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蓓

喜欢写随感,东南西北,想到啥写啥
个人资料
gaobeibei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金色的二十年代

(2024-05-04 14:54:30) 下一个

今晚看了一场十分棒的音乐表演,剧团是Westfälisches Landestheater,他们将上世纪二十年代最典型的音乐挑选出来,演示给我们看,让我们了解那个疯狂的年代。

哦,金色的二十年代。维基上称为:

黄金的二十年代(德语:Goldene Zwanziger,英语:The Golden Twenties),又称快乐的二十年代(The Happy Twenties),是指1920年代的德国,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终结于1929年华尔街崩盘。在这一时代,被用来形容当时的经济发展、自由主义价值观的蔓延、艺术领域上对实验性和创造性的追求。在此之前德国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激进的改革措施后才使得德国拥有稳定的经济环境。当时的德国与美国有众多类似的社会现象。文化异常丰富,画家画画,诗人作诗,到处演出的轻松歌舞剧,大众向往的偶像是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也到来了,从无声电影转为有声电影,爵士乐从美国传到了柏林,声色场所,如雨后春笋到处生长,其中,在夜店里唱歌的玛丽莲迪特里希,一下子蹿红,后来成了好莱坞大明星。

德国女明星在巴黎的最后日子- 博客| 文学城

undefined我喜欢二十年代的时装,那个时候巴黎有库库香纳儿。那个时代,女人出门都要戴帽子,帽子代表了优雅,就是穷人,也要戴帽子。

undefined那个年代的柏林舞厅。

undefined那个年代的花园舞会,爵士乐队伴奏,就同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画中的场景那样。

我曾经想过,如果让我自由选择,我要生活在巴洛克时代,我喜欢那个年代的服装、建筑、家具、音乐,我喜欢那个时代的一切。但是M警告我,那个时代大多数人是非常贫困的,只有贵族能够无法无天,还有,拔牙是用老虎钳拔的,没有麻药。我想,对啊,我不能生活在那个时代,会很痛苦的。那我就选择“黄金的二十年代”生活,那个时代,在上海也是很辉煌的。我喜欢二十年代,是因为文化空前的丰富,每个小角落都充满了生机,欣欣向荣。

为什么会这样?我看过一个二十年代科隆的图片展,太疯狂了。我能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他们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他们要放飞自我,纵情于声色之间,他们不想去瞻望明天,他们只想消受当下。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世界没有明天。

看着看着,我就想,娱乐对于大众是多么滴重要。疫情期间,我们被关在家里,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多么痛苦。现在我们可以坐在剧场里,享受艺术家的惊人创作,多么地快乐!!!!

看着看着,我觉得艺术就是另一个世界,一个魔幻的世界。

人类有清醒和陶醉二种时间,清醒时是痛苦的,需要用尽全力去争食;陶醉时是快乐的,“音乐美酒和女人”,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也是歌德的名言,一针见血。如果一个人的时间被分割为四部分,白天算二部分,夜晚也算二部分;白天再分上班下班,上班是最痛苦的,下班后可以自由支配。有钱人,就去吃喝玩乐,再把黑夜用来睡觉的二部分,取出一部分来透支。有钱人为什么无聊,挖空心思找刺激,因为他们无需去挣钱,什么都有了;他们的时间需要打发,就要找酒精女人发泄,用歌舞美食来消遣。我看张幼依的自传,她说她跟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时,每晚都要去看戏。尽管二人没有一点感情,但是晚上的时间也是需要消耗的,他们是有钱人,所以就去看戏,同欧洲人无异。

扯远了,现在看看剧照:

Als g?b's kein Morgen – Die wilden 20-er Jahre - Trend Lokalmagazin

Die Landestheater NRWDie Landestheater NRWDie Landestheater NRW

看照片没有劲吧?那就看视频,估计那是疫情期间拍的,所以演员都戴着透明罩。

有一点比较有趣,“二十年代”的人都比较廋;而现代演员都肥肥的,站在舞台上像圆咕隆咚的木偶。为了应景,观众中有许多人都穿了二十年代的衣服来,他们都是爱好者吧?还有不知从哪里拉来了二部大旅游车,来了一大帮游客看戏,不知他们从哪里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音来小提琴 回复 悄悄话 可惜我们无法选择生存的年代,只有自己找乐子吧,比方现在这样随便码些字。
gaobeibe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ce' 的评论 : 应该是吧,名字有各种翻译,但是看照片不会错。
sce 回复 悄悄话 玛丽莲迪特里希是否就是玛琳黛德丽?看第一张照片像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