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无法说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个人资料
正文

《从Kang Fei的品味,谈谈经验体验的同步效应》

(2022-01-13 12:15:50) 下一个
 
Kang Fei网友写下了这段感悟:
以前看到那句有名的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还会绞尽脑汁的琢磨,怎么从一朵花中一片叶中看到世界呢?借助显微镜去一层层的看是个办法, 但是总觉得不得要领。 这几天连续看博主的文字, 尤其那篇《你不需要膨胀到无限》里那段:“如果你深刻地明白了它们不真的是独立存在的“东西”,它们都是同一个无限的THAT显现出来的印象而已,那么你就明白了“身体”和“茶几”和“墙壁”是不分离的,你不可能把茶几或墙壁消灭了,只让身体独自存在。你也不可能把身体消灭了,只让墙壁,茶几,台灯独立存在。换一句话说,身体,手,腿的出现和墙壁,茶几,椅子,台灯的出现是同步的,有一样东西就等于有全部东西了。”记得当时我坐在窗边喝茶,看窗外的景象,有树有花,忽然明白博主说的都是大实话了????,因为每一瞥,在那个整体经验中的不可能把一片叶子,一朵花单独抠出来,你看到了一片叶子就是看到了整个经验, 思想把那个color,shape定义为”一片叶子“,只不过是一个概念看法。就好比电影白屏幕上有一片绿色的形状,哪里有什么真的叶子存在,同样的,听到了鸟叫,汽车经过的声音也一样,所以你完全可以说 ”一喧嚣一世界,一呱噪一菩提“, 还有念头也一样,喝着喝着茶忽然一个烦躁的念头飘过:哎,还有一堆工作要完成好烦啊”,这个念头和坐窗边喝茶的经验场是一体的,不可能单独抠出来那个所谓“烦躁”的念头, 根本找不到起始和终结的边界,只不过是出现在当下那经验场中看似升起的一股“能量”,被思想很有创造性的赋予了一个名称“烦燥”,哈哈哈,完全可以说:”一烦一世界,一躁一菩提“嘛,淡淡的平静滑过,再坐在电脑桌前还是那些工作,奇怪了,居然不觉得烦了。或者说还有烦燥,但是不觉得是个问题了, 算是品味博主所说的所谓的有限只不过是思想幻觉出来的故事。。。怎么感觉每次品品就像走到监狱牢房门口一拉门,果然没有上锁, ????。 当然还是不放心不断的回到牢房里呆着,不过越发像个游戏了,假装不知道没锁似的。
确实感觉是来来回回似的,比如有的moment甚至几秒感觉说不出来的淡淡的轻松再也“无事可做”了,干什么不干什么都没问题。然后马上又回到思想层面开始推理有个因为所以的逻辑:因为我就是经验场本身,一切都是我,所以我当然无事可做没有任何期待,哈哈。有时不经意的走路时路过几个小孩子在旁边嬉闹,听到一个小孩子清脆的说话声,一霎那就无缘由的感觉很亲切,好像声音就在我自己经验场中起落,就是我自己。然后马上又回到“我听小孩说话”这样一个主谓宾逻辑。
【明亮评论】:
Kang fei网友说的好,其实她已经超越了思想逻辑的解释,已经在能量上明白了《同步显现效应》。能品味出经验“同步效应”,是大飞跃。一花一世界,说的其实就是《同步效应》,用我的现代简单白话说就是,“花”不真是花,“世界”不真是世界,是同一个无法说是什么的THAT。一切都是同步显现的,不是先显现花,然后再显现世界,而是,当你睁开眼睛视觉效果开始的同时,“啪”地一下整个无限复杂的细节同步一起显现出来。你的体会说明你已经超越了思想理解,进入了能量层面的“明白”品味了,实际在能量层面体验《同步效应》了。不错,你会时而在能量上尝到了味道,然后“回到”原来的思想理解层面,然后下一次会更深入地在能量层面尝到味道,这样来回无数次,每次都是能量上的深化~~~。关于你说的“亲切”,就是这样的!一切都会感觉亲爱,但却无法确定“爱”个什么东西?有时我看到车库里的工具架子,会有亲爱的感觉,不是因为我喜欢“工具架子”这个东西,而是因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那样亲爱。我不会去拥抱一切,因为我早已经是不可分离的一切了。有时后我也会“生气”的,但同时明白这个“生气”也是自发自动的能量脉动,也是亲爱的自己。到了一定程度,你会感到什么都不改变的同时,一切都改变了,“东西”不真是东西了,是自己了。记得我以前写过一篇小诗词:“一切美丽是自己,一切丑陋是自己,无论美丽还是丑陋,都是亲爱的”。
大家先看看这张“沙滩”的照片,假设今年夏天你带着孩子去沙滩玩。走到沙滩上,视觉效果中映出了一望无际的沙滩,海洋,蓝天,白云,远处的楼房,无数的人,实际的视觉效果是无限细致无限浓郁的,无限超越一张照片可以描述的细致浓郁,太郁郁葱葱了无法描述,只有亲自去品味了才知道。虽然你的注意力每一刻只能放在一个点或一个面上,但无限多的细节早就在那里了,请注意一下,无限多的细节是一样一样加上去的吗?还是在视觉升起的刹那‘啪’的一下全部都在了?答案很清楚,虽然觉知效果上出现无限多样的细节,所有细节都是同时立刻地‘啪’的一下呈现出来的,不是一样一样加上去的。这就是同步效应。
但注意力却不知道,注意力告诉你说,当我的注意力放在某一个人上的时候,我就不会注意到离开100公尺外的沙滩上有一只皮球在滚动。当我把注意力从这个人上转移到这只皮球上的时候,不会注意到楼房顶上站着一只海鸥。注意力的不断移动其实就是思想的解释过程,把没有故事的无限现实随着注意力的跳动解释成一个一个看似逻辑合理的故事来了。现实并非是有限的,但注意力注意到的“情况”却好像是有限的,这个有限不是真有限,而是注意力解释出来的错觉。
换一个说法,经验显现效应中的一切细节都已经在了,只不过注意力无法涵盖,对于注意力来说,经验内容好像是一刻一刻地添加进来了,而且是无限转移的,无限涂抹的,一微秒之前注意力在细节A上,一微秒后,注意力就转移到细节B上了。然后思想就就感觉到先有A,然后才有B,然后才有C,没有逻辑发展的现实就被解释成有逻辑发展的一样一样东西的出现和一件一件事情的发展了。
请注意,无论注意力如何转移或跳动,一切细节都同时同步地在了,经验显现没有任何增加或减少。只不过从视觉效果上会有一样一样东西先后出现一个一个情况逐个发展的错觉。但现实却没有一样一样的“东西”,也没有一个一个的“情况”。现实的每一点每一刻都是同样的无限细致,同样的无限的郁郁葱葱。这就是同步效应,英文的说法就是:Synchronicity。
让我们进一步品味《同步效应》吧:别以为楼房顶上站着的海鸥和沙滩上的一只皮球滚动没有关系,别以为它们是两样不同的东西或两件不同的事情。不是这样的,他们是完全同步的显现效应,你不可能把沙滩上的皮球抹掉,只留下楼房顶上的海鸥。反之亦然。虽然在视觉上或注意力上你会感觉到它们看似是两样不同的东西,其实,这样的解释就是幻觉。我没有说经验呈现是幻觉,我强调的是思想(或注意力)解释出来的“情况”或“东西”或“发展”是幻觉或错觉。没有“皮球”和“海鸥”两样分开的“东西”,整个场景都是同一个《同步显现效应》(synchronicity)。
“人“(即思想逻辑解释)总是”生活“在逻辑合理的故事里。对于”人“来说,我的眼球的一转动和千里之外另外一个人的抬起了他的一根小指头完全是没有关系的两件事情。不是!你眼球的转动和千里之外某个人抬起一根小指头完全是同步显现的, 不是两样不同的没有关系的“事件”,而是同一个经验显现。假设没有他抬起小指头,就没有“你的眼球转动”。换个说法,如果抹去了“你的眼球转动”就不可能有“他的抬起小指头”。这不是两个不同的“动作”,而是同一个能量震荡。
再举一个例子,千万光年外的某星星上一粒沙子被风吹起了,和地球上的你的一个念头的升起了,完全是同一个经验能量震荡,不是两个完全无关的“事件”,而是同一个自己的脉动。这就是《同步显现效应》
再举一个例子,人们总是相信成功是自己这个人的努力而获得的。比如我准备了某个计划,然后选择恰当的时机实行了这个计划,最终获得了成功。真的吗?我的成功是我这个人设计出来的吗?不是!我的一切行为,包括我的一切意念,都是无限现实的《同步显现效应》,看起来好像是“我这个人”的努力,其实是整个无限现实的同一能量震荡使然。毫不夸张地说,一切思想上认为是“你这个人”的成功或失败,都是整个无限本身的意志,是THAT的成功或失败,和“你这个人”无关,因为根本没有“你这个人”,只有无限整体THAT。这就是《同步效应》。
很多人都会体验到神奇的巧合,好像因为某个巧合的发生,才让自己获得了成功,觉得老天很眷顾我啊。也有很多人精心策划了他认为天衣无缝的计划,他在思想上坚信这个计划如此完美肯定成功,可是,恰恰在实行计划的过程中,会出现某种“巧合”让计划土崩瓦解,这就是为什么古代的智慧告诉我们:“人算不如天算”的道理了。不是因为“人算”不完美,而是根本没有“人”和属于“人的计算”,一切都是无限的THAT本身。一切成功都是同步的,一切失败也是同步的,都是整体THAT在抖动或“心跳”。更近一步说,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只有THAT本身,英文:It's only THAT alone。
有人问我,你说一切都是同一个THAT在同步显现。佛教里面说:“佛心在一切之中”,你的说法和佛教的说法是一致的吗?我回答他:完全一致。但我比佛教的说法更透彻,我不用思想上喜欢的“一个东西在另一个东西之中”这样的思想逻辑。我直接指出,所谓的“佛心”就是THAT,只不过在用词上不同,不是说两种不同的情况。“佛心”的说法容易让思想误解成有某一个神圣的“心”这个东西存在与一切东西或人中。这种逻辑是不成立的,因为没有任何所谓神圣的“东西”存在于不神圣的“东西”之中。我说没有任何“东西”,因为一切都是同一个THAT。不要因为在视觉效应上或注意力上感觉到有“东西”就当真以为有东西了。NO,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但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有无限的THAT(即真正的自己)在。
当你明白了我指出的《同步效应》,那么你再也不会自卑自怜了,因为你明白了,你身体的一切动作,你心理上的一切思想念头,都是THAT在震荡,都是神圣的。就算“痛苦”的念头升起,还是无限圆满的自己在脉动,因而不真的是“痛苦”。常常地,我们总是会感觉不好,感觉自己好像在无所事事浪费时间,感觉自己沉迷于“无聊”之中,思想总是催你说:“这样不行啊,你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否则要白活了~~~”。且慢!这些思想逻辑就是自我欺骗。经验的每一刻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没有一刻是“无聊无意义”的。思想告诉你的“意义”不是真意义。思想告诉你的“无聊”不是真无聊。每一刻的经验体验都是神圣本身,尽管在思想上看来是“乏味无聊的”,别把思想告诉的“情况”当真了。
举一个例子,当一位严重抑郁症患者突然明白过来了,对于别人看来,他还是在抑郁中没有什么变化,但他自己却明白了,连“抑郁感觉”都是神圣的能量脉动,是整个宇宙一起在“作出这个抑郁感觉来”,THAT要享受“抑郁”难道不能吗?所以,虽然“抑郁”的感觉还在,但他已经不抑郁了。这句话在没有明白的“人”听来完全不合乎常理。谁说明白是合乎常理的?明白不一定改变经验中的任何“情况”,却同时什么都不同了。到底什么“不同”了?你自己去品味吧,你会品味到的。佛陀说的《烦恼即菩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佛陀可没有建议你解决“烦恼”啊,他要你品味烦恼,然后发现“烦恼”不真是思想告诉你的“烦恼”这个负面故事,而是无对无错的神圣自我能量流,你超越了“解决“问题,因为你发现根本没有”问题“。当如果你误解了佛陀的意思,会误解成把“烦恼”转化为菩提,怎么可能转化呢,没有任何转化的可能,请立即看明白,“烦恼”不是思想上确定出来的“烦恼”,即是THAT(即菩提)本身,没有转化的必要。
以上说了那么多,是不是可以认为我不建议你在生活中做计划了?是不是我说,反正一切都是THAT在安排,那么你的头脑和身体就可以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了?且慢!如果你真的相信“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这恰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做,“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仍然是一种“做”。真正的不做(即《无为》)不是思想上认为的“做”或“不做”,也不是思想上认为的“选择”或“不选择”,而是根本无所谓“做”还是“不做”,“选”还是“不选”,让一切自发自动地运行,到时,头脑自动地会出现“念头”,身体自动地会出现“选择”或“动作”,无论结果如何,这个自发自动都是THAT的自发自动。我从来没有建议你放下一切去床上睡觉了,当然就算你去床上睡觉了,也是整体意志,不是个体“人”的选择。这个“随缘”不就是《同步效应》吗?只不过用词不同而已。
我常常把《明白》比喻成终极的休息了。但很多人误解成为某个人或身体躺在家里休息了。这是狭义的思想理解。真正意义上的休息不是物理上的“不动”也不是心理上的“无念头“,而是根本彻底的《不在乎》乃至连“在乎”都不在乎了,你不在乎是”动“还是”不动“,你不在乎“有念头”还是“无念头”,你甚至不在乎“在乎”,因为一切都是同样的THAT,没有对或不对,没有正或反,去在乎干嘛?当没有一个个体的“人”去在乎任何“东西”或“事情”了,一切都是能量流动了,不就等于骑在神圣的自我能量流上休息了吗?
当你超越了一切思想念头告诉你的“情况”和“故事”,就算思想念头依然告诉你:“这是不舒服的情况,这是悲哀的,这是可怜的,这是痛苦的,~~~“,明白了的你依然听到了思想的婆婆妈妈,但你根本无所谓,随便思想念头怎么述说吧,都是神圣的自我能量流,是无限的无法描述的愉悦,这就是真正的意义上的《福》,英文是:BLISS。
【Kang Fei】:
这两天有时候品这个“啪”的一下全部显现,发现整体经验场的变化实在快,太多细节在发生,看听想全方位整合的观察的话,就像您以前说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稳定性,像个滑溜的泥鳅,根本摁不住,打个比方,如果把经验场“一个一个脉动”拍照片似的capture(抓)下来,就光视觉效应上就有无数细节,更不要提听觉效应,思想觉效应,等加起来,没有一个觉是稳定的,所以描述一张张照片(一个个脉动)貌似是不可能的,也找不到一个个脉动的边界,反正是想破头脑也捋不出头绪的x索性傻傻的躺在?上,这时会想起博主以前说过品味经验就是一股脑吞下去,不要分这个那个经验,反正都是神圣的。
【明亮答复】:‘啪’一下只是一个比喻,经验显现比‘啪’还快。以前我这样比喻过,THAT就好比是终极的智能(注意,我不是说个体“人”思想上的智力),THAT好比是一台终极高速的电脑,它的运算能力是无限的,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看经验显现,当头一转过来,‘啪’的一下全部细节都同时在了,不是一样一样细节加上去的。当把眼睛闭上,‘啪’的一下整个“宇宙”就没有了,不是“宇宙”躲起来了,而是彻底地没有了,好像没有发生一样。当你把眼睛睁开,‘啪’的一下子,整个“宇宙”毫不费力地重新被创造出来了,不是它等着某个地方等待你把眼睛睁开看到它,而是《观察和被观察同步升起》。看看那天上的云彩,那么多的细节啊,看看地上的无数青草,一片片叶子如此精细,看看那树上的树叶如此精细,看看那郁郁葱葱的树叶色差色彩,经验可以‘啪’的一下子呈现出如此多的细节,这可不是一样一样加上去,而是同步同时的一下子展现开来的。现在人类设计的电脑运算速度再高都没有能力展现出如此的精细的细节来,连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的精度都不及。但THAT可以‘啪’的一下子展现出无限的细节来,毫不费力。为什么《毫不费力》?因为仅仅对于思想来说有展现这回事,对于THAT来说根本没有展现这回事。思想看出来的就是思想本身,换句话说,观察者(即思想理智幻觉)看到的就是观察者(即思想理智幻觉)本身。这就是为什么觉知效应显现是毫不费力的了。这个展现出如此无限细节的那位是外在的某个THAT吗?不是,就是你自己的终极智能在变魔术玩游戏,这个魔术如此神奇,自己忽悠自己,自己玩耍自己。THAT根本没有进行任何智力计算,THAT本身就是终极的智能,换句话说,THAT这个能量流就是无限聪明的智能,无需计算就可以自由随意地显现出看似逻辑合理的“幻象”来,THAT不是杂乱无章的普通能量。就算是视觉效果中的“杂乱无章“的景象也是无限终极智能显现出来的。就算经验中的”愚蠢“也是无限终极智能显现出来的。经验显现是太精细了,根本无法通过照相机或摄影机去抓扑。打一个比方吧,假设你对自己的脸蛋拍一百张照片。然后把这一百张照片放在桌子上看,粗看起来它们都是完全相同的,但如果你仔细地观察每张照片,就会发现没有一张照片是重复的,每一张都和另外一张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却被思想(或注意力)忽视了。
你说的到位,不但在视觉效果上显现出无限精细的细节,在听觉效应上也是一样的,在触觉效应上也是一样的,甚至在思想情绪效应上也是呈现出无限的细微来。比如说思想吧,明明在感觉上我们可以判断说思想是一个接一个飘过的,但如果你要努力分清上一个思想结束的那点和下一个思想开始的那点,你是无法找到这点的。在感觉上明确的分界线却在实际上无法找到。这就是很奇怪的情况了。换句话说,感觉上的不连续却是实际上的连续。到底经验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无法确定!再举一个例子,早上醒来了,虽然在思想上感觉到有明确的“没有醒来”和“醒过来”的分界线,但却在实际上你永远无法抓住这条分界线。思想感觉是正确的吗?当然不正确了,因为这些思想感觉(即思想概念)是无法被证明是成立的。如果相信了思想感觉就等于落入了故事中去了。
现在谈到关键点了,经验显现呈现出无限精细的《质地》(英文:PATTERN),这些《质地》(PATTERN)却看上去并非杂乱无章,看上去好像真的有逻辑合理的故事在发展,看上去好像有“意义”,这就是因为THAT是终极的智能,不是杂乱无章的普通物理意义上的能量流。佛陀说的“般若”(PRAJNA)不是“人”或“我”或“神”这种个体意义上的智慧,而是终极整体能量的智能。这些《质地》(PATTERN)真的是存在的吗?不否认在思想感觉上是存在的,但实际上却无法确定它们是存在的。比如说白云和蓝天好像在思想(视觉效果)上粗看起来是可以分清的,但如果你真的仔细地去分清那条分界线,你就无法找到,那么到底真的有“白云”和“蓝天”的差别吗?无法确定!它们都是觉知印象,却无法确定真的有这两样东西存在。经验《质地》不单单局限于视觉效果上的不同质地(PATTERN),“你的命运”不就是经验质地(PATTERN)吗?为什么你从中国大陆(或台湾)出生?为什么你从这个“家庭出生”?没有理由,是怎样就是怎样,这就是经验显现的《质地》差异。为什么“到了30岁你移民美国了”或“移民新加坡了”?
没有理由,这就是经验《质地》。命运质地的差别不是任何个体“人”的选择,是THAT整体智能的流动使然。但如果你在思想上真的相信“我出生在XX国,然后我在YY岁移民到ZZ国”这个逻辑故事,这就像把“白云”和“蓝天”区分开来成为两样东西一样,落入了故事中去了。如果你仔细观察经验的每一刻每一点,你会发现经验显现出来的细节如此无限的多样,而且随着观察,“精细的质地”会自动发散开放涂抹掉了成为不断崭新的“精细的质地”,让你根本无法确定任何逻辑合理的情况真的就是那个情况。我无法确定“是一个人”,我也无法确定“出生在某个地方”,我也无法确定“移民到了某个地方”。当我看到“我的身体”后,我无法确定这真的就是独立自主存在的“身体”。所有这些在觉知效应上看似分的请的《质地》其实是无法确切分清的。所以你品味出来“不稳定”非常好。“无稳定”和“无法确定”是一回事。
总结:感觉上有《质地》(PATTERN),其实上你无法确定有《质地》(PATTERN)。但你又不必否认在感觉上有《质地》(PATTERN),你不再对经验显现出来的无限多样的《质地》(PATTERN)当真了。
【Kang Fei】:
另外如果从整体脉动的角度看,感觉好像故事性就没那么强了,因为故事是注意力专注在局部一点上一个频道上串起来形成的概念?
【明亮答复】:
没错,如果把一切经验显现出来的精细繁复的《质地》(PATTERN)归纳为终极智能的脉动,那么就等于把无数思想概念超越了。管它是什么或不是什么,都是THAT的终极脉动(或心跳)。当你可以发现一切无限变化的《质地)(PATTERN)都是同一个自己(THAT)的智能脉动,那么你就会发现这些《质地》变化也是空性的,不是实性的。换句话说,看似有《质地》有变化,其实无法确定真有“东西”或“情况”在变化或有差异。这样的话,不需要改变经验质地和质地的变化,你已经明白它们都像晚上做的梦一般,ephemeral的,没有实性的。
是的,当THAT这个终极智能不认识它自己显现出来的质地(PATTERN了),把这些质地(PATTERN)当成真的是一件一件事情在发生或一样一样东西出现,THAT就当真认为有一个故事了。根本没有故事,连质地(PATTERN)都仅仅是一种觉知效应,无法确定它们实际地独立存在。你不需要排除质地(PATTERN),这些都是无害的“小电影”,只要不把它们当真就不会痛苦了。
【总结一下】:上面说的就是这个微妙的魔术。比如我明确地感觉到昨天晚上做过一段梦故事,故事里面我完成了很多事情,但醒来后,这段梦的记忆还在,但我无法确定梦故事真的发生了没有?虽然感觉上好像发生过,但当下此刻完全无法确定其真的发生过。我不否定意识中体验过梦境,我也不肯定梦境真的发生过。这就是中庸之道,不建立任何立场。因为建立任何立场都是错的。魔术就是神奇的,魔术是不容许任何立场的建立,否则魔术就不是魔术了。同样道理,我们不否认经验中看似真实的一件一件事情和一样一样东西,就像我无法确定昨晚梦故事中的一切是否真的发生了,我无法确定当下此刻的经验显现中的“一件一件事情”或“一样一样东西“是真实的发生,虽然我不否认在觉知效应上的“真实性”。PATTERN真的有吗?效应上是有的,但我无法确定真的存在。
明白了这个《无法确定》原则,我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是”(英文:BEINGNESS或SUCHNESS或THAT),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以说的。驻在这个唯一的“确定”上,那么魔术就不是外在的“世界”表演的了,而是自己表演的了。
没有照片描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