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转发自吉祥果论坛文章《关于财运爆发之后的“挥霍现象”解析》

(2022-06-02 09:18:34) 下一个

关于财运爆发之后的“挥霍现象”解析

论坛回帖节选最近有个友人,刚家里拆迁几百万,在打赏主播,当榜1大哥呢!老婆孩子不管,说了也不管,所以钱到手之后,人会变得如何,真的很难说 很难说..!吉祥果:大家学过热力学基础,热能总是容易从高温高能区,转移到低温低能区,而不容易从低温低能区转移到高温高能区。财富也是这样,如果自己的财富不在一个特别大的坑里面,而是在一个特别大的凸起中,则非常容易从凸起部位流失出去。这个坑,需要用布施的方式挖出来,但有的人选择用享受的方式挥霍。这就是凸起容易流失,而下凹容易自动承接的道理。创业难,守业更难,这句话表达的其实是热力学原理,譬喻你把水烧开虽然难,但是保持烧开的水不转移热量不降温更难,这是能量转移的普遍规律。不但热力学基础证明如此,《道德经》老子也称“洼则盈”,洼,不仅仅是下雨时的低洼地,也是热能转移的“低温区”。有的人突然暴富,就开始挥霍,自己找死,不把钱糟践掉就不舒服,这是他缺乏那个能帮他储备金钱的大坑,也可以解释为缺乏福报的黑洞和引力,他缺乏这个,因此手里的钱就留不住,因为没有引力的约束。通俗说就是福报不够,守不住财。这种情况下,主动的有利表现是,直接捐掉得一些福报,被动表现是,莫名其妙就挥霍掉了。其实,有些爆发之后的挥霍,也是一种被动的“自我保护机制”,挥霍到一定阈值,到了他福报堪受的那个水平,就会自动停止。为什么说是“自我保护机制”?因为那个钱不挥霍掉,他福报受不起,恶业也背不动,就会导致各种灾难,也包括猝死,挥霍反而保护了他,把钱挥霍给下一个,下一个得到这笔钱的人,再重复上面的原理。破财免灾的本质,也就在这里,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就这样的!这里不鼓励挥霍,如果你感觉镇不住得到的爆发财富,最优选择是效仿《普门品》观世音转手供养出去,布施出去,一直布施到你身心产生安全感为止,而不是挥霍享受,更增罪业。

(吉祥果2022.01.24)

极乐花 于 2022-1-24 17:42 论坛留言如下

厚德方可载物  
厚德载物,佛菩萨虽化显无量妙物。因众生远离福德,又非其器故不堪受用。(无福不载物)
================
尔时,地藏菩萨功德天言:“清净智,我今能令此佛刹土所有四大普遍无余,悉能令变为天饮食,使诸众生于百千劫食不能尽。何以故?但此众生薄福德故所不能食,于此胜报非其应器。清净智,我又能令此娑婆佛刹变为天宫及天卧具,庄严衣服香华果树,种种音声众妙伎乐,众宝庄严悉能为作。
此诸众生远离福德,又非其器不堪受用,唯除如来应正遍知,十住菩萨及住首楞严三昧得自在者乃能受用。
清净智,又我能令一切众生置第四禅令无有余,岂可不能降伏龙、富单那等?
又我不应佛未听许而现神变。譬如转轮圣王主兵藏臣,不奉王教而发四兵,无有是处;
如是菩萨悉是佛子,从佛心生,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是故一切诸菩萨等,无有不请如来而现神变。
清净智,复有陀罗尼轮,名水风摩尼宫集一切咒术章句,建立一切三世诸佛三宝之性。清净智,汝今可问如来水风摩尼宫大陀罗尼轮集一切咒术章句,若佛说者我亦随喜。汝等若能受持此陀罗尼者,一切所愿皆悉满足。”

------《大集须弥藏经》节选

不以无德受人信施。人无德力。受人信施。当累劫堕于罪苦。久久得出。(德不配物有灾殃
============================
《分别经》:
佛言。诸比丘。汝以出家。舍妻子弃世行。作沙门。当修戒行。如罗汉法。宁以洋铜灌口中。下过焦烂腹肠。终不无德食人信施。宁以利刀截手支解身体。不以无德受人信施。人无德力。受人信施。当累劫堕于罪苦。久久得出。用余叽末之福。得为人身。当复更还一一偿之。有作奴婢偿者。有作儿子偿者。有作父母偿者。阿难问佛。何谓偿债。佛言。有作奴婢。大家挝打。不以道理。奴婢受之。无有怨心。勤力作务。不惮劳疲。爱惜大家之物。不敢放散。是为现世偿债奴婢也。宿命先世。受人信施。不行功德。罪毕来偿。犹有本识。故无怨恚甘受而已。
 
以彼太子福威力故。是舍忽显金宝财谷。周匝充盈。(以福显物)
==========================
尔时福力太子。随自胜福大威德力周行。施作利益福事。一日忽过贫人之舍。乃入其中。以彼太子福威力故。是舍忽有广大吉祥胜相出现。金宝财谷。周匝充盈。时彼贫人。见已惊怪欢喜。思念此如是事。昔所未有。由何所起。从何所来。岂非此人来我舍中是其威力之所致邪。又念我昔极受贫苦。今获胜利。一切丰盈。必由是人来此所致。使我舍中吉祥相现。此人大福。有大名称。宜应于彼尊重供养。由是尊奉。相续无间。太子于其贫人舍中。致诸富盛。令快乐已。乃至后时。遍流声誉。某甲舍中。昔甚贫匮。有一异人。来入其舍。彼威力故。是舍忽然吉祥相现。诸人闻已。于福力太子。咸生信重。俱共赞言。奇哉胜福。有大力能。又以太子福威力故。于彼方处。华树果树。开敷结实。时令不愆。遍洒甘雨。种子生成。而得滋茂。时诸人众。于福力太子。深生爱乐。俱来瞻仰。-----《福力太子因缘经》 节选
 
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恶业损减财物)
========================
复有十业。得外恶报。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
一者以杀业故。令诸外报。大地咸卤。药草无力。
二者以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
三者邪婬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
四者妄语业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秽。
五者两舌业故。感外大地。高下不平。峻崖嶮谷。株杌槎菜。
六者恶口业故。感生外报。瓦石沙砾。麤涩恶物。不可触近。
七者绮语业故感生外报。令草木稠林。枝条棘刺。
八者以贪业故。感生外报。令诸苗稼子实微细。
九者以瞋业故。感生外报。令诸树木果实苦涩。
十者以邪见业故。感生外报。苗稼不实。收获尟少。
以是十业。得外恶报。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邪淫消福,不守财(无福不守财)
============
邪淫有十恶事。何等十?常为其夫伺捕楚毒。室家不和善法消竭。不善法增。危败躯身。不检其妻。不守财贿。常为人疑。宗亲不信。种业如是。门不贞洁。身坏命终生地狱中。设得为女非独一主。设得为男驰骋邪淫。自失其妻。
--《佛说出家缘经》
 
 
 
十善业道具增长时,资具增盛,(以福化物)
===========================
大毗婆沙论:
云何复知由此业故令寿量等内物增耶?
谓若十善业道具增长时,此赡部洲、有四增盛,出现于世。
谓寿量增盛,有情增盛,资具增盛,善品增盛。
寿量增盛者:谓劫末时,此赡部洲、人寿十岁。至劫增时,寿八万岁。
有情增盛者:谓劫末时,此赡部洲、唯余万人。至劫增时,广博严净,多诸淳善福德有情。城邑次比,人民充满。
资具增盛者:谓劫末时,此赡部洲、人民饥馑,以稊稗等,为上妙食。至劫增时,安隐丰乐,种种地味帝竹稻米,为上妙食。
善品增盛者:谓劫末时,世间十恶业道增盛。至劫增时,世间十善业道增盛。
 
 
已施者坚,余者不坚;
 
未施之财五家共有皆可侵所施之财,终不可败衰,世世恒随人。
=====================
▼▼▼
复次夫修施者当离八危。若积财宝危难甚多。智人修施是乃坚牢。我昔曾闻。有一国王谪罚商贾。而告之言。汝所有财悉疏示我。估客至家。思惟先来所施之物。施诸乞儿一餐之食。乃至并施鸟兽所有谷草。悉疏示王。王见是已问言。如此之事何故疏来。估客答言。王先约敕所有财物悉疏示我。我所有财疏牒者是。即说偈言。

五家共有者  今悉在家中
我今所牒者  无有能侵夺
如此所牒者  王贼及水火
皆所不能侵  假设七日出
须弥及巨海  一切悉融消
如此所施物  不能烧一毫

钱财寄父母  兄弟及姊妹
一切诸亲友  悉皆有败失

唯有所施物  终不可败衰
施为行宝藏  世世恒随人
施为极亲友  无有能坏者

贫穷之巨海  极大可怖畏
施是坚牢船  唯有惠施者
能得度彼岸  我知施果报
是故无畏说  所牒是我财
家中有财宝  五家之所共
是故不敢牒  言是我所有

王闻是语心生欢喜。赞言善哉。汝是福胜人。我今不用汝所有物。如汝所说。施是汝财。余财悉共。尔时国王。即说偈言。

若行惠施者  自手而过与
应发欢喜心  勿生悔恨想
是故未来世  人天受快乐
所有资财物  眼见己财宝
分散属诸家  不能速疾施
无能侵夺者  若人悭不施
终为他所夺 
 现在恶名闻
来生多贫乏  是为最愚痴
见他人屋宅  及以众财宝
死后众家用  毫厘不逐己
目睹如此事  不能生厌恶
速疾舍财物  财不五家共
唯有修惠施  死时一切舍
无有随己者  决定必舍离
然不得施报  以见是事故
智者必应施  二事俱名施
应当自施与  檀越如大象
津腻香常流  如是智檀越
功德利充满  世人所赞叹
饶财悭不施  为世所嗤笑
设复有财钱  见乞方背去
虽复饶财宝  名为贫衰患
施者虽贫穷  常名有财富
悭贪虽多财  不脱贫衰患
檀越以水施  洗除心贪垢
悭无善乐报  趣于死径路
必坠深坑阱  种种众宝物
象马与牛羊  神逝气绝时
一切悉舍去  临终生苦恼
以是生眷恋  怖畏大热恼
修施者临终  欢乐无悔恨
悭嫉智者讥  施者贫与富
恒常受快乐  悭者如塳间
人皆避远离  悭贪者虽存
其实同饿鬼  施者有名称
一切所钦仰  智者之所爱
命终生天上  诸有爱己者
云何不修施  施为善好伴
胜妙之资粮  不用车马乘
一切众侍卫  施为行宝藏
后世之津梁  布施离众难
五家不能侵 
 何有爱己者
而当不修施  若施百千万
后身得少许  尚应修布施
况少修惠施  大获于福报
是故有智者  应当修布施
------《大庄严经论》


已施者坚,余者不坚;若施彼已,则是我有,余家中者非是我有;
=================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住在家中,善调伏施分别柔软,应作是观:若施彼已,则是我有,余家中者非是我有;
已施者坚,余者不坚;
已施后乐,余者现乐;
已施不护,余者守护;
若已施者非爱所缚,余者增爱;
若已施者非我所心,余者我有;
已施无怖,余者怖畏;
若已施者是道基柱,余是魔柱;
已施无尽,余者有尽;
已施者乐,余守护苦;
已施离结,余者增结;
已施大封,余者非封;
若已施者是丈夫业,其余在者非丈夫业;
若已施者诸佛所赞,其余在者凡夫所赞。
如是长者,在家菩萨应坚住施。------《大宝积经》
 
财有五家。便应用为施与。此皆无常所不能坏。谓之坚法也。
=============
什曰。若虽有命而不能行道。无异禽兽之命。若于今能不惜身命修行善者。则来世所得命必能修善行道。是名清净之命。非为使生也。肇曰。坚法。三坚法。身命财宝也。若忘身命弃财宝去封累而修道者。必获无极之身无穷之命无尽之财也。此三天地焚而不烧。劫数终而不尽。故名坚法。以天帝乐着五欲不虑无常故劝修坚法也。生曰。以求善本事也。身既无常。便应运使为善。命既危脆。便应尽以行道。财有五家。便应用为施与。此皆无常所不能坏。谓之坚法也。维摩诘所说经卷
 
我不舍财,财当舍我。我今当舍,令作坚财
=================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若有乞者来至其所,有所求索,随所施财应至心念:‘我所施财及不施财,俱当散灭。不满所愿,必当归死,我不舍财,财当舍我。我今当舍,令作坚财然后乃死;舍此财已,死时无恨,欢喜无悔。’若不能施,应以四事白于乞者:‘今我力劣,善根未熟!于大乘中我是初行,其心未堪自在行施。我是著相,住我我所。善大丈夫,今向汝悔,勿生嫌恨。我当如是勤行精进,满足一切众生所愿。’长者,在家菩萨应当如是白于乞者。------《大宝积经》
知财五家分,无常不牢固,惠施诸有德,贫苦及亲属,所生常随逐。 

================
知财五家分  无常不牢固
惠施诸有德  贫苦及亲属
所生常随逐 
 布施为最胜《劝发诸王要偈》

有财当布施,为善当及时,财物五家有,不施悔后迟
============
愚人集牛乳喻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豫于日日中[穀-禾+牛]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穀-禾+牛]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母子。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殼-一)/牛]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为众宾或嗔或笑。愚人亦尔。欲修布施。方言待我大有之时。然后顿施。未及聚顷或为县官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或卒命终不及时施。彼亦如是。《百喻经》
 




休息偷盗获功德:所有财物不共他有、不共五家,得财不散。
=====================

休息偷盗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具大果报为事决断,二者、所有财物不共他有,三者、不共五家,四者、众人爱敬无有厌足,五者、游行诸方无有留难,六者、行来无畏,七者、以乐布施,八者、不求财宝自然速得,九者、得财不散,十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偷盗得十种功德。若能以此休息偷盗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无上智。彼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具足种种华果树林、衣服、璎珞庄严之具,珍奇宝物无不充满。《大方等大集月藏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