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童年的记忆 (八)

(2006-05-11 13:04:51) 下一个
上海的小吃才说了一半,那是艰苦年代的享受,不比现在吃山珍海味的感觉差。上海人一向是吃米饭的,但是很少能吃到粳米,也就是现在的白米饭,多数时候吃的是带着沙子的籼米,所以每必须要淘米。偶尔能做一顿菜饭,就是最好的享受了。

要做菜饭,首先要有猪油。把白白的大米煮开了,把绿油油的青菜放进去一起煮。好的时候,菜饭里会有紫红色的香肠,好香啊。最后等饭做好了,要拿猪油拌好了,才端上桌子,那么这顿饭就不需要别的菜了。而炼猪油剩下的油渣也算拌上白糖,孩子就欢天喜地了。

后来的早点花样越来越多了,咸豆浆和豆花都是我的最爱。对了,羌饼?倒是不能不提的,很实惠的特大号的面饼,面上一层厚厚地芝麻,刚出炉的每次跟PIZZA似的切一块,就够一家人吃了。回想当年,这些面食全都是人工赶的面,就是好吃啊。

到好一点的点心店,象上海乔家栅,就有更多的选择啦,鲜肉汤团,芝麻汤圆,荠菜馄饨,蟹粉小笼,蟹壳黄,还有我最喜欢吃的刺毛团和烧卖,那里面和外面都有米饭的。对了,到了清明节,就有用菜染绿了的青团子,里面是豆沙馅的,真好吃啊。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