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阿斯巴甜—即将被世卫组织宣布为致癌物质!无糖”饮料还能喝吗?

(2023-07-01 18:13:43) 下一个

 逍遥显之 化学科讯 2023-06-30 08:03

6月29日,据财联社援引路透消息,阿斯巴甜将于今年7月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宣布为可能的致癌物。随后,这个新闻如山呼海啸般在各大媒体平台引发广泛关注。那么它作为一种化学物质,为何能引起普通民众如此热烈的反应呢?下面小编将和大家一起进入阿斯巴甜的世界沉浮。

阿斯巴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5年,当时一位名叫詹姆斯·施蒂格尔(James Schlatter)的化学家在研究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时,意外地发现了阿斯巴甜的甜味。施蒂格尔注意到,他的手指上有一些白色粉末,他舔了一下手指,发现这种粉末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甜味。这个粉末就是阿斯巴甜。施蒂格尔将这种粉末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并在1969年成功地人工合出了阿斯巴甜。在1974年,阿斯巴甜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使用。此后,阿斯巴甜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和药品等领域中,成为一种重要的甜味剂,它开始了征服全人类味蕾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阿斯巴甜化学名为天门冬胺酰苯丙氨酸甲酯,是一种天然氨基酸,是L-天门冬氨酸和L-苯丙氨酸二肽的甲基酯,英文名称为Aspartame,其分子结构式如下图所示。阿斯巴甜的外观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类似于蔗糖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每100毫升水中只能溶解0.5克左右的阿斯巴甜。在酸性条件下(例如柠檬酸或其他食品酸中),它的溶解度会提高,但在强酸或碱性条件下,阿斯巴甜通过水解产生甲醇,在更严格的条件下,肽键也会水解,产生的游离氨基酸。此外,在乙醇和甘油中,阿斯巴甜的溶解度较高。将其放在常温下稳定储存,但在高温(超过200℃)、潮湿或光照条件下容易分解,因此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不能在烤箱等高温处理食品的过程中使用。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左右,但它的甜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低热量、低脂肪、低糖的食品和饮料,让食品和饮料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而阿斯巴甜正是一种低热量、低糖的甜味剂,相比于糖和其他甜味剂,阿斯巴甜具有甜度高、热量低、稳定性好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和药品等领域中,阿斯巴甜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目前全球市场约3万吨左右,而市场研究公司QYResearch发布的报告称2021年全球阿斯巴甜市场规模约为25.7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6.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2%。全球阿斯巴甜的生产厂家比较多,比如英国的阿斯利康是全球最大的阿斯巴甜生产商之一,其主要生产阿斯巴甜及其他甜味剂,并出口到全球各地;美国赛多利斯公司,也是全球较大的阿斯巴甜生产商之一,其生产的阿斯巴甜主要用于食品和饮料等领域中;而在中国有金红石集团是中国较大的阿斯巴甜生产商之一,主要生产阿斯巴甜及其他甜味剂,并出口到全球各地;此外东亚药业(中国制药企业)也是中国较大的阿斯巴甜生产商之一,但其主要生产医药中间体、医药原料和甜味剂等产品。除了以上几家企业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阿斯巴甜生产企业,如日本味之素、法国迈克斯巴利、德国费舍尔等,在药融云数据库原料药情报局中可以找到38家阿斯巴甜的全球供应商信息。总的来说,阿斯巴甜的生产企业比较多,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且还有其他的甜味剂虎视眈眈,比如三氯蔗糖和赤藓糖醇等作为新一代的性能更好的甜味剂产品,产量年均复合增速远高于阿斯巴甜,已经逐渐后来居上了。

阿斯巴甜经常被用于制作无糖或低糖饮料,可以被用在如汽水、果汁、茶和咖啡等,以及无糖或低糖糖果、口香糖等甜品,还有乳制品,如酸奶、冰淇淋等,除此之外,甚至一些低糖或无糖的调味品,如沙拉酱、番茄酱、芥末等,也可能含有阿斯巴甜。因此,阿斯巴甜在食品和饮料领域无处不在,影响深远。许多品牌的汽水,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碧等,都会添加阿斯巴甜作为人工甜味剂;在咖啡和茶领域,许多品牌的低糖或无糖咖啡或茶饮料,如星巴克、雀巢等,也可能含有阿斯巴甜。

 

由于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功能强大,世界上已有超过90个国家批准使用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剂。然而,盛名之下,各种负面也接踵而至。

自从197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使用以来一直饱受争议。1975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组织一个特别调查组,重新审查G.D. Searle公司之前提交的实验,怀疑其实验结果是“被操纵”。经调查后,1977年,FDA要求美国律师办公室对G.D.Searle提出起诉,诉因是“G.D.Searle在阿斯帕坦的安全性实验中有意地误传所发现的事实,隐瞒实质性事实并做虚假陈述”。但不久后,G.D.Searle聘请美国国防部长Donald Rumsfeld为CEO,其后两次因主控官被代表G.D.Searle的律师事务所聘请了,而拖延审讯。从而造成这一指控的诉讼时效期满,而被迫终止起诉。直到1987年,美国审计总署裁定阿斯巴甜的安全审批流程符合规定。即使如此,仍有不少人声称阿斯巴甜对健康有不良影响,更有人声称阿斯巴甜的安全调查因利益关系而有悖原则。

阿斯巴甜的使用在早期就引起过社会广泛争议。在阿斯巴甜进入到全球各地食品中的同时,各种相关阿斯巴甜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进行。如Suez等发现长期食用阿斯巴甜还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和代谢过程,导致代谢紊乱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除此之外,阿斯巴甜可能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甚至可能会影响人的认知和情绪等方面,Yang等在《Gain weight by “going diet?”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the neurobiology of sugar cravings.》详尽综述了阿斯巴甜摄入与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关系,探讨了阿斯巴甜可能对食欲和体重控制的影响。而Halldorsson等发现长期摄入含有阿斯巴甜的软饮料可能增加早产的风险,对孕妇和儿童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对胎儿和婴儿的发育和健康可能会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

意大利拉马齐尼研究所(Ramazzini Institute)本世纪初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老鼠的一些癌症与阿斯巴甜甜味剂有关。去年,法国对10万名成年人进行的一项观察性研究表明,食用大量人工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的人患癌症的风险要略高。IARC表示,其在本月的评估中更是分析了多达1300项研究,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的致癌物是为了激发更多的研究,这将有助于机构、消费者和食品饮料制造商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

阿斯巴甜自1965年被发现到人工合成,从最初的惊世绝俗,其间也伴随着各种风波不断,而后走遍人类世界,到如今的负面重重,历时将近58年,也算是炫丽的一甲子经历。由于天然甜味剂在过去很长的岁月里一度相对比较昂贵,让很多普通人望而却步,但嗜甜为人类天性,人类对甜食的需求具有持续性、不可替代性,阿斯巴甜的出现也曾带给很多无法享受到甜味的人们以快乐和希望,且在嗜甜天性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增多,“无糖”需求应势而起,阿斯巴甜更是代糖甜味剂中的翘楚。IARC并非食品监管机构,其研究只表明一种可能性,但也会引发消费者加大对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担忧,或加速对阿斯巴甜的替代。与此同时,关于阿斯巴甜在食品和饮料工业应用领域的安全性研究,特别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动物的毒性、剂量效应和代谢途径等方面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拓展,且还会带动其他各类型甜味剂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关于它的是是非非在未来依然还会继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抉择,这个期待科学界带来更加确切的研究证据与结论,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政策需要及时跟进,如果确实有害,那么就请“一禁到底”。一个肉眼可见的趋势是天然甜味剂也许会逐渐更易受到消费者认可,将迎来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只希望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是真的在为人类健康安全着想,而不是被相关的资本利益所绑架,能够在方便人类生活的同时,也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来源:

1.维基百科

2. Suez J, Korem T, Zeevi D, et al. Artificial sweeteners induce glucose intolerance by altering the gut microbiota. Nature. 2014; 514(7521):181-186.

3. Yang Q. Gain weight by “going diet?”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the neurobiology of sugar cravings. Yale J Biol Med. 2010; 83(2):101-108.

4. Halldorsson TI, Strøm M, Petersen SB, et al. Intake of artificially sweetened soft drinks and risk of preterm deliver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59,334 Danish pregnant women. Am J Clin Nutr. 2010; 92(3):626-633.

5. Ramazzini, B., Manservigi, M., Manservisi, F., & Belpoggi, F. (2005). Long-term carcinogenicity bioassays on Sprague-Dawley rats exposed to aspartame administered in feed.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13(4), 379-385.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