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1.28 忆中国科大“5912”

(2023-05-15 18:13:08) 下一个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 建校60周年庆

忆中国科大“5912”

王溪松(59l2)

我们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第二届学生,是母校创建初期在北京培养的第二届毕业生。“5912”班级只是中国科大数千个班级之一,尤如一个细胞,经母体孕育,承载着母校的遗传基因。我们班级48位同学,自1959年进科大至今已近60年。同学们的情况如何?我们彼此互相关心,母校也十分关注同学们毕业后的表现,同时外界也会通过一个班级来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本文拟通过“5912”级来探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特色。

一、中国科大,我们来啦

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掀起“向科学进军”热潮。为了尽快改变和填补国家新兴边缘科学技术的空白,加速培养国家急需的尖端科技人才,1958 年9月20日,在北京市玉泉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礼堂隆重举行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成立暨开学典礼大会。翌日,《人民日报》称这是“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的一项重大事件”。1959 年3月,党中央确定包括中国科大在内的1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科大建校第二年便名列首批全国重点高校,这说明国家充分肯定科大办学实力。中国科学院创办中国科大,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这在全国是唯一;学校倡导“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学风;设置新兴、边缘、交叉学科,这些鲜明的办学特色,深深吸引着我们!许多中学校长和老师也十分看好中国科大,动员优秀学生报考。上至高级干部、科学家,下至工农民众都愿意把子女送到科大深造。由于信任,我们高考志愿首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经过高考,我们终于盼到了中国科大录取通知书!1959年9月初,我们到校报到,由于生物物理系在校序号是12,所以我们是中国科大5912级。我是9月3日报到,按先后排序,我是第43位,故我的学号:5912043。从档案查得入学时基本情况:48人(男30,女18),其中11人是征得本人同意由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01 系)调剂来的;年龄17至22岁;中共预备党员2人,共青团员36人;高干、高级知识分子子女9人,工人子女7人,农民子女14人,工农子女共21人(占44%)。多数同学来自各地重点中学,为该校优秀学生,思想品德高尚,学习成绩优秀。许多同学是中学校长或班主任亲自动员,如我们漳州一中,当年理科毕业三个班,考到科大的4人都是校长、班主任亲自动员,学生中仅有的2 名预备党员也都到了科大,另考到北大、清华各3人。若就北大、清华、科大三校新生质量做比较,我认为学习成绩处于同一水平,而科大的政治思想素质应优于两校。这是科大创办初期新生质量和构成的特色。

二、难忘的大学生活

我们全班48人,来自北京市17人,外地31人,许多人是有生来第一次离家,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甚至是村里或街道里第一个大学生,我就是街道(漳州市工人亭60 多户)第一个大学生。那个年代大学生是适龄青年中的佼佼者,为数很少。从家乡到首都,从中学到大学,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集体,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和好奇,但也有点心里没谱。幸好我们有了新的“家”,那就是5912级班集体。班主任曹永昌是复员军人,他像父辈一样关怀我们长达四年。我们的系主任贝时璋教授,是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我们系的课程设置,得益于贝老的高瞻远瞩,给我们打下广而博的知识基础。贝老首先给我们开讲“生物物理概论”,強调要从物理的角度去观察和研究生命的复杂现象。沈淑敏教授是我系副主任,她是贝老的得力助手,具体负责课程安排和教学实施。系党总支书记是何曼秋、崔明珠、李淑洁。

1959 年9月8日,中国科大隆重举行59 级学生开学典礼,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赵忠尧、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郭永怀等也应邀参加了典礼。首先大家高唱校歌《永恒的东风》。郭沫若校长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的讲话,党委书记郁文作了报告。

开学不久,9月19日我们到北京郊区农村抢收秋菜、玉米和地瓜,时间一周。随后,适逢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庆典,我们新生都去参加天安门广场庆典、夜晚联欢,见到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我们激动万分,至今仍记忆犹新!九月份我们同学初次见面,上课时间不多,沒有学习压力,而集体活动多,有益于大家彼此交谈,互相认识,加深了解,增进友谊。5912 成员中,郭沫若校长的女儿郭庶英和华罗庚教授(1961 年任我校副校长)之子华陵特别引人注意,还有好几位革命老前辈的子女,同时又有21 位工农子女。有几位来自工农家庭的贫困学生,得益于人民助学金才能上大学。虽然两类家庭环境悬殊,但同学之间关系十分融洽,大家互相关心爱护,团结互助,是个温馨的大家庭!我们还有唯一一位回族的少数民族姑娘余明琨和从越南归国的侨生陈逸诗。5912 级一年级分为两个班,二年级则合并成一个班,班长:徐国林、靳传富、于世文,前者任班长时间最长,至今我们仍叫他老班长。团支部书记:马重光、陈湄、李幼华。

国庆后就该安下心学习,学习是大学生主要任务。中国科大学制五年,前四(三)年基本上在玉泉路校本部上基础课,高年级到中关村分部上专业课和做毕业论文。学校十分重视基础课教学,这是科大的传统。据学校编年史稿记载:全校各基础课按课程内容及难易程度分为甲、乙、丙三型,各系依照需要选择。生物物理系全选甲型:高等数学学习二年半,430个学时;普通物理学习二年半,上课408个学时,实验280个学时;化学类基础课学习二年半:普通化学一年,每周上课4 个学时,实验4 个学时;有机化学一年,物理化学一学期。生物物理系基础课学习时间长、课时多、任务重显而易见。

我们不仅要同数学、物理和化学系选学同类型的基础课,还要学习生物学科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如生物化学、生理学、生物数理统计、细胞学、胚胎学、遗传学、放射生物学、放射生态学、宇宙生物学、光生物学、辐射剂量学、生物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编程、制图和电工实习等,还初步学会摄影技术。外语:俄语或英语(依据中学选学语种确定),经过3、4 年学习,考试通过后,部分同学还选修第二外语。

全校公认生物物理系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中国科大的课程设置特色:课程量多质高,不仅強调基础还強调前沿和先进性。如数学课程,既有内容深厚的高等数学,还讲授信息论、概率论。在生物物理系开设了生物控制论和信息论、计算机编程等课程。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兼施,培养多面手。在生物物理系课程设置中強调工程课程的重要性,设置了电子、机械及仪器原理等工程课程,并配有完整的实验课。这套基础深厚、学科分布广泛、内容先进的课程,让科大学子得益匪浅。

中国科大重视基础课教学,许多大师、教授亲自上讲台,教授基础课。所设置的课程内容广而深,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学习非常刻苦,全国闻名!难怪社会上流传“不要命的上科大”。正是由于母校给我们打下了广博的知识基础,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底气足、后劲大、适应性強。感谢母校为我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校初期,本校教师很少,且多是刚毕业分配来的青年教师。主讲教师多数是研究所研究人员,他们基础扎实,又有科研实践,讲起课来生动活泼。他们乘班车往返中关村与玉泉路校本部。到了高年级,我们到中关村分部上课,在生物物理所做毕业论文。专业课教材都是研究所研究员编写。科大学生受益于“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基础课学得扎实,为今后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讲授的专业课内容处于学科前沿、交叉学科,又到研究所做毕业论文,接受科学实验训练,这一切别的高校是难以办到的。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为校,所系结合”办科大,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持色,也是全国唯一。

我们中学阶段,大家学习成绩多数是优秀,进了科大,高手云集。课程重,进度快,学习压力倍增。记得刚入学不久,有次高等数学测试,仅有王志珍和黄雰两位同学得满分,而大多数同学不及格,给我们来个下马威!这也提醒我们,虽中学成绩优秀,但不代表现在,到科大需更加刻苦学习,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环境,否则就会掉队。班上有数位同学学得好,他们都乐意帮助同学,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学习碰到难处,大家互相帮助,我曾得到陈润生和沈钧贤热情、耐心的帮助。

同学们至今还记得,我们班很荣幸邀请到华罗庚副校长与同学座谈,华老平易近人,与同学侃侃而谈。他教导我们,读书要“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反复提升,要有锲而不舍精神。会后,我们请华老题字,随后他用钢笔在道林纸上写下“锲而不舍”四个大字,并签署大名。我们班曾为这次座谈会出一期特刊。华老倡导的锲而不舍精神,我们终生受益,并代代相传!

大学最后阶段是撰写毕业论文,我们一般是五年级上学期末进研究所,由所里研究员指导完成毕业论文。科学院研究所成为我们做毕业论文的实习地,有处于国家研究前沿的科学家指导,又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我们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良好环境,这是科大学生的福份!在半年多的科学研究实践中,我们不仅学到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从科学家身上学到了勇于探索、严谨执着、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指引我们一生。
“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是中国科大校风。

学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开设政治课,学习毛主席著作,向雷锋同志学习等。每当开学或毕业典礼,都能聆听郭沫若校长、郁文书记和刘达书记的报告。在我们记忆中,陈毅副总理、聂荣臻副总理、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书记张劲夫、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廖承志、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杜润生、团中央李昌、中宣部于光远、林默涵和哲学研究所潘梓年所长等都曾应邀来校作报告,既有形势报告也有革命传统教育报告。邀请科学家来校作报告就更多了,这些报告有益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觉悟。

中国科大继承抗大优良传统,坚苦朴素,勤工俭学。郭沫若校长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上致词题为《继承抗大的优秀传统前进》,指明办校方向。我们一进校门,小礼堂外牆上:“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八个大字格外显目,提醒我们牢记抗大精神。正如王志珍在“图文集”《坚持科教结合,培育创新人才》文中写道:“与任何别的大学不同,科大是向科学进军新时代的抗大,我们非常自豪,学校继承抗大优良传统,艰苦朴素是我们的特点;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是我们的校风;成为一名尖端科技人才是我们的目标;献身于祖国的科学事业是我们的追求”。建校初期,为加強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系党总支书记均由革命老前辈担任,他们有的是老红军、有的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领导。又有一批复员军人担任班主任,他们政治坚定、党性強,联系群众,关心师生的思想和生活。这也是建校初期中国科大特色。

根据学校安排,每年农忙季节,我们有一至二次到农村(曾到北京郊区衙门口、北京顺义县、河北定县等地农村)参加劳动,每次一周左右,主要任务是秋收。这段时间大家最快活,同住、同吃、同劳动,密切同学联系,接触农民,了解农村,劳动锻炼,接受教育。我们这代人从小接受共产党的教育,接受毛泽东思想的教育,我们的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听党的话,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我们思想单纯、有信仰、有理想、求上进。上世纪五十年代,适龄青年上大学还是很少数,我们是幸运者!我们非常珍惜这难得的上学机会。大学期间,许多同学积极争取加入共青团、共产党,入学时班上仅有两名预备党员,二年级杜国铨加入共产党,四年级党员数足以建立党支部,我当选支部书记。1964 年毕业时又发展一批共产党员,全班有共产党员16 人。徐智敏在“图文集”《我爱5912》文中写道:“经过六年多努力,1964 年夏,大学毕业前夕,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确有多位同学在中学就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毕业后又有多位同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的还担任单位党委书记。

刚入学时,学校实行包伙制,每月伙食费12.5元,这比我们中学每月8 元高50%,我很滿足,不久毛主席有个讲话,伙食费提高至15.5 元,吃得更好。但沒多久进入困难时期,改为食堂制,各种物资定量凭票供应,国家给予大学生照顾,男生每月粮食定量33斤左右,这比普通居民高不少,但由于肉、油副食定量少,不少同学吃不饱,营养不足,少数同学有浮肿,学校供给黄豆营养餐。学校经多方努力搞来几个车皮的青海湖祼鲤,用以改善学生生活。学校实施减少活动量、多休息,以保身体健康为主。在校本部,学生宿舍约18m²/间,內有4 张上下两层单人床,住7人;到中关村分部,男生分住两大房间,女生合住一大间。面对国家困难时期物资供应不足、吃不饱、住宿拥挤等困难,同学们均能正确对待,体谅国家难处,坚信困难是暂时的且能克服。我们的学习生活未受影响。1959 年入学不久,郭校长捐赠两万元稿费作为全校福利金,帮助困难同学添置衣被。班主任曹永昌深入各学生宿舍,特别关照家庭困难学生,逐一查看来自南方同学的床铺。我们班多位同学得到棉床垫和棉衣裤,并依据家庭经济状况享受不同等级助学金。我是班里特困生,我三岁父母双亡,奶奶和我艰苦度日,解放前我读初小四年后即辍学,解放后靠助学金读完中学,毕业时奶奶已70 高龄,靠工人退休金维持本人生活都难。考虑我家庭实际困难,学校征得本人同意后,决定我毕业后留校工作。可没过多久,校长(南下干部)再次找我谈话,他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要选送一批优秀学生上重点大学,中国科大是我们党创办的重点大学,你就报考中国科大,有困难党组织会帮你解决的,隨后班主任亲自到我家做我奶奶工作。就这样我考进中国科大,赴京前学校特批补助我20 元,校长送我一件上衣,副校长送我一条裤子。一条麻袋装棉被,一箱装衣物,一根扁担挑着上火車(为省钱乘慢车),多次转车,五天日夜兼程到达北京。学校给我助学金每月15 元(伙食费12.5 元),后来提至17 元(伙食费15.5 元),书籍讲义费全免,发给我一套全新军用棉衣裤和一床棉褥垫,我就是靠这些度过五年大学生活,未花家里一分钱。万分感激党和学校对我的关怀和照顾,我是党和人民培养的大学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虽然中学和大学都是免交学费,但贫困家庭的子女仅凭免学费还是上不起学。我们班有多位同学在中学和大学期间均受益于人民助学金,才圆了上学梦。中国科大学生中,高干、高级知识分子子女多,工农家庭子女多,贫困学生也不少,5812 级班上还有数位速成中学毕业的调干生,大家和睦相处,这也是那个年代的中国科大特色。

1960 年寒假,我们外地同学大都没有回家,第一次离家过春节,总有些想家,想念家里的亲人。春节前夕,郭校长捐赠稿酬给同学发红包,每人一元,还有一元用于过年加餐,使远离亲友的同学有家的感觉。除夕夜留校同学自己动手包饺子,北方同学手把手教南方同学,我是第一次,虽有人教,但总包不成型,煮熟能吃就行。20 多人在一起包饺子,天南地北地交流各地过春节的习俗,也蛮有情趣。大家还记得,郭老用自己稿酬,邀请全校师生欣赏由北京人艺演出的话剧《蔡文姬》。

“5912”是个温馨集体,我们热爱、怀念她!正如申庆祥在《回忆校园往事感谢母校培养》一文中写道“我在五九级虽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但对当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班上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大部份同学来自城市,但也有不少像我一样来自农村的同学。在中国科大这一特殊的学校里,有穿着土布衣服的,也有光着脚丫行走在校园的小径上的,这在当时习以为常,不足为奇。在那个年代,不管家庭背景,都能平等和睦相处;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大家一起攻克、学习;生活中出现困难,大家互相帮助、支持。生活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大集体中,内心感到十分愉悦和踏实”。寥寥数语,生动、准确地刻画那个年代的中国科大校园和5912 班级的真实氛围,历经半个多世纪,至今我们仍十分怀念!每次老同学相会都交口称赞。

班级团支部被学校团委评为模范团支部。在校运动会上,郭庶英创校女子跳高纪录;王志珍获得校女子体操全能冠军;洪世雯获北京高校女子自由体操第二名。班上先后有六位同学生病住院,同学们常带着营养品到医院探望,带去精心抄录的课堂笔记。李绍康和王淑琴经短期治疗后,回班上课,同学们组织起来轮流给他们补课。杜国铨、申庆祥、傅亚珍和陈湄四位同学因治病时间较长,康复返校跟6012 级学习。5812 级王荫亭和翁延年因病治疗后返校跟5912 级上课毕业。


1964 年7 月,5912 级46 位(含原5812 级2 位)同学完成学业,除沈钧贤考上植物所汤佩松教授的研究生外,其余45 位同学奔赴工作岗位。杜国铨等四位同学于1965 年夏毕业。

1964 年8 月27 日,中国科大举行第二届学生毕业典礼,谭震林副总理、郭沫若校长到会讲话并和全体毕业生合影。

临近毕业,同学们表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档案查得分配情况如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17 人:王书荣、王志珍、王荫亭、陈润生、陈逸诗、陈协象、马重光、马海官、李素文、李家瑶、徐智敏、徐国林、韩毓春、严拱东、丁蓉原、张茵、魏西平;
中国科学院生物实验中心7 人:华陵、徐伟、洪世雯、杨俭华、管汀鹭、韩家康、鲁崎唔;
中国科学院院部机关9 人:(计划局)孙玉金、刘鸿兴、邵达立、翁延年、葛兆华;(政策研究室)惠虎雄、侯慧龄;(干部局)李幼华;(生物学部)叶梓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1 人:靳传富;
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2 人:黄雰、李绍康;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 人:王淑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 人:郭庶英、寿天德、包承远、余明琨、王溪松;
中共中央宣传部1 人:于世文;
解放军装甲兵1 人:王学琦;
解放军总后勤部1 人:康莲娣。
很明显,绝大多数(93%)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系统(含中国科大)工作,这也是中国科大特色之一。我在校工作期间,曾对科大前三届(63、64、65 届)4700 多毕业生分配去向进行统计分析,近三分之二分配到科学院系统,学校默认科学院有优先挑选优秀毕业生的权利。
另外,杜国铨等四人于1965 年毕业分配情况:

杜国铨:中国科学院政治部干部部;申庆祥: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
傅亚珍: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陈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后转到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三、为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尽心、尽责我们依依不舍送别五载同窗的同学,满怀激情到各自单位报到,很想马上进入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干出成绩。然而,在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不少人被派到农村参加“四清”工作队,或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一干就是两年。随后“文革”十年,我们留校的随同母校于1970年下迁至安徽省合肥市。砸“四旧”、斗“走资派”、批“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这是当时的政治任务。毕业后我们经过多少风雨的洗礼,多少磨难的考验,经历了事业的艰辛,生活的颠簸,甚至感情的波折,耽误了我们青春最好时光。历经十多年的痛苦煎熬,我们终于盼到改革开放年代,喜迎第二个科学春天!

为尽快赶上国际科技先进水平,国家在科教界选派大量业务骨干赴国外考察、学习、合作研究。据不完全统计,“5912”有出国经历者超过半数,从事科教业务工作者大都出国学习工作过。大家十分珍惜难得的出国机会,了解世界,充实自己。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大家奋起直追,为把被耽搁的时间补回来,我们尽自己所能,争分夺秒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同学们在科学、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获得优异成绩。5912级同学毕业后奔赴祖国各地工作,改革开放后,部分同学到国外工作,又因经历半个多世纪,有些同学少有联系或失联,情况不甚了解,资料不全。仅依据同学互相了解的情况,汇总简要介绍如下:

(一)在国內
王志珍: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 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5 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课题组组长。研究方向:分子生物学。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六届中国十大女杰;曾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基础科学奖(生物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二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三次等。
陈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 年);欧亚科学院院士(2014 年);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核酸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创新课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理论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是我国最早从事此项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等;2013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王书荣: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第三任所长(1986―1998 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1986―1990 年)。研究方向:神经科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被授予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荣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建所四十周年突出贡献奖。曾被提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寿天德: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大生物物理系副主任、主任(1984―1996 年),兼任理学院副院长(1994―1997 年);1997 年调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建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中心并任主任(1998―2010 年),兼任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研究所所长(2005―2010年)。终身在高校培养学生和研究工作,长期从事视觉信息处理的脑机制研究,已培养博士生17 名、硕士生20 名。在中国科大生物物理系任领导十二年,团结全系师生员工,做了大量组织、改革工作,系的整体实力有很大提升。荣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奖;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曾被提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沈钧贤:1968 年研究生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工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客座教授。研究方向:神经生物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4)。曾被提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2009)。2012 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历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等。
徐国林: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载生物和载人航天研究工作。任飞船工程设计医学要求与评价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1994 至2000 年)。我国神七发射时被聘为专家组成员。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李素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细胞生物学教学与研究。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杨俭华: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开设过生物光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信号与系统、医学工程概论、软件工程和模式识别等多门课程。
徐智敏: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从事神经科学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陈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医用传感器和空间辐射防护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
严拱东: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荣获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一等奖。
马重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党委书记。
孙玉金:历任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副司长、中国纤维检验局党委书记、中国质量报社社长兼党委书记。
马海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学科主任;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研究员。
翁延年:中国科学院院部,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组织管理工作。行政上历任副处长、处长、学术秘书、总工程师(副局);专业职称: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曾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1993―2001 年)。
王淑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从事生物生态学研究。
侯慧龄: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科技促进经济基金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国家经贸委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评审专家。
洪世雯: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后调入北京市科委任局长。
李幼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动物研究所图书馆馆长,《动物学知识》编辑部负责人,正处级、副编审。荣获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中国科协先进个人。
王荫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科研管理和研究,副研究员。
王溪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历任师资处副处长、计算机系党总支书记、人事处处长、校长办公室主任、校秘书长(享受副局待遇)。
于世文:1964 年毕业分配到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处。后又先后就职于:中国科技信息中心、香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康利克进出口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香港康贸发展有限公司任副董事长。
郭庶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曾任北京市经济技术发展中心总经理;书法家。
杜国铨:1965 毕业到院干部部,1972 年调到湖南省科委任处长,1990 年调入长沙农业现代化所、长沙大地构造所任书记、副所长。
申庆祥: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后调入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研究方向:人绒毛促性腺激素避孕疫苗/抗肿瘤疫苗的研究。
华陵: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从事核酸生物研究。
鲁崎唔: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电子显微镜研究。
徐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电子显微镜研究。
邵达立: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从事神经科学研究。
葛兆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从事仪器研制工作。
李绍康: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所(上海)。
王学琦: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天津),血液生物学研究。
靳传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从事核酸研究。
韩毓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从事生物学研究。
陈协象: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傅亚珍: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叶梓铨:国家安全部。
韩家康:中日友好医院,从事血液学研究。
康莲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余明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鸿兴:没联系,情况不明。

(二)在国外

陈逸诗:香港中文大学中药研究中心(1979―1986),研究助理、实验室主管;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1987―2000),系主任助手、资深研究助理。主要从事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张茵、魏西平、惠虎雄、包承远四人均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赴美国,在爱滋病、癌症研究和放射生物学等领域获得重要成果,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PNAS、Radiation Research、Mutation Research 等杂志上。现定居在美国圣地亚哥。
黄雰:美国Promega 生物制品公司,高级科学家。
李家瑶、丁蓉原、管汀鹭三人均在美国,情况不明。

5912 级同学毕业后,在攀登科学高峰征途中,在我国科学、教育事业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出了两位院士,据中国科大统计,母校本科毕业生获得院士数为千分之一,处于我国高校前列。我们班是1/25,也许这是最高比例。並且还有3位同学被提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多位同学在生命科学前沿多领域做出杰出的科学成果、培养出大批优秀学生;数人从事科学、教育管理工作,也都取得可喜成绩,这都是得益于中国科大给我们打下优良的思想素质和广而博的知识基础。中国科大毕业生素质高、后劲足、适应性强,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科技、教育、经济、管理和国防建设等领域的骨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很多人获得表彰和奖励,这在我们班得到验证。我们为5912 级同学出色表现而自!

中国科大毕业生在国内外的出色表现,为学校赢得了社会公认的良好信誉。中国科大学子素质高、口碑好,这是社会对中国科大的评价。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与中国科大系主任是同班(或同校)同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数不少,研究所骨干许多来自科大毕业生。中国科学院借助科学家雄厚优势和实验室的优越条件,创办中国科大,竭尽全力办好科大,而科大逐年为科学院输送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研究所的骨干力量,这从我们班得到充分体现。

回首往事,我们可以向母校汇报:我们在各个岗位都努力工作了、尽力了,我们牢记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我们沒有辜负母校、师长的教诲。我们为母校争得了荣誉!我们牢记共产党和祖国人民对我们的培养教育之恩,我们衷心感谢中国科大和生物物理系的领导、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和教导!

四、怀念“5912”

五年大学生活,5912 同学结下深厚友谊,毕业后同班同学结成六对伉俪,这也许又创下科大之最!1964 年毕业至今53 年,同学们十分怀念“5912”这个温馨集体,为纪念毕业50 周年,2013 年由沈钧贤、徐智敏伉俪编辑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912 级图文集》(以下简称图文集),郭庶英书写封面。图文集收录了大学期间的珍贵照片、毕业后20 多次同学相聚的照片及简报,还有33 位同学撰写的35 篇回忆文章,表达对母校和"5912”的眷恋。现节录部分回忆文章题目:
《回忆校园往事 感谢母校培养》、《您好母校》、《科大师长随想》、《我爱5912》、《老同学的启示与帮助》、《永远的记忆》、《感谢同学们》、《感念恩师和益友》。忆文深情表达5912 级同学对母校和班集体的热爱、感恩和怀念!

摘录寿天德在图文集中诗一首:
遥想曾朝夕相处的5912 学友们,虽已年迈并散布全球各处,但互通信息,互相关心,友谊长存。在此献诗一首:

半个世纪云和月,
蹉跎岁月犹记心,
人生苦短今七十,
欣见千年神州兴。
同窗五载谊长存,
天涯海角情相连,
夕阳虽至犹灿烂,
遥祝学友乐而康。

5912 级同学毕业后首次聚会于1988 年在鲁崎唔家,至2016 年底,同学相聚近30 次。旅居国外的同学返京或京外同学赴京(1996 年记载:居住北京30 人,10 人在国外,8 人在京外,2 人已逝),同学借机相聚;1993 年21 位同学在老校长郭沫若故居聚会;同学聚会恭贺王志珍、陈润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庆祝入学55 周年和毕业50 周年聚会;居住在美国圣地亚哥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同学热情接待来访同学等。2006 年惠虎雄、魏西平夫妇从美国回北京,25 位同学于10 月22 日在生物物理所欢聚,这次到会人数最多。5912级图文集记载我们班级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资料极其珍贵。同学们收到文集,爱不释手,如珍似宝。图文集已送母校档案馆。摘选部分照片附后。

1959 年同学入学时是48 人,加上原5812 级2 位同学因病复学编入5912 级,共50 人。目前健在45 人:居住北京26 人,京外10 人,国外9 人。我们十分怀念逝世的5 位同学!部分同学参与微信群和QQ 群,常有联系。有六位同学失去联系。

目前两位院士虽已75 岁,但仍坚持工作,其余均已退休,但不少人虽退而未休,仍继续忙于自己未尽的工作。去年六月,我曾到厦大医学院实验室看望沈钧贤、徐智敏伉俪,他们刚从黄山野外采集生物来厦做研究、带研究生。有的则依据个人兴趣,学习书画、摄影、园艺等。同学们应邀参观郭庶英书法展;于世文的摄影作品在《人民网》常能见到;陈逸诗在墨尔本寓所有个令同学们羡慕的花园,修饰得非常漂亮;韩家康在由雷恪生主演的电影《风筝》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你瞧,我们5912 级同学真是多才多艺!

我1959 年考入中国科大至1997 年退休,在母校学习、工作38 年。我和留校的同学亲历母校创建初期快速发展阶段;被迫下迁艰难重建阶段;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阶段。5912 级同学喜见母校创建50 多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新中国创办高等教育的成功典范,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被誉为“科技英才的摇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建及迅速发展,确是“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的一项重大事件”。

我们怀念那些为创建中国科大立下不朽业绩的老领导、老科学家,我们要感谢母校的建设者,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才换来了科大的今天。当前,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繁荣昌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祝愿中国科大在新的征途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我们坚信“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定能达成。明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诞辰六十周年,我们把“5912”近60 年的“记忆”献给母校,表达学子对母校感恩和眷恋之情。5912 级同学们,明年回合肥庆贺母校生日吧!期待老同学回母校再欢聚。咱们班康莲娣家就在母校校园里,她先生是教我们物理课的梁老师,人称他们为“科一代”,他们的女儿现在中国科大教书,人称“科二代”,他们的外孙女考上科大创新班,人称“科三代”,一家三代人和科大情缘相连,这是咱们班唯一的家庭。中国科大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后记

本文仅涉及中国科大创办初期,在北京办学情况及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展现中国科大第一代学生的学习、工作和成长状况。中国科大建校近60 年,已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重点大学,母校的故事还有许多且很精彩。“5912”是集50 人的群体,时间跨度58 年,同学又分散世界各地,每个人的情况、资料难于汇齐,所以本文表述情况难免缺漏,如有的同学不愿提及过去的工作成绩,因此只有工作单位而无工作情况介绍,期待补充。本文得到5912 级同学大力支持,许多同学不仅提供工作情况,並且提出不少宝贵意见。
本文是“图文集”的延伸,该集有33 位同学撰写回忆文章。沈钧贤、陈逸诗、徐国林和寿天德参与文稿修改工作。可见这是一篇5912 级同学共同完成的作品,衷心感谢同学们!
2017 年3 月于厦门

 

图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第二届毕业生留念
(1964.7.25)

(从左到右)
第1 排 沈钧贤 王荫亭 钟龙云 刘显曾 蒋巧云 李淑洁 沈淑敏 雷少琼 黄婉治 赵 文 马海官李幼华 魏西平 (缺:鲁崎唔)
第2 排 陈逸诗 徐 伟 葛兆华 惠虎雄 华 陵 李绍康 靳传富 韩家康 李家瑶 邵达立 杨俭华 陈润生
第3 排 王淑琴 余明琨 康莲娣 洪世雯 徐智敏 管汀鹭 郭庶英 李素文 黄 雰 王志珍 张 茵侯慧龄 韩毓春 丁蓉原
第4 排 王书荣 包承远 严拱东 叶梓铨 王学琦 王溪松 刘鸿兴 孙玉金 寿天德 马重光 翁延年 陈协象 于世文 徐国林

图 2 参加中国科大校友会后5912 同学留影(1988)

 

图 3 5912 级同学在郭沫若故居聚会(1993)

图 4 惠虎雄、魏西平伉俪返京,同学喜相聚(2006)

从左到右:徐 伟 沈钧贤 翁延年 洪世雯 王荫亭 王淑琴 华陵 侯慧龄 葛兆华 陈 湄 韩家康 魏西平
靳传富 李幼华 惠虎雄 郭庶英 鲁崎唔 王志珍 严拱东 徐智敏 孙玉金 徐国林 马海官 于世文
 

图 5 陈逸诗伉俪来京老同学相聚生物物理所(2012)

图 6 王溪松、惠虎雄等同学相聚生物物理所(2015)

徐国林 侯慧龄 余明琨 陈 湄 徐智敏 李幼华 沈钧贤 华陵
惠虎雄 王荫亭 王溪松 杨俭华 叶梓铨 于世文

(本文来源:http://yzruan.bokee.com/505353848.html)

 

《科大瞬间》文学城编辑部
许赞华 803 | 陶李 8112
刘扬 815 | 黄剑辉 815
滕春晖 8111 | 陈锦雄812 | 余明强 9115
陈风雷 786 | 沈涛 822 | Jay Sun 836
 吴钧 856 | 王9015

投稿邮箱:kedashunjian@163.com
公众微信号:USTCMoment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