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否应该宣传仇恨?(一)

(2022-10-12 08:10:17) 下一个

当我们要讨论这样的话题,我们必须对国家这个概念进行分析,统一认识什么是国家?国家是具有领土和各个人民构成的。能够相互仇恨的是国家里的人民,而不是领土。所以我们只讨论人民,所以国家之间的仇恨准确的说是人民之间的仇恨,歧视。人民是由各个单个的人组成的所谓“人民”。人民是一个集体。这个人民集体通常具有很多相似性,包含语言文化等。所以国家仇恨等于一个领土范围内的人都仇恨另外一个领土内的人民。而且是希望每个人都仇恨的。当然不可能完全相互仇恨。但是可以做到百分比很高的仇恨。
仇恨的来源:通常就像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吵架一样,仇恨一定来源于过去的事情,久了就叫历史。
通常能够造成后世子孙相互仇恨的两个国家之间一定发生过相关的战争。或者巨大的争端。或者相互伤害的其他事情。
但是仇恨不一定是双方的,仇恨有时候是单方面的。
那什么是仇恨呢?仇恨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恨是一般的不服气。仇恨就是特别严重的不服气,已经导致报复念头的恨。
人民仇恨的后果是什么呢?仇恨是天然具有暴力倾向的心理状况。那么一个国家人民的仇恨是具有暴力倾向的群体仇恨,如果所谓“乌合之众”成立的话。集体暴力的来源就产生了。仇恨的潜意识就是有一天我们要超越其他群体,在超越后也不忘记回来侮辱下原来侮辱我们过的国家人民。
这种仇恨容易在具有深厚的农业文明和集体主义国家传播。也更加具危险性。转化为报复性战争通常需要以几十年作为单位。可以说的是当面的德国纳粹主义。

人民仇恨的起因是什么?或者说这样煽动仇恨的初心是什么?我们无法假定任何人的初心是坏的。我们必须假定他的目的是对本国人民有利的。宣扬这种氛围的人希望人民记得自己曾经遭受的痛苦历史。并在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这里说的扬眉吐气是礼貌的扬眉吐气。而不是通过再欺负对方人民来达到心理上的慰藉。然而,发起人尚且很难意识到,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有时候要一代人才能看得出来。我国有句老话:冤冤相报何时了。假如两个国家的人民,都无法完全消灭对方。那么子孙肯定都会有数量巨大。两个国家总是这样互相伤害下去恐怕子孙后代将会一起减少,因为相互通过各种形式的包含战争在内的相互伤害。

那些行为属于仇恨教育?比如把一个国家的屈辱历史的变成国家政府的宣传行为。缺乏导致这种屈辱的历史事件的反思。我们拿日本的黑船事件来说;日本在当时不得已签署神奈川条约》;该条约是日本和美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按照仇恨来说;强迫的条约就是屈辱的。日本应该扩大这种屈辱的教育。在各个历史课本用很大篇幅来论证如何的屈辱过程。尤其在青少年教材里大讲特说;却很少有反思这种条约给日本带来的好处;还有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条约的签订。把美国妖魔化就是仇恨教育。或者在社交媒体里强制推荐各种蛊惑仇恨的视频和文字。社交媒体的算法一旦改变。某种倾向性严重的观点就会泛滥成灾。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如果每个日本人都是充满了复仇心态。二战的日本就是例子。这就是洗脑教育的结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