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昨夜又东风

热血文章,好传于世人知道;慷慨悲歌共岁岁,涌动心潮
正文

早行踏雪随想

(2020-02-07 05:20:35) 下一个

今天早上起床是我来波士顿搬到新住处以后,难得一次的被闹钟叫醒,而不是被窗外的车声或门外的人声提前吵醒。
随手拿起床边手机一晃,发现已经是七点半了,可窗外的天却还是黑的。在床上坐起身来,仔细一瞧,原来下雪了。落雪的降噪功能,让周围多了几分宁静,也赐给了我一场好觉。
直到昨天我还在暗自庆幸,自己来的头两天正赶上了波士顿下起雪,而我的车是在那场雪之后运过来的。我本以为那会是今年冬天的最后一场雪,这对于毫无冬季养车用车经验的我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利好。不然我无法想象自己面对铲雪热车等新任务时,会有多么的手足无措。
可惜天不遂人愿,该来的还是来了。
穿戴整齐以后,出门直奔地铁站。刚走到户外,才发现天空中降水尚未停歇,只不过随着温度的升高,由夜里的雪变成了早晨的雨。雪水混杂更增加了行路的难度,因为看不清覆雪之下的积水有多深。一脚不慎,可能立马就会让鞋湿个大半。于是一路上但见行人一个个左蹦右跳,辗转腾挪,纷纷使出了“铁掌水上飘”的看家绝技。
雪天早上像这样走着,我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两幅过往的画面:
一幅是我中小学时大雪天蹬着单车去上学的样子。家乡的雪每年虽然只下那么两三场,但每次下都不小。那时作为孩子,对于雪还有着与生俱来的兴奋。再加上每天出门前我妈给我准备的衣物装备也比较足,倒也不觉得寒冷。我妈单位很闲,上班去得很晚,所以每次她把我打发走以后,自己还得上床再睡个回笼觉。我爹单位做领导,大清早自己也就忙去了。更何况如果早上送去了,中午晚上还得想着接,他们难得伺候。天朝也没美帝那种开到家门口拉人的校车,所以一直以来即便是下雪,我也总是一个人骑单车去上学。即便路上的积雪很深,我还是总把车子骑得飞快。现在回想起来,挺危险的。也确实出过车祸,有一次我不按规则飞速转弯,结果直接被后面一辆载人三轮车撞倒,坐在结了冰的路面上滑出两三米远。结果那司机下来反而训了我两句,自己就扬长而去了。而我拍拍屁股,感觉没什么事,也就继续骑着车回家了。回来以后发现车横梁被撞弯了。我爹就把车推出去找修车匠拾掇,结果修车匠见了车以后问我爹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孩子现在情况如何?”我爹说:“没啥事啊!”修车匠感慨一句:“车撞成这样,人还没事,也能算是奇迹了!”
记得以前学校早自习七点多就开始了,所以我六点多就得起床出发。冬天那个点天根本都还没亮,导致每次起床离开温暖的被窝都变成了一场反复拉扯挣扎的战争。每天在学校要学到下晚自习才放学,九十点钟才能回家。所以无论是去还是回,都是在冬季黑色的天空下穿梭。那时在雪路上飞速蹬自行车的劲头,真是让人怀念。
另一幅画面是大学时下雪天端着碗热干面在食堂到主教的路上边走边吃的场景。网红大学水利学院多年下来搞出一个极其奇葩的传统--早检,说白了就是为了督促学生早起,把所有人大清早七点叫到操场上去签到。你要不服从,他就想办法来恶心你,譬如说早检表现跟奖学金评定挂钩,你要不在乎这事,没关系,他还有招,把这事跟班级评优挂钩,这样就分化在乎的同学来针对你。(琢磨人整人,这是我朝一大特色,不提也罢)这种制度春夏秋冬贯彻始终,只有一种例外--那就是下雪。但凡头天晚上飘起了雪花,大家就开始盼着有好消息传来,消息的主题只有一句话:“明天不早检!”听到这信,那同学们真是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可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不过这样一来,第二天早上自然就起得晚,八点钟的课赶过去就十分仓促了,连安安稳稳在食堂坐下吃顿早饭的功夫都没有。大家都是差不多七点半七点四十起床,下楼去食堂排队打包碗热干面,拿到以后抄起碗就走。三五成群,一边走一边吃一边说。聊天的主题往往是:“昨天晚上那最后一把啊,你实在是太坑了,要不是哥大后carry,xxx”。空中纷纷落下的雪花还没来得及落到纸碗里,便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不知是被碗中面上腾腾冒出的热气所融化,还是被小伙伴们讨论和笑声的音浪所震飞。
后来我就来到了美帝,来到了温暖的、极少下雪的南方。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天未全亮时出过门,再也没雪地赶过车。生活总是透着一股子不慌不忙的闲适和从容。我本以为我会一辈子这样下去,再也不用早起奔波,再也不会在恶劣天气出门,再也不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直到我如今毕业后参加工作,我忽然发现自己再一次回到了这种自己以往无比熟悉的生活场景。
对于这一种回归,我也说不上是好还是坏,只是莫名地觉得很感慨。
也不知道这一次的奔波劳碌又会持续多久,一年,十年,还是一辈子?
虽然是一样的清晨踏雪赶路,但有一点差别我是很清楚的:以前的我早起奔波,心中总是存着一个念头,作为支持我那么做的动机,最开始是考试拿第一,接着是上个好学校,再后来是出国见世面;而现如今的我呢,虽然行动看上去别无二致,但心里再也找不到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是被生活所裹挟着,随波而流,走到哪儿算哪儿。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