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快乐事,种花也可,作歌也可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能解此三疑问者,是为开悟者,仙道已属平常事耳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转发一个病毒的ADE效应的,现在走群体免疫=群体自杀差不多

(2020-05-18 12:37:13) 下一个

声明我是外行,这是别人转发给我的,我再转发下分享信息。可能不少人看过,因为这是国内之前的老文章

反正我个人的意见是,一定要给自己和家庭留条后路。

仅供参考

********************

新冠病毒可能出现ADE效应,抗疫之路或雪上加霜!

有米医学 有米医学 4/7
 

什么是ADE效应呢?ADE是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

 

 

抗体依赖增强(ADE)作用:

病毒感染都是从黏附于细胞表面开始的,黏附是通过病毒表面蛋白与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和配体分子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

 

针对病毒表面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常常可以阻抑这一步骤,将病毒“中和”,使其失去感染细胞的能力。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抗体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却发挥相反的作用:它们协助病毒进入靶细胞,提高感染率,这一现象就是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通俗的解释就是,抗体不能中和病毒,反而充当了“特洛伊木马”,让病毒感染免疫细胞的能力更强,产生更多的子代病毒,造成严重症状。

 

 

这个效应最早在登革病毒感染过程中被发现。这是一种主要在热带亚热带流行的蚊媒传染病,也就是蚊子吸血传播的。传播媒介是我们所知的“花蚊子”,也就是伊蚊,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最主要的疾病就是登革热(dengue fever)。一般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人可能发发烧,关节痛,过几天就好了,危害不大。

 

 

但是对于登革病毒来说,恐怖的是二次感染,这种感染会因为第一次感染后机体产生的非中和性的抗体可以促进非同一血清型病毒感染,进而加重病情,这是导致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的主要方式,而后两种疾病则很可能是致命的。

 

 

就拿登革热来说,登革热的ADE效应让0.1%的致死率上升几百倍,死亡率最高甚至能到30%。

 

 

除了登革病毒,在猫冠状病毒(猫传腹)、SARS-CoV等冠状病毒,以及HIV、柯萨奇病毒、黄热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西尼罗病毒等一些其他病毒的感染中,也有过观察到ADE效应的报告。

 

 

 

ADE效应在本次疫情中的影响

 

 

第一种ADE效应是如果你得了A型新冠痊愈了,体内有了A型抗体,不要以为可以同样抵抗B病毒。体內的A型抗体反而可以增强B型病毒的毒性,让B型病毒绕过你的免疫系统直接攻击你,这种效应会导致病毒致死力增加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第二种是患者之前被同一种病毒感染过,产生了抗体,遇到发生变异的同源病毒时,免疫系统派出了之前的抗体,但是由于变异了,所以抗体失败,等于不设防,于是后果比没有抗体的人严重的多。因为没有抗体的人免疫系统会正常工作而不是被无效抗体欺骗了。

 

 

 

 

简言之,ADE效应是导致变异后的同源病毒在有原始抗体的患者身上产生倍数级以上毒性的原因。

 

 

目前,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确诊人数突破110万,单单美国确诊病例超过30万人,4月4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当天出现1224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创下单日新增纪录。

 

 

病毒的变异已是事实,ADE效应需进一步的跟踪,但是,一些国家高死亡率应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不得不防范病毒变异与ADE的双重效应。

 

 

以前大家觉得新冠只对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杀伤力大,最近美国CDC的COVID-19研究小组,检查了截至3月16日美国报告的4226例非输入性新冠病例的结果,发现美国青年的重病患者出乎意料的多,44岁以下占了40%,并且年轻人重症率也很高。

 

 

在ICU患者中的年龄分组:

20~44岁:36%

45~64岁:36%

65+岁:28%

 

 

如果ADE效应被确定,那么,疫区的年轻人反倒要特别小心 ,因为年轻人活动频繁,免疫力强,无症状感染者多,较大概率在第一轮感染中产生了抗体,而在下一次感染中遭受非常严重的ADE效应伤害

 

 

如果一个地区急剧增多的患者确认是ADE效应,可以得出两个疑问或者说结论:

 

 

一、ADE效应必须依赖抗体(抗体浓度不太低也不太高)。那么这些美国年轻人如果有冠病抗体,就说明早感染过了,也就意味着病毒早就在美国存在了,只不过是温和隐蔽的流行,让很多年轻人体内有了抗体,但因为感染不明显,所以抗体并不是很高,刚好可以引发ADE效应。

 

 

二、ADE效应依赖抗体,这种抗体可以是患病后产生的抗体,也可能是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所以,如果ADE效应成真,那么疫苗研发上就必须避免产生中不溜秋水平的抗体,要把抗体水平弄得很高才行,到底高到何种程度可以避免ADE效应,这需要试验才知道。

 

 

 

央视新闻1+1连线美国长岛北岸医院ICU主任周秋萍

 

 

“很多年轻人都是走着进急诊室,大概在12-24小时内,病情急剧恶化,所以很多病人就马上要上呼吸机等。而且在随后的24小时之内,他们随着病情的变化会发生多器官的功能障碍。”

 

 

显而易见,就美国年轻人目前出现大量恶性患者,可以推断他们已经感染过同源病毒。

 

 

目前科学家普遍推测,这次疫情至少要持续一年,可能会比想象中的还要糟糕。最近纽约的感染病例是年轻人居多,且快速恶化,大量的人出现了ADE效应。

 

 

疫苗之路漫漫

 

 

2019年,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教授、艾滋病研究所所长陈志伟等人在美国《临床检查杂志·观察》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通过灵长类动物实验发现了SARS病毒疫苗的ADE作用:如果猴子接种表达SARS病毒刺突蛋的“重组疫苗~SARS疫苗”后再被SARS病毒感染,急性肺部损伤反而会加重。

 

 

陈志伟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相近的刺突蛋白结构和感染机制,新冠病毒疫苗也存在发生ADE作用的风险,在疫苗设计中应认真加以关注和研究。

 

 

因为存在ADE效应,新冠疫苗想有效,就必须能对抗该病毒的所有变种。

 

 

看到某疫苗能生成抗体的新闻,别开心得太早,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新冠是变异性很强的RNA病毒,感染者基数如此之大,病毒会出现无数的变异。

 

 

这些变异的毒株互相融合,大规模的ADE效应,基本上是肯定了的事实。

 

 

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于3月3日发表的论文《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中写到:

 

 

通过对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103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发现病毒株已发生了149个突变点,而且多数是近期产生的。

 

 

新冠病毒已经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其中101个属于这两个亚型。从占比上看,L亚型更为普遍达到70%,S亚型占30%。

 

 

S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

 

 

因为ADE效应的存在,欧美搞群体免疫政策,这简直就是群体自杀。

 

 

因为ADE效应的存在,疫苗的研发必须兼顾所有亚型变种和抗体水平浓度,加上疫苗生产试验的特有的周期难度,路漫漫。

 

 

因为ADE效应的存在,国内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越来越严重,会不会引发第二轮疫情爆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