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唯识名相:挂

(2022-05-11 18:31:02) 下一个

59.挂

如同虚空中钉一镢子,将识挂在这个镢子上,实际上虚空中没有办法钉镢,是“挂在不可挂处”。挂在不可挂处,也就是挂在能相上,识在能相的识体上,能相的背景就展开了。(延伸

 

 

禅宗的参话头,说要时时挂上一心,行人学佛就要永远得挂着佛觉。挂上佛觉就是挂上一心,就是拥有两重识变的视角。学佛只有挂上一心佛觉,才能升起真实的佛教信仰!才能真实的发起菩提心!

不懂得挂上一心,在缘起中建立的次第修学很难向上递进,因为能认知的本身就在颠倒梦想境中,不挂上一心,认知很难与识境错开,如此只能与颠倒梦想境同步流转了。依根识认知的行人,不知道向上还有一个佛觉的存在,大乘佛法为落于相碍的众生,提供了生命扩展的空间。我们现在的认知还是落在境里,只有挂在一心上,才能觉知到生命两重变现的实相。

我们在根识中没有不生不灭的认知,我们只能挂上一心来修,因为一心这个平台是不生不灭的。学佛挂上一心以后,六识依一心,自然能把七识背景开导出来。就可以在意根里开发出心意意识,认知七识,八识的存在。挂在一心上就是两重觉照,等于我们觉照到自己的认知是在梦境里分别,开始行人觉照力肯定不够,因为六识平台的不恒。只要发心坚持,一定能够保持净相的相续。

开始是六识的七识,行人一直要挂上,永远是24小时的挂上,整个生活一直处在这样的状态,才能形成识的相续,就可以变成七识的六识。七识的六识就是两重相依的觉照了。禅宗修学讲挂在不可挂处,有如在梦境中挂在能变识上。同时深入经藏、觉知一心佛觉的遍在也是一种挂。

禅宗修学,挂上一心不错用心,像禅宗参禅要起疑情一样,挂不上是因为疑情未起,父母未生前你在何处?念佛是谁?拖死尸的是谁?这些都是疑情。没有答案的疑情才能使行人挂上,一直挂到六识的心力支撑不住,身心才能放下。突然之间心念不起时,大地平沉清净光明自然现前。所谓桶底脱落,遮蔽心光明的习气挂不住,从意根中脱落,使其摄藏的心意意识得以显现。这个方法基于本自具足的一心佛觉,使背景的七识觉照,以两重识变而得以显现。

学佛只要挂在一心上,能缘变所缘,觉知一定会与识境错开,自然就能无住而生心。学佛有了看你的看,觉知就能这梦幻的时空错开。依佛觉开导出心意意识,就会看到第一重的看,只是意识营造的时空,第二重是意变现的时空,第三重是个体阿赖耶的心。

挂在化身上学佛,看一切都是境界,挂在法身上学佛,一切都是一心。大乘佛法讲法报化三身,其中法报化三身又同时各具法报化,学佛挂在一心上,就是挂在法报化三身上。

 

佛法修学要求大家把现实生活,放进梦境里观察,把自己放在梦境里学佛,敢于把身心都放进去,就能时常挂在一心上。只要你肯挂起来,就不是很难。学佛就是这样,只要你挂在一心上,至少能生起客居色尘的觉受。这样就不会心随境转。

如何挂?学佛只能挂在佛觉上,佛说初发心菩萨即证佛道。由佛觉作为能相,能缘只能退居所相。一旦挂上一心佛觉,就会觉知到你非你,挂不上那你还是你。禅宗的参话头,有如挂在一心上。从身识来说相当于在虚空中钉进一个撅子,在意念中时时关注这个点,好像脑后有根细绳儿,与这虚空中的撅子相连,脖子往后一靠就能挂上。实际上这个挂是无形的,只是把心安住在一心佛觉上。

 

《心经》讲到,无有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佛说无有挂碍,禅宗为什么要“挂上”,禅宗讲的挂,等于把现实生活看做是梦境,梦中人要时时挂在醒位,才能远离梦中的恐怖与颠倒,佛说真实的你不在梦境里。为什么宗教信仰要强调第一因,挂在第一因上,就是挂在变现世界的‘识’上,观世间如梦,可以开启第七能变识,第七识一旦开启,就会觉知到两重识变。

“如是思维,恒住不舍”,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学佛要挂在一心佛觉上,这一心就是大乘佛法的究竟见。学佛真能挂上一心佛觉,即“不久当得生死涅槃,两种平等”,因为一心佛觉是平等遍在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