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子君

中年男人,无意识的来到英国,想用自己生活在英国的眼睛审视正在面对的生活。或许有点片面,但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个人资料
正文

望子成龙

(2006-05-15 17:01:20) 下一个

望子成龙       南山子君

在中国,所有的父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望子成龙。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许多父母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除了正常的学校学习之外,还要孩子们放学之外再去业余学校学习奥数、英语,特别是家里条件许可的,父母们还要让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各种特长爱好如音乐、美术,中国的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无所不能的盖世英雄。在现实的环境下,中国的父母们都毫无选择的把上大学作为孩子成才成龙的唯一出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的学生全部学着统一的教材,每天做着作不完的作业、试题。我的一个外甥明年高考,但是现在已经进入状态了,每周六天上课,每天的作业不到晚上 11 点是作不完的。每年黑色的六月(以前是七月),成千上万的孩子们去参加统一的高考,以此来完成实现自己成龙的跳板。这几年大学扩招,本科文凭含金量下跌,一些决心成龙的家长和孩子已经是非北大清华不上了。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内社会上业余办学红红火火,形成一种产业,让许多人有机会成为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近年来,出国留学更成为一种时尚,大大小小的英国学校,不管是不是入流,到处都充斥着中国学生的身影,让英国的教育产业也是大发横财。。

英国的孩子如何成龙?我孩子上 GCSE 的时候,一次领一个英国同学来家里,这是一个金发碧眼的英俊少年,初次见面,这个孩子很大人的主动伸出手和我用力握手,说着得体的礼貌用语,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不过后来孩子有一次跟我说起这个同学,问我知道他将来的愿望是什么吗?他说毕业后的愿望就是去修汽车,因为他非常喜欢汽车。我不知道这个英国少年父母的想法,不过如果一个中国父母听到孩子的这个想法,可能会气晕的。但是英国的孩子就是这样去建立并且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其实英国的教育很成功的另外一个方面在于它教育目的的现实性。英国并不鼓励所有的孩子一开始都去接受高等教育。 GCSE 毕业之后,你可以去学习 A-Lever ,准备考大学。但是你所需要深入学习的只有三门自己选择的课程,不像中国必须考六门课程。如果你不想上大学,你可以有很多技术学院可以选择,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学习一门专业技能知识,一、两年之后,你可以拥有一个专业的资格证书,之后就可以就业上班赚钱了。或许几年后,你对另外一个专业产生了兴趣,你可以立刻去遍布全国的继续教育学院学习这个专业的相应知识,当你拿到这个专业的证书后,你又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了。如果你想继续深造,所有的大学都为你敞开大门。你可以业余学习,当然也可以脱离工作专业学习。我知道的一个英国青年在一所中学教书,已经 30 多岁了。但是后来他喜欢上了心理学,于是他申请又去大学上学了,他现在的愿望是今后成为一个心理医生,做心理咨询工作。据说在英国普通人的一生当中,平均要更换不同的行业 3 到 4 次,想想也是,一辈子只从事一个行业,就人生经历而言,似乎也太单调了一些。中国的中学教育是把每个人培养的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英国的教育却是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前几年中国出了一个名字叫韩寒的异类,爱好文学写作, 16 岁就写出了长篇小说,轰动一时。之后放弃读大学,自我发展,一些关爱人士不以为然,杞人忧天的担忧着韩寒的未来,苦口婆心的规劝,谁知韩寒根本不领情,闹得一些人很没有面子。几年过去了,韩寒的日子过得挺滋润,书是出了一本又一本,其中一本对中国的当代教育大加抨击,虽说偏激,但也不乏真知灼见。据说现在还爱好上了赛车,潇洒程度可见一斑。在一些人的眼中,韩寒是不可能成为一条龙的,但是不管韩寒是不是一条龙,但事实上韩寒确实成功了。其实成龙的道路不一定就是大学就能教给你的,没有完成高等学业而成功的精英绝对不在少数,仅就当今世界而言,搞出现代家庭计算机的苹果公司创始人(记不得名字了)、计算机软件视窗的发明者比尔盖茨,这些现代的举世大英雄其实都没有完成大学的学业,但他们同样登上人生颠峰而傲视群雄。

写到这里,连我都有些迷茫,你说这大学是上还是不上呢?思来想去的觉得,作为培养知识的社会单元,人当然是要充实自己,寻找自己未来在生活中的位置。人生应该有目标、有理想,生活的更有意义。如果是我的孩子,我还是希望他能够上大学,上一个好的大学,最好是剑桥、牛津,然后硕士、博士,学位当然是越高越好。我们希望他成龙,而且是成为一条有出息的龙,荣光耀祖,为华人争光,当然还得看孩子是不是这块料。但是有时看看周围的英国人和他们的孩子对此的态度,他们在生活中脚踏实地的寻找着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干着自己想干的事情,也是很有意思。他们在不经意间,实现着自己的生活目标,像修汽车之类。也许我们根本不把它称之为理想,但是他们确实生活的很潇洒。随着生活和实际经验的积累,过几年或许又去实现一个新的生活目标,人生的意义就这样逐渐的展现出来。去年一位国内来的留学生朋友领着一个香港留学生来家里玩,这位香港学生对于大陆来的几乎所有留学生都在本科读完后继续申请读 Master 而感到不解,为什么一定要去读硕士?她表示本科毕业之后就去工作,先积累实际工作经验,需要的时候再去继续学习。其实这种学习的态度,实际上也是对于生活的态度,颇值得我们借鉴和玩味。他们可能现在不是龙,但是谁能说他们今后不是一条翻江倒海的龙?

2006-4-5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