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佛执着佛智也是落边

(2022-05-30 13:59:27) 下一个

学佛执着佛智也是落边

大乘的说法是识变众生与法,菩萨看显现是识的变现,我们看显现多是 实有,学佛要两重缘起同时看,显现既是实有,也是识变境界有。凡夫的根 识只能认知现象,菩萨的心识可以觉知识变。学佛能够接受两重识变,根识 认知的是现象,现象的背景是识变,我们的根识只能认知现象,要看你肚子 里有没有虫子,得照 光。学佛接受识变,就知道什么是佛法讲的中道。中道是既不落有边,也不落空边;不落识边,也不落智边。学佛执着佛智也是 落边,两重觉知看显现,就是智识双运。听懂了吗?这是大乘佛法的世界观。 我们刚才讲的现世报,只是世俗的边见。在阿赖耶识的流转中,善恶因果都 会得报。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是六道轮回的法则。学佛落在智边, 讲万物都是空性,没什么实际意义。觉知落智边不对,落识边也不对,智识 双运才是大乘佛法。光讲空性就跟格鲁派讲中观一样,你们俩的认知是假的, 你们俩是没有自性的,但是你们俩就坐在这里。讲佛法只是理无碍不够,还 要事无碍;大中观讲本性自性空,就是事无碍;大唯识讲两重识变就是理事 无碍。

现在的你是根识实有认知,你学佛深入就会有心识的觉知。大乘佛法境 界有与实有同时,认知世界是识的变现,两个有在变现境中双运,菩萨看世 界的两个视角是同时的,同时就是现空,现空就是显现与空性同时。小中观 讲缘起性空,把缘生、空性放在一层上说是纯讲理论,两层缘起上说是理事 双融,也叫理事无碍。理事无碍就是中道。讲佛法落智边不成,什么事都是 空性没有意义,万法皆空,看什么事都是幻。刚才说的现世报是落有边,小 中观说空有不二,都是在一重缘起里讲。

你们回去念佛,得有大唯识见地才成,要不然就会出问题。就像你们刚 念佛,就老想着见佛,回头佛真的来接你怎么办?你是走还是不走?你说阿 弥陀佛您等会儿,我回家收拾收拾,这不可能吧?佛经里没有这段,佛来接 引行人刹那之间就往生净土。你不能说我这密码还没告诉家人,到时候她取 不出钱来就麻烦了。

黄老讲当年有人修秽迹金刚,念咒时秽迹金刚真的显现了,吓得他溜到 桌子下面去了。秽迹金刚问你找我什么事,他吓得不敢说话。

学佛念佛要有一种状态,不能皮松肉懒的。如同考生心里老得繃着高考这根弦,听明白了吧?心里有事,人的状态就不同。学佛要落在识境就不是 修行人的状态,念佛要挂在一心净土上,在识境里修学一定要挂上智境,所 谓行散而神不散。真正的修行人二十四小时都在定中,都在智识双运里。听 明白了吧?大唯识讲识变是事,天天就在变现境里转悠,学佛得懂得智识双 运才成。智识双运不是理是事。我们学佛不只讲根境识,活在根境识的世界 里,学佛就要接受心境识的存在,识变是根识认知不到的,信仰佛教就要接 受两重唯识变现,两重识变是心识境界和根识境界合起来讲的,这才是完整 的佛法观修境。

学佛是在背景上觉知,转过这个弯没有?学佛一旦依逻辑推理,认知肯 定落在缘起里。比如我们看大片,情节紧张冲突,一环扣一环,你习惯了这 种节奏,会觉得电影很刺激,很容易把你带到情节里去。认知落在缘起里, 就落在实有的世界里,这是识境的规律,学佛还得加上智境,加上识变的觉 知,智识两重就能双运。刚开始感觉识变总是找不到,学佛要生的变熟、熟 的变生,所谓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你一生气上火,要么落在识边,要么落 在智边。落智边人同样会走极端,你看别人都是需要改进的,就跟上帝最后 的审判一样。按佛教来说你的认知已经落边了,落在智边才能救度有情,坏 人入地狱,好人上天堂。你的心里会生起正义感。人在生气的时候都觉得自 己是正确的,多数是落在智边,否则你不可能生气,当然落识边也会生气, 孩子怎么考成这样,怎么把写作业都忘了,这么大了还不懂事。凡是落边, 都是无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