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人生,挥手百年

花样童年,苦难少年,读书就业青年,海外奋斗壮年,匹夫不可夺志。
正文

人生的脚步

(2024-01-24 19:21:13) 下一个

因为在医学院工作,因为常去各个科室跑动,于是每天见识许多人生故事,许多悲欢离合。经过儿童医院时,总听到儿童那快节奏的,有点跳动的步履,有时还有啪蹋跌倒的声音,伴着大哭,或伴着大笑,而这种蹒跚与老人的步履不同,那是朝气活力的声音,不是老年人拖蹋无力不稳的脚步。有时隔着门,还可以听见儿童四肢并用的爬动声,伴着父母在后面追赶的笑声,很少有怒意,却常有担忧慎怪。

妇科医院当然是准妈妈的天下,孕妇的脚步声沉重而且伴着喘息,因为这历史重任在肩,当然不易,虽然这只是养儿育女的第一步,但这一步迈出,必然意味着告别灿烂的青春,由任性的少女,成为人母成为少妇,今后的人生中心必然会起天翻地复的变化,新生儿会是今后二十年的重点,自己的位置就会一移再移,甚至排在家庭的最后。

可是,"女子本弱,为母则强。"世上多少的艰难岁月中,战争,饥荒,母亲在,则家在,许多子女就是靠母亲省下的最后一口食物,才活了下来。庞贝火山大喷发时,多少母亲把子女掩藏在自己身下死去,山崩地裂的地震灾难时,多少母亲用手撑着,用躯体顶着,为子女留下一点生的机会。世界上数千种语言,发音最近的总是"妈妈"两字。

最美的女子,不是穿金戴银时的美丽,不是新嫁娘的装饰美,外在美,而是把自己的精华通过乳汁,输送给子女的瞬间;忍着寒冷饥饿,为子女避风遮雨时的美丽。不是得到时的美,而是付出时的美,因为这种利它不利己的美,那份无私的爱,才是人类一代代生存的基石,所以当人类咽下最后一口气时,战场上倒下,病房里临终时,都会喊着念着自己的母亲。

pastedGraphic_1.png

pastedGraphic_2.png 

当我经过肿瘤中心时,常见到脸色灰白的晚期病人,由护士,子女,或老伴推着,走着人生艰难的最后路程。我叹息医学的无力,医生的无能,尽管过去的十年中有不少的进步,许多癌症的愈后大有改善,可是总有无策的绝症,总有遗憾的叹息,难以面对的是亲人在绝症前的求生的渴望,难以忍受的是注视着那生命之火慢慢的熄灭,那种绝望的无奈从亲人的眼底透出,穿透了你的胸膛,追随你一生。

更难的是面对青少年患者,甚至还是儿童的癌症患者,那骨瘦如材的手臂,钎细的腿脚,那对痛苦己是麻木的神态,那失去欢笑的面影。不知天堂中,为何要收这些生命没有展开,便要凋谢的花朵,是命运的不公,还是自然选择下的无奈。

pastedGraphic_3.png pastedGraphic_4.png

诗人说,他愿在春天里生,春天里去,可是哲人说,生不由己,死不由己,人生的起点,终点都走不出四季,走不出24小时,心里有春天,才会有鲜花鸟语歌声,否则春在身边也会不知春,也会恨春,悲春。珍惜春天珍惜生命,心里才有温暖,既使生命慢慢的离你而去,你的躯体无奈地变凉了,你在那瞬间还可以用微笑迎接死神,因为你是无悔的,没有虚度人生。

还是无法忘记,那年从床上扶起晚期胃癌的父亲,以前足球场上飞弛的双腿,已成不听话的木棍拖着,说是让踢空门也踢不进了,因为自己先倒了,随后他露出无牙的嘴笑了,也许这是父亲最后的一次笑容吧,却使儿子七年后也无法忘怀。他的手指也是冰凉的了,捏在手里瘦骨凌凌,更体会到他的无奈。"不知1937年后,南洋中学的足球队怎样了?很多人都去打仗了,后来也没碰头。"无奈地流泪送走上一辈,把他们的爱传给下一辈,但愿他们的前途更好,这是一代代人固执的期望,尽管常常难尽人愿。

pastedGraphic_5.png

医院里的妇产科总是笑声多,因为迎来新人,享受新生命带来的喜悦;医院里的癌症中心常常会读到绝望,因为那灰白面色的晚期病人,伤心焦虑的家属,都在脸上写着绝望,写着对生命的留恋,写着对命运的无奈,可是这一来一往,便是人生,便是命运的无常。见过一边送走祖辈,一边迎来孙辈的人们,那种悲欢交集的神情无法言表。

pastedGraphic_6.png

 

从骨科病房经过时,撑拐杖,坐轮椅不单是老年人的专利,各个年令段的人都有。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几个大学生结伴滑雪溜冰,一个出溜,"吧叽"摔个响亮,折了腿断了臂,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最郁闷的一位是给女友开车门后,正扶着车门说话,却被女友关车门时"嘭"的一声,夹断了三根手指骨的,既痛彻心肺,又骂不出口,是否要娶这马大哈为妻,还要重新考虑,开车关门压死老公事小,压死下一代痛苦,从长计议为好。那"哆哆"的拐杖声在走廊中时起彼伏,病房内余音不绝,是无奈也是在叹气,诉说生活的变数,人生的意外。

到了外科,肠胃道手术的病房外,肠镜胃镜等小手术的病人和家属,都在等病人醒来,而医生总来问"放屁了没有?"总要等那股气出了,才可回家,当然要由护工推到门口,家人开来汽车停稳后,病人才能慢慢挪动着上车。此地妇科剖腹产也只能住三天,搭心脏支架的,当天就回家,这和国内是大不同的。没熟人也可住一周,有熟人时间更长,此地则越短越好,省医疗费用第一要紧,医院,病人,保险公司都不愿多付钱,只能快走。

 

pastedGraphic_7.png

 

有钱的款爷,大的赞助商,名人是有特权,可以包下两间,住个套间,有个特别护理,医生护士也会低头哈腰,有钱人也有摆谱高调势利的,令人讨厌的。可是一般总是两人一间,或一人一间,看病的时候,是有大小医生的差别,但是重病,急病,都不会让小辫子医生,实习生,住院生看的,医院的声誉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医疗质量是头等大事,出事故惹官司,不是几百万能摆平,有几个律师,法官朋友可以帮忙的,尽管医院有强大的律师团队应诉,但还是特别的麻烦窝心。

pastedGraphic_8.png

重症病房,急症病房里虽然轮椅,移动的病床无声,但人却有声,有情。匆忙跑动的不仅是医生,护士,护工,家属,还有亲友,义工,化验师,牧师等许多人。健康人忙碌的脚步声,快节奏的脚步声,就是在与病魔死神争夺生命,救下了,大家舒心,松了口气,救不了,大家揪心,但无法停步,又要救新的病人去了。

每天清晨五点半,就会有大夜班的下班,上大早班的脚步声匆匆响起,夜班后的脚步透着疲惫,但也急着回家,也是匆忙。六点半,近七点时,是大批医护人员上班的时候,整个医院也似乎伸着懒腰,从梦里醒来。pastedGraphic_9.png pastedGraphic_10.png

此时的走廊里,各个科室,进出繁忙,人言话语,如菜市场般热闹,停车场里更是分秒必争,短短几分钟内便全部停满,七点四十晚来的,只能停在远处。也有不愿远去的,只能发动着汽车,等几位下班晚的护士医生,常要四十分钟后,才有空位。

八点前后,是行政人员上班的高峰时间,此时就见老中青三类人混杂,老教授,老秘书,老技术员慢慢的步履,混在年青实习医生,护校学生中,也很谐调,只是彼此的距离很快拉开了。九点前后,是科研人员上班的时候,他们常常要走十来分钟,才到办公室,工作到五点半或更晚。这些人的脚步声也不慢,步履拖蹋的,就快退休了。

pastedGraphic_11.png

一个医院,是社会的一角,透射着人生,听听不同年令的脚步声,各个科室的脚步特征,倒是对人生的一种思索,不同角度的一种感悟。

一段人生,似乎可以用几种脚步声代替,不同的脚步声混合了,便是个一生。迈稳脚步,好好走着,珍惜今日,就是享受了。

pastedGraphic_12.png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