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没有一步路是多走的

(2022-07-22 03:22:33) 下一个

啮缺去问道他的老师王倪,你知道万物是同本同源、同本同宗的吗?你知道万物是不同的吗?你得道了吗?你开悟了吗?王倪回答他:吾恶乎知之?我怎么知道,王倪四问四不知。王倪被问了四个问题,但是四个问题都是回答”我怎么能够知道”。这是得道人的特征,我们经常去问某个人你得道了吗?,你开悟了吗?其实当你开悟的时候,你看谁都是开悟的,以道观之,万物之应备。当你没有开悟的时候,你看谁都是不合于自己的心的,你看谁的观点都认为是错误的。你都认为别人还差一层,还差一点。

有的人可能认为,这样的境界哪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什么都是混沌的,什么都是不知道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混沌经历,比如我们回想以前的事情,经常会觉得尴尬,觉得后悔,连肠子都悔青了,这种事情不该这么做的,那时候真是鬼迷心窍,一时糊涂,怎么就做了那样的事情呢,其实你过去做的一切的事情,如果你觉得那时候是犯糊涂了,那时候没有加以思考,那么这件事情一定是相对正确的,如果你抱着这种后悔不迭的心理,反复揣摩的心理,假如这件事情重新再来的话,用你当下的思维去处理它,一定会更糟糕,因为你那时候所做的事情,认为是没有加思考,那就是你的直觉使然,那是你遵从自己内心召唤的原因,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大脑会欺骗我们,但是我们的直觉我们的身体,它不会欺骗我们的。

人生无悔,我们都要回到我们自己那颗心上去,所以庄子说“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过去的事情没有一件值得我们后悔的,因为那时候思想相对于当下,是比较简单的,那都是上天的旨意奉行在人间,有什么好后悔的。当而不自得,当下做的一切事情,我们也不要过度的去思考它,释之不推,谁其比忧?

如果你不去无限地推理它,不去犹豫不决,那么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没有一步路是多走的。孔子到了晚年也说“吾无知也”。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活出了境界了。庄子说“道通为一”。大道最终都是相通的,在最高的层次都是相通的列子未始学而归,一以是终。这个“一以是终”的“一”,就是身处其一,这个“终”就是指的终极万物,和儒家的核心思想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不谋而合的,我们研究传统文化,最终会发现儒释道为一,大道最后都是相通的,可是人家外教不承认儒释道为一?只有我们承认呢,就是因为我们都是立足于本源,用我们的本土文化来参悟外来的东西,回到我们的本心,回到我们的当下,相信自己的直觉,不去为难自己,过后你回想起来当下所做的事情,你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行动力。

我们的行动力不是我们千思万虑以后再去做,只需要我们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自己的直觉,你感觉到这件事并没有为难自己,而是自己非常想做的,仿佛有一种力量在推着你,或者在引领你,那么这就对了,不去勉强自己,你做什么事情就不会疲倦。庄子说“无累则正平”。当你身心轻松地去做事情的时候,才能做到正平,才能内和于心,外应于自然,外因于物,摆平自己的心态,摆平自己的身心,做什么都是正确的,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哪怕你事后觉得这件事微不足道,但是它一定会引起连锁反应的,这都是涓涓细流汇入大海,都将成为你生命中划过的最美的轨迹,只要我们立足自己的本心,相信自己的身体,相信自己的直觉,那么就不会执着,不会犹豫不决,也不会后悔尴尬。

庄子《逍遥游》篇说: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天无为地无为,人若无为就是“正”。那就是合于天地之平。我们外在的一切的行动,不是来自我们头脑思维的加工,不是那种千思万虑之下才采取的行动,那么这样的行动才是真正的行动力!

抄录视频全文:“庄子:别问了,你若开悟了,看谁都是开悟的;没有值得你后悔的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蓬荜生辉的友人 回复 悄悄话 最近读到文章,修行的人有时做梦时,会梦见别的修行人在自己的梦里有意识响应。用网上的说法就是‘集体意识库’,就是印度‘阿卡西’之信息库说法,还是松果体第三只脑的说法。总之,它们都像是一个信息库,是大家都可以打开的信息库,就看个人潜意识能获取多少了。

而老子冥想时就获取了这种信息库里的部分精华影像显示,写出了《道德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道德经里还介绍了很多修道的篇章,都是一步接着一步的对修道不同阶段的描诉,这不是什么只局限于理论知识上的’发明‘,而是意识实践下老子自身在修道时冥想时达到的实证备忘录。

获取集体信息库的渠道有三种。

一种是冥想。

一种是做梦。

一种是天赐。

个见,我现在获取一点点的几秒信息,也许就算是在做梦时获取的。也许我的潜意识接收到了一种信号。人人大脑都存储着同样的这么一个信息库。就像王明阳那个理论一样,就像量子纠缠理论的波粒二象性一样,你去看’信息‘时,它就会出现、存在。你不去找它时,它是不显示的、好像不存在似的。
蓬荜生辉的友人 回复 悄悄话 昨晚梦见读一篇文章。

边读文章边听这篇文章的主人的声音在复述他的文。他的文是讨论人是如何修行的。

是个男人的声音,他的声音带着生气的语调,他写的文也是读来带着情绪写的。

在我看来,他的文写的有些‘偏持’,还比较固执己见,文章语调总是自己认为的就是对的那种‘偏持’,说出来的话听起来都是教训人的话。刚读了第一大段,眼见着这是开头文章第一段,下面还有好几大段没有读,也怪,读完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后,我就醒了。我醒了,眼睛没有睁开,我还想睡会,继续读读,也怪,竟然还可以看见那片纸,就是字迹模糊了,几秒后,就消失了,也就起床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