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之隙的博客

学习,思考,分享;历史,时事,人生
言虽简但求一语中的,力未逮仍望民智终开
正文

自由是什么

(2018-12-24 06:07:54) 下一个

大家都听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自由到底是什么,值得我们拼上性命和爱人吗?今天我们就简单地聊一下这个话题。

 

自由是什么?理想条件下的自由是一种状态,是物质和精神上不依赖于他人,也不受制于他人的状态;理想条件下的自由是一种权利,是在不放弃自己的自由状态,也不侵害他人自由的状态下的选择权利。 那我们为什么追求自由?为了更有质量有尊严的活着,这需要物质基础,但并不等价于更有权更有钱的活着。有权有钱的人不一定有自由。

 

为什么要给自由的定义加上这么多条件?就是因为自由本身可以有太多的解读,一些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所以要说得具体才明确。比如说,简单的强调“自由是选择的权利”,是不完善的。选择做寄生虫,做啃老族,做奴才,做杀人狂,做人贩子,做帮凶都是一种选择,那些人也可以声称这是自己选择的权利。但这些选择要不就放弃了自己的自由状态,要不就侵害了他人的自由状态,所以要对选择的权利做出制约,这就是自由所对应的责任。

 

强调不依赖于他人,也不受制于他人,就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为什么要强调理想条件下?因为现实中,自由不是一个简单的0或1的状态(即完全没自由或完全自由),而更像是一个在0到1的连续区间的某一个点,越接近1,就越接近完全的自由。我们努力让自己思想独立,行为独立,经济独立,就是为了不断提高自由的状态。

 

美国总统佛兰克林·罗斯福说过人类基本的四大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贫困及免于恐惧的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就是基本的选择权利,免于贫困就是物质上不依赖于他人,免于恐惧就是不受制于他人。

 

有时候环境不允许一个人能拥有即使是最基本的自由状态,比如说在二战的纳粹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Viktor Frankl是一位犹太精神病学教授,他后来写了一本书《Man's Search for Meaning》,讲述了人在极端的情况下寻找人生的意义,非常值得一读,推荐给大家。其中有一句话:“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to choose one’s own way”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的自由——不能被剥夺)。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在理想条件下对自由的追求,也包括在自由状态被现实所困的情况下,能做出“不放弃自己的精神自由,也不侵害他人的自由状态”选择,这才是自由的高级状态。越是了解自己人生意义的人,就越是能够活出高级的自由状态,就像《Man's Search for Meaning》书中说的:Those who have a 'why' to live, can bear with almost any 'how' (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几乎任何都能忍受)。

-------------------------------

 

我关于“什么”的文章系列:

爱是什么     宗教是什么     婚姻是什么    道德是什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