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1.45 黄也的入学故事

(2023-06-30 10:56:19) 下一个

黄也的入学故事

黄也 (7762)

图 1 当年黄也在科大校门口

1972年我在宁波第二中学读高中,父亲是五十年代前杭州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毕业生,教分析化学,对我的功课抓得非常紧,所以我的学习成绩在高中里一直是顶尖的。

高一的一天,刚进教室,就听说一位姓刘的同学的父亲在凌晨四点突然去世,医生诊断是心肌梗死。第一次听说“心肌梗死”这个词,第一次知道死亡可以在睡梦中突然降临,让我年少的心不停地颤抖……

回到家,翻查书柜里的医学书籍(母亲是医科毕业,家里医学书很多),知道了这些知识: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病因包括过劳、激动、暴饮暴食、便秘……但我不明白这种疾病为什么往往会在夜间发病。生命的神奇、死亡的奥秘,第一次这般赤裸裸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对医学的兴趣倍增,从此时常翻看医学书籍。

那个年代的学生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要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所以高中毕业后都将上山下乡。我长得娇小,父亲怕我在农村吃不了苦,就提前做了些准备,认真地专门教我一些医学知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自学了中医和西医),希望我下乡后能当个“赤脚医生”,既可以为贫下中农服务,也可以免于干过于艰苦的农活。那时,我不仅要背“药性赋” 和“汤头歌诀”,父亲还带我上山辨认草药,我一棵一棵、一片一片地采摘回来做好标本。同时我还抓紧学习英语(也许哪天会有一个机会去国外),每天晚上听英语学习广播。星期天上午去戴老师处学拉小提琴,下午去王教授那里学英语,入大学前就把许国璋的四册英语全学了。

1974年7月,我高中毕业没多久,下乡有了新的政策,两个孩子的家庭,只要一个孩子下乡就可以了,因此各家往往会留老大在城里待业,我是姐姐,就没有下乡。那时,能进工厂当工人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

图 2 黄也在部队医院

待业时,我也没有闲着,经人介绍去了宁波军分区医院学医。那时许多部队的干部子弟也在待业,所以军分区医院接受了一些待业的部队干部子弟和部分其他待业青年来医院免费学习,我们这批一共有四人:军分区李副司令的儿子、军分区医院丁军医的女儿、第一医院放射科楼主任的女儿和我。军分区医院只发给我们白大褂,不发军装,所以病号们给我们起了个“土八路”的外号。

在那里,我们从分药、打针、问诊、查房开始学起,一直学到外科手术。年仅十八岁的我心灵手巧,静脉注射的技术非常棒,常常是“一针见血”,患者还感觉不到疼痛。我是王军医得力的手术助手,许多战士发炎的阑尾就是经我们的手给切除的,我做过胃四分之三切除手术、小腿腓骨坏死切除术等手术。做手术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要把《手术图谱》背熟才能上手术台的呢。

1975年12月,我结束待业,到宁波市中医院报到参加工作。工作没多久我就被保送到宁波第一医院卫校读中专(医士班)。由于我有在部队医院学习的基础,我对学校的课程学得比其他同学更好,门门功课考试都是优秀。

两年的学医生涯快要结束时,我在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小儿科实习,上面传来了恢复高考的特大喜讯。父母对这次高考非常重视,妹妹是应届毕业生,我们姐妹俩都要参加考试。因为只要一个考上大学,另一个就可以留在城市;都没考上,我妹妹就要去农村务农,因此我们姐妹俩都尽力拼博!市里各中学的高考辅导课都去听过,高考习题做了一麻袋。邻居们知道我成绩好,把能参加高考的共有四个小孩,都叫上跟着我一起复习。

我报的志愿是:1.浙江医科大学,2.上海第一医学院,

3.温州医学院。记得考完后的某一天,父亲学校的一个女教师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匆忙地来到我家报喜,说是她到市里招生办去查了,我们姐妹俩都考上了,我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微波技术专业录取了,不仅我考上了大学,跟我一起复习的四个小孩也都考上了不同的大学。过了两天,宁波市广播电台就播出了我们姐妹俩双双考上大学的新闻,父亲脸上露出了多年未见的、发自心底的笑容。

我一直非常喜欢医学,现在居然要去读无线电微波,一下子还真适应不了。父亲连忙去打听了其中原因,才知道我的考分在浙江省很靠前,物理几乎满分,就被科大先录取了。

父亲安慰我说:科大是很有名气的大学,前途无量啊。

准备上大学期间,父母拿出家里积蓄,花三十五元买了一只淡咖啡色的皮箱,那是我们家里新买的最贵重的物件了。

当年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十元到十五元,看着崭新的皮箱,眼睛潮湿了(这只皮箱,我妹妹是没有的,因为她上的师范大学就在市内)。这是父母对我的期望呀,中国知识分子观念里光宗耀祖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1978年3月,在去中国科大报到的火车上,遇到了也是搞微波专业的女老师,她说微波有些辐射,所以学这个专业的人都生女儿。当时听了后不以为然,未来女科学家的光环在前方闪耀呢,生儿生女都一样(谁知七年以后还真生了一个女儿)!

图 3 黄也在拉小提琴

进校第二年,一次我在学校礼堂的小房间里弹钢琴,有位老师进来问我,你是黄也吧?我很惊讶,他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就拼命地点头。他说是他把我招到科大来的,他说: “你不但高考成绩在浙江省名列前茅,我还看到你简历表上的爱好一栏填着会拉小提琴,觉得我为科大招来一名优秀学生同时还可以为科大乐队招到一名小提琴手,所以就迫不及待地抢先录取了你。”

原来,我是这样“不由自主”地来到了科大7762班。

作者黄也简历:

1974年7月宁波市第二中学高中毕业,1974年8月至1975年

11月在宁波市军分区医院学医(编外),1975年12月至1978年2月在宁波市中医院西医部工作,期间的1976年1月至1978年2月被保送到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卫校学习。1977 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微波技术专业。

图 4 黄也年轻时的照片

(本文网上来源:http://yzruan.bokee.com/505404354.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