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唯识名相:心性,法性,平等性

(2022-05-11 19:44:55) 下一个

86心性

大中观把心识与外境的相对定义为心性。心性认知还是依个体视角在一重平面的观察。真实的你到底是什么?真实的你既可以是月亮也可以是繁星,你的世界是没有中心的,而你的问题大多是以你为中心才产生的,学佛就是把这存在的中心,从心性转成心法性,从法性转成平等性,中心的视角也会跟着转移,最终归到一心。什么是法能相,能相不仅仅是心性,同时也可以是法性、平等性。以梦喻说那个能做梦的你,回过头来看梦境和梦境中的你,既不能说是有,也不能说是无,因为梦境是幻。 

你是平行的,法性、心性、平等性、唯识性就是平行的,那你还是颠倒,在八识平台如果按法相唯识定义七识平台为心性,这个心性与大中观中的心性、法性、平等性中的心性不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增加了一个法性,如果按识变的话法性也是心性的识变,这样从唯识性的角度把从一重平台定义的心性、法性、平等性的定义都定为唯识性,大中观的心性与唯识宗的心性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唯识宗的心性中包含法性。

依大唯识教理,真正的心是一心佛觉,心的性是变现,心性就是唯识性,是一切显现的源头。凡夫,菩萨,佛的心都是识,都是觉,是一心佛觉,是法尔。

 

87法性

藏传佛教讲心性是作意,是我们的认知,法性是外境,是无为法。唯识境智,跟法性等同。个体世界观的认知为心性,翻转过来,你的认知才能融入境智。原来你认知的识境,都是心境相依。当个体心识翻转到境智的时候,就能突破缘起的认知,个体的心识认知,就变成了法性的觉知。

佛法的建立不是依法能相,是依法性能相。法性能相不同于法能相,是一种法尔的境界,方便说为自然智。法性能相与法性所相是平等的,不存在对待的关系。法性能相是真如,是一心佛觉。大唯识讲的法性就是佛的境界。一心佛觉非是于有无,法性能相是境界,法能相是个体。两重唯识有很多环节,有法所相与法能相,法能相说为天道第一因。还有法性所相与法性能相的施设,这些是道名言。讲到法性就离开法相的层面了,弥勒瑜伽行说法性能相是真如,真如就不是我们认知的状态了。大唯识的一心佛觉两重识变,识变众生与法,法的性是唯识性。

 

88平等性

法性融入心性,就是法心性,等持心性与法性,是平等性。此处所讲平等性还是自法所相里。因识变众生与法,众生的心性与法之外境都是识所变现,都是法所相,等持二者为平等性。 心性与法性的对待,一重二重是不一样的,在每一重不同的境界中用词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施设了一心佛觉,传统的禅宗的心就是指心性,一心就是指整个背景,所有的法相都是心的行相。

大唯识讲平等性,是众生平等,一切有情平等,是无上正等正觉,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说一切有情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的大平等性的本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