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5月11/27-11/30谈话记录:中观“道次第”的概念

(2022-06-12 14:32:28) 下一个

2015月11月27日
一、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839d06a90102wdhs.html?type=-1   
      全息生命的实验
二、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e3fed3970102w28l.html?plg_nld=1&from=groupmessage&ref=weibocard&plg_auth=1&plg_uin=1&plg_usr=1&plg_dev=1&plg_nld=1&wm=9006_2001&plg_vkey=1&isappinstalled=1         
     【裸视全息成象技术 烧5亿美金的颠覆性科技】

 

2015年11月28日
一、大唯识中观简论:依《入楞伽经》,简论大唯识中观道次第。《入楞伽经》说唯识五法三自性,“相名与分别,即二自性相,正智及如如,圆成自性相”,名言计着和相计着即为遍计。依他即执实有之内外分别,所依为内六处,眼耳鼻舌身意,所缘为外六处 ,色声香味触法。圆成自性即“情器世间实由分别而成显现,此分别实为自心境界,在藏识中”
      下面的一张表,引自谈锡永上师《四法宝曼》导读,应该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中观“道次第”的概念。要理解西藏密宗,这概念极为重要—--
  应成——诸法名言无自性
  自续——诸法名言有自性,胜义无自性
  唯识——内识有自性,外境无自性
  经部——内识外境皆有自性
  有部——内识外境三世实有自性
  这张表,是依“有”的立场而建立,即道次第愈低者,其所“有”则愈粗。我们再提供另外一张表,依“空”的立场而建立,即道次第愈低者,其所空愈不彻底—--
  应成——诸法名言无自性空
  自续——诸法胜义无自性空
  唯识——诸法能取所取空
  经部——独立实有体空
  有部——名言中之独立实体空
      可以看到,应成中观见建立诸法名言无自性空,相当于五法、三自性中的相名与分别,得出“情器世间实由分别而成显现”,因此得出缘起性空的中观见,此见尚未触及“此分别实为自心境界,在藏识中”的佛见,同唯识今学依阿赖耶识现识为基,抉择显现为依他上的遍计,于大唯识,未涉一心,于唯识古学,未涉九识净识阿摩罗识及八识阿赖耶(藏)识,仅及七识阿陀那识,故有大中观行人判唯识宗与应成中观为显宗。于藏传佛教后弘期建立的新派大中观,已涉“此分别实为自心境界",未及"在藏识中”,于大唯识,未涉一心变现,于唯识,涉八识阿赖耶识,未及九识阿摩罗识。前弘期宁玛派建立本始基等同九识净识,依智识双运遮遣阿赖耶,建立大中观九乘次第观修道,向上施设极无所住为究竟大圆满。
      大唯识中观依《入楞伽经》“既依于因之自性相,且超越有无故;以其为自证殊胜境界,故有其性相;以此为第一义谛因,是即有(我)因;以其无事于有与无,故非作者,以其与虚空、涅槃、寂灭同类,是故为常。”这第一义和世间、外道所说的第一因不同,因所生为无生,即超越有无,非作意,故非作者,恰如造梦,非有非无,无功用非造作,自生自显自证。“诸法不生而自现,第一义谛之体性。”此说等同《大般涅槃经》“我常乐净”或“常乐我净”,在藏识中,于九识阿摩罗识向上,施设十识一切一心识,于一心开出心生灭与心真如两门,大唯识中观施设两重相依变现理,一心变现染净两门平等,施设心、意、意识不同识体,于平等性中同时自显法相,不历次第法身遍在。



2015年11月30日
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MyNzgyMA==&mid=402436908&idx=1&sn=1faad52dfa52b7ba97abb423879f543b&scene=1&srcid=11182rMKb9BCHeUHPgpOWB3h&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出发,只为旧路还家 ——许巍 清谈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