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无法说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个人资料
正文

《品味经验,却不要在乎那些形容词》

(2022-01-13 12:24:41) 下一个
 
光是真的,但“美好”的光,或“冷酷”的光就落入幻觉故事了。不要相信诸如“美好,惨淡,温柔,冷酷“这些形容,任何形容都是相信了思想解释出来的故事。
当下是真的,但“乏味的当下“或“我的当下”就是幻觉故事了,不要相信”我的,你的,他的,好的,痛苦的,乏味的,静好的“这类形容词,这些形容概念就是梦幻。
当然晚上入睡之后,过了一会儿,无法言说的“光”出现了,然后思想就开始形容这个“光”了,这个“光”可以说是真的,但思想形容出来的故事就是梦。早上醒来后你可以声称你做过了一个梦,构成梦的“光”是什么你无法知道,如果把“光”形容成“我在梦里干了这个做了那个”就是把梦幻当真了。
有人可能要反驳我说:我知道光就是光子能量投射过来,我知道你这样的解释来自于所谓的“现代科学”。但我要提醒你了,昨晚梦里也有“光”,否则就不会有梦境,那么梦里的“光”也是光子投射出来的吗?如果你还不明白,我再提醒你一下,昨晚梦里也有“空间”,梦里也有“太阳”,否则就不可能有梦世界了,那么梦里的“空间”和“太阳”现在在哪里?它是真的空间吗,梦里的“太阳”和现在的太阳是同一个太阳吗?你是无法解释这个奇怪到无法言说的奇迹的。
就像昨晚梦里你无法确定梦里的一切到底是什么,你也无法确定当下此刻是什么,你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是”,英文就是BEING这个字。你不知道什么是“是”,但不是什么都没有。如果你说“我是”,这个“我”就是形容词了,相信了“是”是属于个体“我”的就等于滑入了故事中。因为你无法确定真有“我”这个东西,怎能说“我是”呢?如果你说“现在是”,“现在”这个词就是形容词了,等于滑入了故事中,因为你无法确定什么是“现在”。如果你相信“这里是”,“这里”这个词就是形容词了,因为你无法确定什么是“这里”。“这里”这个概念是把没有位置的当下粗略地简化为地理位置上的这里。这就等于把没有时间空间的当下此刻形容为看似有时间有地方的当下此刻了。
如果你相信了一个“这里”的位置概念,那么无限多的概念就看上去成立了,“这里”就衍生出“我在的这里“,“城市的这里”,“国家的这里”,“地球的这里”,“太阳系的这里“,“空间的这里”,只要你相信一个思想概念,就等于你相信了所有的思想概念。
当下不是时间上的“现在“,也不是位置上的”这里“,当下此刻是无法言说的”是“,你无法确定什么”是“,但你不可否认”是“。佛陀强调的“空”到底是指什么空?是指现实的虚空吗?不是,现实是无限的充实圆满。佛陀指出的“空”指的是《无法确定为任何东西或情况》,如果你无法确定TA为任何情况或东西,是不是就等于“空”了?不要把“空”等同于思想上“什么都没有的虚空(英文VOID)”。
品味经验就是直接品味经验的味道,但不要去描述它,任何描述都是幻觉。它不是你可以用思想概念来描述的,因为它远远远远大于和多于你相信的一切情况。比如说,当你看到地上有一根生锈的钉子,思想就告诉你这是一根无价值的生锈的钉子。其实不是,虽然视觉效应上看似是“一根无价值的钉子”,这仅仅是《看似》的情况而不是真相,其实你看到的是无限细致无限丰富无限郁郁葱葱的无限本身,你看到的就是无限伟大的你自己。你可以盯着“这根钉子”看5分钟,10分钟,你会发现它开始晃动起来,跳跃起来,开始边界发散了。这不是因为你的视觉变花了,而是你发现了无限的无法确定性。现实的任何一个视觉效果都是经不起仔细观察的,当你观察任何一个景象后,你就发现它们无限的复杂浓郁,一个细节里面包含无限多的细节,然后无限多的细节又发散出更无限多的细节,无止境。经验中的每一点都是这样的,视觉上的每一点都是无限发散的,比如你的手指吧,一开始看是“一根手指”,如果你一直看下去,它就开始跳舞了发散了,无法确定到底那一点是手指那一点是环境了。你说话的声音也是无限发散的,一开始听好像是合理的一句话,但听着听着,声音好像发散成无限的能量震荡了,你无法确定它到底是什么了。
情绪也是这回事。一开始你可以感觉到“高兴”或“悲哀”,但如果你品味它们,不必消灭它们,和它们在一起,逐渐地你会发现任何情绪都好像说不出的不确定,“高兴”好像不是高兴。“悲哀”好像不是悲哀,然后你就跟随这些经验发散出去了,好像你进入了无限的能量中,分不清到底哪里是高兴,哪里是悲哀,分界线在哪里?
思想也是这回事。你可以品味思想飘过,不要制止它们,随便思想想什么。一开始你可以辨别思想叙述的内容,如果你一直品味它们,你会逐渐尝出所谓的“思想”也是能量震荡,并不是一个一个的故事内容,到一定时候,你会注意到“思想来了,思想没了,思想又来了,思想又没了“,而不再注意思想叙述的内容故事了。当然,你还是知道思想叙述的故事内容的,超越思想内容不等于你变成了傻瓜,只是你的敏感度提高到可以尝到“思想”这个能量的流动,而不被捆绑在思想叙述的故事内容上。
思想是广义的,当你看到“一个人”,这“一个人”的结论其实就是思想告诉你的,你无法确定“一个人”,你只能说“看”,但无法确定“看到了XXX”。“看到了XXX”就是思想叙述的内容。相信了“看到”,“听到”,“摸到”,“闻到”,“想到”这些概念就等于滑入了故事里面去了。现实没有“看到”的“到”,也许只能说“看”,“听”,“摸“,”闻“,多一个形容词都是故事化。
如果我们要究竟的话,可以说“看”也不真是看,“听”也不真是听,到底是什么?无法确定!只能说“是”这个字,也许连说“是”这个字还是一个概念,没必要说什么的。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明白了的大师都会说,真相是无法说的,说一个字都是错的。反过来,明白了不等于不能说,你可以不当真地说任何概念,说话不妨碍你明白没有一个说出来的概念就是说的那个情况。
在做瑜伽的时候,一步步慢慢来,不必一下子一步到位究竟到什么概念都没有了,“究竟”不是强迫出来的,而是逐渐的在敏感度上的深化,可以先把各种概念简化成同一个简单的概念,比如说把“这样的经验”或“那样的体验”简化成简单的“经验”或“能量”,从故事中松绑出来,从复杂的概念简化成简单的概念,最后超越一切概念,发现一切都是无限终极的自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