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SOS救我的姐妹》,从告密文化中拯救我们自己

(2023-07-13 22:42:12) 下一个

蒋南强读历史

2023-07-03 06:20北京

有幸观看朋友胡雪杨先生的电影作品《SOS救我的姐妹》,故事讲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朝鲜战争中方失踪军人的嫡孙中国九零后小伙华子,回到东北老家领取迟到六十多年的烈士荣誉和抚恤金,与一个从朝鲜偷渡至中国的朝鲜女子相识到相恋。由此层层剥茧,揭发官商勾结组织跨国人口买卖和人体器官走私的凶险腐败。

电影有爱情的追求,有金钱的贪婪,有自由的渴望,有正义的力量,更有对专制制度告密文化扭曲人性的恶毒作了揭露和批判。

《SOS救我的姐妹》是胡雪杨先生自编自导,按照影评专业人士的评价,剧本功力扎实,每条线索的发展,留的悬念,收尾都是有设计和思考的,拍摄手法上那种真实的质感,对演员调度的把控也很精巧,从文艺上有思想内涵和反思,商业上有推理悬念和反转,显示出文艺与商业水准都很高。

SOS的英文全称是“Save Our Selves”,中文意思是拯救我们自己。我认为这部电影真正的意思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影片中,女子的父母为了让孩子逃离,安排女子告密自己的父母来换取自由。实际上这种告密文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

从二千多年前的秦国开始推行“什伍连坐之法”起,告密就成为朝廷治理天下的重要途径,《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汉武帝时代,为了解决财政困境,汉武帝在公元前114年元鼎三年颁布“告缗令”。所谓告缗,即发动天下平民告发偷税漏税者,以其偷漏金额之一半奖励举报人,另一半收缴国库,错告诬告概不追责。“告缗令”一实施,有利无责的告缗顿时盛行全国。这一举措几乎使所有的贪利者红了眼,巨额的奖励刺激了民众对隐匿财产者进行告密的积极性,告密者不绝如缕。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觊觎他人财产,借机诬告。

如果说汉武帝刘彻的“告缗”制度还仅仅是针对偷税、漏税领域的举报告密而已,到了武则天时期,告密制度就适用所有领域,成为及时清除政敌,巩固自己统治的有力武器。

《旧唐书·本纪·卷六》记载:公元685年垂拱元年三月,武则天“置匭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篡唐立周的女皇武则天为挟制君臣,威服天下,在朝堂设置铜匦,搜罗有关告密信息,公然鼓励告密。为了保证投书能够及时地送达到皇帝手上,排除其他的权力干扰,武则天还专设正谏大夫、补阙、拾遗三人共同在朝堂前主管铜匦之事,主要负责每天将收到的投书送到武则天手上。

武则天不许任何人阻挠告密。《资治通鉴·唐纪十九》记载“武则天下诏: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外地来京告密的,由官府提供驿马,沿途享受五品官的伙食待遇。如所告之事属实,就能破格提拔,授予官职;即便举报不实,也不予追究。顿时社会告密之风盛行,冤狱遍布全国,使全国上下处于一片恐慌之中。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封建朝代皆有“告密”制度和“告密”事件。封建统治者为什么热衷于建立和推行普遍的告密制度,原因很简单:告密会造成官员之间、百姓之间以及官员与百姓之间关系的高度紧张,这恰恰有利于封建君王的统治,告密会让封建君王随时掌握手下人的“把柄”,从而把控住大臣和百姓。

社会主义国家彻底废除了封建时代的“告密”制度,但同时确立公民对于违法违纪等不法行为举报的权利。

现在要注意的是,在个别地方,鼓励举报、有奖举报有过度放大的趋势。特别是全国高校都在课堂装了监控,设立了告密制度,鼓励和奖励揭发教师。一时间高校学生告密之风大行,出现学生告密揭发自己的科任老师,一批大学教师先后被降职、警告、停课、停招研究生乃至开除。学术自由受到严重干扰。

2023年3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某教师被学生举报。目前,该校已启动调查程序,调查期间暂停该教师教学工作。似乎50多年前那股告密之风正在死灰复燃。在那个鲜红、荒蛮的年代,告密之风盛行。学生争先恐后举报、批斗老师。整个社会的教学秩序、师道尊严、礼仪人伦被扫荡殆尽。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反思,特别是从思想上来肃清告密文化。其实,中国的儒家文化是排斥告密文化的,战国时代,孔子曾问他的弟子子贡:你最讨厌哪些行为?子贡说:“恶徼以为智者,恶不逊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这里的“讦”,即告密。将告密当成正直的表现,是最厌恶的行为之一。

影片《SOS救我的姐妹》,再次提醒我们要警惕告密文化的死灰复燃,要有勇气跨出这一步,恰如影片结尾时朝鲜特种兵将手铐解下来丢掉,拯救我们自己。这也是我最喜欢的。

感谢胡雪杨导演,感谢演员和剧组,感谢你们的奉献精神!

-- 从“save our sisters”到“Save Our Selves”,这是跨越。-蒋南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ali88 回复 悄悄话 “似乎50多年前那股告密之风正在死灰复燃。在那个鲜红、荒蛮的年代,告密之风盛行。”
因为重回文革了。作者大概不便明言而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