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念佛必须发心理明信深愿切行专

(2022-06-07 21:47:37) 下一个

2020824004北京

念佛必须发心 理明信深 愿切行专

宝丹整理

今天把一心净土的密意给大家讲讲,念佛要把精神专注在净土的境界里, 大唯识念佛不一定在寺院里,也不一定有佛像,只要有一块空地就成,念佛要走走坐坐,连香都可以不用。有这些东西反而会分神,真实的佛法观修, 行人能够把自己的心念摄住。念佛之前要念净土发愿文,对比娑婆世界行人要发心向往净土。

念佛之前可以读诵《无量寿经》,把极乐净土的特色找出来,为什么《阿 弥陀经》说念佛要一日一夜,乃至七夜?行人念佛必须发心,人一旦发心念佛才能坚持一日一夜,不是念会儿、歇会儿,喝点茶、聊聊天。念佛一定要进入出离的状态,佛经没说念一个钟头就休息。佛经里讲念佛一日一夜乃至 七夜,我们现在暂时不提倡,人家是在出离心上念佛,念佛是奔着见阿弥陀佛去的,就是奔着往生去的。这样念佛在普通人看来就是找死去的,死的目的是重生。佛经里说念佛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佛没说念佛要喝水、休息、要吃什么东西。所以学佛得发心,你不发心,现在人谁能念一日一夜? 念佛干嘛不让睡觉? 一般人肯定放下了。

我们不鼓励极端,但你该知道怎么做才能见佛,我们学佛讲逐步递进, 等你们见地、修学、各方面都成熟后,大家一起共修,可以相互提携。但是你得知道古人念佛可以做到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你得琢磨一下为什么 佛是这么要求行人的? 佛法观修是一环扣一环的。你们讨论要依经论,而不是瞎聊。

《净修捷要》里讲的,都有《无量寿经》的依据。学佛有一句名言叫: 信满成佛。学佛你的信圆满了,理和事就能做到无碍,发心念佛至少能达到事无碍,你能做到理事无碍,念佛就一定能相续到一日一夜。

一般的妇女看起来很弱小,但是遇到着火,一下能背起比她还重的孩子。 人遇到危险,人体能释放出更大的潜能。人身都有潜在的功能,精神集中就能启动,学佛念佛不能按照生活节奏,至少要进入孩子高考的状态、当兵出征战场的状态。怎么才能进入这种状态? 念佛之前首先要思维六道轮回的苦, 思维苦才能产生出离心,修学大乘离苦还要离苦因,离苦才能得乐。离苦得乐就能往生净土,发出离心可以离苦,要离苦因得发菩提心,学佛要有心识转换的过程。

发菩提心,没有心识营造的背景不成,你念一会人就累了,明天再念火候不一样了。念佛要把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念佛要有迫切的心、感恩的心, 信、愿、行缺一不可,学佛念佛要理明信深,愿切行专。

学佛首先要明白佛的世界观和人类不一样,学佛怎样才能把我们的世界观提到一心佛觉? 心识的运作一定要有标准,标准就是看经论、写作业,这样转变才能尽快达成。古人学佛有发菩提心文,你要自己写,不可以参考人家的。我怎么样通过观想净土契入一心的状态? 契入不了怎么办?在道场中 念佛也是一种方便。你抬头看佛像、耳听木鱼声、鼻闻檀香,寺院的念佛道场可以摄受你的六根。学佛这么多年了,这些东西不用我给你们细讲。

不读大乘经典佛法的摄受力不大,六识念佛是在所相,要在能相念佛必须发心,要有准备的过程,相信所相的觉能够通到能相,所相怎么才能通到能相? 念佛忘掉能所就能通到一心能相。念佛在能所中念,发心很难持续, 学佛要发肯切心,念佛要到心一境性。自己听着舒服只是开始,念佛不是拖着腔念,这是技术活。发菩提心是在出离心之上,这样念佛不落有边,也不 落空边。

要讲净土必须先讲禅宗,学佛要把见地先搞清楚,要讲禅宗就得讲法相唯识如来藏,讲唯识变现要分出层次,你的见地才能清楚。讲禅宗、讲大唯 识都是为了讲净土,在一心净土里,念佛、念咒效果都一样。学佛懂得两重 变现很重要,你是演员,学佛把世俗心调到出离心上,你念佛就能相应了。

佛说现在是末法时期,很多魔子都穿着佛的衣服来坏佛法。咱不是说人家长短,学佛要有正见,你有我执就容易跑偏。念佛的目的是出离,不是把你人身的气脉打通。有些人学佛跑偏了自己不知道,学佛看起来红光满面的, 和出离有什么关系? 佛的三十二相是与天人共的,佛还有不见顶相,有八十随行好,这些都是境界中的相。佛出广长舌不仅能覆盖住脸,还能覆盖三千大千世界,佛法很多东西讲的是境界中事,三摩地也叫禅定,换句话说,这些相都是心识的变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