西湖,"人间天堂"的画卷便徐徐展开了。保俶塔、断桥、白堤、苏堤、南屏山,湖光山色之外,更隽永的美隐于历史的深处,存于游人的遐想。周围那些叫做"坞"的小村落,曾经见证过几多人间悲喜,世事沧桑?

晨练的杭州人好福利,大妈们跳着湖景广场舞,面对外来游客,仿佛更多了一分自得。格外出彩的却是一个表演"单人滑"的瘦老头,脚蹬旱冰鞋,腰间的小盒子放着音乐,数次做出专业选手要跳起凌空旋转的预备动作,但每每在观众屏息静气,满怀期待时,老头却只是侧蹬一步,滑了开去。

过了断桥,沿白堤向南。气温已升起来,两侧的小树还不足以遮荫。有售货亭,除了卖小食、水和冰淇淋之外,还提供摄影服务。在这个拍摄工具泛滥的年代,真让人怀疑照相还会有生意。

西泠印社之后是秋瑾墓,关于女侠,树丛下有块小石牌,上面文字的介绍非常简略。一直有个印象,在中国,凡是与党史、军史有关的景点,文字、图片资料总是比较详尽(我喜欢,因为难免"言多必失"),比如南昌起义纪念馆,比如广州的农讲所。而其他的景点这方面就明显不足。眼前的鉴湖女侠塑像,手持中式大砍刀,似乎与历史不符。秋瑾舞刀在日本,所以刀应该是比较小巧的日本的腰刀才对。她回到绍兴策划起义时,已经是用枪了。

岳庙是老妈最向往的景点,她想看秦桧两口子怎么跪在岳飞坟前遭人唾弃。99年我记得那跪像前人头攒动,刚挤到近前,一口唾沫就几乎贴着鼻尖飞了过去,真的是群情激愤!如今的跪像前,居然空无一人,不禁心中生疑,难道国际化改变了国人的道德标准,金汉一家,秦桧不再是汉奸了?走近一看方释然,原来墙上新増了个告示:文明旅游,禁止吐痰。细想之下,秦桧挺冤。武人坐大,向来是帝王大忌,要杀岳飞的是赵构,却教秦桧背了几百年的黑锅,连自创的一笔好字也不能堂堂正正叫"秦体",而只能被曲为"宋体"。

30度的高温下一直走,小侄女想吃麦当劳了。不愧跨国大企业,麦当劳在本地化和创新上做得真不错:它把甜品站开在了店门口。在土澳,由于人流不足,象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的主要矛盾是要实现交叉销售,让喝咖啡的人顺便买个汉堡。而在中国,銷售不愁,座位紧张,主要矛盾就变成了加快顾客周转,分流客人。甜品店开在门口,方便只买甜品的打包带走,不占座位。

第二天凌晨有世界杯决赛,大家一致决定早点睡觉。睡前,想给老妈详解"薄周谋反大案",她却对央视法制频道更感兴趣。好吧,继续读<<西厢记>>。

想起在<<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的情形。<<西厢记>>之为禁书,其实不冤。除了有床戏外,多种指代、暗喻尽够让人"脸热心跳"。不过,文字之美真如黛玉所说,读后"口齿生香"。

(五)

新建的千岛湖长途客车站离淳安镇大约十公里, 高且壮的出租车司机张口就要50元,一瞥之下即能感知他的"不怀好意"。再问,斯文的黑车司机果然只要30元。

得知我们游完湖后会去黄山,黑车司机自告奋勇:"你们不如坐我的车去,一路上我给解说,路过的古村可以进去看看。全部给400块行了。"直觉这样会很好玩, 但是有老有小的, 安全第一,还是小心为上, 坐大巴吧。

历史悠久的淳安在解放后不久就因兴建新安江水电站被淹没了,千岛湖即是电站的水库。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兴起,淳安镇的房价也突飞猛进,据说有水景的公寓卖到了万元一平米。

刚下过雨,街道被洗得干干净净。小吃城的门口有小贩卖莲蓬。以为在小吃城可以品尝到本地特色,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里其实是国内其他地方的小吃总汇。川味凉粉, 兰州拉面, 广式煲仔饭, 味道都似是而非。唯一可能与本地有些联系的只有炸小鱼了。小吃店的老板们大约也和游客一样, 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不过卖的不见得是家乡的食物罢了。

游船上的导游倒象本地人,黑瘦干练,一口纯正的江浙普通话。解说词应该早就背下来了,为了防止游客为拍照翻出栏杆,他特意举了一对老夫妇为模仿泰坦尼克号的杰克和罗丝,结果掉进水中的例子。这个我是不大信的。就像老师爱说"我有一个学生如何如何,"基本都是无法查证的。因为我家就有四个老师。

水库蓄水淹没老县城后,原先的山头变成了矮矮的小岛散布水面,据说有上千座之多。这就是千岛湖名字的由来。由于真正的古迹沉入水底,除水景之外,这里的旅游资源实在有限。经过再三挖掘,围绕明朝一个姓商的状元做文章,修了架吊桥,名曰状元桥;建了座木楼,就叫状元楼。也是迎合了望子成龙的家长游客的心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交钱的游客才能到状元桥上去摇一摇。交钱之前根本没多想,上桥以后, 待前后左右的人发一声喊,吊桥疯狂地摇摆起来, 才真正感到了恐惧。以前曾在网上看到过吊桥被游客摇垮的新闻,没想到如今身临其境。自忖一旦落水,自己没能力救起其他三人, 还会上新闻, 被人笑骂素质差,遂决定还是快速通过为上。回头招呼家人时, 却发现她们和别人摇得一样欢!

与状元桥的欢乐喧嚣相反,状元楼安静而神秘。大门紧闭, 等了十分钟才有一个老道模样的人来开门, 给发了一小条红布。我见有随喜箱,便塞了几块零钱进去,"老道"也不谢,沉着脸,仿佛很看不上的样子, 只说:"过来写名字。"穿过回廊,我被带到一张桌前坐下。对面的中年妇女黑, 瘦,普通农家妇女穿着, 神情颇不和善。

我以为"写名字"是把孩子的名字写在布条上, 由状元楼的"神人"给祈祈福, 保佑学业顺利什么的, 结果哪用这么"麻烦"?"农妇"直接拿出一本收据, 让照着前面的样本写。翻开一看,都是"收到某某的家长交来1888元"之类的。我可不想硬着头皮做冤大头,就站起来说:"我不喜欢这样。""农妇"顿时恼羞成怒,仿佛被"愚弄"了似的,恨恨地拍着身边的"募捐箱":"那, 这里!"终于看到了脱身的曙光, 我赶紧塞了十块钱进去, 快步离开。

四下一看,已身处状元楼外,老妈正等我们。这是什么景点?!所有的"风景" 就是"老道", "农妇" 和募捐箱。过了一会儿,和我有相似经历的老姐也安全脱险了。

回头"复盘",应该向老妈学习,一开始就不搭理"老道",不接他的红布条。但是事先谁也不知道那是陷阱,老妈也许只是凭直觉嗅出了不对。而且由于"老道"将我们分开,以便分别"击破",整个过程大家竟没有机会交流。不过,误入状元楼的代价只有区区十几元钱, 我们已经庆幸不已了。

山清水绿的千岛湖,游客众多。看着水面上穿梭往来,络绎不绝的游船,忽然好奇,不知这些游船的排污是怎么处理的? 如果直排湖中, 那农夫山泉, 还有点"甜"?也许有个线索可供参考,就是到镇上看看当地人喝不喝这个牌子的瓶装水。后来由于离开得匆忙, 竟忘了这事。

郭沫若的大诗碑立在湖中的梅峰码头上,内容不外是热情洋溢地歌功颂绩,"电量夺天日,泽威绝旱涝"。全诗无一字提到因修建水库而被迫背井离乡,作出巨大牺牲的淳安人民。如果他们的名字还记录在案的话,至少大诗碑的背面应该留给他们吧?不然,淹没的,就让它湮没了吗?

(六)

祖国的进步是巨大的。高速公路沿线服务站的卫生间都很干净,有专人实时清洁,唯一不足的是地上总是湿 漉漉的。

邻座的乘客见我每次坐下都仔细地系好安全带, 忍不住说:"你这个习惯挺好的,我也系上吧。"

千岛湖往黄山公路沿线的村落应该比较富裕, 窗外不时掠过村民自建的楼房, 体量大, 有三,四层高。有趣的是,无一例外,外墙的白瓷砖仅贴了正面,楼房侧面和背面的灰色水泥墙面一律裸着。可能这是当年流行的样式。

晚饭时间到了黄山脚下的汤口。这里的旅游业管理得不错, 吃, 住, 交通都井井有条,价格适中。 当然,竞争也是重要原因。

当地土菜的口味和家乡的家常菜有几分相似, 干, 香,微辣。号称"黄山一绝"的龙爪菜原来是蕨菜。毛豆腐,毛鳜鱼是当地特色,所谓"毛",我的理解就是长毛, 即食物自然腐败的过程。黄山"毛"的程度, 大约在家乡臭豆腐二分之一的位置,所以大家享用时心理上毫无障碍。
加入等待上山缆车的长队时,旁边的牌子提示大约还需两小时。"既来之,则安之",除了每次拐弯时在防止别人"超车"的基础上,自己团队趁隙"快进"外,其余时间尽可放松。在地广人稀的土澳学会了把观察人当作消遣,此时四下打量,发现普通人的长相比电视上的假脸明星和网红PS照自然健康, 看着更舒服。

也有不和谐的情形。一个年轻女孩为防晒, 在密集的队伍中撑着太阳伞。由于伸出的伞边很容易戳到周围人的眼睛, 大家都劝她把伞收起来, 后来还叫来了保安。女孩执意不听,恐怕觉得轻易听人劝没面子?看来,不能把坏事都归咎于大妈。

在缆车中飞升, 满眼是黄山独特的美, 奇松, 怪石, 秀竹,云雾漫起,散去,又漫起。老妈自信地说:"爬山,是我的强项。"

最美的景致在东线,移步换景,任何角度都可入画。黄山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女人,她用薄纱蒙住住爱人的眼,用层次感系住爱人的心。游人登高也不能望远, 穷尽了视线也还是黄山。

老外旅行团里一个约二十岁左右的白人小伙子外形很打眼,两个中国大妈看得目不转睛, 先是窃窃私语:"瞧这小伙子多帅。"后来其中一位竟当着白小伙的面用英文大声称赞:"Beautiful !"我看得暗自好笑,小白可能以为她在赞叹祖国山河的壮美呢!

在林间小道不停地拾阶而上,不仅是对体力的测试, 更是对意志的考验。在北海,大约就是江主席赋诗处,老妈和小侄女就再也不肯往上走了。老姐在我的再三鼓励下, 勉强同意继续前行,但一路上, 她不停地哼哼叽叽, 数次想放弃。我很"火大", 心想,和平年代,这些人都该送去洋插队,强化训练下。

我们"竹杖芒鞋轻胜马",尚且气喘吁吁,挑山工的辛苦自不必说。他们挑一担蔬菜到光明顶只能赚300元。肩上一根扁担,手上还拿着另外一根,这是歇息时用来支撑担子的。从这个细节尽可以想象他们起步时的艰难。

在云雾中攀爬,脚步虽有些沉重,心情却很松快。登上光明顶时,不见景,浓雾中只能分辩出气象站的大圆球。尽管眼前迷茫, 胸中却一片澄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