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牛斋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个人资料
帕格尼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帮弟弟解决工作问题

(2023-08-28 04:36:06) 下一个

蓝继熹,1949年赴英国留学,于剑桥大学攻读电子物理,毕业后在剑桥PYE无线电厂实习,1953年回国。出国前曾在台湾和香港工作过,背景复杂,所以遭组织上怀疑,始终分配不到工作。他给《人民日报》写信,表示自己佩服共产党,放弃在荷兰的工作机会,满怀热情回国,请求报社帮他解决工作问题。他在汇报家庭成员时表明,姐姐蓝毓敏和姐夫何岚都是中共党员。组织上发函调查,了解蓝毓敏和何岚是否党员。调查结果,二人均为党员,便再次发函,要求他们写蓝继熹的材料。

下面是姐姐蓝毓敏写的材料:

蓝继熹是我的胞弟,他在大同大学读书时是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平常只看一些进步书籍,如大众哲学、哲学选集,现在这些书还存在有正义感。在大同大学初期时很喜欢研究电机学术,埋头于学术研究工作,对学生运动仅抱同情态度。平常谈到国民党统治时也表示不满,但自己没有直接参加学生运动。到他大学四年级下学期,因为学生运动关系,大同有些进步同学被捕,学校在进步势力主持下组织请愿团营救这些被捕学生。当时他被推为改小请愿团代表,领导到伪市长吴国桢处情愿。在大学时期思想也是逐渐在转变的,一般只能说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青年,很重视自己学术,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要求(这时我们生活在一起)。

他是在1947年暑假在大同大学毕业,毕业后曾因工作问题而烦恼(当时父亲失业生活有困难)。恰巧暑期有些伪机关在上海招生,当时他报考了两处,一处是上海电信局,一处是伪国防部第二所所属特种电讯器材修理所。结果两处均考取,他因为听到该修理所有雷达设备,他对这种科学很有兴趣,所以就决定去该所工作。他在大同是学电机的,并没有关于雷达的学习,因他喜好这方面,在课外时,他从美国订一些有关书来自己做研究工作,在这方面当他大学毕业时就有些心得,也具备了一些技术。在这次考试时,他是以第二名被录取的。当他进去一个月左右,他就过不惯那里的生活,不愿再呆下去,为了生活只得勉强维持下去。后来听说要派他到台湾去搬一处雷达设备的部门,因为那里东西多,是接管日本的,他就很高兴,想可以做些研究工作,他是以技术员的身份去的,是否有其他主管人员同去即不清楚。以后,这部门的东西是由他在台湾拆回又装好的,后来仍不满足在那里工作。据继熹回来上海时说,那里工作的人员大部分生活腐化,也不是真正在研究科学,这样与他进去时想做研究工作的理想与兴趣大相违背,因此坚决辞职。他的副主管一再挽留,平常听他说起这个主管也是有技术的,平时对反动政府也很不满意。因为继熹能帮助他做些技术工作,所以不愿意他离开。他不肯留在那里,后来得知四叔蓝琢如(在商香港经商)处有机会找到工作,他就借父亲名义于1948年底离开该所,回到上海住没几天即到广州,后转赴香港,到港后住四叔处。因香港大东电报局招考,他又考进该所工作。这是英国人办的,因为他技术很熟悉,一进去工作之后,那儿的主管(英国人)很看重他,因此想培养他作为他们的助手。平常谈起愿帮助他到英国去留学这个消息,当时他对这样一个只问技术没有政治目光的人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事。后来这个主管(名字不知道)替他写信到英国去问是否有攻读机会。英国那边回信说,可能有,他就等机会前往。这个时候正逢英国一百年纪念属地人民也可以去英国参观。当时香港的商界,为了借此机会到英国玩玩,就组织了一个参观,准备赴英参观。他听到这个消息,也等不及那边的消息就托琢如叔想办法。琢如叔就同商会商量,以琢如叔代表名义,签护照去英国,路费是由琢如叔替他筹划的,时间是在19494月的。在英参观之后,他就去该工厂联系(是他香港的英国主管介绍的),去警察局报警户口,因为报户口,警察局问他生活有关负责人,否则不得报进,后来还是写信到香港,由琢如叔写的保证书才报上户口,后来就在英国半工半读,一直到现在归国。

以上仅是蓝毓敏写的调查材料的一半,另一半描述姐弟二人见面如何开心,蓝继熹回国后如何赞美祖国,蓝继熹还是她了解的那个弟弟,不问政治,只关心学术,并没有参与任何反动党派的活动,而且保证“他在政治上还是靠拢我们的”云云,希望组织上考虑工作分配。姐夫何岚很敷衍地写了一些,口径基本上与蓝毓敏一致。

蓝继熹出国前有个女友王文绚,同一年出国,在美国佛州大学读研究生,蓝继熹表示他回国后女友随即也会回国。没有任何信息显示王文绚后来回国了。

蓝继熹希望回国后能继续电子物理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半导体方面的研究。搞半导体当时是中国急需人才,但没有任何蓝继熹回国后的工作信息,找不到任何回忆和纪念文章。不会让一个剑桥大学毕业的半导体专家去教英文或在一个中学教物理吧。也许他这个“不问政治”的人最终还是在政治运动中“栽了”。最后的可能性是,分配不到满意的工作,等不到女友回来,他又跑回香港找“琢如叔”去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chufang 回复 悄悄话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台PYE无线电。
lin13590 回复 悄悄话 虽有一字之差,但根据本文介绍的资历,能做到半导体所研究员或付研的,应是同一人。
帕格尼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iinywater' 的评论 :
感谢指点。“熹”与“喜”,一字之差。
tiiinywater 回复 悄悄话 后来去了半导体所.
"当时,全所共有人员255名,其中,正、副研究员有王守武、林兰英、成众志、汤定元、蓝继喜、王守觉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