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威廉·福斯特 美国对西半球的掠夺

(2023-04-17 09:37:01) 下一个

 威廉·福斯特  《美洲政治史纲》Outline Political History of Americas(1951)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foster/1951/index.htm 

Outline Political History of Americas

美洲政治史纲

〔美〕威廉·福斯特(William Z. Foster)

美国International Publishers出版社出版
译者:冯明方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7月

 

第一部 殖民地时期

 

 
第一章 新世界的发现
  发现时期
  内陆探险
  富饶而美丽的新世界
第二章 美洲的印第安人
  阿兹蒂克人
  印卡人
  阿兹蒂克和印卡的社会组织
第三章 西半球的征服
  西印度群岛的征服
  墨西哥的征服
  秘鲁的征服
  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
  巴西的占领
  美国和加拿大的征服
  征服的革命意义
第四章 政治与经济的组织
  专制的殖民政府
  殖民地的土地攫夺
  殖民地的农业和工业
  对殖民地商业的限制
第五章 奴隶劳动
  奴役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的反抗
  黑奴制度
  奴隶买卖
  奴率制度的残酷性
  奴隶强烈反抗
  白人的的工资奴隶制
第六章 殖民地的教会
  教会的财富
  改宗、教育、宗教裁判
  教会维护人对人的剥削
  拉丁美洲的天主教传教会
第七章 夺取殖民地的国际斗争
  走私业
  海盗
  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殖民地时期结束时的土地分割
  革命前夜
第八章 西半球的革命
  英国殖民地的革命
  革命的过程
  革命中的阶级力量
  海地的革命
第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续)
  西班牙殖民地的革命
  革命的开始
  革命战争
  巴西革命
  加拿大的叛变
第十章 革命的成就
  民族独立
  君主制的取消
  政治的民主
  教会与政府的分离
  土地的分割
  工业的解放
  奴隶制和雇佣制
  妇女的地位
  群众教育的问题
  资本家阶级的增强

 

第二部 从独立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十一章 二十二个国家的诞生
  西班牙殖民体系的崩溃
  巴西的发展
  加拿大的统一
  美国的统一
  美洲各民族的发展
第十二章 美洲各国间的战争
  一八二五——一八二八年的巴西一阿根廷一乌拉圭战争
  一八三九——一八五一年第二次乌拉圭战争
  一八四六——一八四八年墨西哥与美国的战争
  一八六四——一八七0年的巴拉圭战争
  一八七九——一八八三年的太平洋战争
  一九二八——一九三八年的格兰查科战争
  其他美洲领土纠纷
第十三章 美国的领土扩张运动
  购买路易西安那
  瓜分墨西哥
  扩张的浪潮
  击破印第安人的抵抗
  把印第安人驱逐过密西西比河
  在西部对于印第安人的掠夺
第十四章 美国与加拿大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的成长
  南北战争以前的工业发展
  运输业的发展
  南北战争后的经济发展
  美国帝国主义的诞生
  西班牙一古巴一美国间的战争
  弱肉强食的经济
  加拿大的工业化
  工业的发展
第十五章 发展迟滞的拉丁美洲经济
  拉丁美洲工业的情况
  大私有地产的危害性
  帝国主义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
  帝国主义投资的典型
  帝国主义经济政策的破坏性影响
  大地产制度与帝国主义
第十六章 泛美主义
  门罗主义的宣布
  门罗主义不能畅行无阻
  泛美联盟的组成
  委内瑞拉和巴拿马
  好战的美国帝国主义
  拉丁美洲人民的抵抗
第十七章 奴隶制度的废除
  旧日的法国、西班牙和英国殖民地奴隶制度的废除
  美国内战
  斗争尖锐化
  种植场主的反叛
  内战中的黑人
  内战中的工人
  一八六一——一八六五年的革命
  巴西黑人的解放运动
第十八章 拉丁美洲的革命和独裁者
  早期的独裁者
  第二批独裁者
  当代的独裁者
  “考迪罗主义”的本质
  巴西统治阶级的控制方法
  美国的资产阶级独裁制
第十九章 墨西哥革命
  狄亚士政权
  革命和反革命
  革命纲领的制定
  为争取纲领的实现而斗争
  卡德纳斯政权
  美国对墨西哥的干涉
  对革命的评价
第二十章 美国人民的斗争与工人阶级的斗争
  对人民倾袖们的评价
  工人的早期斗争
  全国性工会
  劳动骑士会
  美国劳工联合会
  社会主义运动
第二十一章 为民主而斗争的世纪
  土地、奴隶制与雇农制
  生活条件与工作条件
  民主权利
  受教育的权利
  妇女的进步
  宗教自由
  斗争的总结

 

第三部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第二十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美洲各国人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拉丁美洲和加拿大所发生的经济影响
  美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后对劳工的进攻
  美国帝国主义的进展
第二十三章 俄革命与共产主义运动
  反苏运动
  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美洲各国共产党的成立
  共产党的活动
  共产党的力量
第二十四章 西半球的工团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
  工团主义的倾向
  美洲工团主义的工人团体
  无政府工团主义的没落
  拉丁美洲的社会民主党
  秘鲁的“美洲人民革命同盟”运动
  加拿大的合作社会同盟
  美国的社会民主党
  社会民主主义和工会官僚
  共产党人、工团主义者和社会民主党人
第二十五章 经济大危机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美国的经济危机
  遍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
  苏联不受危机的影响
  美国和加拿大的群众的反抗
  拉丁美洲的斗争
  共产党领导着群众
  世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美洲的法西斯主义
第二十六章 人阵阵线、新政和睦邻政策
  拉丁美洲的人民阵线
  美国的新政
  新政和法西斯主义
  罗斯福所起的作用
  睦邻政策
  反法西斯斗争的高潮
第二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法西斯主义的性质
  战争的历程
  战争中的美国
  加拿大的作战力量
  战中的拉丁美洲
  战争的损失
第二十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革命后果
  资本主义制度的衰落
  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传播
  拉丁美洲战后的斗争
  美国和加拿大战后的斗争
  两个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第二十九章 美国对西半球的掠夺
  美国的帝国主义计划
  经济攻势
  军事攻势
  政治攻势
  对阿根延的进逼
  对加拿大的逐渐吞并
  西半球的后方
第三十章 华尔街夺取世界霸权的斗争
  帝国主义侵略的政策
  美国帝国主义的联盟者
  华尔街世界攻势的失败
  法西斯主义的危险
  战争的威胁
第三十一章 美洲的富裕和贫穷
  拉丁关洲的悲剧
  贫穷、饥饿和患病的群众
  美国财富的集中
  剥削和工人的贫穷
  受到双重剥削的黑人
  贫困的少数民族集团
  加拿大的两个极端
第三十二章 拉丁美洲的工人运动
  工人的斗争
  早期的美洲国际劳工组织
  拉丁美洲劳工联盟的成立
  工人阶级的工会主义
  拉丁美洲劳工联盟的工作
  破坏拉丁美洲劳工联盟的企图
第三十三章 美国和加拿大的工会运动
  劳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政策
  劳联与经济大危机
  基本工业的工会组织
  有组织的工人与黑人
  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行动
  华尔街的劳工帝国主义者们
  分裂产业工会联合会
  分裂世界工会联合会
  加拿大的工会运动
第三十四章 西半球的问题
  民族结合的趋势
  民族的稳定与发展
  黑人民族的发展
  印第安人的民族趋势
  白种沙文主义
  发展中的新大陆文化
第三十五章 今日西半球的迫切问题
  民族独立问题
  土地的重新分配
  拉丁美洲的工业化
  生活水不的改进
  民族自决问题
  法西斯主义和战争的威胁
  国内和国际的团结
第三十六章 美洲的将来
  美洲的资本主义的惨淡前途
  世界资本主义回春的不可能
  杜鲁门的徒劳的“管制经济”
  “第三种势力”的欺骗
  社会主义是根本的答案
  苏联的胜利的社会主义
  为社会主义而战斗
地图六幅


 

 


感谢 木原 录入及校对

威廉·福斯特 -> 《美洲政治史纲》(1951)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foster/1951/29.htm 

第二十九章 美国对西半球的掠夺


  华尔街的富豪们,由于无厌贪欲的推动,又面对着资本主义衰落与社会主义上升的可怕的世界景象,正在推行一种政策,其出路必须是美国统治世界,甚至不惜挑起另一次恐怖的战争。他们对于这种大规模方案的论点和计划,我们以后还将加以论述。这里要讨论到的是这个巨大的帝国主义方案的一个重大方面;就是把美国垄断资本的统治加在整个西半球的企图。

  我们在前面几章中已经看到,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起,经常有冒险家或开拓者用贪婪的目光凝视着北方的加拿大和南方的拉丁美洲,他们梦想着和策划着一个美国所统治的巨大的包括整个西半球的帝国。在内战以前,许多奴隶主孕育着野心的征服计划,而这也就是在门罗主义幌子下对拉丁美洲许多侵略行动后面的总思想。在睦邻政策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期,这些传统的扩张主义倾向,当时虽已发展为羽毛丰满的帝国主义目标,却还多少笼罩着一层自由主义的薄纱。可是,就在这几年中,美国着着是走向建立它对西半球的帝国主义统治。一当一九四五年四月杜鲁门总统上了台,他就把睦郊政策残余的自由主义装饰抛到一边。他开始空前猛烈地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压力,来推进华尔街的计划,以打败它的帝国主义劲敌(主要是英国),并奴役西半球使之变为美帝国主义的一个庞大的“后方”。

美国的帝国主义计划

 


  这个完全征服西半球的广泛帝国主义计划的经济部分,就是一九四五年三月在墨西哥察浦忒帕克的美洲各国会议上所提出的“克莱顿计划”,当时罗斯福总统还在世,战争还在进行中。克莱顿计划被诊张地称为“美洲的经济宪章”,它的三个主要方面就是“自由贸易”、“自由投资”和“自由企业”。

  这个“宪章”的“自由贸易”方面要求美洲各国间相互降低关税。这个建议的总的影响,将使拉丁美洲脆弱的工业暴露在有力的和高度有组织的美国工业不可抵抗的竞争前面。这将阻止拉丁美洲进一步的工业化,甚至还将摧毁这些国家现有微弱的工业。它也将限制拉丁美洲各国之间的商业,并将保证美国在拉丁美洲总的贸易中的最大部分。正如一位美国作家在大约十年以前坦率地所说:“南美洲的市场必须关闭起来:它必须成为美国的独占贸易区域。”[1]美国保管在拉丁美洲高嚷“自由贸易”,但却在世界规模上任意缔结卡特尔协定,以对抗像战前德国那样较强的竞争者。

  帝国主义经济计划“自由投资”的一面,将使美国——这个拥有足够大量资金进行广泛投资的唯一美洲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条件把资本输入各国,这样就摧毁了一切旨在限制外国投资和防止人民遭受不在当地的美国剥削者为了利润而掠夺他们财富的国家法律。一位古巴作家曾描述这个特点说:“克莱顿计划禁止限制投资,不许用捐税限制利润,并且要求‘保护’投资者,明白地证明了拉丁美洲是被当作殖民地来看待的。”[2]

  克莱顿计划“自由企业”的一面,将不许拉丁美洲人民有权把他们国家的基本资源和工业国有化,并从而把它们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它将迫使他们树立社会进步的阻碍,同意美国制造商协会衰朽的毁灭性的意见。这正是把拉丁美洲全部经济生活开放给华尔街垄断资本的放肆剥削的另一个计划。

  这位华尔街的真正代言人、美国助理国务卿克莱顿的计划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将在表面上给拉丁美洲一些工业化的供应,但主要以美国借款为基础。这个方案后来被杜普门总统在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九日就职演说中提到了世界政策的地位,即他的出名的所谓“第四点”。这种“工业化”的真正目的,只是在进一步刻意经营之下,继续传统的殖民政策,仅仅建立一些并非服务于拉丁美洲人民利益而只是服务于美国资本家利益的工业。这种恶毒的帝国主义给慈悲的拙劣伪装掩盖着。古巴共产党领袖布拉斯·罗加在讲到拉丁美洲对于这个全部工业化方案的普遍评价时会说:”这些言辞,给我们国家日常的实际生活证明了是慌言,因为我们国家遭受着北美垄断资本家和统治者的联合水菓公司、美孚油公司、大通银行以及债券股票公司的残酷压迫和无厌榨取的痛苦。”[3]在墨西哥,一九四七年的运输工业全国会议(雇主联合会)会说:“克莱顿计划……只是一个争取世界霸权、摧毁竞争和自由的计划。美国在这个计划中担任了核心国家的角色,而其他国家则处于卫星国的地位。”[4]

  美国控制西半球计划的军事部分主要表现于军备标准化的方案,那是一九四五年十月美国通过泛美联防机构加在其他美洲国家身上的。根据这个野心计划,所有美洲国家都应把“各种武装部队的所有单位的军备和制造军备的设施”加以标准化。还规定了保证强迫服役、军官训练等联合制度的措施,包括军官和学生的交换[5]。这样的计划如果付之实施,唯一可能的结果是把西半球全部军事机器放在美国的手中。一个拉丁美洲作家说:“中、南美二十国的武装部队将丧失他们国家的性质而成为美国强大船队和大军的单位。国防的需要将从属于美国实力战略的国际目标了。”[6]托列达诺写道:“这一战略的当前目标是要使整个美洲从世界其余部分中孤立,而把它的领土和资源保持在美国独一无二的命令下。”[7]这种军国主义的恶魔,是在宣传苏联将要进攻美洲的荒唐借口的基础上用魔法变出来的。

  美国帝国主义计划的政治部分,虽然没有正式写成条约的形式,也同经济、军事和文化部分一样是断然而激烈的。它包括摧毁拉丁美洲的民主,强使各国政府右倾,并且把它们完全放在美国直接的控制下。要做到这点特别需要削弱或摧毁共产党,分裂各国的工会运动,和破坏拉丁美洲劳工联盟。而这一破坏工作又以使得拉丁美洲和美国的各种社会民主党进一步腐化和驯服为必需的前提。

  帝国主义计划的文化部分,简括地说,不免是用经常向美国人民销售的同样欺诈的方法,向拉丁美洲人民和加拿大人民“销售”美帝国主义的政治路线——说这对于西半球的防御、对于所有民族的民主和一般幸福是必需的。

  揭露和反对美帝国主义这些活动的先锋是共产党和拉丁美洲劳工联盟。阿根廷共产党领袖柯都维亚,曾概括地综述规模巨大的美帝国主义扩张的全部计划如下:“有名的‘美国世纪'的理论,在拉丁美洲各国中表现于如下的形式;强迫推行‘美国民主’(这是反民主、反共、反苏维埃的,借以建立反动政府和清算真正民主的政权);美国经济制度,(要求给美国的商业和财政的片面垄断扩张开放门户);‘美国文化’(拿它的文学、艺术、电影和英语来欺蒙一切);‘美国的军事战略和策略’(要求在美军独霸下统一全洲的陆军和军事装备);‘美国的外交政策’(要求拉丁美洲各国结成集团,支持美国的对外政策和北美的侵略态度,以反对起而抵抗美国强力的各族人民)。”柯都维亚说,这个运动的口号是“美洲为了美洲人(北美洲人)”[8]

  希腊、中国和朝鲜的教训,清楚地证明了如果必要,美国是完全准备用武装干涉来支持它的奴役西半球的总计划的。西半球的其他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各国,如果当要求民主的时机到来而把那现在控制它们国家的美国傀儡推翻,毫无疑问地将面临着武力的干涉。这就是杜鲁门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凶恶内容。

经济攻势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税,美国资本在拉丁美洲的经济地位虽已增强,但华尔街战后在经济方面奴役拉丁美洲的努力,却不是完全成功的。这是由于拉丁美洲人民的抵抗、英国的反对和美国在全世界过度活跃的贪婪。总之,多方叫嚣的“美洲经济宪章”仍然只起着局部的作用。

  在贸易的领域方面:在战争的景气条件下,由于无限的市场和欧洲竞争者的消除,美国同拉丁美洲的贸易是繁荣的,但在战后时期却碰到了困难。因为美国商人坚持多卖少购,拉丁美洲被吸干了它在多利的战争和战后初期中所建立起来的财政储备。据达维拉指出,一九四七年拉丁美洲对美国的贸易逆差达二十亿美元以上[9]。一九四八至一九四九年是同样的情况,而且,由于尖锐的美元荒,拉丁美洲各国不得不剧烈削减从美国的输入。美国商人愁苦地诉说他们对拉丁美洲的销售在过去两年中跌落了十亿美元以上,即从一九四七年的三、八五八、〇〇〇,〇〇〇美元跌到二、八三四、〇〇〇、〇〇〇美元(估计数)。[10]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在巴西市场的份额,从一九四四年的百分之六十一,跌落到现在的百分之四十二左右。”[11]其他国家的情况是同样的。美国商人希望朝鲜战争的景气将会扭转这种不利的趋势。

  拉丁美洲人并不像克莱顿计划的规划者所希望那样,赶着撤除他们的保护关税以容纳美国货的泛滥。相反地,他们强烈抗议美国的倾销。除此之外,英国的竞争重又成为美国必须计入的严重的贸易因素。它自英镑贬值以来变成了特别可怕的竞争者。加拿大也日益成为拉丁美洲市场积极的侵入者,它在一九四八年向拉丁美洲各国销售的,等于是它在一九三八年销售的六倍。还有西德的波恩政府现在也忙于夺回德国在拉丁美洲广泛的战前市场。

  在投资范围内,事情对于美国在拉丁美洲的资本家也并不太妙。在阿根廷、墨西哥、智利、巴西和其他国家,侵略的美帝国主义者面临着强烈的人民抵抗,要摧毁各国人民为了保护自己反抗残酷的帝国主义投资者而采取的措施,并不是容易的事。这些措施包括着基本资源的国有化,外国企业利润的限制,外国公司多数股票必须为自己国民所有的条件等等。大民族资产阶级在这种情况下固然极愿出卖他们民族的利益,但他们一当为了保卫他们自己的阶级利益时却也是十足的贪得无厌。

  华尔街尽管在那里有着很大的投资,但相对地讲,却还不是把最大限度的资本输出到拉丁美洲。“第四点”对拉丁美洲来说多半还是在于蓝图的阶段。美国给拉丁美洲金钱相对缺乏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它的各种军事和战争的计划,在世界其他部分有着庞大的投资。而且,菲华尔街老爷们还想以财政上饥饿逼迫拉丁美洲各国让步,使他们可以放手榨取各国的人民。从战争结束一直到一九四八年,拉丁美洲得到六亿八千六百万美元的美国借款和信贷,而欧洲为二百六十五亿美元,洲为三十五亿美元。最近对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其他国家的新借款,加上在委内瑞拉油矿的大量私人投资,已使拉丁美洲方面的数字超过了十亿。

  在过去三年中,美国资本家事实上面对着拉丁美洲金融家和资产阶级政治家的一种轻微的反叛。这些人本是甘愿在几乎任何屈辱的条件下接受美国金钱的,但由于他们国内反对美帝国主义高涨的情绪,他们会抗议美国把金融力量集中在世界别的部分而“忽视”拉丁美洲的政策。他们使得战争结束以来的几次美洲会议充满着这样的诉苦。为了压制反抗,特别在泛美联盟中间,美国恢复了同个别国家打交道的老政策,因为单独国家不能对美国侵入者作有效的抵抗。最近的乌拉圭-美国条约,托列达诺称之为乌拉圭主权的放弃,证明了这种政策趋向所在。

军事攻势

 


  在战争时期和以后,美国在取得对拉丁美洲的军事控制上有着很大的进展。在为了这一目标的许多方案中间,它促使几乎完成了工程浩大的一万五千英里的泛美军用公路,从阿拉斯加的费尔朋克斯到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泛美航空公司(马歇尔将军是其中著名的董事之一)也建立了周密的航空网,使得美国潜在的军事基地遍布拉丁美洲。美国的公司还牺牲英国,获取了拉丁美洲算队的军火定单,美国的代表团和其他压力控制着这些国家中各种部队的军官团。泛美联盟中为了各种目的建立起来的全部委员会机构,也受美国控制,并被用来推进它的经济、政治、军事家文化侵略的计划。

  促进美国对西半球军事统治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由二十个共和国在一九四七年里约热内卢会议中通过了美洲联防公约。这个由乌拉圭、阿根廷和其他国家等赞同的协定,规定如他们之中任何一国遭到“侵略”,经三分之二的投票就采取联合行动,这样就把一个强有力的武器,放在那控制美洲国家组织的美国的手中。这个条约是针对苏联的,按照它的规定,西半球出理新的左倾政府将被谴责为俄国人的间接侵略,而成为其他美洲政府采取镇压行动的借口。

  但是这个目的在使美国充分地控制所有拉丁美洲军队的大规模军备标准化的计划,却进展得越来越慢,因为它的专断和露骨帝国主义的性质,在中南美国家中除了美帝国主义最驯服的工具之外,对于所有人都是太过分了。群众的反对是普遍而激烈的。托列达诺说“这个‘杜鲁门计划’在泛美联盟一九四八年的波哥大会议中遭到多数拉丁美洲代表的拒绝。”[12]但朝鲜战争终于给这个侵略计划以新的生命。

  美国在整个拉丁美洲广泛的战争宣传运动(在西半球联防反对苏联的薄弱借口下促使各国军国主义化),虽然一般地得到政府领袖和资产阶级政客的支持,也碰到了强有力的群众反对。各国共产党和拉丁美洲劳工联盟特别把这种普遍的群众情绪导向和平和反对战争。一九四九年九月,拉丁美洲人民的和平情表现在墨西哥城举行的大规模的美洲大陆保卫和平大会中,这次会议是拉丁美洲劳工联盟发起召开的,西半球几乎每个国家千百万爱好和平的人民都派来了代表。接着是各国举行同样性质的示威和广大群众拥护斯德哥尔摩宣言运动的发展。拉丁美洲各国人民是反对美帝国主义策划着的战争的。

  美帝国主义在拉丁美洲总的文化攻势,虽然在各种宣传手段上化费了几百万美金,根本却是一个失败。在罗斯福总统新政时期,拉丁美洲国家的人民都开始希望,“北方的巨人”终于准备同这个半球的其他国家在家庭关系中和睦相处了。他们热烈地欢迎着睦邻政策。但是后来,他们的幻想被杜鲁门总统生硬发展的“金圆外交”粗暴地摧毁了。结果,到了现在,在拉丁美洲群众中间产生了一种比从来都更强烈、普遍和目标明晰的对美帝国主义的反抗。

政治攻势

 


  自从大战结束以来,美帝国主义在拉丁美洲最成功的是政治攻势。蔓延这整个区域的带有显著法西斯性质的反动逆浪,大部分要由它负责。美国策动促使各国政府右倾,并且在最近哥斯达黎加、秘鲁、委内瑞拉、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的政变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一位记者典型地指出,“政府(危地马拉)认为自一九四五年以来的二十七次试图的革命,公司(联合水果)都是在幕后操纵的。”[13]越来越多的拉丁美洲独裁者变成了美国的傀儡。不但如此,美国还主使取缔十二个国家中的共产党和工会,并在拉丁美洲劳工联盟中制造宗派的分裂。

  巴西的普列斯特斯指出“南美洲现在的军事政变,不像旧时中南美洲传统的”革命,以前的‘革命’,只是受一个或另一个帝国主义支持的专制帮派之间争权的武装冲突,而现行的军事政变却总是带着统治的北美帝国主义鲜明的烙印……他们目的是拿军事-警察独裁来代替这些(软弱)政府,因为这将在北美帝国主义的后方,保证为了发动新的战争所必需的“秩序'。”[14]

  美帝国主义运用整套经济和政治的阴谋以加强对拉丁美洲的控制;其中如压制拉丁美洲各国同苏联的贸易,妨碍拉丁美洲各国间的贸易,挑拨各国政府之间的恶感,甚至造成战争的紧张,如嗾使巴西反对阿根廷,智利反对阿根廷等等。

  华尔街在这种反动政治工作中的拉丁美洲同盟者,有大地主和资本家、教会僧侣和各种法西斯集团。得力的助手还有所谓“第三种势力”分子——智利、乌拉圭和阿根廷的社会党*,秘鲁的美洲人民革命同盟,古巴的“古巴革命党”,哥伦比亚的自由党,委内瑞拉的民主行动党,美国的劳工联合会和产业工会联合会的领袖,和各种托洛茨基分子以及其他的“左”派,他们所主张的理论是,工人和农民走向进步和幸福的道路,就是通过支持美帝国主义的战争计划。

  智利提供了华尔街的反动代理人怎样在拉丁美洲活动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九四六年魏地拉总统是在有着智利三十万工人大部分为后盾的人民阵线支持下当选的。可是当着他到华盛顿要求急需的五千万美元借款时,他就被告知取得借款的唯一条件是压制智利劳工联合会,和把共产党排出内阁。因此,魏地拉在公开法西斯反动派加上社会民主党人的帮助之下,当即实行这一着。结果,自一九四七年八月以来,智利就处于实际戒严的状态。共产党员被排出政府,他们的党被宣布非法;以美国劳工联合会为背景的社会民主党人伯纳多·伊班奈兹策动了劳工联合会的分裂;罢工遭残酷的镇压,几千个劳工领袖和战士在美国商业利益的煽动下被长期监禁。魏地拉取得了借款,现在就用以在达尔加华诺建立美国控制的钢铁厂。无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智利成了美国实际上的傀儡。在一九四九年,智利从美国的输入占其总输入百分之四十八·五,对美国的输出估百分之五十四·二。共产党总书记第亚士在一九五〇年九月八日的“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上写道:“美帝国主义者正在所有范围加紧着它的控制:包括经济、公共卫生、电影业、报纸、教育、广播方面以及武装部队等等。”这个国家的真正统治者是杜邦和盖根哈埃姆,安那康达铜矿公司和伯利恒钢铁公司,它们控制了全国的矿产、化学工业和资源。巴西提供了美帝国主义横加干涉另一个显著的例子。面临着日益成长的经济危机——标志着美国片面贸易政策所造成的飞跃的通货膨胀和国家财政后备的枯竭,杜特拉总统像智利的魏地拉一样,来到华盛顿乞求借款。他同财政援助的诺言一道,也得到了指示,巴西的结果是:“杜特拉政府自一九四七年以来日益加紧趋向公开的帝国主义独裁。宣布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联盟为非法之后,接着是取缔劳工联合会,取消共产党员在议会中的席位,逮捕和私刑处罚工人和知识界的领袖,捣毁国内的报纸,从机关中开除具有民主思想的公务员,袭击公共集会,颁布取缔言论和民众运动的法律,破坏罢工权利,最后发动了对共产党领袖普列斯特斯和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十七个委员的卑鄙的审判。”[15]现在又悬赏五万美元通缉普列斯特斯,不论生死。当然,法西斯主义者杜特拉得到了他的借款和华盛顿的热烈祝福。普列斯特斯这样描写现在美国对他的国家的统治道:“巴西关键性的经济地位,都操在美国态新资本的手里。通过外国军事代表团的媒介,武装部队都落入美翼命令之下,美国就这样控制了巴西所有陆海空的军事基地。反对苏联、人民民主国家和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的准备,正在加紧进行着。巴西的法西斯化也正在加速进行。”[16]新当选的总统瓦加斯继续着这些反动的政策。

  在古巴,美国也猛烈地行施着反动的压力。先前“进步”的格劳·圣玛丁政府证明了自己是华尔街忠顺的工具。一九四八年四月,布拉斯·罗加指出“格劳政府欺骗了群众对它的期望。”[17]它的继任者苏加拉斯政权是同样的反动。为了服从华盛顿和国内大反动派的意志,古巴政府过去三年来实行着日益加甚的恐怖统治。一百个以上工人领袖遭到无情的暗杀,其中包括曼纳特慈、阿拉西里奥·伊格莱西亚斯、斐南狄慈·罗格和阿曼西奥·罗特列盖慈。政府在美国劳工联合会代理人协助下促成古巴劳工联合会的分裂以后,就对工会建立了法西斯式政府的控制。所有这些步骤都遭到有组织和有训练的古巴工人的坚强抵抗。政府取缔了共产党的机关报“今日报”,还企图宣布强大的古巴社会主义人民党(共产党)为非法,但没有成功。

  在其他各国,美国也跟各国国内的反动派勾结着施行同样的压力。在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委内瑞拉——在那里,美国拥有几达十亿美元的投资,它的每年七千五百万吨的石油出产受着美、英油公司的控制,——自由派盖耶戈斯政府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被推翻,美国石油利益的代理人沙波德被扶上了台,而共产党则被宣布为非法*;“这次政变真正的、但当然是非正式的领袖就是美国使馆的陆军武官亚丹上校。”[18]在墨西哥,美国压力迫使艾勒曼政府实行清算了土地改革和取消了联邦劳工法[19]。乌拉圭由于它一九四九年的协定,接受了克莱顿计划的实质,实际上已成为美国的一个卫星国[20]。在巴拉圭,笼罩着美国煽动所造成的一种实际上的恐怖。在尼加拉瓜,美国国务院的工具索摩查于一九四七年四月夺取了政权。在一九四八年四月哥伦比亚波哥大惊人暴动的幕后,显然是华尔街代理人的活动。在中美洲,各国独裁者听命华盛顿,为从来所未有。这个区域的六个国家,比美国的殖民地好不了多少。在整个拉丁美洲,由于美国的政策,那些在大战时期声名狼藉的法西斯分子,又从潜伏的窟穴中爬了出来,再度成为真正的威胁。

 

*沙波德在一九五〇年十一月的暴动中被暗杀。


对阿根廷的进逼

 


  阿根廷约等于美国三分之一大小,是拉丁美洲第二个大国。它是一个大部分都是平原的国度,它的庞大牧场可跟世界任何地方相比拟。气候温和,主要的产品有牛、羊、麦、糖、棉花、水果。这个国度已知的煤铁蕴藏是不多的,但却拥有丰富的水力和许多最重要的原料。它是拉丁美洲最为工业化的国家,一九四一年有五万七千九百四十个工业单位(自那时以来数字有很大增加)和八十五万二千一百五十四工人。然而,它的工业制度典型地受到帝国主义投资的限制政策的歪曲,仍紧密地为农业所束缚;主要工业是肉类冷藏(它有着世界最大的厂)、面粉、纺织、炼糖、乳制品、酿酒等等。铁路长达二万二千八百三十五英里,在拉丁美洲是最完备的,其中两条还经过安德斯高山通入智利。在阿根廷约近一千七百万的人口中,有五分之一左右是住在拉丁美洲最大的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的所有工业几乎都集中在首都。这很像纽约的容有着三千万居民,和美国工业的大部。

  阿根廷很久以来就是外国投资有利的场所,特别是英国资本。英国把煤和制成品输送到阿根廷,又买回后者的肉类、皮革、羊毛和麦。英国在拉丁美洲投资的总数,将近一半是在阿根廷。英国在这个区域一直领导其他所有帝国主义者,但现在,他们却已为跃进的美帝国主义所超过。在一九二九年,英国在阿根廷的投资总数达到二十亿一千四百万美元的高峰,而美国则为七亿七千万美元。当世界经济恐慌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终于被迫出让了它在阿根廷一半以上的所有权;因此,现在这两大帝国主义之间在投资方面的消长变成了这样:英国六亿九千八百万美元;美国,十二亿美元。“所有这些和许多其他的事实说明了,阿根廷巨大的私人资本的一个重要部分跟其他一些欧洲企业自行联合起来,或者设法让自己跟美帝国主义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有力的资本主义集团,这样便大大地增加了美帝国主义在阿根廷的重要性。……这显示了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了世界金融的中心的华尔街,也在我国拥有最大的投资。”[21]

  很久以来,英国在阿根廷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是有力而傲视一切的。英国人曾大胆地把阿根廷称为他们“最好的殖民地”,他们几乎当作他们帝国的一个附属部分对待它。在泛美联盟会议和拉丁美洲的贸易战争中,英国传统地利用阿根廷作为对抗他们敌人美帝国主义竞争者的有力武器。他们在这方面的行动之一,就是在一九一五年建立阿根廷、巴西和智利的短命的ABC联盟。在希特勒兴起之后,那在阿根廷有着大量投资(一九三九年为二亿五千万美元)的德国人也开始成功地向英国在该国政治上的控制挑战。阿根廷反动的资产阶级领袖,本身充满着法西斯思想,就着手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相勾秸,因此在战前年代中,阿根廷成了他们准备征服拉丁美洲的运动的主要基地。

  但是阿根廷的民族资产阶级历年来逐渐发展为很强的垄断性。一百年前,阿根廷的富人几乎全是牛、羊畜牧者,但一九四一年阿根廷的最高收入的研究显示,“在纳付最多的所得税的一百人中,有十个是地主,四个是谷物经纪人,三十五个是制造家和工业家。两个最高的纳税者是纺织厂的厂主,第三位最高的是一个冶金家。”[22]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古老的地主阶级就这样通过婚姻和在土地、工业方面交叉投资的关系,密切地结合起来。

  尤其是在一九四四年庇隆执政以后,这个大大增强了的资产阶级开始发展它自己的帝国主义野心。战时暴发的繁荣给庇隆政府以巨量的钱,这就使得它能够从英美买回铁路(价值一亿五千万英镑)和电话设备(值一亿美元),以及地方的瓦斯和运输公司,并且贷款给各国。这些国家中间有智利、玻利维亚、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罗马尼亚。他发动了一个野心的五年计划(一九四七至一九五二年),主张建设“大阿根廷”,成为统治所有拉丁美洲的强国。这位好大喜功的阿根廷独裁者说:“我们最后将统治南美。我们将从组成联盟来开始。我们已经有了玻利维亚和巴拉圭。我们将把智利拉进我们的圈子。乌拉主是不难的,因为它在经济上倚赖我们。然后,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这五个国家的联合也就容易吸引巴西。巴西一解决,大陆就是我们的了。”[23]同时,阿根廷的工人和农民则为了生存以下水平的工资和收入而斗争着。

  由于抱着这种帝国主义计划的野心,加以英国在战争时期和战后的暗中支持,庇隆便开始忙于在所有周围国家进行策动。他在每一次反动的政变中都插上一手,甚至远如北方的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哥斯达黎加。庇隆的狂妄自大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致于美国国务院鉴于它在阿根廷大大增加的经济力量,并在孙尔纳·威尔斯的尖锐批评之下[24],不得不放弃它跟阿根廷独裁者正面冲突的政策,而开始用像对付杜特拉和魏地拉的办法来笼络他。国务院想利用庇隆在拉丁美洲反动派中间的很大威信,以使他成为推进全部区域的法西斯反动的整个计划的奸雄。庇隆似乎很愿意担任这样的角色,因此阿根廷共产党领袖柯都维亚会用这样一句话来题作他一本书的书名:”阿根廷会抵抗美国帝国主义吗?”

  由于阿根廷随着战争结束陷入了严重的危机,美国企图使庇隆驯服的机会似乎并不太难。阿根廷的输出贸易严重下降,大量失业存在,它的黄金储备已从一九四六年的十二亿美元跌到一九四九年的二亿美元[25],近来还堕入了经常美元荒的陷阱。阿根廷不但是经济地位削弱,它的国际地位也同样削弱了。它的两个有力的帝国主义“盟国”,英国和德国已今非昔比;而它的大敌美国却成了统治世界的资本主义强国。此外,邻近的乌拉圭、智利、玻利维亚、秘鲁和巴西,不但并未成为原来所希望的阿根廷卫星国,而且还越来越陷入了美国的政治控制。总括起来,阿根廷的一般形势是这样的:美帝国主义逐渐地有系统地侵犯着它的经济和政治生活,而英帝国主义却在这个长期以来是它在拉丁美洲的重大据点中,顽强地保卫着它自己的利益。庇隆已经宣布过,如果新的战争发生,阿根廷“将站在美国的一边”[26]。一九五〇年六月,他的政府接受了美帝国主义丑恶的动员计划[27]。阿根廷现在还经过进出口银行得到了美国一亿二千五百万美元的借款——这些事实,自已说明了美帝国主义在这个国家中成就的故事[28]

对加拿大的逐渐吞并

 


  加拿大拥有一千三百万人口,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一个垄断资本之国。蒂姆·布克写道:“在一九四六年,加拿大拥有一亿美元以上资产的公司不下于三十五家,在这三十五家中,只有十五家的每家资产不到二亿美元。八家各拥有着二亿到三亿美元的资产。七家拥有三亿到十亿美元的资产,五家有着十亿以上不到二十亿美元的资产,而有两家,据说其资产各在二十亿美元以上。这三十五家加拿大公司的资产总值,据报告在一百九十亿美元以上。我们的国民经济确是受着少数垄断资本巨头的统治。”[29]四家大银行控制着全部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加拿大拥有着三万三千个制造厂,其效能可以同美国相比拟。他们的生产实际上包括了所有的轻工业和重工业。

  加拿大的帝国主义性质,表现于它对外国投资的积极政策上。加拿大有十二亿五千万加元投资在美国。我们在第二十七章中已经说过,加拿大在战争和战后时期会把四十七亿美元以合作和援助的各种形式输送到欧洲。加拿大投资的最重要区域之一是拉丁美洲,特别在巴西和古巴。据皮尔逊说,”面对着现行世界的经济困难,我们同这个区域(拉丁美洲)各国的贸易总值,自一九三九年以来增加了十倍。”[30]

  当然,无情的美国资产阶级决不想容忍来自加拿大的严重的帝国主义竞争。美国的扩张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一直以贪婪的目光凝视着这个国家乃是历史的事实。他们在一七七六年和一八一二年的反英战争中会试图用武力夺取加拿大,他们对加拿大的压力是这样的大,以致在一八六一至一八六五年的内战以后,英国被迫允诺给加拿大以自治领地位,作为保留它在帝国以内的一种措施。现在,美国掠夺势力以空前的声势,正在迫使加拿大合并,它们的用力,已比从来更有成效了。加拿大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已被越来越被拉入美国的轴心,而对于澳大利亚,在较小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如此。总之,美国实际上正在支解着不列颠帝国。

  美国资产阶级企业现在在加拿大拥有着六十亿美元以上的投资,这相等于它在拉丁美洲全部的投资。他们在加拿大有着两千家分支工厂,这就是说,约占加拿大全部制造工业的百分之三十为美国资本家所有或控制[31]。美国金融事业在加拿大已远远超过了英国,因为英国在战争压力之下,已不得不放弃它在加拿大的大量股权。英国在加拿大现行投资数是十六亿五千万美元,而当一九三〇年的高峰时为二十七亿六千六百万美元。为使加拿大在对美国经济关系上更加顺从美国,结果便造成了它的贸易逆差。例如在一九四九年,加拿大从美国输入了约值二十亿美元的商品,但向美国输出的却仅值十亿美元左右。在目前,美国投资者还从加拿大抽取着二亿七千五百万美元的利润[32]。这种情况造成了加拿大紧张的美元荒,这对于它跟美国的交往是极端不利的。朝鲜战争的景气,曾经略为缓和了加拿大这种基本上不利的形势。

  加拿大对美国倚赖性的经济关系,产生了不可避免的政治后果。加拿大逐渐地割断了它和英帝国仅存的直接政治联系,却建立了和美国的新的联系。“所有这些发展,使得一个访问的美国人偶然看来,彷佛加拿大已经完全脱离英帝国,甚至准备加入美国了。”[33]这种合并主义的情绪,在美国引起了反应,一九五〇年六月四日的“华尔街日报”,曾登载了极力主张加拿大和美国合并的论文。

  讲到王家政府的所谓“阿波脱计划”的目的是在全力集中原料的生产以避免与美国竞争时,蒂姆·布克曾说:”这样一种关系的不可避免的经济和政治后果,必将是加拿大人民政治主权的损害。”[34]议员格林说:“这表明了对于美国的可惊的服从。有人也许会想加拿大是一个附庸国。自从联邦成立以来的任何加拿大政府,从未这样地听从外国命令的。”[35]保卫民族独立以抵御美帝国主义的侵入,现在已成了加拿大当前的问题。

  在军事上,美国对加拿大发动的攻势甚至比他们经济和政治的行动更富于侵略性。当大战时期,侵略主义者林白就曾说明美国特殊的军事地位,认为加拿大如未先得美国的许可,就没有权利参战。就军事意义说,加拿大现在已完全缚在侵略的美帝国主义的战车上。战时的美加联防委员会继续存在,军备标准化协定已经缔结,还有机密的军事活动——“野蔷薇作战计划”,正大规模地在加拿大实行,表面上就是为了反抗俄国人通过阿拉斯加的神话式的侵入。事实上,加拿大现在已为美国的武装部队所占领了。

  大家都知道,加拿大久已受到美国通过书籍、报纸、音乐、无线电、电影、演讲等等形式的严重的“文化”侵袭。自大战结束以来,这种文化征服活动猛烈地加紧了。它的中心目的,是把加拿大人民拉到华尔街徒然的征服世界运动中。蒂姆·布克说,“国内流通的每一类读物,倒有三分之二标着‘美国印行’的字样。”[36]现在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在这种长期继续的侵略活动之后,加拿大日常文化生活的类似美国,已远胜于类似它的“母国”大不列颠了。

西半球的后方

 


  如我们所看到,华尔街统治西半球的试图虽然并未完全如愿,但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水,它却已成功地对拉丁美洲和加拿大建立了一定危险程度的控制。它操纵了巴西的咖啡,古巴的糖,中美洲的香蕉,智利的铜等等的价格,并且几乎是到处支配着各国政府。由于美国巨大的潜在力量,这种经济和政治的控制,比之美国与任何一国在表面上所表现的特殊关系,来得更为巧妙和深入。美国实际上是西半球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大头目。这种统治,是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霸权的一个重要基础。

  拉丁美洲各国半殖民地政府所具有的民族独立的外貌,有助于在某些部分人民中间造成幻想,并且推迟了他们的民族解放运动。这种情况给列宁在一九二〇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中所会警告的关于帝国主义狡猾的统治的许多方式,提供了一个显著的例子。列宁指出,怎样“帝国主义列强,受着附庸国特权阶级的协助,在政治独立的假面具下建立各种政府和国家机构,这些政府和机构,实际上在经济、金融方面以及从军事意义上来说,都完全倚赖着他们。”

  美国的控制,可以清楚地从泛美联盟的几次会议上看到,这个联盟在一九四八年五月哥伦比亚的波哥大经过改组,重新命名为“美洲国家组织”。不管多少拉丁美洲成员国诉苦或反对,这个团体在重要内部问题和世界事务上所采取的总路线,总是听命于美国代表的。华尔街对西半球的统治也可以从拉丁美洲代表在联合国的行动中看出来。在重大的世界问题上——例如对付苏联、中国和朝鲜的问题——西半球国家追随着华尔街的路钱,而且常常像一个集团样地行动着。在次要问题上,他们有时采取着独立的地位。加拿大在世界事务中追随美国的动向,远甚于追随英国。

  敌对的帝国主义国家在拉丁美洲削弱的地位,大大地有利于华尔街征服西半球运动。一度在拉丁美洲拥有强大势力的法国,实际上已不成为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了。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以前也都是拉丁美洲的重要因素,现在也丧失了大部分地位,或大大地减弱了势力。在一九一四年以前,德国在拉丁美洲的帝国主义事业曾有很大的进展,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把它甩出了。在第一次大战以后时期,德国重又兴起成为美、英帝国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劲敌,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再度摧毁了它的帝国主义控制。至于英帝国自己,在拉丁美洲和加拿大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也显然是一个衰微的因素。据韦斯估计,英国在一九二〇年年底的投资数达五十亿美元[37]。而现在,在经济大恐慌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大量卖出有价证券以后,这些投资已下降为十五亿六千九百零一万九千四百八十六美元[38]。英国的政治地位也同样地衰落了。另一方面,美国的投资,尽管经过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的经济大恐慌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却仍从一九三〇年的五十二亿美元上升到一九四八年中的五十七亿美元[39]。从那时以来,这个数学又增加了十亿美元,在一九四九年底约达到六十七亿美元。虽然其他帝国主义强国继续作为危险的敌人存在,美国已显然成为大头目了。

  不过,英国在阿根廷、加拿大和西半球其他部分的经游和政治力量虽已显然衰落,它在新世界事务中却仍不失为一个潜在的因素。由于美国越来越跟拉丁美洲和加拿大的人民发生冲突,由于它面临着世界规模的日益增长的困难,狡照的英帝国主义者将会找到牺牲美国来扩充其利益的许多机会,他们将尽量地利用着这种机会。

  在约莫一百八十亿美元的美国对外私人投査资的巨大总数中,有三分之二,即一百二十亿美元集中在西半球各国。这些投资是高度有利的。一九四九年拉丁美洲投资的平均利润率是百分之十七·四。佩罗就,“国外投资利润率约等于美国国内总平均的两倍”。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如美美孚油公司一九四八年报告在美国的利润为百分之十一,而在国外为百分之三十三;火石公司,在美国为百分之七,在外国为百分之二十七;安那康达铜矿公司,在美国为百分之五,在国外为百分之十三。据佩罗估计,在一九四八年,美国各公司从拉丁美洲的咖啡榨取了三亿六千万美元的超额利润,而从中美洲的香蕉榨取了三亿三千万美元[40]。这些数字,说明了帝国主义正在拉丁美洲为之而进行角逐的巨大的利润。政治和军事的赌注也不亚于此。

  西半球形势最危险的一面,就是整个拉丁美洲的社会民主党和自由党正在把他们国家出卖给华尔街的事实。他们接受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大西洋公约、“第四点”、反苏歇斯底里的全部路线和美国大企业的战争总计划,当作是进步的东西。他们这种态度特别在朝鲜战争中表现得明白。基本的事实是他们接受了目的在奴役西半球和世界的美国大资本计划的主要路线,至于他们为了把各种帝国主义计划在各国实施问题上跟华尔街可能发生的冲突,那是次要的事了。作为配合拉丁美洲社会民主党这种出卖行为的伴侣,美国的社会民主党分子也给华尔街帝国主义整个征服政策以衷心的支持。

  但是,尽管如此,美国对西半球其余部分的控制终究是建筑在泥沙上的。不能相信美洲的人民会长期忍受美帝国主义现在所强加在他们身上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反动。他们也决不能受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压力的奴役。西半球的形势是高度爆炸性的,特别是在拉丁美洲。跟那产生亚洲伟大民族解放运动同样的基本力量正在起作用。美帝国主义战后反动攻势,已经开始从拉丁美洲各族人民得到了不可避免的答复。阿根廷、智利和其他国家发展中的罢工运动,一九五〇年共产党在巴西的选举斗争;到处扩大的和平运动,特别是在朝鲜战守以后,所有这一切,就明了整个拉丁美洲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帮众的反抗情绪。台尔伐育曾指出这个广大地区的中心问题说:“在拉丁美洲,一个缓慢而可怕的社会革命正在酝酿中。军事政变只能起推迟的作用。集中动力的日子开始了。美国人将要受到他们在中国的发展中所曾受到一样的突袭。”[41]

  拉丁美洲的革命,同中国的革命一样,是作为一种改革土地制度、反对帝国主义的运动而开始,不久就会走向社会主义。这将是在拉丁美洲区域所表现的日益加深的世界资本主义总危机不可避免的结果。


 



[1] 参见一九四一年三月号“幸福”月刊。

[2] 罗特列盖兹著文,载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号“政治月刊”。

[3] 布拉斯·罗加著文,载一九四九年十月七日“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

[4] 一九四七年三月号约瑟夫·斯达洛平文章所引证的未发表的材料。

[5] 杜根著:“南北美洲”,第一八六页。

[6] 阿里斯曼廸著:“金圆的备忘录”,布宜诺斯艾利斯西班牙文版,第二六页。

[7] 托列达诺著文,载一九五〇年第十三期“新时代”。

[8] 柯都维亚著:“拉丁美洲是否将成为美国为殖民地?”,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九四七年版,第一七页。

[9] 达维拉著:“我们美洲人”,第七四页。

[10] 一九四九年六月三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11] 一九五〇年四月二十三日“纽约时报”。

[12] 托列达诺著文,载一九五〇年第十三期“新时代”。

[13] —九五〇年六月二十四日“纽约时报”。

[14] 普列斯特斯著文,载一九四九年九月“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

[15] 瓦斯康西洛斯著文,载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

[16] 普列斯特斯著文,载一九四九年九月“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

[17] 布拉斯·罗加著文,载一九四八年四月号“基础”

[18] 法利亚著文,载一九四九年五月四日“新时代”。

[19] 一九四九年十月墨西哥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20] 参见戈麦斯著:El Tratodo Yanqui,蒙得维的亚一九五〇年西班牙文版。

[21] 参见索姆著:“阿根廷的美国资本”,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九四九年西班牙文版,第七七一—九三页。

[22] 瑞尼著:“阿根廷共和国”,第三一七页。

[23] 托姆里逊著:“手夺西半球之战”,纽约一九四七年英文版,第一三四页上所引用的美国国务院内文件。

[24] 孙尔纳·威尔斯著:“我们走向何方?”,纽约一九四六年英文版,第一八二——二四一页。

[25]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六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26] 魁地斯著文,载一九五〇年五月五日“争取持久和平,手取人民民主!”

[27] —九五〇年八月十八月“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

[28] 一九五〇年五月二日“纽约时报”。

[29] 蒂姆·布克者:“共产党人对加拿大的看法”,第四六一四七页。

[30]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七日在渥太华加拿大外交部长皮尔逊在众院的报告。

[31] 一九五〇年二月二十七日“纽约先驱论坛报”。

[32] 一九五〇年一月四日“纽约时报”。

[33]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三十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34] 蒂姆·布克著:“共产党人对加拿大的看法”,第三二页。

[35] 同上书,第三三页上的引证。

[36] 蒂姆·布克著:“美国对加拿大的占领”,多伦多一九五〇年英文版,第七页。

[37] 韦斯著:“拉丁美洲的工业”,第四二页。

[38] 一九五〇年一月二十月“南美日报”。

[39] 一九四九年四月十一日“对外商业周报”(美国商务部出版)

[40] 参见佩罗著:“美国帝国主义”,纽约一九五一年版。

[41] 台尔伐育著文,载一九四九年七月三十日“民族”周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