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个人资料
stonebench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意识与感知(离辣椒远了一点儿)

(2019-11-05 07:42:17) 下一个

感受到的东西不在感觉外,引起感受的东西也不在感受外,那么就只剩下感受了,难道一切都是感受吗?

这又是一个意识企图制造的问题,不是一个真的问题。或者说,这是意识的游戏----意识通过提问与回答来表达或者实现自己的存在。

而意识制造这个问题的手法,依然是分裂:把一切与感受分开,让一切成为一个东西,感受成为另一个东西,然后让一个等于另一个。在分开再联系的过程中,意识获得了存在的意义。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A是B(A:一切; B: 感受)这种判断看起来是在划等号,同时也是在划不等号。比如“白马是马”,是在把一个子类归到一个大类中去,白马并不等于马,因为反过来说马是白马就不合适。这个问题逻辑已经解释很很清楚了。类似地,“俺是石凳”,是在把一个身份不明的家伙归到一个明确的身份上去。一个身份不明一个己明,显然也不是同样的东西。套用白马逻辑,这个也很容易明白----A是B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我们先认定A不同于B。在认知意义上,我们通过“是”或者“等于”来明确认知的价值,现实认知的功能。

换句话说,比之逻辑意义,“A是B”这种判断更强调认知意义,甚至可以说,没有认知意义,逻辑也没有意义了。比如有的判断没有逻辑意义,它还有认知意义,因此依然会出现在表达中。如果没有认知意义,人就不会用这样的判断来表达。比如“这个辣椒是辣椒”,虽然“是”的两边不完全相同,有逻辑意义,但是没有认知意义。这个道理也可以反过来证明。我们只需要问“为啥不说1+1=1+1”就可以明白,这两边完全相同,虽然有逻辑意义,但是没有认知意义,因此意识不会干这样的事。

因此,在我们说“一切是感受”的时候,我们首先是在制造并强化感受与感受对象之间的认知差别。A是B的表达意义越强,制造出来的感知差别就越大。有人会想到数学的等式,比如1+1=2,两边完全相等,但是依然有表达的意义。是的。两边的数值是一样的,按照道理应该跟“这个辣椒是辣椒”一样属于废话(没有新信息),但为什么在生活中乃至数学中却是如此必要呢?因为它有认识意义。所谓两边一样,只是数值一样。两边所承载的认知信息是不同的。左边是两个数和加法,右边是一个数,认知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就让等号或者“是”有了认知意义。

越是复杂的推演与发展,越能强化认知的存在感,好象意识真的取得了什么成就一样。事实是,如果只看逻辑规律,问题与答案是相等切同步的,推演不推演根本没有关系。但没有推演的过程,意识就没有成就感。反过来,推演过程越长越难越复杂,意识的自我感受就越好,成就感就越强,跟贪吃蛇吃得越多长得越长的道理是一样地。

这就是意识的立足点,因此也是它的兴趣所在----意识必须通过确定来获得存在感,然而它一次只能聚焦一个点,就连一粒芝麻,一根针也不能完全感知(比如看,只能看到一半)。因此它要不断地填空,不停地从一个点移到到另一个点,比较分析概括,力图得到完整的感知(真)。明明它所“发现”(通过判断)的东西早就在那里,但意识依然会为自己的发现感到惊讶或者骄傲。

这就是为什么“一切都是感受”是一个虚妄判断的原因:一切与感受的关系不需要意识来判断,也不能用A是B这种关系来概括。甚至一切与感受这两个东西本身----如果我们看它们的存在方式就会发现----在意识中就已经是虚妄的了。

看到这里,应该会有两种反应:诡辩;悖论。诡辩,可能吧----就如“火不热”被认为是诡辩一样。其实公孙龙子是在指出感知与引发感知的事物的差别与联系,但陷在感知逻辑中不能自拔的人看不明白,只好当成诡辩。悖论,依据同样的原理,-----“‘A是B’的判断是虚妄的”这个判断也必然是虚妄的。哈哈,“没有一句话是可信的”这句话可信不可信?如果我们追求“可信”的客观性与真实性,那么这句话确实是悖论。然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这个帖子的目的并不是要否定逻辑与意识及其实践应用,而只是在讨论它们的工作原理。二,这个帖子的目的不是要定义、描述、呈现或者暗示任何客观与真实的存在,而只是要依意识的逻辑来看意识的虚妄特性。在这两点的基础上再看,本贴所依的逻辑、语言与、组织与表达方式无一例外地都符合上面说的虚妄特征,因此当然也是虚妄的。不要说这样啰嗦的唠叨,就连最纯粹的虚妄本身也是虚妄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