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正文

美哉云南(39)玫瑰旅行记

(2017-12-23 09:58:31) 下一个

 

39.  “卡罗拉”旅行记

 

        “卡罗拉”是一种有名的红玫瑰。

 

 

       

       去年八月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落户到云南省昆明市斗南的一家花农中。

 

        为了能让它为今年2月14号的情人节增光添彩,花农们经过翻地、搭棚、铺膜、下苗、施肥、浇水等4个月的精心莳弄,“卡罗拉”终于在春节前后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玫瑰少女。不知为了什么,正当“卡罗拉”含苞欲放的时候,花农却无情地把它固定在雪白的网状外套中。 “卡罗拉”尽管想不通,但它还是努力地向着太阳伸展,让自己日益丰满起来。


        昨日下午,在太阳公公依依惜别时,随着“喀嚓”、“喀嚓”的剪刀声,“卡罗拉”及其他姐妹花一枝枝被采摘下来,运回花农家中。尽管身上的刺儿把彼此都扎得生疼,但大家还是兴奋不已,因为崭露头角的机会为期不远了。


        夜里,灯火高悬。吃过晚饭的花农开始为它们修枝、分类、擦保鲜液。完工后,“卡罗拉”和另外19支品貌超群的姐妹分为一组,用白色的箱纸包成一扎,连夜送往斗南花卉交易市场。


        交易大厅里,灯光迷离,温度渐降。虽然身披两层衣服,但在温室里长大的“卡罗拉”还是忍不住瑟瑟发抖,步步进逼的冷空气让“卡罗拉”体会到了蜕变的艰辛。迎着走马灯似的购花者,在他们晃来晃去的电筒光柱中努力挤出笑容,但由于价格方面的原因,“卡罗拉”始终被冷落在一旁。


        突然,花农们的对话令“卡罗拉”摆脱了自卑:
        “老兄,估计今年花的利润怎样?”
        “就拿我的‘卡罗拉’来说,算上种苗、农药、化肥等种植成本3000圆,每支花的价格约为一毛钱。加上每支三分的网套费,每支一毛的‘入场费’,乱七八糟的加在一起,每支花最多不超过三毛钱。别看现在没人问,只要有买主,我的一扎‘卡罗拉’不卖20也卖15圆,你说赚不赚?” “原来我们每个姐妹都能为花农净赚四角五分钱!”“卡罗拉”开始有了自信。


        突然,一束手电筒光又一次在“卡罗拉”娇艳的面孔上晃动。这束光虽然微弱,但十分顽强,看来是一位挑剔的买主。


        “老板,‘卡罗拉’多钱一扎?”买主直言不讳。
        “哟,认得‘卡罗拉’,知己!知己!”卖主喜笑言开。
        “不瞒你说,我是凌晨从尚义花市雇车来的,好赖干这一行也十来年了!”
        “看来是一行家。你给什么价钱?”
        “不给你胡说,15块一把,我都要了!”
       

        最终,“卡罗拉”乘上了买主的面包车,直奔高速公路而去。


        一阵刺痛惊醒了梦中的“卡罗拉”。睁开眼睛,她发现天已蒙蒙亮,自己来到了一个鲜花烂漫的地方——尚义花市。一双灵巧的手,温柔地剥去了缠绕了很久的白网套,“卡罗拉”如释重负,终于发现自己竟如此娇艳,撩人心菲。


        新家是一个大红色的心型盒子。在花艺师们巧妙的组合下,“卡罗拉”独居中心位置,一帮其它姐妹众星捧月,一圈圈地围绕在她的身旁。最后,花艺师又精心地为它们撒上银粉,挂上金丝,化了彩妆的“卡罗拉”越发迷人了。


        上午10点,一个面目清秀、镜片后透出儒雅气质的男孩儿来到了“卡罗拉”身旁。他仔细端详,爱不释手,不惜出价160元将这束心仪的鲜花捧在怀中。连“卡罗拉”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身价已经变成2.3圆人民币了。


        东风西路,车水马龙。“卡罗拉”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细细地认识着这个陌生的城市,一直随男孩儿来到景色迷人的翠湖之畔。


        突然,一位袅袅婷婷的女孩儿出现了。看到男孩儿手中那束美丽的鲜花,少女抛弃了往日的矜持,像燕子般奔跑而至。接过鲜花的那一刻,女孩儿醉了!迎着女孩儿那惊喜、羞涩的双眸,“卡罗拉”缓缓舒展开自己妖娆的衣裙,在情人节浪漫的阳光中美丽绽放——她终于完成了爱情使者的使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